研究显示全球粮食安全接近上限

12月18日,《自然—通讯》报道指出,全球约有30%的粮食作物,包括水稻和小麦等,其产量潜力可能已到达极限。最近有数据显示,粮食作物的产量已趋于稳定,甚至有急剧下降的趋势。 对未来粮食产量进行预测,将有助于确保全球粮食安全,但是过往的分析都是建立在产量只增不减这一基础上,而这一情况已被证明是不可能发生的。一直以来,预测未来粮食作物产量,及其满足全球食物需求能力的主流方法都是基于历史趋势。但是过往的产量提升,大多依赖革新技术,而有些革新技术只属一次性,因此大部分的预测都过于乐观。 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Kenneth Cassman及其同事,分析了全球最大谷物生产国的谷物、油、糖、豆类、水稻、小麦和玉米产量,并发现了一个令人担忧的情况。数据表明,世界上许多过度种植地区,包括亚洲东部、欧洲西北部和美国等,其主要谷物产量近期不是出现减少,就是发生饱和。 根据研究人员推算,产量停滞将影响全球大约33%的大米......阅读全文

微气候环境影响粮食产量

  以色列巴依兰大学的科研人员艾塔马尔·莱恩斯基和乌瑞·达杨研究发现,小区域的微气候环境对农作物生长有直接影响。   他们是通过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气候遥感卫星数据得出这一结论的。为弄清以色列北部地区的气候环境,他们收集了该地区10年的卫星观测数据,并根据当地地形,用数学方法将这些数

蚯蚓丰土助粮食产量上涨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9/509409.shtm

今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5789万吨

  国家统计局14日公布的全国粮食生产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5789万吨,尽管比2017年减少371万吨,但减幅只有0.6%,仍处于高位水平,属于丰收年景。  今年,各地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减库存较多的稻谷和玉米种植,扩大大豆种植,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作物。初步统计,今年全国粮

研究发现气候变暖可能影响中国粮食产量

  中国农业大学的这项研究发表于《中国农业科学》   记者从近日举行的中国科协科技期刊与新闻媒体见面会上了解到,《中国农业科学》刊载的一项中国农业大学科研人员的研究发现,全球气候变暖对中国种植制度气候区划北界和粮食产量可能产生影响。   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四次评估报告,过去10

2016年我国粮食产量同比下降0.8%

  国家统计局根据对全国31个省(区、市)农业生产经营户的抽样调查和农业生产经营单位的全面统计,于12月8日公布了2016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单位面积产量、粮食总产量数据。  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13028.2千公顷(169542.3万亩),比2015年减少314.7千公顷(472.1万亩),减少0.

辽宁今年粮食总产量突破400亿斤

   12月15日,据国家统计局辽宁调查总队粮食产量抽样调查数据结果显示:2015年辽宁省粮食总产量为400.5亿斤,比上年增加了49.7亿斤,粮食总产量居于全国第13位,增幅位居全国第1位。    那么问题来了:从一穗苞米到一垄地再到全省粮食总产量,这沉甸甸的全省粮食总产量是咋算出来的?沈阳晚

黑龙江粮食产量连续7年全国居首

  记者从黑龙江省农委获悉:2017年,黑龙江粮食总产量达到1203.76亿斤,实现“十四连丰”,连续七年居全国首位。图片来源于网络  近年来,黑龙江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升,农业综合机械化率、科技贡献率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0、10.5个百分点。去年,该省良种覆盖率稳定

新生物氮肥促粮食作物产量提高10%

  3月27日,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金海如教授表示,利用丛枝菌根真菌生产高效生物氮肥的技术目前已经进行推广试验,“在我们的田地试验中发现,这种生物氮肥可以促进提高大豆、高粱和玉米等粮食作物产量10%以上,若全国推广使用,不仅可以减少化学肥料的使用,而且可以增产几千万吨粮食,产生几百亿元的经

2022年中国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492783.shtm 中新社北京1月18日电 (刘文文)中国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发展规划司司长曾衍德18日在北京透露,2022年中国粮食生产再获丰收,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 当天,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

中国杂交粳稻将是未来粮食产量重要增长点

第四届中国杂交粳稻科技创新论坛召开   中国杂交粳稻发展空间巨大,将是未来粮食产量重要的增长点。 第四届中国杂交粳稻科技创新论坛近日在江苏常熟举行,科技部农村科技司副司长贾敬敦在论坛发言时指出,目前,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应用,但绝大部分则局限在杂交籼稻,杂交粳稻年种植面积只有500万亩

今年中国粮食总产量预计达1.3万亿斤以上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5日举行10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中国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介绍说,从各地实打实收情况看,秋粮有望增产,全国粮食总产量预计将达1.3万亿斤以上。  付凌晖表示,10月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恢复态势,全国农业增产在望,工业增速回升,高技术制

我国粮食产量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2月23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发布会。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表示,我国粮食产量已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粮食供给总量充足、库存充裕。在国际粮食价格大幅上涨、疫情灾情叠加影响的背景下,我国粮食价格保持基本稳定,市场运行平稳。“这充分表

最新预测显示中国粮食产量或实现十连增

1月26日,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在京发布2013年中国经济预测。其中,关于农业生产形势的预测认为,2013年,如果不遇到严重自然灾害,在天气条件中等或中等偏差的情况下,中国有可能实现自2004年以来连续第十年粮食增产。  该预测研究的参与人之一、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杨翠红

研究发现升温加剧西藏粮食作物产量的减产效应

  全球气候变暖影响粮食安全已引发广泛关注。以往研究表明,气候变暖导致全球主要作物平均产量降低,但对高寒地区作物产量的影响仍不确定。  近日,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生态系统功能与全球变化团队联合北京大学、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等机构的科研人员,利用西藏粮食作物产量(以下简称“作物产量”)统计数据以及

我国粮食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国家统计局1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全年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全国粮食总产量13908.2亿斤,比上年增加177.6亿斤,增长1.3%,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7.85亿亩,比上年增加954.6万亩,增长0.5%

美大气研究中心指出:气候变暖或危及全球粮食产量

   今后20年,全球粮食产量的增长也许会因为气候变暖而减缓。美国斯坦福大学和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的科学家指出,气候变暖会使主要粮食作物产量增长明显减缓的风险大幅提高。  研究人员发表在新一期《环境研究通讯》上的论文说,他们用计算机模型模拟了未来的气候演变,并结合天气、农作物等相关数据,预测了气候变化在

粮食产量连续八年超一点三万亿斤

  冬至时节,寒风瑟瑟。尽管皖北平原温度已降至零摄氏度以下,安徽省涡阳县宋来宝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宋来宝却并不担心庄稼地里的麦苗。“目前田里的麦苗80%以上是壮苗,抗冻性强。”  宋来宝告诉记者,2022年他种植了约3000亩小麦,苗情长势好得益于前期科学种植,“播种期里,我对农田进行了两次机

2021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3657亿斤-同比增长2.0%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根据对全国31个省(区、市)的抽样调查和农业生产经营单位的全面统计,2021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单位面积产量和总产量分别如下:  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17632千公顷(176447万亩),比2020年增加863千公顷(1295万亩),增长0.7%。其中谷物播种面积100177

我国每年粮食损失浪费量相当于2亿亩耕地产量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我国"舌尖上"浪费触目惊心,而餐桌上游的整个粮食产后损失同样严重。国家粮食局局长任正晓近日透露,我国每年的粮食损失浪费量大约相当于2亿亩耕地的产量,比第一产粮大省黑龙江省一年的产量还要多。   据国家粮食局局长任正晓介绍,粮食从生产出来到摆上餐桌过程很长,每个环节都

农业部预计2017年中国粮食产量1.2万亿斤以上

  记者16日从中国农业部获悉,目前,中国秋粮收获已近七成,全年粮食生产大局已定。据农业部初步预计,2017年粮食产量将保持在1.2万亿斤以上。  农业部统计显示,2017年中国粮食种植面积稳定,预计今年粮食播种面积16.8亿亩,与上年持平略减,单产继续保持稳定,预计小麦、稻谷产量略增,玉米继续减少

恶劣天气影响粮食产量-粮农组织10月份食品价格指数升高

  2015年11月5日 联合国粮农组织今天发表通报表示,该机构食品价格指数10月平均数接近162点,比9月份上涨3.9%,但比去年同期下跌16%。粮农组织表示,因不良天气条件而引发的对食糖和棕榈油供应减少的担忧是导致10月食品价格走高的主要原因。    粮农组织5日表示,该机构食糖价格10月的

“北大荒”巨变成“大粮仓”-黑龙江粮食产量70年增15倍

  22日,黑龙江省“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系列新闻发布会农业专场发布会在哈尔滨举行,黑龙江,这个中国农业大省,经过70年的发展,从昔日的“北大荒”,建成了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成为世人瞩目的“北大仓”,成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一块“压舱石”。  70年来,黑龙江省粮食总产量连续

专家释疑海水稻亩产量低于理论产量:耕地状况决定产量

图片来源于网络  由“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主持的全国大面积试种海水稻试验再次测产。10月10日,青岛城阳区盐碱地稻作改良示范基地试种的海水稻以实打亩产量261.39公斤收官,约为其理论亩产量669.24公斤的四成。  两种产量为何如此悬殊,有网友提出疑惑。  为此,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副主任张国栋向记

2022年目标10亿亩高标准农田-稳定粮食产能约占产量八成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意见》,提出到2022年全国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以此稳定保障1万亿斤以上粮食产能;到2035年全国高标准农田保有量进一步提高。  这是记者25日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了解到的。  农业农村部副部

粮食为什么陈化?怎么避免粮食陈化?

  这些年,跟着社会生活水平的进步,大家对食物的精度也需求更高。如今,大家不只需求能处理温饱疑问,并且还需求能吃到养分丰厚、口感好、食味品味分值高的粮食。这就给咱们粮食作业者提出了一个重要课题:怎么推迟粮食陈化,坚持储粮质量。为此,我就影响粮食陈化的首要要素和推迟储粮陈化的办法谈点观点。  一、影响

提高矿物浮选产量

最常见的选矿方法是泡沫浮选法。控制pH值对于最大程度提高矿物产量、减少化学物质使用量以及改变ζ 电势至关重要。我们名为《pH、ζ 电势与泡沫》的白皮书详细阐述了 pH值 对于泡沫浮选法效率的重要性以及智能电极管理技术如何进一步提高效率。泡沫浮选法或许是应用最广泛的选矿与富集方法。添加捕收剂和调整剂对

硫酸亚铁铵的实际产量低于理论产量的原因

硫酸亚铁铵的实际产量低于理论产量可能是生产过程中溶解掉了一些,也可能是在空气中氧化掉了一部分的硫酸亚铁铵。

硫酸亚铁铵的实际产量低于理论产量的原因

硫酸亚铁铵的实际产量低于理论产量可能是生产过程中溶解掉了一些,也可能是在空气中氧化掉了一部分的硫酸亚铁铵。

国际粮食峰会论剑粮食与食品安全

  近日,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指导,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和中国经济年鉴社联合主办的“2014中国粮食与食品安全战略峰会”在北京召开。本次峰会以“改革创新持续提升粮食与食品安全保障能力”为主题,着眼于全面深化粮食和农业政策改革,重点探讨粮食与食品安全战略、粮食贸易、农业科技创新、农业

粮食粘度仪为储备粮食检测品质

  解决温饱的时代已经成为了历史,现如今的人们更追求的是吃好,吃营养。这样反应出一个问题,那就是粮食的产量有了一个跨越式的提升。粮食的剩余就涉及到粮食的存贮,如果保存的不好粮食就会变质,失去它的价值。      由于采用了科学育种、种植和高效农业的推广、普及,尤其是近几年我国粮食的产量逐年大幅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