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基因组研究持续存在“欧洲偏向”

科学家近日在《自然》杂志评论版块撰文表示,目前基因组学持续存在一种“欧洲偏向”,即大部分研究以欧洲群体为主,这导致其多样性严重不足。而正是历史、文化、科学和情理因素交织在一起,使基因组学研究维持了这种“尴尬的偏向”。 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扫描成千上万人的基因组,通过对大规模的群体DNA(脱氧核糖核酸)样本进行全基因组高密度遗传标记分型,以寻找与疾病性状相关的遗传变异。这一研究被认为具有多中心、大样本、反复验证的特点,其使对遗传病的发病预测不再停留在传统因素分析的层面上。 但在2009年,一项调查显示,96%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参与者为欧洲血统。美国华盛顿大学研究人员艾利斯·波普乔伊和斯蒂芬尼·富勒通评论称,自那之后,全基因组关联研究中非欧洲血统的样本比例上升至将近20%,主要因为在亚洲开展的关于当地血统群体的研究有所增加。然而,非洲血统、拉美血统、拉美西班牙裔和原住民,在全基因组关联研究中所占的比例几乎没有任......阅读全文

《环球科学》2011年十大科学新闻评选

  “十大科学新闻”评选是《环球科学》(《科学美国人》杂志中文版)每年一度的重头戏,也是本年度全球各大科学领域的重大事件进行的一次全面盘点。经过专业编辑和专家团队的商讨,《环球科学》初步挑选出了30条候选新闻,接受网友的点评和投票。  1、超光速粒子挑战爱因斯坦相对论  9月23日,欧洲核子研究中心

基因组研究持续存在“欧洲偏向”

   科学家近日在《自然》杂志评论版块撰文表示,目前基因组学持续存在一种“欧洲偏向”,即大部分研究以欧洲群体为主,这导致其多样性严重不足。而正是历史、文化、科学和情理因素交织在一起,使基因组学研究维持了这种“尴尬的偏向”。   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扫描成千上万人的基因组,通过对大规模的群体D

基因组研究持续存在“欧洲偏向”

  科学家近日在《自然》杂志评论版块撰文表示,目前基因组学持续存在一种“欧洲偏向”,即大部分研究以欧洲群体为主,这导致其多样性严重不足。而正是历史、文化、科学和情理因素交织在一起,使基因组学研究维持了这种“尴尬的偏向”。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扫描成千上万人的基因组,通过对大规模的群体DNA(脱

盘点近期最热门的基因组测序成果

  The scientist杂志对近期最热门的一些基因组测序成果进行了盘点,包括碎米荠、远东豹、中国甘草、光肩星天牛和黑花蝇。  种属:碎米荠(Cardamine hirsuta)  基因组大小:1亿9800万个碱基对  上个月(10月31日),欧洲的研究人员在《Nature Plants》上发表

研究人员发布全基因组单核苷酸变异数据库

  10月22日,国际学术期刊Genome Biology 以PGG.SNV: understanding the evolutionary and medical implications of human single nucleotide variations in diverse popul

生物学研究中不可忽视的偏向性

  基因组学研究一直都存在着不同水平的偏向性(bias)。种族偏向性自不必说,美国“我们所有人(All of Us)”大规模研究计划的目标之一就是对过去代表性不足的群体进行抽样,比如非裔美国人。  同时,历史偏向性也一直存在。某些基因与疾病有着很强的相关性,但好像就是不入科学家的法眼,始终躺在角落里

科学家对“基因组岛”存在与否持有异议

   随着更多更精细的分析手段出现,“基因组岛”理论终将被证明是对还是错。但这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  12年前,科学家破解了一种传播疟疾的蚊子——冈比亚按蚊的基因组,并希望借此抑制疟疾的传播。但是美国布卢明顿市印第安纳大学的人口遗传学家Matthew Hahn对利用蚊子基因组解决进化生物学的难题更有

基因与疾病治疗相关领域研究进展一览

  1. Retrovirology:整合到人基因组中的古老逆转录病毒有助抵抗HIV-1感染  doi:10.1186/s12977-017-0351-8  在我们的进化过程中,病毒持续地感染人体。一些早期的病毒已整合到我们的基因组中,如今它们被称作为人内源性逆转录病毒(human endogeno

近期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一览

  糖尿病是现代社会的高发代谢疾病,发病的原因包括遗传因素以及环境的影响等等。这一期为大家带来的是最近在糖尿病的研究与药物研发领域的研究进展,希望读者朋友们能够喜欢。  1. Nature:重磅!中国科学家解析出一种B类G蛋白偶联受体全长结构,有助开发出新的2型糖尿病药物doi:10.1038/na

近期基因测序研究领域新成果!

  本文中,小编整理了多篇研究报道,共同聚焦科学家们在测序研究领域取得的新成就,与大家一起学习!图片来源:Nature  【1】Nature:中国科学家使用单细胞测序来揭示人类胚胎植入的秘密  doi:10.1038/s41586-019-1500-0  近日,中国多家机构的一个研究团队利用单细胞测

疫情跟踪:水环境中的新兴和潜在新兴病毒

  在微生物中,病毒最适合成为新兴的病原体,因为它们能够通过突变、基因重组和重配感染新宿主并适应新环境。肠病毒是最常见和最危险的水传播病原体之一,会导致偶发性疾病和流行疾病。与肠病毒有关的主要健康问题是胃肠道疾病,但它们也可能引起呼吸道症状、结膜炎、肝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和慢性疾病。非肠道病毒如呼吸

2016年中国、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揭晓

   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办公厅、中国科学报社承办,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选的2016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2016年12月31日在京揭晓。  入选新闻囊括了一年来最重要的科学发现和技术突破。  入选的2016年中国十大

2017年7月Cell期刊不得不看的亮点研究

  7月份即将结束了,7月份Cell期刊又有哪些亮点研究值得学习呢?小编对此进行了整理,与各位分享。  1.Cell: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王艳丽/章新政课题组从结构上揭示Cas13a切割RNA机制  doi:10.1016/j.cell.2017.06.050  作为一种VI-A型CRISPR-Cas系

基因治疗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1.发达国家和制药巨头加大基因治疗研发投入  美国对基因治疗领域的资助持续增加。2014年6月,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资助2500万美元,用于传染性疾病(疟疾和流感)的基因治疗研究。2015年底,美国白宫发布《美国创新新战略》,明确把包括基因治疗在内的精准医疗作为未来发展战略,未来10年将

古基因组洞察现代人的史前史

  过去十年里,古DNA研究领域日益兴盛,并在古人类样本的全基因组数据测序方面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功。大多数研究将目光聚焦于古代人类,包括与现今某个或多个人群有密切联系的现代人,亦有如尼安德特人等已灭绝古人类。  来自不同时间和地点的古代人类的基因组数据不断涌现,随之带来的是从时间和空间上大规模研究人类

古脊椎所发表人类史前史研究综述文章

  过去十年里,古DNA研究领域日益兴盛,并在古人类样本的全基因组数据测序方面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功。大多数研究将目光聚焦于古代人类,包括与现今某个或多个人群有密切联系的现代人,亦有如尼安德特人等已灭绝古人类。  来自不同时间和地点的古代人类的基因组数据不断涌现,随之带来的是从时间和空间上大规模研究人类

《科学》评出2012年十大突破

                      2012年,科学界充满着泪水。83岁的希格斯热泪盈眶,在他预言存在“上帝粒子”40多年之后,科学家们发现了它,这历史性的一天“能发生在我的有生之年,简直难以置信”。  与此同时,科学界也充满欢乐。“轮子!这是轮子!”“好奇”号火星车在红色星

2018年心脑血管年度盘点

  2018年即将过去,年末为大家献上生物谷本年度心脑血管疾病专题盘点,希望读者朋友们能够喜欢。1. Science:重磅!亲联蛋白2切割竟可阻止心力衰竭产生doi:10.1126/science.aan3303.  美国爱荷华大学心脏研究员Long-Sheng Song博士及其团队在之前的研究中已

遗传修饰(转基因)风险评估(二)

3. 慎重向环境释放未经事先批准的转基因植物是不能够释放到环境中去的。在欧洲,2001/18 号欧盟指令( 见注 7 ) 专门规定了慎重向环境中释放转基因植物。该指令涵盖了两种类型的环境释放: 实验释放 ( B 部分)和投放市场的商业释放( C 部分)( 见注 8) 。对于每个授权的 B 释

2016全球最受公众关注的科学成果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战略情报研究所研制的“2016全球最受公众关注的科学成果”,通过计量统计遴选出天文学与天体物理[1]、物理学、化学、地球科学、生命科学这五个学科中受到科技界热切关注的科学成果,及中国研究者参与的每个学科TOP30受公众关注的科学成果,为科技工作者把握最新的科学研究热点

《科学》论文:探寻人类DNA进化“密码”

   在现代科学蓬勃发展的今天,很多自然界的现象,都能够从这套科学体系中找到答案。  但是,这还远远不够。因为人类对于这个世界的了解,还存在很多未知空白,人类本身就是最大的一个谜。人类从哪里起源,未来怎样发展,至今无人能解。  为了探寻这一答案,科学家们前仆后继,渴望从经过翻天覆地变化的地球上,探寻

肠道菌群 | Science专刊:决定你健康状况的"第二基因组"

  肠道菌群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随着研究者的不断深入,我们发现,对人体微生物的了解还远远不够,它们能帮助我们做什么,以及我们如何改变它们?  4月29日,美国《科学》杂志以“Microbiota at work”为主题发了一期专刊,从不同的方面介绍了人体微生物与健康的

2018年度聚焦:艾滋病重磅级研究成果解读

  近年来,科学家们在HIV研究领域投入了巨大的精力,随着研究的深入他们不断取得重要的研究成果,2018年即将过去了,在这一年里,科学家们在艾滋病研究领域又有哪些亮点重磅级研究成果呢?本文中,小编就筛选出本年度艾滋病研究领域重磅级的研究成果,分享给大家!  【1】Nature:HIV研究重大进展!揭

医学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发布

  关于印发医学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有关部门,各有关单位: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指导医学科技工作发展,科学技术部、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育部、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

科技部“十二五”现代生物制造科技发展专项规划发布

关于印发十二五现代生物制造科技发展专项规划的通知国科发计〔2011〕58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国务院有关部门科技主管单位,各有关单位: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指导现代生物制造科技发展,加

2017年度聚焦:结核病研究新进展

  时至2017岁末,2018年马上就要到来了,在即将过去的2017年里,科学家们在结核病研究领域取得了诸多重磅级的研究成果,本文中,小编对相关研究报道进行整理,分享给大家!  【1】PNAS:开发结核杆菌疫苗的新思路  DOI:10.1073/pnas.1708252114  最近,来自南汉普顿大

复旦大学从基因组学角度揭示SARS-CoV-2的起源和出现

  新型人类冠状病毒SARS-CoV-2(之前称为2019-nCoV)的持续大流行引起了全球的极大关注。我们和中国的其他人参与了对这种病毒的初始基因组测序。在本文中,我们描述了针对SARS-CoV-2的出现,这些基因组数据揭示了什么,并讨论了我们对其起源理解上所存在的差距。  一种新的人类冠状病毒 

未来全球农业至为重要的100个问题。

   1.前言  尽管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全球粮食生产有显著的增长, 但当今社会需要面对的最重要挑战之一是,如何养活21世纪中叶全球即将达到的90亿人口。为了满足粮食需求又不明显增加粮价,基于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对能源安全、地区饮食结构变迁的关注,以及到2015年全球贫穷和饥饿减半的千年目标,估计届

大规模基因组分析揭示酒量高低的根本原因

  酒,是人类文明的产物,酒文化伴随着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而不断壮大。位于河南的贾湖遗址曾出土多个陶罐,残留物检测表明这些陶罐曾装过用大米、蜂蜜和水果制成的酒,贾湖遗址处于石器时代早期(约公元前7000—前5600年),也就是说8000年前我国人民就开始酿酒了。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人生得意须尽

2016年肿瘤干细胞重磅研究进展

  肿瘤干细胞是一群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潜能、具有启动和重建肿瘤组织表型能力的肿瘤细胞。前期研究均表明,肿瘤干细胞参与肿瘤的转移、复发和对化疗和放疗耐受。因此,靶向肿瘤干细胞的治疗策略将有望为癌症的治疗带来希望。科学家们也在肿瘤干细胞的研究中投入了不少精力,试图通过肿瘤干细胞的研究解决肿瘤起源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