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硅酸盐所氟基电池研究获进展

开发高能量密度电池是电动汽车和智能电网等长续航和大规模储能体系的长期追求目标。锂金属氟基电池能够通过多电子转移和高电位的转换反应,具备实现高能量密度储能的潜质(理论上接近1000Wh/kg 和1800 Wh/L);相比分子转换型锂硫和锂氧电池,能够更好地规避由反应限域困难引发的正极活性物质损失和负极副反应滋生等问题。然而,对于锂-氟转换体系,钝化性的氟化锂(LiF)在反应过程中难以得到持续激活而在电极表面不均匀沉积,造成严重的电压极化和容量衰减。 针对锂-氟多相转换反应面临的动力学迟缓和可逆性不佳的难题,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李驰麟团队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固液氟转换机制,在醚类电解液中引入阴离子受体添加剂,促进钝化相LiF的解离并在多相反应界面处形成溶剂化的氟离子配位中间体,进而在LiF和Fe基物相间构建便捷的固液氟传输“通道”。这种固液氟传输机制可避开艰难的固固转换方式,提升了锂-氟多相转换反应的动力学,激活了大容......阅读全文

上海硅酸盐所氟基电池研究获进展

  开发高能量密度电池是电动汽车和智能电网等长续航和大规模储能体系的长期追求目标。锂金属氟基电池能够通过多电子转移和高电位的转换反应,具备实现高能量密度储能的潜质(理论上接近1000Wh/kg 和1800 Wh/L);相比分子转换型锂硫和锂氧电池,能够更好地规避由反应限域困难引发的正极活性物质损失和

氟基电池,未来电池新希望

  开发高能量密度电池是电动汽车和智能电网等长续航和大规模储能体系的长期追求目标。锂金属氟基电池能够通过多电子转移和高电位的转换反应,具备实现高能量密度储能的潜质(理论上接近1000Wh/kg 和1800 Wh/L);相比分子转换型锂硫和锂氧电池,能够更好地规避由反应限域困难引发的正极活性物质损失和

上海硅酸盐所在氟基储能材料研究中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李驰麟带领的团队在氟基储能材料研究中取得新进展,他们首次提出立方钙钛矿相可用于高倍率储钠电极,在不显著改变配体链接方式的情况下,仅通过操纵通道填充即可实现已知结构原型的开框架化,获得了具有优异电化学性能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相关论文在线发表在《先进功能材料》

上海硅酸盐所光电化学电池研究取得进展

     最近,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高性能陶瓷与超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光电化学电池方面取得新进展。  课题组博士研究生邵芳在导师孙静研究员的指导下,探索制备了一种基于Cu/Cu2O的半导体液结太阳能电池。这种电池具有原料丰富、成本低廉、制备方法简单、低温易控等优点,最高光电转换效率可达3.13%

上海硅酸盐所在镁基电池体系和反应机理研究中获进展

  镁电池由于其资源丰富、体积比容量大、镁负极电沉积不易形成枝晶等众多优点日益受到关注。然而,高电位稳定电解液和可脱嵌镁的结构 原型的缺乏限制了目前镁电池的发展。现在商用的碳酸酯类电解液会在镁负极表面形成离子无法传导的致密钝化层,使其无法在镁电池体系中得到应用;另外,二价 镁离子电荷密度高,相比单电

研究人员在新型氟基固态电解质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二次电池是现代和未来大规模智能电网、电动汽车和军用电源不可或缺的储能元件,当前的锂离子电池面临着能量密度无法满足电化学储能需求,以及有机电解液可燃和泄露致使存在安全隐患等诸多问题。锂金属电池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但面临着锂负极枝晶生长等问题。固态锂金属电池由于能量密度和安全性的双重潜在优势,是下一

氟/硫基正极异质界面催化转换反应研究获系列进展

  传统的嵌入型锂电池正极材料,如橄榄石(LiMPO4)、层状(LiMO2)及尖晶石(LiM2O4)等,虽然具有优良的电化学可逆性,但是其少量电子转移(0.5-1个)的短板极大限制了它们的电荷储存容量和能量密度,已不能满足可移动电子设备、电动汽车及智能电网等应用领域的快速发展。而基于多电子转换反应的

锂电池正极材料硅酸盐的介绍

  化学术语,所谓硅酸盐指的是硅、氧与其它化学元素 (主要是铝、铁、钙、镁、钾、钠等)结合而成的化合物的总称。它在地壳中分布极广,是构成多数岩石(如花岗岩)和土壤的主要成分。大多数熔点高,化学性质稳定,是硅酸盐工业的主要原料。硅酸盐制品和材料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科学研究及日常生活中。

旧电池的崛起——镍基电池

  随着工业改革步伐的加快,汽车行业面临着许多方面的调整,节能减排是最受到关注的,BASF化学公司就此在汽车电池上面做了相关研究,并发现镍氢电池的储能能力可以改善汽车的耗能,因此,旧型镍基电池将会重新崛起,让我们拭目以待。  BASF化学公司说,现在用在混合动力车上的普通电池性能

上海硅酸盐所研制出新型耐高温锂离子电池隔膜

  锂离子电池在便携式电子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手机、数码相机等产品中已得到广泛应用。电池隔膜是保障电池安全并影响电池性能的关键材料,起着阻止正负电极接触、防止电池短路以及传输离子的作用;隔膜的热稳定性决定着电池工作的耐受温度区间和电池的安全性。目前,商品化的锂离子电池隔膜主要是聚烯烃类有机隔膜,优点是

锂金属电池负极的非消耗型氟化流体界面调控策略

  为了满足下一代高比能电池的能量密度要求,具有高理论容量和低电化学电位的锂金属是未来可充电池(如Li-S和Li-FeF3)的理想负极。然而,负极锂枝晶不可控生长引起的固态电解质界面(SEI)不稳定、循环过程中锂的体积膨胀以及“死锂”的产生、电池短路等问题,阻碍了锂金属电池(LMBs)的发展。自从采

上海硅酸盐所在锂金属电池负极界面改性研究中获进展

  金属锂具有极高的理论比容量与极低的氧化还原电位,有望成为下一代负极材料。当其与转换反应型硫基和氟基正极匹配时,有望得到能量密度高达500 -900 Wh kg-1的锂金属电池(LMBs)。然而,负极端锂枝晶的生长蔓延容易导致锂金属电池循环稳定性变差,且具有电池短路的安全风险;挤压出来的锂枝晶也有

锂电池正极材料硅酸盐的基本结构

  由于其结构上的特点,种类繁多(硅酸盐矿物的基本结构是硅――氧四面体;在这种四面体内,硅原子占据中心,四个氧原子占据四角。这些四面体,依着四面体,依着不同的配合,形成了各类的硅酸盐)。硅酸盐结构众多、种类繁多:有岛状的橄榄石、层状的石英、环状的蒙脱石等。它们大多数熔点高,化学性质稳定,是硅酸盐工业

​什么是钠基电池?

钠基电池是钠与一种叫做肌醇的化合物结合在一起的一种电池。2017年十月,由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来。这种新型电池里的钠与一种叫做肌醇的化合物结合在一起,这是一种在家用产品中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包括婴儿配方奶粉。正如钠的含量比锂要丰富得多,米糠醇很容易从米糠中提炼出来,也可以在玉米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副

什么是钠基电池?

钠基电池是钠与一种叫做肌醇的化合物结合在一起的一种电池。2017年十月,由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来。这种新型电池里的钠与一种叫做肌醇的化合物结合在一起,这是一种在家用产品中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包括婴儿配方奶粉。正如钠的含量比锂要丰富得多,米糠醇很容易从米糠中提炼出来,也可以在玉米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副

什么是钠基电池?

钠基电池是钠与一种叫做肌醇的化合物结合在一起的一种电池。2017年十月,由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来。这种新型电池里的钠与一种叫做肌醇的化合物结合在一起,这是一种在家用产品中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包括婴儿配方奶粉。正如钠的含量比锂要丰富得多,米糠醇很容易从米糠中提炼出来,也可以在玉米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副

钠基电池主要原理

钠离子电池中,钠离子可附着在肌醇上,而肌醇是一种常见的化合物,可从米糠或玉米加工过程中的液体副产物中提取。钠离子和肌醇的新结合显着改善钠基电池的离子循环,使离子能更加有效地从阴极移动穿过电解质到磷阳极,继而出现更强的电流。钠基和钾基电池面对的最大障碍之一是它们会更快地衰变和退化,且能量密度比锂离子电

什么是钠基电池?

  钠基电池是钠与一种叫做肌醇的化合物结合在一起的一种电池。2017年十月,由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来。钠离子电池中,钠离子可附着在肌醇上,而肌醇是一种常见的化合物,可从米糠或玉米加工过程中的液体副产物中提取。钠离子和肌醇的新结合显著改善钠基电池的离子循环,使离子能更加有效地从阴极移动穿过电解质

钠基电池主要原理

钠离子电池中,钠离子可附着在肌醇上,而肌醇是一种常见的化合物,可从米糠或玉米加工过程中的液体副产物中提取。钠离子和肌醇的新结合显着改善钠基电池的离子循环,使离子能更加有效地从阴极移动穿过电解质到磷阳极,继而出现更强的电流。钠基和钾基电池面对的最大障碍之一是它们会更快地衰变和退化,且能量密度比锂离子电

钠基电池主要原理

钠离子电池中,钠离子可附着在肌醇上,而肌醇是一种常见的化合物,可从米糠或玉米加工过程中的液体副产物中提取。钠离子和肌醇的新结合显着改善钠基电池的离子循环,使离子能更加有效地从阴极移动穿过电解质到磷阳极,继而出现更强的电流。钠基和钾基电池面对的最大障碍之一是它们会更快地衰变和退化,且能量密度比锂离子电

无氟离子液体中芳香性

  无氟离子液体中芳香性对阴阳离子相互作用和离子迁移率的影响  离子液体(ILs),特别是室温离子液体(RTILs),由于其特殊的物理和电化学性能,如:可忽略的蒸汽压、不易燃性、宽液相温度范围、高热稳定性、高溶剂化行为、高离子导电性和宽电化学稳定窗口,在电化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由双(三氟甲基磺酰

关于锂电池正极材料硅酸盐的原理介绍

  微波是电磁波中位于远红外与无线电之间的一种电磁辐射,它的频率范围为300MHz~3×105MHz。微波加热与传统的加热方式有所不同,微波加热属于一种内部加热方式,其被加热的样品与酸混合物通过吸收微波能产生的即时深层加热。与此同时,微波所产生的交变磁场会促使介质分子发生极化的现象,而极性分子又可以

锂电池正极材料硅酸盐的链状结构

  具有由一系列[ZO4]四面体以角顶相连成一维无限延伸的链状硅氧骨干的硅酸盐矿物。链与链间由金属阳离子(主要有Ca、Na、Fe、Mg、Al、Mn等)相连。已发现链的类型有20余种,其中最主要的是辉石单链[Si2O6]4-和闪石双链[Si4O11]6-。  在链状结构硅酸盐矿物中,由于硅氧骨干呈一向

简述锂电池正极材料硅酸盐的层状结构

  具有由一系列[ZO4]四面体以角顶相连成二维无限延伸的层状硅氧骨干的硅酸盐矿物。硅氧骨干中最常见的是每个四面体均以三个角顶与周围三个四面体相连而成六角网孔状的单层,其所有活性氧都指向同一侧。它广泛地存在于云母、绿泥石、滑石、叶蜡石、蛇纹石和粘土矿物中,通常称之为四面体片。四面体片通过活性氧再与其

硅酸盐所与索尼建锂电池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与索尼公司共同创建的锂电池联合实验室,昨天在沪揭幕。研究方向直指电动汽车的“心脏”――电池,期待能为电动汽车开发出一种大容量储能电池,其能量密度堪比汽油。中科院副院长施尔畏出席揭幕仪式。  据悉,这是上海硅酸盐所与索尼组建的第二个联合实验室。此前,双方分别在钠

上海硅酸盐所在钠离子电池材料设计方面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刘建军团队与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黄云辉团队通过合作研究,设计有机共轭分子的三维折扇排列与过渡金属离子配位构建纳米金属有机框架(MOF)材料苝四甲酸锌(Zn-PTCA),首次突破共轭碳环储钠的电化学活化,极大地提高了电极材料的储钠容量,为进一步设计新型高比容量电极

上海硅酸盐所氟化固态锂金属电池研究获进展

  开发能量密度高、安全性能好的锂金属电池体系具有重要意义。相比于传统嵌入反应型电池,锂-氟化铁转换反应型电池在质量和体积能量密度上具有2-3倍的优势(例如,相比于Li-LiCoO2的350 Wh/kg,Li-FeF3的850 Wh/kg),可以满足下一代移动电源对超长续航能力和便携性的要求。然而,

关于锂电池正极材料硅酸盐的实验分析介绍

  1 仪器与试剂  仪器:家用微波炉。  试剂:水泥熟料标样;普通硅酸盐水泥标样;水泥生料标样;TEA(三乙醇胺)(体积配合比1:2);盐酸;KOH溶液;EDTA标样;钙黄绿素-甲基百里香酚蓝-酚酞混合指示剂(CMP混合指示剂)。  2 实验方法  (1)EDTA标液的标定  首先取一定体积的Ca

新型凝胶聚合物电解质提高三元锂电池安全性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温兆银研究员团队通过离子导电型引发剂实现了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原位制备,该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具有优异的耐火性能,基于该电解质组装的固态锂电池在同时承受剪切与火烧条件(火焰温度528℃)下仍能为发光二极管阵列供电,使锂电池的安全性大大提高。相关工作申请了中国发明ZL,主要研究

研究揭示高比能锂/钠金属电池正极材料研究新进展

  以金属锂/钠为负极的二次锂/钠金属电池,凭借负极极高的理论比容量和极低的反应电位拥有远超商业化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与功率密度,在电动汽车和基于绿色电网的大规模储能体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具有远超传统嵌入型正极能量密度的氟化物和硫化物转化反应正极,相比S8和O2分子型正极具有更高的振实密度以及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