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基因库对于战胜气候变化至关重要

基因库帮助保存生物多样性 农业科学家M. S. Swaminathan说,基因库在保存培育抵御气候变化的作物所需的生物多样性方面具有关键作用。 全球粮食系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少数作物,诸如水稻和小麦。Swaminathan说,但是遗传同质性让它们很容易受到与气候变化有关的环境压力的影响。 保存这些植物的遗传多样性是至关重要的,而且还需要包括黍和块茎作物在内的需要更少灌溉的作物,从而找到能改善耐旱、耐洪水和盐碱能力的基因。 Swaminathan说,保存植物的最佳方式是在农田和野外保存。但是这种手段很容易受到入侵物种、栖息地破坏和市场因素的影响。因此包括基因库在内的手段也是需要的。 基因库可能很昂贵,但是斯瓦尔巴德种子库——2007年由挪威政府和全球生物多样性基金会启动——证明了它们不一定是昂贵的。超过400万份种子保存在了北极附近,而不需要昂贵的低温保存(见 全球种子库在挪威开放)。 ......阅读全文

农作物能够抵御气候变化吗?

气候变化威胁着全世界的粮食作物。如今科学家正在把他们的努力重新集中到作物耐性而不是产量上来。 气候变化最令人担忧的问题之一就是它对全世界粮食供应的影响。最坏的设想情况非常严重:非洲荒漠草原地区的谷物产量减少,亚洲的水稻栽培将受到威胁,蔬菜也会减产——土豆和豆类有可能灭绝——而畜牧业和渔业将受到严重

开展农业研究有助于减缓气候变化的影响

超过25亿人口生活在旱地上 一个由国际顶尖气候变化和农业专家组成的科研小组近期发布报告称,联合国应将农业研究作为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战略重点而加以重视。 据科学与发展网络(SciDev.Net)报道,这份报告旨在向决策者和农业规划机构警示气候变化给干旱地区带来的风险,

张宪洲等:青藏高原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成果显著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是全球海拔最高的独特的自然地理单元,是我国以及南亚、东南亚地区的“江河源”和“生态源”及气候变化的“启动器”和“调节器”,也是我国和全球重要生物物种基因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地及生态安全屏障。因此,青藏高原在我国生态建设和保护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同时,由于高、寒、旱

自然子刊综览

  《自然—地球科学》  当前碳排放速度达到史无前例水平  科学家在《自然—地球科学》上在线发表报告称,相比现在人源碳排放的速度,5580万年前的一段突然升温时期里的碳排放速度要慢10倍。该研究表明,目前碳排放到大气中的速度在过去至少6600万年里是史无前例的。  在那段被称为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

海洋变暖减少海产品供应 管理良好的渔业更有弹性

  世界各地的海洋鱼类已经感受到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根据对最新趋势的首次大规模分析,一些海鱼的数量正在下降。在过去的80年里,不断上升的海水温度已经使一些渔场的生产力下降了15%到35%,尽管在其他一些海域,由于温暖的海水变得更加适宜,一些鱼类正在蓬勃发展。研究显示,最终的净影响是,世界海洋不能像

野生咖啡面临灭绝风险 或危及商业咖啡品种生存能力

  1月16日发表在《科学进展》杂志的一项研究显示,在未来几十年中,由于更频繁、更漫长的干旱,森林的消失和致命害虫的扩散,世界上大多数野生咖啡物种极有可能走向灭绝。  新的研究表明,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咖啡产业正面临着潜在威胁。目前,这个产业主要由两种咖啡豆主导,一种是阿拉比卡咖啡豆,另一种是罗布斯塔咖

企鹅基因组研究最新进展

  科学界首次对两种企鹅(阿德利企鹅和帝企鹅)的基因组进行了测序和数据分析,研究成果发表在开放获取和开放数据期刊GigaScience上。正值隆冬,此项研究揭示了这两种鸟类能够适应南极寒冷恶劣环境的原因。  南极企鹅需要面对极端低温、强风及日照大幅度变化等诸多恶劣的自然条件,为此,它们已经进化出一套

联合国报告称世界粮食作物多样化面临威胁

至2025年,花生等重要粮食作物或将失去22%野生近缘物种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10月26日发表的《世界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状况》第二份报告指出,粮食作物基因的多样性正面临气候变化等威胁,如果不加大保护力度,预计到2055年,全球花生、土豆和豆类等重要粮食作物将失去22%的野生近缘物种,这将威胁

黄标滕应:健康土壤带来健康生活

  2013年12月,第68届联合国大会正式宣布,将2015年定为“国际土壤年”,其口号为“健康土壤带来健康生活”。国际土壤科学联合会还确定每年12月5日为世界土壤日。今年的土壤日到来之际,对“健康土壤”的热议,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土壤是一个非常美妙的自然体。她是维持人类生活的主要支撑系统,

29种重要作物一半“近亲”未被收录基因库

图片来源:NORA CASTANEDA/CIAT   面对气候变化,植物育种家日渐把研究目光转向作物野生近缘植物的基因组,研究其诸如耐旱性、抗病性等特征。一份囊括455种作物野生近缘植物的全球性分析显示,54%的相关野生近缘植物在基因库的收集过程中被忽视,这其中的很多物种面临灭绝的危险,却从未被收

我国湿地10年减少339万公顷 人类活动是主因

  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永利今天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结果。他介绍,全国湿地总面积5360.26万公顷,与2003年完成的第一次调查比较,减少了339.63万公顷,减少率为8.82%。其中,自然湿地面积减少了337.62万公顷,减少率为9.33%。   参照

作物基因组学研究进展(二)

⑵小麦基因组研究小麦是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小麦的稳产和增产对我国乃至全世界粮食安全的影响举足轻重。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化、环境变化的影响,小麦生产面临严峻的挑战,对于小麦的育种和品种改良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是3个不同亚基因组形成的异源

作物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摘要:农作物基因组学研究的发展,对于有效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手段进行物种的遗传改良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已经实现对重要农作物,如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油菜、棉花、蔬菜等作物基因组的测序或重测序,在此基础上完成对控制重要农艺性状基因的克隆和鉴定。本文综述了2017年度主要农作物基因组

人类是否仍在进化引争论 基因改造打破自然选择

  基因改造或彻底打破自然选择进化规律   87岁的英国皇家学会院士大卫-F-安腾伯尔爵士近日宣称,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人类已经停止进化了,但是仍在“文化地发展”。他说:“停止自然选择并不重要,或者并非像听起来那样令人沮丧,因为我们人类现在的进化过程是文化的,我们有与自然遗产、基因遗产一样丰富的文

海南出台生态保护行动计划 保护生物多样性

  “不知什么原因,过去我们在野外经常能看见的金钱龟,现在几乎没有了踪影,其他如绯胸鹦鹉、鹩哥等鸟类也很少见到了。”对于这一变化,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黎母山镇农民林友和非常疑惑。  近些年来,在海南省,许多人都有着类似的感受。  作为全国唯一的岛屿型热带雨林生态系统,海南的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生

地球生物种类正以相当于正常水平千倍速度消失

  今天(5月22日)是“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上午,2010国际生物多样性年中国行动纪念碑在北京动物园落成。据统计,目前地球上的生物种类正在以相当于正常水平1000倍的速度消失,全世界约有3.4万种植物和5200多种动物濒临灭绝。   在落实仪式上,环保部副部长李干杰指出,我国是世界上生物

FAO:亟需建立国家或地区性家畜家禽品种基因库

联合国粮农组织9月3日报告说,过去6年中几乎每月都有一个家畜家禽品种从地球上消失,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必要建立国家性或地区性的家畜家禽品种基因库。 联合国粮农组织向3日在瑞士中部城市因特拉肯开幕的首届“粮食和农业动物遗传资源国际技术会议”提交了这份500页的报告。 报告说,牛、羊

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到二○二○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十三五”规划必须紧紧围绕实现这个奋斗目标来制定。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全面分析国际国内形势,认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具有充分条件也面临艰

聚焦长江大保护与化学品环境安全 POPs论坛相聚申城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2020年11月11日,第十五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暨化学品环境安全大会(第十五届POPs论坛)在上海召开。论坛采用扁平化多方参与的模式,聚焦“长江大保护与化学品环境安全”,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生共同研讨、交流,现场吸引了近600人参与。分析测试百科网作为本次会议的支持媒

加强科技基础条件 提升科技资源共享

  科技基础条件资源是科技创新的物质基础,也是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十二五”期间,通过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我国科技基础条件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十三五”时期我国将由科技大国迈向科技强国,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科技基础条件,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工作尤为迫切。  “十二五”以来我国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工作

数量增加难保濒危动物 遗传多样性丧失成致命杀手

  据 ScienceNOW 报道,身着小斑点的几维鸟是一种害羞的食虫动物,它们如此之小,以至于可以被小朋友轻轻地抱在怀里。孟加拉虎是一种重达220公斤的食肉动物,任何人都别想将它们拥入怀中。但是,最新的研究显示,这种可爱的小鸟和这一强大的猫科动物都有着不幸的命运:虽然它们的数量一直保持稳定或者

高立志团队破解水稻“祖先”野生稻 优秀刻在基因里

  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是中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其产量多年来不断挑战着新高峰。然而被公认为水稻祖先的普通野生稻,却被列为了濒危植物。不同种类野生稻。(华南农业大学供图)  事实上,野生稻资源在应对未来水稻稳产高产的挑战中具有重大价值。  由于对生物多样性的认知逐渐深刻,近年来,我国对于野

国家基因库研发线粒体基因组重要新应用

  继启动万种动物线粒体基因组计划(MT10K, https://www.mt10k.org)之后,深圳国家基因库成功研发出一套应用线粒体基因组监测生物多样性的宏线粒体基因组重测序方法(mitochondrial metagenomics,以下简称“全线粒体混合多样性分析法”)。此方法高效、准确且可

“未来水稻”:你在多远的未来?

  “未来水稻”时代,是个增加了分子生物学技术“工具”的育种时代,能促使水稻产量、品质、抗性等的全方位、大幅度提升。  不久前,第19届国际植物学大会活动之一的“2017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国际水稻研究所联合研讨会”,在深圳举办。一种基于生物分子育种技术的“未来水稻”,受到广泛关注。  据称,

华大发布最大规模中国人基因组学大数据研究成果

  北京时间2018年10月4日,正当全国各族人民都在以各种形式庆祝祖国母亲69岁生日之际,华大也献上一份“厚礼”。  刚刚,华大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细胞》上发表了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中国人基因组学大数据研究成果。这是由中国科学家主导,历时两年,对14余万中国人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数据进行深入研究的成果。

1000年后不一样,研究表明 冰岛人存在快速基因转变

  一项最新研究表明,如果现代冰岛人与他们的“开国元勋”面对面的话,彼此将很难看到这个家族的相似性。这是因为今天的冰岛人比他们遥远的祖先拥有了更多的斯堪的纳维亚人基因,这意味着冰岛人在过去的1000年里经历了一个非常迅速的基因转变。科学家分析了冰岛第一批定居者的骨骼化石,例如在该岛北部海岸附近的一个

未来10年拟投1.38亿元 建设32个湿地生态建设站点

  云南省林业厅消息,目前已出台《云南湿地生态监测规划(2015—2025 年)》(以下简称《规划》)明确提出,未来10年,将拟投资13806.84 万元,建设32个湿地生态建设站(点)覆盖六大湿地生态区辐射16个州市,掌握全省湿地资源消长变化、生态特征及其生态演变过程,为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提供决

破译中国人基因密码:“中国十万人基因组计划”将4年完成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将到哪儿去?这一终极哲学命题,有多种不同的解答视角。从基因角度给出的答案,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近一段时间,有关基因领域的新闻将基因检测、基因编辑、癌症的靶向治疗等原本属于生物医学领域的专业话题,一下子变成了公众话题。人们对于基因的好奇在于:基因是如何影响人类的长相、身高、

《科学》论文:探寻人类DNA进化“密码”

   在现代科学蓬勃发展的今天,很多自然界的现象,都能够从这套科学体系中找到答案。  但是,这还远远不够。因为人类对于这个世界的了解,还存在很多未知空白,人类本身就是最大的一个谜。人类从哪里起源,未来怎样发展,至今无人能解。  为了探寻这一答案,科学家们前仆后继,渴望从经过翻天覆地变化的地球上,探寻

从达摩的眼皮到DNA寻踪,茶的驯化史不简单

  传说在公元500年左右,菩提达摩坐在一个洞穴里,清醒而专注地冥想,这一冥想就是9年。但最后,他还是打了个瞌睡。醒来之后,达摩对自己十分生气,于是扯掉自己的眼皮,厌恶地扔在了地上。谁想,从这被丢掉的眼皮中竟长出一株植物来,达摩的信徒用它泡水喝,既能活跃思维,又能安神镇心。这就是第一株茶树,茶水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