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黄涛: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成功的外部因素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的成长环境及科研实践,对于科技领军人才成长和培养有明显的启发意义:一个科学家的成长成才不仅在于自身努力,还要有配套的合适的外部环境。 ●应大力发展社会经济为人才成长提供物质支撑,努力营造良好家庭氛围为人才成长提供强大基础,强力创造优越的学习条件为人才成长提供催化力量。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之所以作出杰出的科学贡献,必然有其内在规律。一般认为科技人才成长是内外因素结合的结果。本文主要考察、分析外部因素的重要作用。区域经济环境:东部沿海经济发达 从获奖者出生地域分布上看,省份之间极不平衡,相差悬殊,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省市,中西部省市极少。 20位获奖者主要分布在全国12个省份,辽宁省产生了3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京津沪地区共产生了6位获奖者;1/4的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出生地为长三角地区。而这恰恰与我国两院院士出生地分布惊人的相似。他们大都历经这一代杰出人才成长的相似路径......阅读全文

2020年美国光学学会会士揭晓!哪几位中国科学家上榜?

  日前,美国光学学会(OSA)宣布了2020年度新当选会士名单,共有94位光科学家新当选为美国光学学会会士(OSA Fellow),其中中国科学家共有15位。  美国光学学会(OSA)成立于1916年,是世界光学领域权威的国际性学术组织。光学学会会士(OSA Fellow)是美国光学学会授予该领域

第十届中科院杰出青年终评推荐人选公示

  根据《关于评选第十届“中国科学院杰出青年”的通知》(科发京党字〔2009〕128号)文件规定,第十届中国科学院杰出青年评选程序性评审工作已于2010年1月11日进行,评选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有关文件要求及评选程序邀请相关人员对上报材料进行了认真的审阅,并选出了30位候选人进入最终的评选。   现

2019年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名单出炉!我国20位入选

  2019年6月27日,两年一次的亚太材料科学院(Asian Pacific Academy of Materials,APAM)会议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召开。  会议选举出新的院士(Academician)32名,副院士(Associate Academician)12名。其中我国大陆有16人当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气象学科发展之路

  刘秦玉教授在指导学生  中国海洋大学八关山气象观测站  4月3日晚,清华大学新清华学堂星光璀璨,吸引着全球华人的目光,由凤凰卫视主办的“世界因你而美丽——2014~2015年影响世界华人盛典”在此举行。当来自美国夏威夷大学气象系教授王斌第一个上台领奖的时候,远在青岛的中国海洋大学师生们为这位19

沉痛哀悼!我国“氢弹之父”于敏去世,享年93岁

  今天,一个十分悲痛的消息传来。  据光明日报今天下午报道,来自中国科学院的消息,我国国防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者、改革先锋,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于敏,于1月16日在京去世,享年93岁。  于敏1926年出生河北省宁河县(今天津市宁河区)芦台镇,是著名的核物理学家,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194

2011分析测试行业精彩回顾

  2011岁末网友们盘点了很多热词,比如:控/hold住、伤不起、起云剂、虎妈、政务微博、北京精神、走转改、微电影、加名税、淘宝体、云电视等新词汇。媒体也评出了日本地震、康菲溢油、南方先旱后涝的极端天气、7.23动车事故、小悦悦与路人、校车事件、郭美美与红十字会、建党90周年、‘十二五’开局、天宫

王忠诚徐光宪获2008年国家最高科技奖

王忠诚、徐光宪获得2008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徐光宪:化学大家的幸福哲学中国神经外科专家王忠诚  快讯:王忠诚、徐光宪获得2008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新华网快讯: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忠诚、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光宪获得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向获得国家科学

曾毅:与病毒战斗一辈子

曾毅(1929年— ) 曾毅,广东揭西人。1952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1956~1960年,从事脊髓灰质炎病毒,减毒性疫苗免疫,肠道病毒、麻疹病毒的研究。1960年起从事肿瘤病毒研究。从1973年开始研究EB病毒与鼻咽癌的关系,建立了一系列鼻咽癌的血清学诊断方法,并获得卫生部的试剂生产证。在

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徐光宪:打造稀土出口大国

      邓小平同志曾说过:“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中国的稀土资源占世界已知储量的80%,其地位可与中东的石油相比,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一定要把稀土的事情办好,把我国的稀土优势发挥出来”。   著名化学家、北京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徐光宪院士便是

白春礼:建设高水平智库为创新发展提供支撑

  白春礼作主席团报告   建设高水平科技智库,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在中国科学院第十八次院士大会上  白春礼  (2016年6月1日)  各位院士,同志们:  5月30日,中国科学院第十八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与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同时在

燕山大学田永君:打“硬”仗的科学家

  田永君,燕山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洪堡学者、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2017年11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从进入超硬材料研究领域的那一刻起,田永君就从来没有停下过钻研的脚步。经过十几年的专注研究

2018国家杰青详解:32位“80后”入选 年龄最小入选者仅33岁

  近年来,中国在引进和培养科研人才方面投入巨大,各大部委相继推出一系列的人才项目,包括千人计划、万人计划、国家优青项目等,加上已经评选多年的两院院士、国家杰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等人才项目,形成了比较完备的高层次人才支持体系。  纵观中国的各类人才计划和项目,有一个现象就是几乎所有的人才计划和项目对

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圆满结束

  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圆满结束 谷超豪孙家栋获最高奖   胡锦涛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 温家宝讲话 李长春习近平出席 李克强主持   1月11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图片来源互联网   今天(11日)上午,一年一度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家科技

吴立新院士的海洋传奇:忘记背后 努力向前

   喜欢流行音乐,着西装,戴眼镜,善直言,开朗,成果多,是人们对2013年新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吴立新的印象。    在院士荣耀的背后,吴立新还有艰苦的成长记忆,勤奋的求学时光,执着的他乡寻梦,以及对科研的热情,对生活的热爱,对学生的关怀,对老友的感激,对新身份的思索……吴立新教授(右三)在指导学生

年终盘点:2016年国内不容错过的重磅生物研究

  时间总是过得很快,2016年马上就要过去了,迎接我们的将是崭新的2017年,2016年,我国有很多优秀科研机构的科学家们都做出了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上。本文中小编盘点了2016年我国科学家发表的一些重磅级研究,以饕读者。   --结构生物学 --  1.清华大学 施一

未来最高科技奖得主年龄几何:终身还是巅峰成就

   1月9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于敏在领奖台上接过了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励证书。89岁高龄的他成为设奖以来第25位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  从第一届获奖者袁隆平、吴文俊到今年的于敏,一如既往,每位获奖者的成就都令人崇敬、信服。  然而,疑问也一直伴随着这项国家最高荣誉,即最高奖得主多年来没

2018年度领军人才和科技新星入选名单公布

  9月21日  北京市科委正式对外发布了2018年度  首都科技领军人才培养工程  和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  入选人员名单  领军人才工程  领军人才工程是《首都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确定的十二项重点人才工程之一,是针对50周岁以下的中青年科技带头人,突出对领军人才自身发展

第九届上海青年科技英才公示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聚焦上海“四个中心”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目标,推动实施人才高峰工程,倡导和弘扬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新、鼓励创造的社会风尚,按照《上海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2018年上海市人才工作大会的有关要求

献礼七夕 | 夫妻院士,伉俪情深——盘点18对院士夫妻

  在我国科学界,两院院士一直是最高荣誉。两院院士评选一般每两年举行一次,每次仅仅选出一百多人,历年当选的两院院士也不过数千人。然而,在我国科学界中,依然存在为数不多的夫妻都是两院院士的事例。  这些科学家伉俪大都携手于同一研究领域,在科学长空,他们的名字互相辉映。是执着的追求使他们发现了彼此,在他

第二届中国青年分析科学家论坛召开 分析测试人才辈出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10月25日,在BCIEA2019召开之际(相关报道:活动缤纷 展商云集 BCEIA 2019北京开幕),由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青年学术委员会主办的第二届中国青年分析科学家论坛在国家会议中心盛大召开,近百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论坛。分析测试百科网作为支持媒体报道了此次论坛。论坛现

张卫红:因热爱而科研 因理念而卓越

   “在人类文明尝试挣脱地球引力,飞向广袤宇宙深空的伟大年代里,减轻结构重量,提高结构性能,成为飞行器结构设计永恒的主题和不朽的信仰。”——这也是西北工业大学张卫红教授团队朝斯夕斯、念兹在兹的追求。  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最高的梦想无疑是在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科研难题上取得突破,获得重大成果。作

中国医学科学院建院60周年之十大科技成就

  六十岁月一甲子,不忘初心再出发。  60年前,中国医学科学院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大科学院之一,成为我国医疗卫生系统的国家队和先行者。  从“落后”到“领先”,从“模仿”到“原创”,从“空白”到“超越”……60年来,医学科技创新路上的每一步都有中国医学科学院人深深的足迹,为人民健康护航途中的每一次

最高奖4人 一等奖48项——2019年陕西省科学技术奖结果公布

  2019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专业评审工作已经结束。现将通过专业评审的4项省最高科学技术奖、1项省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和260项陕西省“三大奖”(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建议奖励项目在陕西省人民政府网站和陕西省科学技术厅网站公布。最高科学技术奖建议奖励人选(4人)序号候选人提名单位1安芷

2006年度-李振声:我获得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李振声李振声与国家主席胡锦涛合影国家主席胡锦涛为李振声颁发获奖证书  CCTV.com消息(新闻会客厅):   董 倩:

首批国家优青今何在?40%入围杰青,有人成院士候选人

  前一段时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公布了2019年国家优秀青年基金项目资助名单。今年的国家优青入选人数相比往年直接增加了50%,达到了600人,一度引发热议。  国家优青入选者何以获得如此多的关注?  其实,这牵扯到国家在人才引进和培养上的战略。近年来,从两院院士、国家杰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到万人计

为国“深潜”的这一生

   1988年初,我国完全自主研发的核动力潜水艇(以下简称“核潜艇”)迎来了第一场 “大考”——在南海进行极限深潜试验。这是有风险的——20多年前,美国一艘核潜艇在进行极限深潜试验试时因事故沉没,艇上100余人无一生还。  紧张的气氛在参试人员之间蔓延,有人甚至开始写近似“遗嘱”的家书。“带着沉重

2016全球最受公众关注的科学成果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战略情报研究所研制的“2016全球最受公众关注的科学成果”,通过计量统计遴选出天文学与天体物理[1]、物理学、化学、地球科学、生命科学这五个学科中受到科技界热切关注的科学成果,及中国研究者参与的每个学科TOP30受公众关注的科学成果,为科技工作者把握最新的科学研究热点

交大博士血泪自述:不是读博的料,别上博士这条船

  一、前言  原先我是准备等到毕业的那一天,痛痛快快地哭过了之后,一口气写掉这篇文章的。其实一直在零散时间打腹稿,差不多已经煲熟了。刚才有同样读博士读得凄凄惨惨切切的师兄表示期待,于是一横心决定现在就写了。何况,早点让更多还没上博士这条船的弟妹们看到,提醒他们读博要谨慎谨慎再谨慎,能多挽救一个像我

2007年中华医学科技奖在京颁奖

其中一等奖9项,二等奖24项,三等奖47项 新春逢盛会,杏林吐芳蕊。全国医疗卫生行业的最高科技奖——中华医学科技奖评审结果2月23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揭晓。 在由中华医学会主办、扬子江药业集团协办的中华医学科技奖(2007)颁奖大会上,80项研究成果获一、二、三等奖。 中华医学

北京将建10座垃圾焚烧发电厂 曾因选址问题遭市民反对

  5年前,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建”抗议后,垃圾焚烧渐渐淡出了北京人的视野。  5年后,一个个“卷土重来”的焚烧项目让人们猛然意识到,其实它们早已“不得不建”。  《中国新闻周刊》对北京的垃圾焚烧项目进行了调查,通过采访政府官员、垃圾焚烧发电企业、专家、环保组织和民众,试图呈现这个庞大的困局里,每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