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核糖体亚单元的结构

当翻译被启动时,只有核糖体的小亚单元结合到信使RNA (mRNA)上。一旦启动密码子被识别出来,通过沿着mRNA转位或“扫描”,大亚单元便会与小亚单元结合重组一个完整的核糖体。Ivan Lomakin 和 Thomas Steitz解决了与“启动因子tRNA”、mRNA以及启动因子eIF1 和 eIF1A形成复合物的真核生物小核糖体亚单元的三个结构。这些结构有助于了解启动因子的贡献、mRNA被扫描的机制以及在核糖体P点上发生的相互作用。 ......阅读全文

《Nature》9月最受关注的十篇论文

  英国著名杂志《Nature》周刊是世界上最早的国际性科技期刊,自从1869年创刊以来,始终如一地报道和评论全球科技领域里最重要的突破。其办刊宗旨是“将科学发现的重要结果介绍给公众,让公众尽早知道全世界自然知识的每一分支中取得的所有进展”。近期《Nature》下载论文最多的十篇文章(2013年8月

中科院《PNAS》获抗癌药物研究进展

  来自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生命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Hijacking a hydroxyethyl unit from a central metabolic ketose into a nonribosomal peptide assembly line”

抗肿瘤天然产物生物合成研究获进展

  对结构独特、活性显著的天然产物进行生物合成研究是从基因簇、生物合成途径及酶催化反应角度理解自然界“全合成”的生物-化学过程。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生命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唐功利课题组多年来致力于复杂抗肿瘤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研究,经过几年的努力,该课题组最近在两个课题上均取得突破。   

上海有机所在抗肿瘤天然产物生物合成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对结构独特、活性显著的天然产物进行生物合成研究是从基因簇、生物合成途径及酶催化反应角度理解自然界“全合成”的生物-化学过程。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生命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唐功利课题组多年来致力于复杂抗肿瘤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研究,经过几年的努力,该课题组最近在两个课题上均取

8月15日《自然》杂志精选

  极端气候造成二氧化碳浓度升高   最新研究表明,极端气候事件(如热浪、干旱和风暴)能部分抵消碳汇,甚至造成碳库的净损失。这篇观点文章研究极端气候在全球尺度上对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的影响。它得出的结论是:极端气候具有压倒逐渐变暖的“碳汇效应”的潜力,促使碳从积累的碳库中迅速丢失,并在不远的将来增

人与黑猩猩的“百分之一差别理论”并未被否定

近日,美国《科学》杂志发表了题为《人类与黑猩猩差别仅有1%吗?》的评论,文章归纳了近两年来世界科学家有关人类与黑猩猩物种差异比较的研究成果,并认为这些研究已经将1975年提出的“1%差别理论”推上末路。但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研究所副所长于军研究员指出:“当谈到物种差别时,无论是公众还是科学家,如果没有

于军:人与黑猩猩的“百分之一差别理论”并未被否定

近日,美国《科学》杂志发表了题为《人类与黑猩猩差别仅有1%吗?》的评论,文章归纳了近两年来世界科学家有关人类与黑猩猩物种差异比较的研究成果,并认为这些研究已经将1975年提出的“1%差别理论”推上末路。但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研究所副所长于军研究员指出:“当谈到物种差别时,无论是公众还是科学家,如果没有

12月2日《自然》杂志精选

封面故事: 阿尔法病毒包膜糖蛋白的结构  阿尔法病毒是重要的动物和人类的病原体,而且是可以致命的。比如由蚊子传播的Chikungunya病毒所造成的感染最近在印度和东南亚地区暴发。  阿尔法病毒的E1和E2糖蛋白在这种病毒感染宿主细胞的方式中居中心地位。形成病毒表

新型显微镜可直接观察原子水平线粒体和核糖体

  显微镜(microscope)作为一种借助物理方法产生物体放大影像的仪器用于科学研究,至今已经有数百年历史,而且已经成为一种极为重要的科学仪器, 广泛地用于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冶金学、酿造等各种科研活动,对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而卓越的贡献。   据美国2014年3月2

上海有机所硫肽类抗生素的生物合成研究获重要进展

  硫肽类抗生素是一类富含元素硫、结构被高度修饰的聚肽类天然产物,所有的成员都具有一个以6元杂环为核心、由多个5元杂环和脱水氨基酸所组成的环肽结构。大多数硫肽类抗生素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其中部分成员对多种耐药性的条件致病菌具有极强的杀伤效果。在前期工作中,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生命

新型显微镜可直接观察原子核糖体

显微镜(microscope)如今已经成为一种极为重要的科学仪器,广泛地用于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冶金学、酿造等各种科研活动中。据报道,科学家已经研究出新型电子显微镜,该显微镜能够观察到接近原子水平的线粒体核糖体(mitochondrial ribosome)的结构,在显微镜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

南海海洋所环酯肽类抗生素生物合成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环酯肽类抗生素是一类结构复杂、生物活性活性显著的抗生素,是创新药物的重要源泉。黑莫他丁(himastatin)是由链霉菌产生的,组成其分子的六个结构单元以DL交替方式排列并且形成结构对称的二聚体,自其发现以来,以其新颖、复杂的结构特征和良好的抗菌、抗肿瘤活性引起了有机合成、药物化学和药理学等领域

南海海洋所环酯肽类抗生素的生物合成研究取得进展

  环酯肽类抗生素是一类结构复杂、生物活性活性显著的抗生素,是创新药物的重要源泉。黑莫他丁(himastatin)是由链霉菌产生的,组成其分子的六个结构单元以DL交替方式排列并且形成结构对称的二聚体。自其发现以来,以其新颖、复杂的结构特征和良好的抗菌、抗肿瘤活性引起了有机合成、药物化

冷冻电镜:一次又一次的分辨率突破

  过去两年对于冷冻电子显微镜(cryo-EM)而言,是让人兴奋的,甚至可以说是革命性的。到2014年底,两个3.2 Å分辨率的结构通过这种方法确定:一个是β半乳糖苷酶,另一个是酵母线粒体核糖体的大亚基。  冷冻电镜达到3 Å的分辨率,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成就,标志着结构生物学进入新时代。那些一直在

2015年度“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项目评选揭晓

  2015年12月15日,由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评选的2015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经过形式审查、学部初评、项目终审评选专项工作和项目公示等流程后在京揭晓。  “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的评选自1998年开展以来,至今已18届,这项评选活动对提升高等学校科技的整体水平、增强高校的科

上海有机所在建立天然产物类似物库方面取得进展

  活性天然产物与其作用的大分子配基在长期共同进化的过程中保持了对于生命现象的精确控制,因而在药物发现与发展(药物化学)和生物有机化学基本规律(化学生物学)的研究方面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构建既有数量又有质量的天然产物类似物库是当前以多样性为导向的化学合成(Diversity-Oriented

PCR技术(十三):PCR用于进化分析

进化遗传学具有两个并列的研究方向:系统发育的重建和种群分析。自1962年, Zuckerkandl和Pauling提出蛋白质序列和基因序列的比较可以象分子种一样用于标志 现存物种分化的时间以来,各种生化方法被用于系统发育的研究。在最初二十年内, 同功酶的电泳分析、免疫学比较和蛋白质序列分析被广泛地应

2014年全球十大化学研究 中国两项研究成果在列

  近日,美国化学会出版的《化学化工新闻》(Chemical&Engineering News,C&EN)杂志发布2014年全球十大化学研究,中国研究团队参与的两项研究成果在列。北京大学李彦教授的研究团队制造高纯度特定类型单壁碳纳米管的新方法,复旦大学化学系周鸣飞教授科研团队关于过渡

人工合成4条酵母染色体我国科学家开启“再造生命”新纪元

  大姑娘出嫁——头一回!3月10日出版的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科学》,以封面的形式同时刊发了中国科学家的4篇研究长文!  由天津大学、清华大学和华大基因分别完成的这4篇长文,介绍了真核生物基因组设计与化学合成方面的系列重大突破:完成了4条真核生物酿酒酵母染色体的从头设计与化学合成——要知道,酿酒酵母总

上海有机所抗肿瘤天然产物生物合成研究获重要进展

生物合成过程图  结构复杂的天然产物历来是抗肿瘤药物的重要来源。FR901464是假单孢菌产生的、结构独特且具有全新作用机制(作用于mRNA剪接体系的SF3b复合物)的高活性抗肿瘤天然产物(对多种人癌细胞体外的IC50为0.6-3.4 nM),近年来引起了有机合成、药物化学及化学生物

生物大分子起源的悖论——“鸡”与“蛋”之争

  在细胞进化过程中,先有核酸还是先有蛋白?先有复制还是先有代谢?这些依然是生命起源中的未解之谜。在生物个体水平,亦普遍存在类似的问题,如先有‘鸡’还是先有‘蛋’?或是先有‘雌’的还是先有‘雄’的?……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是现代科学无法解答的悖论,但我们岂可一避了之?  1. 蛋白质与核酸之比较 

《自然-方法学》:可视蛋白质组学

  瑞士联邦技术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在问号钩端螺旋体(Leptospira interrogans)这种病原体中定位蛋白复合物的新方法,称为“可视蛋白质组学”。文章发表在本期的《自然-方法学》上。   活细胞中的生化进程分为多个功能单元,它们在细胞内有着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分布。一般来说,这些单元

核酸分离与纯化的原理及其方法学进展

核酸的分离与纯化技术是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一项基本技术。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医学及其相关等领域,核酸的分离与纯化技术也得到进一步发展。各种新方法、经完善后的传统经典方法以及商品试剂方法的不断出现,极大地推动了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现就核酸分离与纯化的原理及其方法学进展作一综述。核酸分离

磁珠法分离纯化DNA原理及其步骤

磁珠法纯化DNA主要是利用利息交换吸附材料吸附核酸,从而将核酸和蛋白质等其细胞中其他物质分离。本文主要概述了磁珠法纯化DNA原理、核酸分离与纯化的原则、核酸分离与纯化的步骤。磁珠法 纯化DNA原理磁珠法核酸纯化技术采用了纳米级磁珠微珠,这种磁珠微珠的表面标记了一种官能团,能同核酸发生吸附反应。硅磁(

核酸分离与纯化的原理及其方法学进展

 核酸的分离与纯化技术是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一项基本技术。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医学及其相关等领域,核酸的分离与纯化技术也得到进一步发展。各种新方法、经完善后的传统经典方法以及商品试剂方法的不断出现,极大地推动了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现就核酸分离与纯化的原理及其方法学进展作一综

5月26日《自然》杂志精选

  封面故事: 大小的确很重要  狐獴是小型群居肉食性动物,在每一群内一个居支配地位的繁殖对垄断繁殖活动,而它们的后代则由所有群体成员来抚养。争夺繁殖角色的竞争是激烈的,个体在群体中的地位取决于其大小和重量。Elise Huchard等人研究了野生喀拉哈里狐獴的一个天然种群,发现它们在不断估计彼此的

浙江大学第一作者发表Nature Chemical Biology文章

  来自浙江大学药学院,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A heme-dependent enzyme forms the nitrogen–nitrogen bond in piperazate”的文章,首次报道了一种能催化生物合成中N-N键形成的特殊酶:KtzT,这对于进一步了解酶的

食品中蛋白含量测定的意义

  蛋白质(protein)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是有机大分子,是构成细胞的基本有机物,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人体内酸碱平衡、水平衡的维持,遗传信息的传递、物质的代谢及转运都与蛋白质有关。人及动物只能从食物中得到蛋白质及其分解产物来构成自身的蛋白质,因此蛋白质是人体的重要营养物质

运动影响学习与记忆能力动物实验的研究进展(三)

4.1 与LTP间接相关的物质 4.1.1 细胞凋亡学习与记忆是大脑主要的高级神经功能之一,是由不同而又紧密联系的神经元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保持神经元的健康和脑细胞的可塑性是学习和记忆的先决条件。已有研究报道,大鼠认知功能受损可能与海马神经元的凋亡有关,脑细胞过早凋亡可引发脑萎缩、老年痴

Nature:一个T-box tRNA结合域的结构

  细菌T-box核开关见于编码“氨酰基-tRNA合成酶”(为tRNAs加载氨基酸的酶)的基因的5′ UTR中。它们与其他核开关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们结合tRNAs而非一个小分子或代谢物来调控表达。现在,Jinwei Zhang 和 Adrian Ferré-D’Amaré解决了与tRNA 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