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亚热带生态所揭示OsSGL基因协同正向调控水稻耐旱性机制

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而由于降水模式的年际变化和水稻生长季节降水量分布不均等原因,干旱胁迫仍是水稻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最严重的制约因素,在缺乏农业用水的地区尤其如此。据估计,水稻生产耗费了中国总用水量的大约一半,每年由于干旱造成的国民经济损失高达250亿美元。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夏新界团队以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母本培矮64S为材料,采用Affymetrix基因芯片系统与含51279个转录本的水稻表达芯片,对水稻不同生长发育时期、不同组织器官全基因组在低温、干旱、高温等非生物逆境胁迫下的表达水平进行分析,并结合qRealtime-PCR分析验证,最终筛选得到在多组织器官、多逆境条件下均有响应的目标基因OsSGL(STRESS_tolerance and GRAIN_LENGTH)。进一步分析发现,OsSGL为一多效的关键基因,定位于细胞核,并含有一个未知功能域DUF1645。该基因在正向调控水稻粒型、粒重,增......阅读全文

288项!国家自然基金委公布国际合作研究项目初审结果

  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埃及科学研究技术院合作研究项目初审结果通知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与埃及科学研究技术院(ASRT)签署的合作协议及后续达成的共识,2019年双方在生命科学(Life Sciences)及工程与材料科学(Engineering and Mate

基金委发布2019年与埃及合作项目初审结果

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埃及科学研究技术院合作研究项目初审结果通知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与埃及科学研究技术院(ASRT)签署的合作协议及后续达成的共识,2019年双方在生命科学(Life Sciences)及工程与材料科学(Engineering and Materi

农业部十二五将建400个以上实验室(站)

农业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   为全面部署“十二五”农业科技工作,充分发挥科技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和《农业科技发

“十二五”国家计划农村领域2013年度备选项目征集

  为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做好2013年农村领域备选项目公开征集工作,按照科技部关于《农村领域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改革暂行办法》,制定本指南。   一、推荐领域与方向   专题1:生物种业   (一)研究方向:超级稻新品

乙酸也可帮助植物耐旱

  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的一个研究小组近日发现,施加乙酸可增强植物耐干旱的能力,并揭示了其中的机理。迄今为止,主流方法是通过转基因技术来培育耐旱植物,这项新成果有望带来简单、廉价的农业技术,从而可不依赖转基因来减轻干旱灾害的影响。  随着气候不断变化,在世界范围内突发的干旱,对玉米和小麦等农作物产量影响

探索小分子RNA OsmiR393调节水稻分蘖、耐旱的分子机制

华南植物园探索小分子RNA OsmiR393调节水稻分蘖、耐旱的分子机制        小分子RNA(MicroRNA)是一类内源非编码的单链小分子RNA(21~24nt),以序列特异性的方式在转录、转录后和翻译水平上对靶基因表达进行调控,是生物体内基因表达自我调控的一种重要手段

农作物能够抵御气候变化吗?

气候变化威胁着全世界的粮食作物。如今科学家正在把他们的努力重新集中到作物耐性而不是产量上来。 气候变化最令人担忧的问题之一就是它对全世界粮食供应的影响。最坏的设想情况非常严重:非洲荒漠草原地区的谷物产量减少,亚洲的水稻栽培将受到威胁,蔬菜也会减产——土豆和豆类有可能灭绝——而畜牧业和渔业将受到严重

专家:转基因研发竞跑,中国不能掉队

无论转基因面临多少挑战,遭受多少质疑,在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朱桢看来,“转基因技术仍是育种的主流技术手段。转基因的前沿基础研究,对多学科发展起到牵动作用。通过重大专项的实施,承担单位的育种能力逐渐提高,中上游结合更加紧密。” 在日前召开的“农业前沿生物技术前瞻”圆桌

转基因研发竞跑中国不能掉队

  无论转基因面临多少挑战,遭受多少质疑,在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朱桢看来,“转基因技术仍是育种的主流技术手段。转基因的前沿基础研究,对多学科发展起到牵动作用。通过重大专项的实施,承担单位的育种能力逐渐提高,中上游结合更加紧密。” 在日前召开的“农业前沿生物技术前瞻”圆桌会议上,转基

旱了,给植物吃点醋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环境剧变,干旱导致农作物产量下降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日本理化学研究所(RIKEN)可持续资源科学(CSRS)的科研工作者发现了一个新的简易的方法,可以提高大部分植物对干旱的耐受性。  这项研究发表在《自然—植物》杂志上,不仅报道了一种新发现的在干旱时期可激活的生物途径,科学

“耐旱”干细胞抗缺血缺氧 拯救更多心肌梗死患者

  众所周知,干细胞可以治疗心肌梗死,然而全球上百个临床试验结果表明,移植细胞存活率低效果不理想。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曾春雨带领科研团队通过3年攻关,研制出抗缺血缺氧的“耐旱”型干细胞,使移植的细胞在“恶劣”条件下,成活率提高一倍,为干细胞疗治心肌梗死带来曙光。日前,该团队撰写的论文发

拟南芥基因研究显示:环境对遗传多样性影响巨大

一项针对多种拟南芥的基因研究表明,环境因素对物种遗传多样性和基因组的影响比之前人们预期的更大。相关论文发表在7月20日的《科学》杂志上。 除了实验室中科学家的“最爱”,世界各地还分布着多种野生拟南芥。它们的生长速度、叶子颜色以及发枝方式都是不同的。在最新的研究中,由德国马普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重测序”寻找高粱遗传变异 助力粮食作物育种改良

  2013年8月28日,来自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等单位的科研人员对一重要粮食饲料作物--高粱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及分析。该研究比较了44个高粱品种的基因组序列,发现高粱基因组中存在大量的遗传变异,为今后高粱及其它粮食作物的育种改良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同时也为解决全球日益

29种重要作物一半“近亲”未被收录基因库

图片来源:NORA CASTANEDA/CIAT   面对气候变化,植物育种家日渐把研究目光转向作物野生近缘植物的基因组,研究其诸如耐旱性、抗病性等特征。一份囊括455种作物野生近缘植物的全球性分析显示,54%的相关野生近缘植物在基因库的收集过程中被忽视,这其中的很多物种面临灭绝的危险,却从未被收

日本新研究称植物“吃醋”更耐旱

   日本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向种植植物的土壤中添加醋的主要成分醋酸能提高植物的耐旱能力,这一研究有望在转基因之外开发出一种更加简便易行的农作物抗旱技术。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环境剧变,干旱导致农作物产量下降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迄今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思路是利用转基因技术加强作物抗旱能力。但转基因

日本开发出抗旱水稻新品种 根可深入土壤吸收水分

  水稻种植需要大量水,所以干旱天气是个大敌。日本研究人员日前通过基因改良开发出一种耐旱水稻,这种水稻的根部能够深深扎入土壤中吸收水分,因此在干旱条件下也能生长。   日本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宇贺优作率领的研究小组介绍说,水稻的根是横向伸展的,所以在土壤中扎根很浅,而旱稻的根则扎得很深。他们经过研究

改土增粮靠科技

  十三五”规划提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发展战略,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而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耕地质量、增加粮食产能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长期以来,中国科学院注重现代农业的科技创新,积极部署中低产田改造,加强新型生物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研发了适宜的农作物新品种和共性关键技术。近日,《中国科学

南水北调工程延迟通水 北京缺水局面将更严峻

  4月13日下午,河北省张家口怀来县小南辛堡。官厅水库库区附近的小池塘,旅游用的白天鹅船废弃在草丛里。随着水库的水位不断下降,原来一些旅游水上项目慢慢消失了。官厅水库是中国海河水系永定河上第一座大型水库,距离北京105公里,曾是北京主要供水水源地之一。

水稻失水遗传机理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记者从中国水稻研究所获悉,该所水稻功能基因组学创新团队最新研究发现,水稻的失水状况受遗传控制,失水基因的克隆有利于耐旱新品种的培育。  水分散失过快通常会使植物承受干旱胁迫,进而引起植物的早衰。研究人员利用一个苗期叶片边缘就开始发白、枯萎的早衰突变体,借助图位克隆手段分离了ES1基因,该基

中国转基因作物发展路线

  目前,中国农业面临着三方面的重大挑战。首先耕地锐减,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40%。其次,水资源匮乏,人均水资源占有率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25%左右。再次,病虫害、旱涝等自然灾害频发,环境恶化。   发展转基因技术可以有效地缓解或解决这些问题。第一,转基因农作物品种能够显著提高农作物产量,

新型转基因水稻使用杂草基因来对抗干旱影响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曾表示,大米是仅次于玉米和小麦的第三大粮食作物,许多国家世界大部分地区的主食是大米。 随着需求的增加和气候变化影响的不断增加,水稻的干旱脆弱性日益受到关注。据外媒报道,现在日本理化研究所(RIKEN)可持续资源科学中心(CSRS)正在开发一种全新的新的转基因水稻,其

探访山东省逆境植物重点实验室

        这是一个特殊的实验室,它的四周由玻璃制成,看起来好像是一间巨大的温室,里面摆放着各色植物,有的植物因为长期未浇水,已经变得枯萎,有的植物则被特意种植在盐碱土壤中,还有的植物则被放置在具有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中。

转基因技术决策沙龙:转基因作物发展困局待解

   “这么多年来,我做食品安全的报告时从来不谈转基因,因为我认为它不属于食品安全的问题。可是在互动时,总有人会提。”  4月29日,在北京市科协科技思想库转基因技术决策咨询沙龙(以下简称“沙龙”)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上台道出了这样一番话。  与其说这是陈君石个人的“困惑”,不如说这是当下中国关

《星际穿越》科学考:玉米为何能成为“末日作物”?

  把人类的未来推向近乎末日的绝境,是不少科幻大片所津津乐道的故事背景。最近热映的电影《星际穿越》在这方面也不免俗。影片中,激发人们穿越虫洞寻找新家园的最大原因,就是地球环境的极度恶化:高温、干旱和疫病席卷了全球,人类只能依靠种植玉米苟延残喘……  在这部聘请了多为知名科学家作为科学顾问的影片中,虫

基因库对于战胜气候变化至关重要

  基因库帮助保存生物多样性   农业科学家M. S. Swaminathan说,基因库在保存培育抵御气候变化的作物所需的生物多样性方面具有关键作用。   全球粮食系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少数作物,诸如水稻和小麦。Swaminathan说,但是遗传同质性让它们很容易受到与气候变化有关的环境压力

科学家忧虑高温导致农作物减产

美国拉巴斯市笼罩在森林大火形成的雾霾之中  在世界上最大的粮食出口国美国,农作物科学家在思考一个奇怪的问题:全球变暖所带来的危险是否只是高温而已?  多年来,科学家一直在采集并综合关于气候变化的数据,将关注点放在冰川融化以及水循环的其他明显变化上,也因此,季节性降雨和

许智宏院士:中国转基因推广的困境

   转基因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中国对转基因的管理甚至比美国还要严苛;国内的科学家不愿意参与争论,如果有人支持转基因作物,便常被贴上“汉奸”的标签,这不是科学的、理性的争辩。  许智宏(著名植物学家、北京大学原校长)  转基因作物已经广泛种植近20年。从1996年美国首次种植开始,在全世界范围

许智宏:中国转基因作物的推广应用已成难题

许智宏,著名植物生物学家,原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教授系著名植物生物学家和原北京大学校长。他也曾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和研究员。记者采访许智宏教授报道“GM debate needs grounding in science”。 Q:转基因作物的全球趋势是怎样的? A:转基因作物已经广泛种

“重要农艺性状分子设计及新品种培育推广”通过验收

  7月20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小麦、水稻重要农艺性状分子设计及新品种培育推广”验收会议在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召开。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张亚平院士,中科院计财局、生物局、遗传发育所有关领导和负责同志出席了会议。项目负责人、遗传发育所所长薛勇彪和课题负责人等参加了会议。   “小麦、水

转基因作物和基因巨头:对农民的坏消息

  BASF让水稻植株经受环境胁迫,诸如盐碱土或干旱   Kathy Jo Wetter 和Hope Shand说,未经证实和获得专利的转基因作物将不会帮助发展中国家的农民适应气候变化。   全球发达国家极其庞大的碳足迹已经伤害了发展中国家的农民,尤其是最近以能源作物种植园的形式伤害了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