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危险因素介绍

1.主要的危险因素 (1)年龄、性别本病临床上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近年来,临床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与男性相比,女性发病率较低,但在更年期后发病率增加。 (2)血脂异常脂质代谢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或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增高,相应的载脂蛋白B(ApoB)增高;高密度脂蛋白(HDL)减低,载脂蛋白A(ApoA)降低都被认为是危险因素。此外脂蛋白(a)[Lp(a)]增高也可能是独立的危险因素。在临床实践中,以TC及LDL增高最受关注。 (3)高血压血压增高与本病关系密切。60%~70%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有高血压,高血压患者患本病较血压正常者高3~4倍。收缩压和舒张压增高都与本病密切相关。 (4)吸烟吸烟者与不吸烟者比较,本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增高2~6倍,且与每日吸烟的支数呈正比。被动吸烟也是危险因素。 (5)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糖......阅读全文

关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危险因素介绍

  1.主要的危险因素  (1)年龄、性别本病临床上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近年来,临床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与男性相比,女性发病率较低,但在更年期后发病率增加。  (2)血脂异常脂质代谢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或极低密度脂

控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心血管危险因素的介绍

  (1)控制血压应将其血压控制于

关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护理介绍

  ACS患者应注意采用清淡易消化的饮食,急性期过后宜采用低盐低脂饮食,如合并糖尿病还应注意控制糖分的摄入。  AMI急性期时,应以卧床休息为主。对血液动力学稳定且无并发症的患者可根据病情卧床休息1~3天,一般第2天可允许患者坐在床旁大便,病情不稳定及高危患者卧床时间可适当延长。避免过度紧张、焦虑、

关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预后介绍

  AMI患者的预后与梗死范围的大小、侧支循环产生的情况以及治疗是否及时有关。急性期住院病死率过去一般为30%左右,采用监护治疗后降至15%左右,采用溶栓疗法后再降至8%左右,住院90分钟内施行介入治疗后进一步降至4%左右。死亡多发生在第一周内,尤其在数小时内,发生严重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者,病

关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控制心血管危险因素的介绍

  (1)控制血压应将其血压控制于

关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鉴别诊断介绍

  1.稳定型心绞痛  胸痛常由体力劳动或情绪激动(如愤怒、焦急、过度兴奋等)所诱发,饱食、寒冷、吸烟、心动过速、休克等亦可诱发。疼痛多发生于劳力或激动的当时,而不是在一天劳累之后。典型的心绞痛常在相似的条件下重复发生,但有时同样的劳力只在早晨而不在下午引起心绞痛。疼痛出现后常逐步加重,然后在3~5

关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检查方式介绍

  1.心肌损伤标志物  AMI时会出现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升高,且其增高水平与心肌梗死范围及预后明显相关。①肌钙蛋白I(cTnI)或T(cTnT)起病3~4小时后升高,cTnI于11~24小时达高峰,7~10天降至正常,cTnT于24~48小时达高峰,10~14天降至正常。肌钙蛋白增高是诊断心肌梗死的

关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诊断标准介绍

  当有典型的缺血性胸痛症状或心电图动态改变而无心肌坏死标志物升高时,可诊断为心绞痛。  存在下列任何一项时,可以诊断心肌梗死。  1.心脏生物标志物(最好是肌钙蛋白)增高或增高后降低,至少有1次数值超过正常上限,并有以下至少1项心肌缺血的证据:  (1)心肌缺血临床症状;  (2)心电图出现新的心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主要的危险因素

  (1)年龄、性别本病临床上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近年来,临床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与男性相比,女性发病率较低,但在更年期后发病率增加。  (2)血脂异常脂质代谢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或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增高,

关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并发症介绍

  1.心律失常  见于75%~95%的AMI患者,多发生在起病1~2天,而以24小时内最多见。各种心律失常中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尤其是室性期前收缩。室颤是AMI早期,特别是入院前主要的死因。房室传导阻滞和束支传导阻滞也较多见,室上性心律失常则较少,多发生在心力衰竭者中。  2.低血压和休克  休克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透析的危险因素分析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麻醉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透析科共同发表论文,旨在分析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患者术后透析的危险因素。研究指出,术中室颤、术中大剂量肾上腺素、高血压、年龄、搭桥支数是术后透析的独立危险因素。该文章发表在2012年第92卷第19期《中华医学杂志》上。

关于冠状动脉钙化的影响因素介绍

  冠状动脉钙化(即在电脑X线断层摄影术上所见的钙化斑块的聚集)的风险因子包括:已确定的心脏病风险因子,如男性、较年长的年龄、葡萄糖耐受不良、烟草的使用、血脂异常(脂蛋白代谢性疾病,其中包括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肥胖症、炎症标志物增加等。最近的数据提示,睡眠的量与质与数个这类风险因子有关联。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非药物干预介绍

  (1)戒烟  (2)运动ACS患者出院前应作运动耐量评估,并制定个体化体力运动方案。对于所有病情稳定的患者,建议每日进行30~6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例如快步行走等),每周至少坚持5天。此外,还可建议每周进行1~2次阻力训练。体力运动应循序渐进,并避免诱发心绞痛等不适症状。  (3)控制体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简介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侵袭,继发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为病理基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包括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  ACS是一种常见的严重的心血管疾病,是冠心病的一种严重类型。常见于老年、男性及绝经后女性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与诱因

  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和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了解并干预危险因素有助于冠心病的防治。  可改变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血脂异常(总胆固醇过高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高、甘油三酯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低)、超重/肥胖、高血糖/糖尿病,不良生活方式包括吸烟、不合理膳食(高脂肪、高胆固醇、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病因分析

  绝大多数ACS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结果。  极少数ACS由非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所致(如动脉炎、外伤、夹层、血栓栓塞、先天异常、滥用可卡因,或心脏介入治疗并发症)。  当冠状动脉的供血与心肌的需血之间发生矛盾,冠状动脉血流量不能满足心肌代谢的需要,引起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缺氧时,即可发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STEMI的治疗

  (1)住院后初始处理所有STEMI患者到院后应立即给予吸氧和心电图、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监测,伴有严重低氧血症者,需面罩加压给氧或气管插管并机械通气。镇痛治疗。  (2)溶栓治疗STEMI急性期行直接PCI已成为首选方法,但由于能开展直接PCI的医院不多,当前尚难以普遍应用。溶栓治疗具有快速、简便、

关于急性重型肝炎的预后因素介绍

  首先与年龄有关。小于2岁或大于60岁的重型肝炎患者的预后较差。而2岁以上和60以下的各年龄组间的病死率差别不大。  患者血清胆红素入院时>513微摩/升(30毫克%)预后极差。因为在重型肝炎时,血清胆红素浓度与肝细胞坏死严重程度成正比。入院时肝昏迷II度者50%左右死亡,昏迷IV度者80%以上死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其他危害因素介绍

  1、其他危险因素  ①肥胖。  ②从事体力活动少,脑力活动紧张,经常有工作紧迫感者。  ③西方的饮食方式:常进较高热量、含较多动物性脂肪、胆固醇、糖和盐的食物者。  ④遗传因素:家族中有在年龄

简述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典型表现为发作性胸骨后闷痛,紧缩压榨感或压迫感、烧灼感,可向左上臂、下颌、颈、背、肩部或左前臂尺侧放射,呈间断性或持续性,伴有出汗、恶心、呼吸困难、窒息感、甚至晕厥,持续>10~20分钟,含硝酸甘油不能完全缓解时常提示AMI。  部分患者在AMI发病前数日有乏力,胸部不适,活动时心悸、气急、烦躁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的治疗

  NSTE-ACS的处理旨在根据危险分层采取适当的药物治疗和冠脉血运重建策略(表1)。可使用TIMI或GRACE积分系统对NSTE-ACS患者的缺血风险进行危险分层。使用CRUSADE出血积分系统对NSTE-ACS患者的出血风险进行危险评估。  (1)抗栓治疗与STEMI相似。  (2)抗心肌缺血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心血管内科的一项研究表明,积极再灌注治疗是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尤其是并发心源性休克者早期预后的最佳治疗措施。应重视年龄、尿素、血糖、肌钙蛋白峰值、B型钠尿肽对判断预后的价值并提高胱抑素C的检测率。研究结果于近日在《第二军医大学学报》上发表。    该研究对近5年的1 31

老年人中相对危险增加的危险因素的介绍

  ①缺乏体力活动:脑力劳动者冠心病患病率高体力劳动者高2.6—3.8倍,提示缺乏体力活动是本病的危险因素。定期进行体育锻炼能降低冠心病的危险性,活动量愈大,冠心病的危险性愈小。定期而适度的体力锻炼比间断而剧烈运动的效果要好。  ②社交活动:冠心病是一种心理性疾病,易受心理因素的影响。老年人因各方面

神经阻滞剂恶性综合征的危险因素

  由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诊断标准的不同,NMS发病率报道不一。综合现有资料看,其发病率约为0.2%。NMS在不同性别和年龄人群都可能发生,以年轻男性患者居多。其并不局限于某些精神疾患,在多发性创伤,甚至应用神经阻滞剂作为止吐、镇静、术前用药的患者也可发生NMS。酗酒者由于酒精毒性作用和营养不良

关于急性冠状动脉功能不全的简介

  急性冠状动脉功能不全(中间综合征):也称休息心绞痛,中间症候群,心肌梗死前状态,濒临梗死等。既往多有劳力心绞痛,近期加重。胸痛症状可与急性心肌梗死相似,即在休息状态下,无明显诱因发作心绞痛。此种心绞痛较严重,持续时间较长,可超过半小时,常伴大汗。血压可下降,硝酸甘油疗效差,应与急性心梗鉴别。

急性肾损伤可能是罹患心脏问题的危险因素

  根据发表于美国肾脏病学会JASN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证实:住院患者经历手术后遇到突发肾损伤是后期罹患心脏问题风险增加的原因之一,研究结果表明,正确地治疗和监测患者的急性肾损伤(AKI)可以帮助保护他们的心脏健康。   AKI表现为肾功能突然下降,在住院患者中日益普遍,有时候,大手术后急性肾损伤的

药物预防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相关内容

  (1)抗血小板治疗若无禁忌证,所有ACS患者出院后均应长期服用阿司匹林(75~150mg/d)治疗。因存在禁忌证而不能应用阿司匹林者,可用氯吡格雷(75mg/d)替代。接受PCI的患者,需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  (2)ACEI和ARB类药物若无禁忌证,所有伴有心力衰竭(LVEF

影响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分析介绍

  一、传统危险因素  20世纪60年代Framingham等研究发现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遗传因素、吸烟、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超重、肥胖、缺乏体力活动、精神压力大、不健康饮食和大量饮酒等。其中,除了年龄、性别和遗传因素属于不可控的危险因素外,其余都是可以控制的危险因素,也就是说绝大部分

关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分类介绍

  由于不同类型的ACS的治疗策略存在一定差异,根据患者发病时的心电图ST段是否抬高,可将ACS分为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和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其中,根据心肌损伤血清生物标志物[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或心脏肌钙蛋白(Cardiactroponi

关于急性脑病综合征的基本介绍

  谵妄是指一组综合征,又称为急性脑综合征。表现为意识障碍、行为无章、没有目的、注意力无法集中。通常起病急,病情波动明显。该综合征常见于老年患者。患者的认知功能下降,觉醒度改变,感知觉异常,日夜颠倒。谵妄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临床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