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湖南大学研究成果应用于优质稻米生产取得进展

每到春夏,植物则枝繁叶茂,一入秋冬,则草木摇落。那么植物是如何根据环境的改变来调节自身生长的?湖南大学生物学院于峰副教授研究小组发现,植物体内存在的受体激酶FERONIA就承担了这样一种调控作用——身处逆境,使植物进入“休眠”模式,暂缓生长,用更多能量来抵抗环境中的不利因素;反之,则开启“成长”模式。 8月26日的《美国科学院院刊》在线刊登了该研究小组的这一发现,引起了较大反响。 受体激酶FERONIA是植物科研界的“明星分子”,其在植物细胞生长过程中重要的调节作用得到了科研界的高度关注,但却尚未能完全揭开其“工作机制”这一神秘面纱。 众所周知,在不利于生长的情况下,植物会产生一种抑制生长的激素——脱落酸(ABA)。而于峰研究小组发现,在正常的生长条件下,FERONIA通过小G蛋白信号途径,激活磷酸酶ABI2,从而阻碍脱落酸(ABA)发出抑制生长的信号。与之对应,在病虫害等逆境条件下,脱落酸(ABA)含量升高,抑......阅读全文

2018前10月生物医学风云榜 袁隆平 曹雪涛及施一公等上榜

  经过特殊的算法,我们得到了2018年前10个月中国生物医学风云榜人物及最火爆的3个重大学术界事件,能够上榜的风云人物/事件,都曾长时间占据过100多个公生物医学公众号的头版头条。  在此,我们精选了其中的3个事件及16位风云榜人物。我们对其进行了划分,分别是:6星级的3个事件,分别位诺贝尔奖,国

2012年世界各国生物技术发展回顾

  美国   遗传学研究精彩纷呈;细胞学研究成果丰硕;药理学研究取得新成果;艾滋病研究与治疗获得突破性进展;肿瘤学研究取得成效。   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开发出一种绘制DNA之间接触位点的新方法,并利用计算机模型绘制出一个细胞中完整DNA链——基因组的精确三维图像;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制造出一个能折叠成

2019年中国学者86篇Cell,Nature及Science文章汇总

  2019年上半年很快就结束了,iNature盘点了中国学者在Cell,Nature及Science发表的成果,我们发现总共有86篇(截至2019年6月24日),具体介绍如下:  4-6月发表的文章  【1】2019年6月21日,西北工业大学王文,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BGI 张国捷及丹麦哥本哈根

年终盘点:2016年国内不容错过的重磅生物研究

  时间总是过得很快,2016年马上就要过去了,迎接我们的将是崭新的2017年,2016年,我国有很多优秀科研机构的科学家们都做出了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上。本文中小编盘点了2016年我国科学家发表的一些重磅级研究,以饕读者。   --结构生物学 --  1.清华大学 施一

植物激素重大研究计划八年:从跟踪到超越

①李家洋(左二)院士指导实验。 ②国内首个专业性植物激素分析平台。 ③研究人员在实验室工作。编者按:我国是农业大国,植物激素的基础生物学研究将为实现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业提质、增产、高效、抗逆等奠定基础。2007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启动了重大研究计划项目“植物激素

2016国际荧光前沿技术高端论坛(FluoroFest)在京开幕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2016年4月19日,2016国际荧光前沿技术高端论坛(2016 FluoroFest)在北京大学开幕。FluoroFest 是一个全球性的荧光学术论坛,旨在促进相关领域的广大科技工作者交流最新荧光技术,推动跨学科及领域的经验分享与合作。

陈乐宗博士:在科学与人文之间

  有部热门战争小说中说道:任何一支部队都有自己的传统,传统是什么,传统是一种性格,是一种气质,这种传统和性格是由这支部队组建时首任军事首长的性格和气质决定的,他给这支部队注入了灵魂。这个话同样可以引申到一个家族一个企业。1986 年,拥有恒隆集团和恒隆地产两个上市公司的陈启宗、陈乐宗兄弟在美国创立

植物激素重大研究计划八年:从跟踪到超越

  植物激素调控着植物生长的方方面面。目前,全球植物生长调节剂市场达几十亿美元,2015年我国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农田面积超过2亿亩。  然而,作为粮食大国,在十年前,我国却并不是植物激素研究大国。2007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简称基金委)启动了重大研究计划项目“植物激素作用的分子机理”,目标

堵住吞噬视力的“黑洞” 人类都取得了哪些成功?

  2015年7月,家在伦敦的道格拉斯·沃特斯(Douglas Waters)先生患上了严重的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AMD)。当视力渐渐模糊,86岁的他常把鼻尖贴在每样东西上,为了看清哪怕一点轮廓。他的视力一度恶化得非常厉害,右眼视力甚至完全丧失。放在以往,像他这样的晚期患者结局是可以预想的,那

肌肉干细胞研究最新进展

  肌肉干细胞可发育分化为成肌细胞(myoblasts),后者可互相融合成为多核的肌纤维,形成骨骼肌最基本的结构。  人类胚胎和成人体内都存在肌肉干细胞。胚胎和胎儿的肌肉干细胞增殖使得肌肉组织发展;成年人体内的肌肉干细胞亦被称为卫星细胞,处于休眠状态,沿着肌肉纤维而分布。在经过强烈运动或是受到外界伤

深圳大学发3篇Science及Nature,综合排名首次进入全球500强

  在2019年,深圳大学获得34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资助总额度达到1.47亿,进入了全国20强。另外,对于全球高校综合排名,深圳大学首次跨入全球500强(点击阅读)。深圳大学正在不断崛起,在2019年(截至2019年8月23日),深圳大学发表了2篇Science,1篇Nature:  20

脑胶质瘤免疫治疗的进展与展望

  脑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原发性恶性肿瘤,其侵略性强,常规疗法并未显著延长病人生存期,2年生存率<25%。免疫治疗在临床研究虽已取得突破性进展,但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缺乏免疫器官,血-脑脊液屏障对肿瘤细胞的保护作用等原因,脑胶质瘤的免疫治疗仍面临重重挑战。  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临床研究进展  

珀金埃尔默2011 BCEIA 用户招待会顺利举行

  2011年10月13日,珀金埃尔默(PerkinElmer)用户答谢晚宴在北京西苑宾馆举行。来自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检测机构、行业协会等百余名专家学者欢聚一堂,度过了一个快乐的夜晚。 珀金埃尔默用户答谢晚宴现场 PerkinElmer北区总经理 尹毅宁 先生

湖南大学最新PNAS文章:植物生长信号“接收器”

  植物细胞被一层“坚固”的细胞壁包裹,细胞伸长需要利用氢离子使细胞壁酸化并松软才能进行,反之,一旦细胞壁碱化细胞生长就会停止。植物通过多种受体接收外来的信号,进而激发细胞内下游的信号通路,引起相应的生理生化响应,调整细胞壁的状况,从而调节植物的生长。因此,细胞如何根据外界环境信号调整其生长速率一直

148项2019年度江西省科学技术奖初评推荐项目公布

  2019年度江西省科学技术奖,经专业(学科)评审组(网上评审和会议评审),共推荐候选项目148项,其中,自然科学奖50项、技术发明奖8项、科学技术进步奖90项,现予公布。  自公布之日起30日内,任何单位或个人对公布项目和项目完成人、主要完成单位持有异议的,应当以书面方式向我办提出,并提供必要的

狙击艾滋病毒――“引蛇出洞”还是“关门打狗”?

  曾庆平   有很多非专业或跨专业人士对于人类为何数十年攻克不了艾滋病难题感到迷惑不解,那是因为他们不太了解艾滋病毒致病的“特洛伊木马”机制。   艾滋病毒之所以能“摧毁”人类的免疫系统,是因为它们专门感染并杀死免疫细胞。不过,只要它们在免疫细胞内复制并产生新的病毒,人体都能立即识别它们并设法

局部晚期宫颈癌靶向治疗的现状和未来

  宫颈癌在全世界恶性肿瘤发病率位居女性的第4位,在全球范围内平均每年有52.76万新增病例和26.57万例死亡病例。在中国,宫颈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依然处于相当高的水平,年轻妇女(<35岁)宫颈癌患者的构成比从9%上升到24%。对宫颈癌患者的治疗仍是根据肿瘤分期进行手术、化疗、放疗等传统治疗。虽然早

当AI遇到癌症疗法 “癌症=感冒”不是梦

  1、AI多方面改善肿瘤疗法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方法有潜力影响癌症疗法的多个方面,包括药物的发现、临床开发,以及最终的临床应用(图表1)。目前,这些过程既昂贵又耗时漫长(平均约20亿美元,10年),而且因为常规有限样本随机对照试验的局限性,对更广泛

蛋白质微阵列技术

微阵列技术在单个实验中能同时分析数千个参数。捕获分子微点在固体支持物上固定成行列并暴露在含相应结合分子的样品中。基于荧光、化学发光、质谱、放射性或电化学的读出系统能检测每个微点形成的复合物。这些微小化和平行的结合分析高度灵敏,方法的分析能力又能被微阵列基因表达分析所放大。在这些系统中,检测固定的DN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治疗研究热点

  一、靶向治疗  分子靶向药物近改变了整个血液病的治疗模式,"基础研究转化——根据分子靶点精准医疗"的路径引领了当代医学发展。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FLT3抑制剂、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中BCL-2抑制剂、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砷剂耐药机制等是近一年最受瞩目的

抗肿瘤生物技术靶向药物市场提速

  随着全球生物产业迅猛发展,不少企业已在生物医药领域中淘到了第一桶金。这一事实快速触动了国内研发企业的心弦,在政府的大力扶持和绿色通道支持下,国内生物医药产业正在提速,国内生物医药产值在医药总产值中的比重从2006年的7.91%升至2011年的16.1%。然而,国内生物药仍然缺乏自主研发

Nature盘点:12篇文章回顾2018年肿瘤领域进展!

  每年的岁末年初,Nature Reviews系列杂志都会邀请几十位相关领域的大牛撰写一系列年度综述文章,回顾过去一年的进展,对新的一年提出展望。温故而知新,对于没空去研读每一篇综述的我们而言,这无疑是一项大福利。  在肿瘤领域,今年的回顾文章涉及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胃癌、前列腺癌、转移性肾癌

阿斯利康与第一三共达成合作 正式进击ADC赛道

  近日,阿斯利康宣布与第一三共针对trastuzumab deruxtecan(DS-8201),一种抗体-药物偶联物(ADC)和潜在的新型癌症治疗靶向药物,签订了全球开发和商业化合作协议。通过此次合作,双方将加速和扩大DS-8201在乳腺癌和其他癌症领域的开发,并有可能重新定义临床治疗标准。双方

2019年,中国学者发表152篇CNS文章

  截至2019年10月26日,中国学者在Cell,Nature及Science在线发表了152篇文章,小编对于这些文章做了系统的总结:  按杂志来划分:Cell 发表了24篇,Nature 发表了70篇,Science 发表了58篇;  按是否有合作单位划分:其中有68篇文章由独立的一个通讯单位完

美国《科学》杂志评出2009年十大科学进展

  新华网华盛顿12月17日电(记者任海军)美国《科学》杂志17日公布了该刊评选的2009年十大科学进展,其中对迄今最古老原始人“阿尔迪”的化石进行的研究名列第一位。 科学家成功将埃塞俄比亚发现的零碎原始人化石拼出一副女性原始人骨骼。   “阿尔迪”属于地猿始祖种,生活在距今440万年以前

盘点 | 生物科研界的八件大事

  发现磁感应蛋白,解密第六感之谜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研究人员在《Nature Material》杂志发表论文,公开了一种全新的磁受体蛋白(MagR)。该突破性进展或将揭开被称为生物“第六感”的磁觉之谜,并推动整个生物磁感受能力研究领域的发展。在自然界,许多动物物种都有感知地球磁场的能力。它们

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相关影像学进展

  肺癌是世界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近年来我国肺癌发病率逐年上升,居我国癌症死亡率的首位,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s,NSCLC)占肺癌的80%以上,且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处于晚期。对多数患者而言,传统手术治疗、放疗及化疗临床治疗效果较差。随着分子

选择重组蛋白表达的合适方法

重组蛋白是研究生物学过程的重要工具。需要使用表达系统来对其进行制备。合适表达系统的选择取决于重组蛋白的特性、重组蛋白的预期应用以及该系统能否生产足够量的蛋白质。作者: 伯吉斯等,主译:陈薇,本实验来自「蛋白质纯化指南」实验步骤一、引言选 择 合 适 醜 组 蛋 白 表 达 方 法 对 于 能 否 及

发过Nature文章的09候选院士

  我国的院士评选是从1955年开始的,在正常情况下每两年评选一次。分别由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评选出中科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合称两院院士。2009年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分别为296人和449人,其中与生物相关的包括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农业学部等,候选人当中也不乏大家熟悉的一些科学家,为了进一步了

20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哪些干细胞项目资助金额最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12年度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重大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地区科学基金项目、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项目、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款项目等方面的评审结果。有关评审结果将通知相关依托单位,其科研管理人员可登录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htt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