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中国科学报:多氯联苯,不能忘却的幽灵

多氯联苯曾经在大规模的工业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其性质稳定,长期被广泛用于各生产领域。 多氯联苯几乎不溶于水,一旦自然水体受到其污染,便会产生长远影响。另外,大部分多氯联苯最终都被沉积物吸附,因此沉积物是其主要的环境归宿。再有,它还可能通过饮水途径对居民产生致癌风险。 尽管多氯联苯带来的危害目前已经被注意到,但对于一些性质相似的有机污染物仍需保持警惕,最终消除它们的持续性伤害。 近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收到了一份上诉材料——民间环保组织达尔问自然求知社以环保部拒绝公开多氯联苯(PCBs)调查结果为由,正式起诉环保部。 去年11月,四川资阳曝出废旧电力电容器封存点污染状况堪忧。自此,全国对多氯联苯遗毒给予广泛关注。 据研究显示,多氯联苯属于致癌物质,容易造成脑部、皮肤及内脏疾病,同时会影响神经、生殖及免疫系统。另外,它对环境危害严重,其可怕程度足以让人“谈虎色变”。 目前,多......阅读全文

中国土壤环境监测方法现状、问题及建议

摘要:综述了目前中国现行的土壤环境监测国家标准方法和环保、农业、林业等行业标准方法,指出国家标准和环保行业标准方法侧重于土壤污染物的检测,而农业和林业标准方法侧重于土壤营养元素及其有效态、理化指标的检测。针对现行标准方法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检测的土壤污染物种类少、部分方法先进性不足、土壤环境监测的基础

中国土壤环境监测方法现状、问题及建议

  摘要:综述了目前中国现行的土壤环境监测国家标准方法和环保、农业、林业等行业标准方法,指出国家标准和环保行业标准方法侧重于土壤污染物的检测,而农业和林业标准方法侧重于土壤营养元素及其有效态、理化指标的检测。针对现行标准方法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检测的土壤污染物种类少、部分方法先进性不足、土壤环境监测的

新理念破解“三农”新难题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已出。在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发展新理念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的农业也要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一号文件将如何落实?老“三农”正面临哪些新问题与挑战?又该如何破解?  近日,《中国科学报》记者专访了连续13年中央一号文件起草组成员之一、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洪远研究员,

大家谈治霾:让社会共治强起来

   去冬今春,随着一轮轮灰霾席卷全国,也让灰霾防治从科学语境进入了公共话语之中。事实上,灰霾治理本就不是科技界能够单独解决的问题。在许多人看来,作为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冲突的代表性产物,灰霾已经成为当下经济转型阶段的一个复杂社会问题。  从其他国家治理空气等环境问题的历史经验来看,只有在政府监管、法

小杂粮振兴要有“种”

   2016年一号文件提出: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在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前提下,基本形成与市场需求相适应、与资源禀赋相匹配的现代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并提出要大力发展旱作农业、热作农业、优质特色杂粮、特色经济林、木本油料、竹藤花卉、林下经济。  其中,杂粮不仅在我国种植历史悠久

环境污染:农产品源头的安全危机

   “不治土壤疾病,哪来舌尖安全”,“水和土壤污染比空气污染更值得关注”,“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全国两会正在如火如荼地召开。今年,土壤污染依然是代表和委员们关心和热议的焦点之一。  热点的聚焦是现实的折射。我国农业资源短缺、污染严重已成农业发展的束缚,土壤污染、大气污染和水污染等环境破坏

新能源发电期待更加“风光”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不久前,本报曾刊文指出,风光电的成本竞争力正在逐渐加强。在风光电成本持续走低的大势下,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国家发展改革委悄然下发《关于完善陆上风电、光伏发电上网标杆电价政策的通知(讨论稿)》(以下简称《通知》),并会同相关部门和企业召开座谈会研究调整陆上风电和

中国科学报:中华鲟“零产卵”警报

   工作人员正在救治受伤的中华鲟。  10月下旬,秋风渐冷,江水萧瑟。徘徊在长江口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鱼类资源监测船,结束了最后一次大范围搜寻,再次黯然而归。  今年5月至今,经过近万平方公里的持续监测,一尾野生中华鲟幼鱼都未出现在监测视野中。而在去年秋冬,上游产卵场的监测也一无所获

曲久辉院士:加速推进重要环境标准出台

曲久辉   从PM2.5到地下水排污,再到土壤重金属污染,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如今,大家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多了,反思多了,有危机感了。这个阶段很可能成为中国环境污染治理的一个重要转折。”中国工程院院士曲久辉日前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曲久辉认为,环境污

甲醛污染:惹不起,躲得起吗?

  本报于5月10日第6版刊发的《儿童白血病的甲醛疑云》一文,经网络传播引起不小反响。从读者的反馈看,虽然甲醛与儿童白血病之间是否存在直接因果关系尚无研究结论,但甲醛作为室内装修污染的头号杀手,它隐形的存在所带给人的恐慌并未因此有丝毫减少。而连日来广受关注的“吉林大安学生疑似甲醛中毒事件”也唤起了人

治理总动员,科技降伏白色“地魔”

地膜污染严重,回收困难。  6月5日,是第46个世界环境日,加强推动绿色发展依然是永恒不变的主旋律,环境污染中的“白色污染”重回公众视野,其中的农膜污染问题是多年来困扰土壤环境的噩梦,地膜变“地魔”,成为了严重的生态问题,治理已刻不容缓。  近日,农业部印发《农膜回收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

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创纪录的“十一连增”

   2014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创纪录的“十一连增”,总产达到12142亿斤,比上年增加103.2亿斤。粮食连续11年增长,是令人欣慰的,但今后的粮食生产如何保持增长势头?在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下,如何依靠科技力量改造中低产田?在确保“第一粮仓”三大平原区粮食生产稳步增长的前提下,如何全面规划,保障

环境税能否破解污染难题?

   去年年底,全国人大常委会已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按照“税负平移”原则将现行排污费改为环境税。环境税将于2018年1月1日开征。这也意味着,目前环境税已进入最后立法阶段。  从排污费改为环境税意味着什么?又会带来些什么?听听两会代表、委员们怎么说。  访谈嘉宾:  全国政协委员

中美德科学家共同呼吁启动“国际微生物组计划”

   当前的微生物学研究如同‘盲人摸象’,由于各国的研究方法和标准不统一,使得数据难以比较及整合,这种‘碎片化’现状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具有独特生理代谢优势的微生物,在解决地球各类危机中所起到的作用已完全超乎我们的想象——从污水处理到气候变暖,人类如今所面临的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粮食安全、疾病流

撩开甲型H1N1流感神秘的面纱:寻踪 变异 应对

  在一片恐慌与焦虑中,甲型H1N1流感持续升级,流感疫情呈迅速蔓延之势,随着疫区人口的频繁流动,宛如涟漪般开始向全球波及。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SARS留给公众的记忆依然盘桓不去,在甲型H1N1流感面前,中国严阵以待的规模并不陌生。   然而,对于这个幽灵杀手,我们的了解有多少?面对它,我们

反转基因的实质:误读“天人合一” 迷恋传统农业

  转基因是近年来引人瞩目的公共话题之一,中间涌现出了多个传播事件,远远超越科学与农业的范畴,讨论之激烈、参与者之广泛、持续时间之长久都极为罕见。尽管至今为止,世界上所有主流科学机构都认为,当前的科学评估、生产实践都显示,转基因作物与常规作物一样安全,却仍不足以消除人们的疑虑。从传播学角度看,相关的

为什么化肥有被完全替代的可能?

  “从历史发展与科学实践的角度来看,化学合成肥料是有可能逐渐被完全替代的,这不只是我个人的观点,是我学习总结国内外很多业界学者的观点。”日前,作为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三农发展内参》专家顾问, 中国土壤治理与种植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安妮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表示。  “化肥应该被替代,这是肯

生物质石墨烯:万亿市场能否成真

  石墨烯被誉为“改变21世纪的神奇材料”,且因其独特的电学性能、力学性能、热性能、光学性能和较高比表面积,近年来受到极大重视。  但是,摆在石墨烯产业化面前的一道难题是:大多数企业尚处在小批量生产的摸索阶段,还不能形成稳定的规模化生产能力,且石墨烯的生产成本较高,原料供应也有限制,这也阻碍了石墨烯

环境健康素养提升须过“三道坎”

  “雾霾天应尽量减少户外活动”、“看上去清洁的水不一定安全”、“日常生活中难以避免接触辐射,但不用谈‘核’色变”……   针对当下公众关心的环境健康问题,环保部上月发布了《中国公民环境与健康素养(试行)》。不过,对于该方案能在多大程度上提升中国公众的环境健康素养和意识,专家们似乎更多的是持保留态

极地已非人类最后净土 持久性有毒污染物极地“扎根”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南北极是人类最后的净土。终年白雪覆盖,人迹罕至,理应与各种污染物无缘。但事实并非如此,众多持久性有毒污染物早已在极地“扎根”。   在日前于拉萨举办的“首届极地及高山地区持久性有毒污染物(PTS)学术研讨会”上,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表明,以多氯联苯、多溴联苯醚等为代表的

科技研发行为准则:搭建科技与伦理间的平衡木

“如果因为风险被极端放大而影响了转基因生物技术的发展,将是一件悲哀的事情。”幻想中的纳米机器人在人体内抓取病毒。   科学技术本身就是探索真理的过程,因此发展科技与规避风险在很多时候是一种两难。   今年,中科院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将制定《转基因和纳米技术研发行为准则》,目

科学界如何面对批评:从“我们恨化学”说起

  《纽约时报》著名记者安东尼·刘易斯(Anthony Lewis)曾写过一本畅销书《批评官员的尺度》,借1964年“纽约时报诉沙利文”案讨论公众和舆论批评政府官员的言论自由问题。言论自由无疑是最基本的人权之一,例如我国宪法第三十五条、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都旨在保护言论和出版等自由权利。那么当批评言论

院士共议:将早期筛查列入防癌国策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报告中指出,我国受癌症困扰的家庭以千万计,要实施癌症防治行动,推动预防筛查、早诊早治和科研攻关,着力缓解民生的痛点。  而国内外的经验早已经证明,采取早期预防、早期筛查、早期治疗等防治措施,对于降低癌症的发病和死亡具有显著效果。  10年前的3月5日,“在农村

专访纳米农药“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崔海信

   纳米农药可以显著改善农药有效成分的生物活性、利用率和持效期,降低农药施用量和施用次数,减少农药流失和加速残留物降解。    中国用世界7%的耕地面积养活了全球22%的人口,其中农药对防御重大生物灾害、保证我国粮食安全方面的作用无疑功不可没。   当前化学防治仍然是防

醇基燃料将迎“春天”

   我国醇基燃料虽然起步慢,但是发展迅速,目前技术已经成熟。凭借环保节能两大优势,加之应用便捷、改造设施简单、排放无异味等特点,在替代能源方面极具战略意义。醇基清洁燃料具有环保和经济性的优势,它的推广使用对于天然气供不到位的地区已显出优势,同时对消化甲醇产能过剩更具现实意义。  未来对甲醇等醇基燃

摘取“化学的圣杯”:人工光合成制氢研究获进展

  超分子光化学研究团队研制出了这种高效催化剂。光一照射氢气就产生,光照停止氢气也停止,待再照射时氢气又出来了。催化剂不再一上阵就“牺牲”。   利用太阳光分解水制氢,长久以来被视为“化学的圣杯”。最新成果显示,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理化所)研究员吴骊珠团队在摘取这只圣杯的道路上,迈出

吴骊珠团队人工光合成制氢研究获进展

吴骊珠        超分子光化学研究团队研制出了这种高效催化剂。光一照射氢气就产生,光照停止氢气也停止,待再照射时氢气又出来了。催化剂不再一上阵就“牺牲”。   利用太阳光分解水制氢,长久以来被视为“化学的圣杯”。最新成果显示,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以

摘取“化学的圣杯”:人工光合成制氢研究获进展

  超分子光化学研究团队研制出了这种高效催化剂。光一照射氢气就产生,光照停止氢气也停止,待再照射时氢气又出来了。催化剂不再一上阵就“牺牲”。  利用太阳光分解水制氢,长久以来被视为“化学的圣杯”。最新成果显示,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理化所)研究员吴骊珠团队在摘取这隻圣杯的道路上,迈出了关

“皮革奶”只是无良小企业行为

  近日,“皮革奶”的新闻在各大媒体以及网络论坛被炒得沸沸扬扬。“三聚氰胺事件”后,消停了没多久的中国乳业再次因为一种叫“皮革水解蛋白”的物质受到质疑,皮革奶“幽灵再现”、“死灰复燃”等耸人的标题在媒体上相继出现。   这一切都源于农业部下发的《2011年度生鲜乳制品质量安全监测计划》。2月12日

毛皮边角料添入牛奶 “皮革奶”只是无良小企业行为

  近日,“皮革奶”的新闻在各大媒体以及网络论坛被炒得沸沸扬扬。“三聚氰胺事件”后,消停了没多久的中国乳业再次因为一种叫“皮革水解蛋白”的物质受到质疑,皮革奶“幽灵再现”、“死灰复燃”等耸人的标题在媒体上相继出现。  这一切都源于农业部下发的《2011年度生鲜乳制品质量安全监测计划》。2月12日,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