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本世纪末CO2排放量将“史无前例”

英国《自然·通讯》杂志近日发表的一项气候科学研究提出,有增无减的化石燃料使用,可能导致二氧化碳排放量在本世纪末达到5000万年以来未见的水平。照此发展下去,数百年后,地球气候可能会出现至少4亿多年来未见的状态。 随着时间推移,太阳的光度和辐射量大幅增加,但地球气候却相对保持稳定,数百万年来一直支持着生命的存在。为了解开这一谜团,科学家做了很多理论及模型分析,他们认为,在太阳辐射量增加的同时,能造成气候变暖的温室气体在地质时间尺度上减少了。 为了更好地理解温室效应在地球长期气候变化中的作用,英国南安普敦大学研究人员加文·福斯特及其同事汇编了约1500个独立的大气二氧化碳含量估测数据,这些数据来自112项已发表的研究,涵盖了对过去4.2亿年的估算。这份汇编显示,地球气候的稳定性,确实是大气二氧化碳长期下降与太阳辐射量增加基本抵消的结果。 然而,该研究还显示,根据目前的二氧化碳排放情况,在本世纪末,二氧化碳排放量可能会达到5......阅读全文

崔伟宏:碳税征收必须建立在公平的原则上

崔伟宏 承继成 戴丽君:碳税征收必须建立在公平的原则上  按部分发达国家的说法,“碳关税”有两个目的:一是为了避免“碳泄漏”;二是确保公平的国际竞争环境。但是这个说法其实是站不住脚的。  在环境与资源的双重压力下,征收碳税成为趋势。去年美国众议院通过《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从202

丁仲礼院士:对我国2020年CO2减排目标的粗略分析

  2月24日,《科学时报》发表何祚庥院士《中国会不会走向“半个”工业化?》文章后,不少朋友和领导想听听我对何院士担忧的看法,可见何院士提出了一个十分严峻并不得不予以深入分析的重大问题。我拜读他的文章后的初步判断是:何院士的基本结论值得重视,计算方法则尚可完善,但碍于当时自己没有做过

科学家首次系统评估我国水体二氧化碳排放通量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1/3/454799.shtm 我国1980年代和2010年代内陆水体CO2排放通量对比 3月19日,《自然—通讯》刊发研究论文,香港大学地理系与广州大学地理与遥感学院研究人员,以及美国、

建立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减排统一监管体制

  现阶段,我国正面临着大气污染防治与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的双重压力。二者具有同源性、同介质和减排措施一致性的显著特征,必须建立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减排统一监管体制。本版特刊发相关文章,阐述如何建立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减排统一监管体制,以期对读者有所借鉴。   当前,我国不仅面临着由于二氧化硫(SO2)、氮氧

成都生物所揭示城市化对河网水体CO2通量的影响因素

  河流生态系统被认为是联系陆地与海洋两大碳汇的重要纽带,同时也是全球生物地化循环的热点区域。全球河流水-气界面CO2排放总量高达1.8 Pg,相当于80%的全球陆地生态系统年净吸收碳量,目前关于河流水体CO2排放研究大多仅关注时空变化及碳通量,而极少关注流域环境变化及人类活动对河流CO2排放的影响

日本超级环保船的秘密:CO2排放量减少69%

  日本邮船超级环保船2030(NYK Super Eco Ship 2030)  日本邮船采用“综合环保技术”  同样运输量下海运的CO2排放相当于陆运的四分之一,环境负荷较少。为此,全世界都有促进海运发展的倾向。目前国际海运年CO2排放量约

2040年世界水泥工业CO2零排放路线图

  1994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正式生效,标志着世界各国对控制和减少CO2排放的议题达成了一项划时代的共识,并愿意共同努力付诸于行动。2005和2015年《京都协定书》和《巴黎协定》又先后正式生效,表明人类面对日益严峻的气候变化趋势和风险,加紧了全球CO2减排的目标和进度。世界各国各行各业都

庆承瑞:全球变暖与反变暖之争和病态科学

  全球气候变暖究竟是无可置疑的权威结论,还是一个缺乏科学依据的谎言?为什么这一研究难度极大的复杂科学问题,在IPCC一方研究得出的结论全是不利的结果,而NIPCC一方则全是有利的。真正科学的结论会是这样吗?  近年来有关温室气体,特别是CO2使全球气候变暖并将导致灾难性后果的理论,

可再生能源是空气污染的终结方案

  1.2超常规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发展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世界第一,发电量世界第二。 2012年底,中国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328万千瓦,风机6083万千瓦,水能2.489亿千瓦,可再生能源发电量680亿度,生物质燃油产量约115万吨标煤,太阳能热水器年产量4900万㎡,占世界

倪维斗:协同利用 中国可持续能源系统刍议

  ■ 节能是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人类要抑制自身用能的“胃口”,要使节能成为一种先进文化,一种社会道德,一种世界观,一种生活方式。  ■ 从现在到2050年,中国需利用1000亿~1100 亿吨标准煤,这庞大的煤炭总量如何利用好将是严重挑战,必须作好顶层设计

美国出台重型车排放新标准

  美国环保局和美国国家高速公路管理局近日针对中重型车辆发布了温室气体排放和燃油效率新标准。新标准长达1690页,制定了到2027年实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1亿吨的目标,这个数字和现行的标准相比降低了25%。  重在应对气候变化  今年杭州G20峰会前,中美携手批准《巴黎协定》。不少业内专家认为,这次

坎昆之后,中国如何加速低碳转型

  “从哥本哈根到坎昆再到德班,毫无疑问,应对气候变化已排在全球事务议程中最靠前的位置,这是大势所趋。哥本哈根会议没有带来飞跃,坎昆会议取得一定成效,在我个人看来,没有退步就是进步,因为坎昆决议确认了双轨制的谈判进程。”今天,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社科院城市发展与

极端天气频现 雾霾笼罩城市 怎样应对气候变化

金沙江上游雪山群雪线上升,冰盖萎缩和消融明显。   夏季高温热浪刚过,东北、西北及四川盆地等地又出现严重暴雨洪涝灾害,随后台风频繁生成和登陆,而各地雾霾天气更是不时发出高级别预警。越来越多的城市、城镇正在遭到来自气候变化的威胁,而不断推进的城镇化也在加剧气候变化,因为城市已成为二氧化碳排放的最大主

二氧化碳测量仪研究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近年来,全球气候日益变暖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二氧化碳含量的排放有增无减,而我国生态环境也是越来越差。二氧化碳的排放,对我国生态环境造成了哪些影响呢?下面内容通过二氧化碳测量仪进行研究。    二氧化碳测量仪研究表明,在众多的温室气体

策略:抑制全球变暖的生产生活方式

  在过去的100年中,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了约0.5℃,到本世纪末,全球平均温度将上升2℃~3℃,其中北半球平均气温将上升3℃~5℃。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石福臣强调,CO2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成分,对全球变暖的贡献率达50%以上,所以如何抑制大气中CO2浓度的升高,对抑制全球变暖将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新疆生地所在我国畜牧业温室气体减排研究中获进展

  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提高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不仅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积极参与全球气候变化治理的责任担当。畜牧业是我国非CO2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约占我国非CO2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30%。与此同时,我国畜牧业在食物安全保障、农牧民生计维持和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因

网友对《穹顶之下》的批评靠谱吗?

  近日,一篇对柴静《穹顶之下》的数据怀疑的帖子在网络流传着,这些对视频中数据的怀疑及批判都靠谱吗?看看各位网友怎么回复:  xiongbear 回答:  抛砖引玉逐条反驳~  1.这个不算科学问题吧,算是咬文嚼字钻牛角尖,pm2.5确实是现在我国雾霾对人体产生危害的主要成分,柴静这么说是

石化行业碳交易步伐需跟进

  “走低碳发展道路是石化企业的必然选择。目前中国的碳市场刚刚起步,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2015年全国碳交易市场将建成,国际市场也可能在2015年迎来转机,未来低碳对很多石化企业来说,或是一道‘生死门槛’。碳交易为企业节能减排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石化企业应更主动积极地参与进来,用市场化手段有效降低

地质地球所研究提出中国新的潜在碳减排产业

  为应对气候变化对全球的影响,目前世界各国政府达成一致共识,认为CO2的地质封存(简称CCS)是一种主要的碳减排技术手段。中国煤炭的产量与消耗量均位于世界前列,产量仅次于美国、俄罗斯居世界第三位,消耗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煤炭仍然是中国的主要能源,占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的

中国超过美国成为最大二氧化碳排放国

相关报道中科院政策所王铮:混合型措施有利中国气候保护作者:郑金武 来源:科学时报 [科学时报 郑金武 报道]近日,中国科学院政策所王铮研究员及其科研团队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人地关系协调意义的气候保护经济分析理论与模型”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课题报告指出,在一定形势下,中国进行适

新材料常温常压下捕获并转化二氧化碳

  核心提示:近日,科学家开发出一种共轭微孔高分子材料,该材料能够在常温常压下捕获可观的CO2,同时可在常温常压下催化CO2与环氧烷烃反应,生成高附加值的环碳酸酯。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邓伟侨带领团队,开发出一种共轭微孔高分子材料,该材料能够在常温常压下捕获可观的CO

我国学者刘焰挑战青藏高原“碳源”说

  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重大影响的喜马拉雅山脉与青藏高原,在全球碳循环过程中究竟扮演何种角色?它是向大气排放CO2的“碳源”,还是大量吸收CO2的“碳汇”?   近年来,国际上一些学者认为喜马拉雅山脉是“碳源”,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可能导致了全球变暖。   然而,在日前于武汉召开的“全国地质构造与地球

《科学通报》:高寒生态系统退化加速青藏高原碳流失

专家认为解决办法在于提高当地生物量和植被光合作用能力  气候变暖将导致土壤释放出大量的碳,碳排放又增强了全球变暖的趋势,从而形成恶性循环。青藏高原正是一个可能对气候变化产生影响的巨大碳库。我国科学家通过对青藏高原风火山地区高寒草地CO2排放通量的研究发现,随着退化程度的加剧,高寒草甸碳排放

北大教授质疑IPCC报告:气候变化需科学理性分析

  一份题为《关于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争论——对IPCC报告的科学性质疑》的研究报告,近日正式完成。且看如下观点:“近百年来,气温的上升和全球气候的变化属于正常波动范围。与其说气候变暖,不如用‘气候变化’来得客观”,“温室气体、温室效应和气温的关系复杂,它们与气候变化存在多大相关性

今年全球CO2排放量将创新高

  据英国《科学新闻》网站近日报道,尽管气候科学家和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不断呼吁,要求各国采取措施削减二氧化碳(CO2)排放,但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预计将在2018年创下历史新高。  《自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和《环境研究快报》杂志5日在线发表的《全球碳预算》报告(使用截至今年11月初的数据来预测全年的

《全球碳预算》报告:今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创新高

  据英国《科学新闻》网站近日报道,尽管气候科学家和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不断呼吁,要求各国采取措施削减二氧化碳(CO2)排放,但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预计将在2018年创下历史新高。  《自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和《环境研究快报》杂志5日在线发表的《全球碳预算》报告(使用截至今年11月初的数据来预测全年的

减排氢氟碳化物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

  控制温室气体、减缓气候变化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氢氟碳化物(HFCs)作为温室气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控制其排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作为世界主要的HFCs生产国和消费国,控制HFCs排放面临什么机遇?会遇到哪些难题?本版特邀请相关专家撰稿,以飨读者。   氢氟碳化物(HFCs)作为淘汰消耗

空气质量评估报告发布: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同根同源

  ●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具有同根同源性  ●我国每年人为源排放的大气污染物约相当于10.5亿吨二氧化碳当量  ●部分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在实现产业结构与能源结构的清洁化发展的同时,可以带来大幅的协同减碳效果  中国清洁空气联盟近日发布了《中国空气质量管理评估报告2016》,对空气质量改善措施带来的能源

欧盟研发团队成功开发出新型的信息数据中心节能技术

  信息通信技术(ICT)产业,从电话线到计算机、再到视听媒体网络系统等,在为人类21世纪现代经济社会提供更简单和更便利生活条件的同时,应该对 2008年全球二氧化碳(CO2)排放量的2%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2008年,全球ICT行业的CO2排放量约为10亿吨,与世界航空运输行业的CO

治霾和减排呼唤生物天然气

  所谓“生物天然气”指的是通过厌氧发酵或气化后,以精炼或合成的方式将有机的生物质(沼气)转变成以甲烷成分为主的生物燃气。沼气的原料极其丰富,制成生物天然气后,可以作为尾气污染物及碳排放量极低的汽车燃料。这对那些缺少化石天然气和燃油、又饱受空气污染和雾霾折磨的发展中国家来说,不失为福音。   机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