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英格兰医学杂志(IF=72)发布最详细的肝细胞癌综述

肝细胞癌(HCC)是成人中最常见的原发性肝癌,是肝硬化患者死亡的最常见原因。它发生在慢性肝脏炎症的环境中,并且与慢性病毒性肝炎感染(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或暴露于诸如酒精或黄曲霉毒素最密切相关。某些疾病,如血色素沉着症和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显著增加了HCC发生的风险。代谢综合征和NASH也越来越被认为是HCC的危险因素。与任何癌症一样,HCC的治疗和预后取决于肿瘤组织学,大小,癌症扩散程度和总体健康状况的具体情况。 绝大多数HCC发生在亚洲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在乙型肝炎感染流行且许多人从出生时感染的国家。由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增加,美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HCC发病率正在上升。由于不明原因,它在男性中比女性更常见。本综述总结了肝细胞癌的发病机制,风险因素,诊断方法,治疗及展望。 发病机制 与任何其他癌症一样,肝细胞癌在表观遗传改变和影响细胞机制的突变导致细胞以更高的速率复制和/或导致细胞避免细胞凋亡发生。 特别是,乙......阅读全文

肝癌治疗新突破:揭秘肝癌形成的重要原因!

  肝细胞的恶性转化是大多数肝细胞癌的起源,这是一种具有高死亡率的侵袭性肝癌。但这些细胞不能单独活动。西班牙国家癌症研究中心(CNIO)科学家进行的研究揭示了肝细胞如何“招募”和“指导”肝祖细胞促进肝脏病变发生的。  “癌症报告”杂志上的作者说:“肝癌的细胞起源以及肿瘤异质性的起源尚不清楚,可能与背

Nature子刊:肝炎与肝癌联系的新发现

  最近,日本理化学所(RIKEN)的科学家们,利用全基因组测序首次证实,慢性肝炎感染和炎症可能对肝脏肿瘤中发现的基因突变,产生深远的影响,从而为更好理解慢性肝炎导致癌症的机制,铺平了道路。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最近的《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  原发性肝癌是全世界癌症

Nature子刊:基因治疗常用载体可能致癌

  病毒不仅能引发感染,还与一些严重的疾病有关。举例来说,肝脏受到乙肝或丙肝病毒感染之后往往会发展成肝癌。日前法国科学家们又发现了一种与肝癌有关的病毒,这种病毒一直被认为非常安全。这项研究发表在最近的Nature Genetics杂志上。  肝癌是一种预后很差的常见恶性肿瘤。我国是肝癌高发国家,每年

关于肝细胞肝癌的简介

  原发性肝细胞肝癌远较ICC常见,绝大多数的肝细胞癌病例有乙肝/丙型肝炎的证据(90%左右) ,以及有肝硬化表现(80%左右) ,多数有AFP升高。CT平扫绝大多数病灶为低密度,边界较清,病灶内出现钙化极为少见;增强扫描,特别是螺旋CT双期扫描具有特征性,在动脉期表现为高密度,而在门脉期则为低密度

全基因组测序揭示肝癌相关基因突变

  由亚洲癌症研究组织(ACRG)、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等多家单位合作完成的与肝细胞癌相关的基因突变研究成果于2013年6月20日在《基因组研究》(Genome Research)杂志上发表。这是继2012年3月份在《自然-遗传学》上发表的乙肝病毒整合机制研究之后,该研究团队在肝癌研究中所取得的又

研究发现肿瘤内微生物组可预测肝癌预后

  近日,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以论著形式发表了北京协和医院肝脏外科主任医师毛一雷、副研究员杨华瑜团队关于肝细胞癌肿瘤内微生物组相关研究。研究显示,肝细胞癌肿瘤内微生物组显著不同于癌旁组织,不同患者之间、同一患者的不同病灶之间均存在明显异质性。这表明肝

重磅!FDA今日批准近十年来首个肝癌药物

  今日,美国FDA传来重磅消息——拜耳(Bayer)药物Stivarga(regorafenib)获批扩大适应症,治疗那些已使用过肝癌药物sorafenib进行治疗,但疾病依旧出现进展的肝细胞癌患者。值得一提的是,这是美国FDA在近10年来批准的首款肝癌药物。  肝细胞癌是最常见的肝癌类型。根据美

肝癌的“刹车”分子

  近日来自俄亥俄州立大学综合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证实一种称作microRNA-122 (miR-122)的小分子在防止肝细胞癌变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刹车”功能,丧失这一小RNA分子有可能导致肝癌发生,修复该分子则可能减慢肿瘤生长,从而为治疗该疾病指明了一条新的途径。相关研究发表在《临床研究期刊

中国科学家发现肝癌干细胞自我更新调控新机制

  近日,来自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的范祖森研究员在国际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在线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进展,他们发现肝癌干细胞能够通过下调一个基因的表达激活NOTCH2信号途径,维持肝癌干细胞干性,从而促进肝细胞癌产生化疗抵抗和复发。  肝细胞癌是最常见的肝癌类型,是导致癌症相

Nature子刊:肝癌基因组测序揭示与饮酒相关的突变特征

   肝癌是对人类健康危害最大的癌症之一。大家都知道,饮酒是肝癌的主要危险因素。近日,法国的一个研究小组收集了大量肿瘤基因组信息,概括了与饮酒及其他环境暴露有关的突变特征。这项成果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研究人员深入挖掘了250多个现有的肝癌基因组序列,并新测序了

CMGH:新型肝癌DNA检测手段或改善患者生存率

  一篇发表于国际杂志Cellular and Molecular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广岛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表示,对患者手术前血清样本中的循环肿瘤DNA进行检测或可帮助预测患者肝细胞癌的早期复发以及帮助指导疗法的进行;肝细胞癌是一种

p53-mRNA纳米疗法与此疗法相结合,从而有效治疗肝癌

  基于免疫检查点阻断(ICB)的免疫疗法在治疗肝细胞癌和其它癌症上或许效益有限,部分是通过免疫抑制性的肿瘤微环境所介导的。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题为“Combining p53 mRNA nanotherapy with immune checkpoi

RNA测序可能有助于医生更早地诊断肝细胞癌

  根据2019年3月31日在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举行的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Cancer Research, AACR)年度会议上提供的初步数据,RNA测序可能有助于医生更早地诊断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图

异常凝血酶原(PIVKA-II)——肝癌检测新指标

  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2014年中国分地区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分析”统计,按发病例数排位,肺癌位居全国发病首位,其后依次为胃癌、结直肠癌、肝癌(每年发病约36.5万)和乳腺癌。按死亡例数顺位, 肺癌仍居全国恶性肿瘤死亡首位,其后依次为肝癌(死亡病例约31.9万)、胃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  肝癌是

Nature子刊颠覆传统认知:EGFR致癌新机制

  人类EGFR蛋白控制着细胞的生长。在许多癌细胞都存在EGFR基因突变或是扩增。因为这个原因,它被当作是靶向性治疗的一个攻击点。  在癌症研究所的Maria Sibilia指导下,维也纳医科大学综合癌症中心和维也纳总医院的一个研究小组,现在发现了并非如以往认为的那样,这种蛋白的危险性并不取决于它存

Nature:肿瘤微环境决定肝癌类型

近日,《Nature》期刊以“Necroptosis microenvironment directs lineage commitment in liver cancer”为题发表了这一最新研究,由德国图宾根大学医院、癌症联合会的Lars Zender教授领导的国际小组发现:肿瘤微环境(包

Gut:细胞色素P450酶家族成员有效阻断人类肝细胞癌

  肝细胞癌(HCC,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在男性中的发病率是女性的2-5倍;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Gut上题为“Blocking hepatocarcinogenesis by a cytochrome P450 family member with female-

中科院学者Genome-Medicine报道肝细胞癌特异的诊断标志物

  全球每年肝癌新发病例约75万人、死亡约70万人。肝细胞癌是肝癌的主要类型、约占肝癌的80%以上,全球每年半数以上的新发和死亡病例发生在中国,是危害我国人民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由于诊断方法的局限性,大多数肝细胞癌患者就诊时已属中晚期,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因此,发现新的肝细胞癌诊断标志物特别是血清诊

复旦大学等处发表Nature文章-解析肝癌蛋白质组学研究

  肝癌是全世界造成癌症死亡的第三大杀手,更是有中国特色的一种癌症。诱发肝癌的因素很多,包括病毒、环境和遗传因素的共同作用。在我国,肝癌发生的最大危险因素之一是乙肝病毒感染。  来自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军事医学科学院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Proteomics identifies new ther

癌症vs炎症恩怨:p53缺失引发炎症竟导致乳腺癌转移!

  鼻炎、伤口感染、肠胃发炎……很多人都会被炎症所困扰。但是你知道吗?炎症这种看似不严重的“小毛病”,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治疗,将会对我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很大影响。近年来研究表明长期或过度炎症状态可导致癌症。7月31日,Nature在线发表了一篇论文表明,抑癌基因p53缺失会引发WNT信号转导通路依赖的全

复旦大学Hepatology发表癌症新成果

  来自复旦大学的研究人员采用外显子(exome)组测序技术,揭示出了一个叫做UBE3C的基因在肝细胞癌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相关研究论文已被在国际著名肝脏疾病杂志Hepatology(最新影响因子12.003)接受并在线发布。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周俭(Jian Zhou)教授和黄晓武(X

拜耳肝癌药物Nexavar成功加入英国医保体系

  近日,拜耳旗下药物Nexavar(索拉非尼)已获得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技术优化研究所(NICE)推荐纳入英格兰地区医疗保障体系,用于治疗晚期肝细胞癌(HCC)患者(肝功能分级A级肝损伤以及手术失败或者不适合手术及局部区域治疗)。  自2010年以来,患者可以通过癌症药物基金会获得Nexavar的治

DKK1蛋白可作为肝癌早查早诊血清标志物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上海市肿瘤研究所“癌基因及相关基因国家重点实验室”覃文新研究组,日前在国际著名的临床肿瘤学和肿瘤转化医学杂志《柳叶刀—肿瘤学》(Lancet Oncology)发表题为“血清DKK1蛋白作为肝癌诊断标志物的大规模临床多中心研究”的生物标志物Ⅱ期试验研究论文,证明

新发现一种小儿高风险癌症亚型

利用分子分析技术发现了新的儿童肝癌高危亚型直到最近,几乎所有的儿童肝癌都被分为肝母细胞瘤或肝细胞癌。然而,儿科病理学家注意到,某些肝脏肿瘤的组织学特征与这两种肿瘤模型中的任何一种都不匹配。这些肿瘤患者的预后很差,而且肿瘤对化疗的反应较小。德克萨斯州儿童癌症和血液学中心和贝勒医学院的儿科副教授Pave

上海交通大学覃文新研究组发表医学最新成果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上海市肿瘤研究所“癌基因及相关基因国家重点实验室”覃文新研究组,6月26日在国际著名的医学杂志《柳叶刀•肿瘤学》(Lancet Oncology)发表题为“血清DKK1蛋白作为肝癌诊断标志物的大规模临床多中心研究”的研究论文,证明DKK1蛋白可作为肿瘤

史上最全:肝癌10大标志物联合检测的对比评估(一)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全球其发生率位于所有恶性肿瘤中第5位,在中国是第4位,死亡率在全球和中国都占所有恶性肿瘤中的第3位。在中国,平均每67秒就有一个人被诊断肝癌,而与此同时,平均每74秒就会有一个人死于肝癌。全球每年有新发

血清AFU(αL岩藻糖苷酶)的临床意义?

  血清AFU可以作为血清AFP的良好之互补手段,成为原发性肝癌的诊断、疗效观察和术后随访的敏感而特异的标志物。  原发性肝癌病人的血清AFU活性不仅显著高于健康人,而且显著高于转移性肝癌、胆管细胞癌、恶性血管内皮细胞瘤、恶性间皮瘤、肝硬化、先天性肝囊肿和其它良性肝占位性病变,对原发生肝癌的诊断阳性

Synaxin6通过激活USF2/LC3B轴促进肝细胞癌进展

  肝细胞癌占所有原发性肝癌的80%以上,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第四大原因。肝细胞癌的五年存活率仅为18%,死亡率仅次于胰腺癌。尽管最近在放化疗和外科手术方面取得了进展,但目前对肝癌的治疗并不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预后。此外,增殖的肝细胞癌的特征是激活了参与细胞增殖的信号通路。因此,寻找一种有效的分子通路

《自然》重磅:精准治疗肝癌,中国科学家团队找到新靶点

  今天,由军事医学科学院的贺福初院士、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的樊嘉院士、蛋白质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钱小红教授共同领衔的科学家团队在顶尖学术期刊《自然》刊发重磅研究,利用定量蛋白组学获得肝癌早期阶段的图谱特征,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了富有前景的新靶点。  肝癌是全世界造成癌症死亡的第三大杀手,更是有中国特色的

中国学者Nature子刊:致癌新网络

  ――这些研究结果为研发预防肝癌的新策略奠定了基础   来自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西班牙国立癌症研究院CNIO癌症细胞生物学项目组的研究人员破译了胁迫诱导基因调控因子:AP-1,是如何调控肝脏肿瘤起始细胞生存的分子机理,并找到了预防肝癌的潜在靶向分子,提出了新型预防策略,相关研究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