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沈阳自动化所团队研发智能化微创导管机器人

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微纳米自动化课题组科研团队面向人体狭窄腔道内患病组织的精准治疗,结合微纳米技术,研发了一种磁控连续体微型机器人。该成果日前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于《先进智能系统》。 据了解,微创手术中用到的手术导管机器人可以帮助医生对病人狭小腔道内的组织结构进行精确微创干预治疗。然而,传统手术软镜导管受机械拉线驱动方式的限制,很难在进一步缩小整体尺寸的同时保证其可控性,因此限制了机器人在人体内的应用范围。微型化和智能化是发展的趋势和挑战。 微纳米自动化课题组研发的连续体机器人采用聚二甲基硅氧烷材料制备,在外磁场驱动控制下可以在管道内灵活弯转和穿行等。以肾内逆行手术为场景,科研团队论证了这款机器人在狭窄通道内的灵巧运动性能和控制能力。 较此前采用机械拉线的驱动模式,这款外磁场驱动的连续体机器人具有更加简单的结构和灵活的运动性能,同时机器人的直径缩小到了2毫米甚至可达到0.4毫米,达到此前最小机器人直径的1/7,使其可面......阅读全文

国内首台微创外科手术机器人面世

  今天,国内首台微创外科手术机器人“妙手A”(McroHand A)系统在天津大学通过了天津市科委主持的成果鉴定。这是国内首次研制成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微创外科手术机器人,打破了国外同类产品的技术垄断。该系统是由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和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联合研制,是国家“863”计划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

机器人微创手术将成为外科发展主要方向

  “相信随着手术量的增长、费用效益比的下降,在不久的将来,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势必成为众多手术的发展趋势。”12月28日,在北京和睦家医院举办的2017世界机器人胰腺手术直播大会上,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军肝胆外科研究所所长、肝胆外二科主任,北京和睦家医院肝胆胰腺外科首席专家刘荣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尽

我国临床脊柱微创手术即将步入机器人时代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与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联合研发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脊柱微创手术机器人近日在新桥医院投入前期临床试验。   据了解,该机器人也是世界首台专门用于脊柱微创手术的机器人系统,填补了国内外相关领域空白,标志着我国临床脊柱微创手术即将步入全新的国产机器人时代

863计划主题项目“微创手术机器人”通过中期检查

   近日,科技部先进制造技术领域组织专家对“十二五”863计划主题项目“微创机器人”的5个课题进行了中期检查。医疗机器人是国际机器人研究领域的重要方向之一。研究开发微创手术医疗机器人、康复机器人及典型人工器官技术与产品,对促进我国高端医疗装备的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项目针对医疗机器人的技术

我国自主研发世界首台脊柱微创手术机器人

  7月11日,由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与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联合研发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脊柱微创手术机器人在新桥医院投入前期临床试验。据悉,这是世界首台专门用于脊柱微创手术的机器人系统,同时标志着我国临床脊柱微创手术即将步入全新的国产机器人时代。图为7月12日,医生在演示“机

中国首家微创机器人心脏外科中心在京成立

中国首家微创机器人心脏外科中心6月27日在解放军总医院成立。 2007年初,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外科引进了世界上最先进的微创心脏外科手术系统——“达芬奇”全机器人手术系,并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全机器人心脏外科的技术团队。 自2007年1月以来,解放军总医院已完成全机器人心脏手术90例,病种包括:冠状动

复旦大学完成世界首例达芬奇机器人微创手术

  近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外科、肝外科和胸外科联合,在世界上首次应用达芬奇机器人微创技术,在一个病人身上同时完成了直肠癌根治术、肝转移灶切除术和肺转移灶切除术。   据介绍,同时实施肠、肝、肺3处病灶的机器人微创切除术,可避免患者等待的恐惧和3次手术打击,同时减少仅切除原发灶后肝肺转移激增的

脊柱微创手术机器人图像配准方法研究取得新进展

  脊柱微创手术是一类创新手术技术,是微创技术用于骨科的新进展。通过采用内窥镜等专用手术器械,大大缩小手术暴露切口,进而减少患者的损伤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大大缩短患者住院及康复时间。但是这种手术技术难度大、风险高、要求医生具有丰富的经验,目前只有少数医院可以开展。   实施这种手术的难点

沈阳自动化所团队研发智能化微创导管机器人

  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微纳米自动化课题组科研团队面向人体狭窄腔道内患病组织的精准治疗,结合微纳米技术,研发了一种磁控连续体微型机器人。该成果日前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于《先进智能系统》。   据了解,微创手术中用到的手术导管机器人可以帮助医生对病人狭小腔道内的组织结构进行精确微创干预治疗。然而,

会流动的微型机器人

  苏黎世ETH正在进行一项研究,有朝一日,我们只需吞下药物,就可以将微型机器人输送到病变组织。   洛桑理工学院(EPFL)的Selman Sakar领导一队科学家,从细菌中汲取灵感,设计出具有高度灵活性的智能生物相容性微型机器人。这些装置能在液体中游泳,并根据环境改变形状,因此,它们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