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自然》:制定气候政策切莫忽视社会科学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正在变得与气候政策不再相关。《自然》杂志日前撰文指出,为了谋求一致性和避免争论,该组织正在遭遇“路灯效应”:更多关注“明亮”的气候科学。但对问题的洞察往往来自暗处,远离那些自然科学能单独阐释清楚的地方。 IPCC最新报告墨迹刚干,科学家和各国政府就开始计划改革下一轮大型评估工作。确实,改革评估和写作过程将使IPCC更敏锐和中肯。但这个于2月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召开的IPCC会议上作出的决定显示,政府并没有多大的改变意愿。 《自然》指出,报告制定的基础过程和时间表将仍原封不动。扩大跨学科主题的覆盖范围和实行更多管理措施等的小幅改动,可能会使IPCC工作更缓慢。 这一次需要与众不同。IPCC必须彻底改变其与社会科学的合作。社会学、政治学和人类学等领域是了解人与社会和响应环境变化的核心,对制定有限的减排政策和全球合作至关重要。 IPCC仅吸纳了很少的社会科学内容。只有一个分支——经济学,......阅读全文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37次全会开幕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岳文良):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37次全体会议14日在格鲁吉亚巴统市举行。本次会议为期5天,共有来自110个国家的250多名政府机构和学术界代表与会。会议期间,各国代表将主要就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上个月在瑞典斯德哥尔摩正式发布的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第五次

董文杰:应对气候变化科学“唤醒”良知

   中美是地球上温室气体排放最多的两个国家,两国排放量占每年全球排放量的45%。北京APEC会议期间,中美两国共同发布应对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中国到2030年温室气体排放将达到峰值;美国2030年温室气体排放将减少到2005年的26%~28%。此次联合声明的出台,昭示了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

第435次香山科学会议聚焦气候变化

杜祥琬院士 秦大河院士   杜祥琬院士、秦大河院士在第435次香山科学会议上分别作主题评述报告。   气候变化是当今国际社会关注的重要议题,为梳理气候变化事实、影响、适应和减缓领域的最新进展,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发展方式转变的全局出发,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科学判断应对气候变化对我国发展

郭英剑:科学与人文何以互为需要

     在一所以人文学科为主的大学中科学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人类所面临的问题是无法由科学家单独加以解决的。   我们现今所处的时代,是科学技术为主导、人文边缘化的时代。    科学技术的含义可谓众所周知。但对于“人文”,说起来就要复杂一些。“人文”在英文中主要有两个词来表示,第一是

郑国光:中国已站在气候问题的风口浪尖

  从美国拒绝在《京都议定书》上签字,到哥本哈根的无果而终不欢而散,再到日本在坎昆气候变化大会上上演的闹剧……气候变化这个词,已经从一个单纯的科学问题,演变为环境、科技、经济、政治和外交多学科领域交叉的综合性重大战略问题。   在这些盘根错节的利益集团中间,中国又该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这

“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的检测与分析技术研究”通过验收

  5月16日,由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葛全胜研究员主持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全球环境变化应对技术研究与示范”第十一课题“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的检测与分析技术研究”验收会议在北京梅地亚中心召开。验收专家组由11名专家组成,国家科学技术部原副部长、国务院参事刘燕华研究员,国家自然科

中国科学家呼吁开展第三极水循环研究

  1月3日,中科院院士、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STEP)首席科学家、泛第三极环境变化与绿色丝绸之路建设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以下简称“丝路环境”专项)首席科学家、第三极环境(TPE)国际计划主席姚檀栋团队在《自然》杂志发表题为《冰崩威胁亚洲水安全》的科学评论文章,旨在阐明第三极地区正在经历

姚檀栋团队《自然》评论:冰崩威胁亚洲水安全

  1月3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STEP)首席科学家、“泛第三极环境变化与绿色丝绸之路建设”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简称“丝路环境”专项)首席科学家、“第三极环境”(TPE)国际计划主席姚檀栋团队在《自然》杂志发表题为“冰崩威胁亚洲水安全”的

《自然》发表“丝路环境”和“第二次青藏科考”中水问题研究

  1月3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STEP)首席科学家、“泛第三极环境变化与绿色丝绸之路建设”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简称“丝路环境”专项)首席科学家、“第三极环境”(TPE)国际计划主席姚檀栋团队在《自然》杂志发表题为“冰崩威胁亚洲水安全”的

大气污染防治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与大气污染防治有何关系?近日发布的《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18:聚首卡托维兹》(以下简称《报告》)指出,城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具有显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协同效应。  鼓励不同城市出台差异化协同控制方案  现阶段,我国各大城市普遍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局地大气污染防治与温室气体减排的双重压力

秦大河:发展中国家亟待提升极端气候应对能力

  联合国下属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一工作组联合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秦大河日前在乌干达首都坎帕拉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指出,当前发展中国家在极端气候事件中损失较大,需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应对极端气候的能力。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在坎帕拉发布了《管理极端事件和灾害风险,推进气候

有关气候变化的两种文化和一种信息

  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必须合作建设公众对应对气候变化的支持   解决近期有关气候变化数据的争议需要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结成强有力的合作伙伴。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从来没有成为舒适的同盟者。物理学家和化学家长久以来不信任看上去缺乏“坚实事实”的社会科学,他们常常把后者斥为“软科学”。  

如何实时监测十几亿人口的水源地?|Nature评论文章

  “第三极”是地球上仅次于北极和南极的冰雪储地。这片区域包括喜马拉雅山脉、兴都库什山脉和青藏高原,拥有全世界最高的14座山峰和约10万平方公里的冰川(面积和冰岛相当)。其中的融水灌溉了十条大江,包括印度河、雅鲁藏布江、恒河、黄河和长江,供养了世界上五分之一的人口。尼泊尔的Tsho Rolpa山谷,

专家研讨地理信息支撑“未来地球”计划

  “用全球地理信息支持未来地球”国际研讨会6月9日至10日在京召开。与会的国内外专家探讨地理信息支持全球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   据介绍,“未来地球”是由国际科学理事会和国际社会科学理事会发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环境署(UNEP)等组织共同牵头,于2014年提出的为期十

交叉优势走得更快 清华地学中心成立3年成绩斐然

  9月中旬,教师节过去不久,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办公楼里仍挂着学生们自己设计的谢师海报,特色明显。与这些海报并排贴着的便是各种讲座信息以及中心新近发表的论文,90%是英文,内容五花八门,有关于大气环流的,有关于湿地保护的,有力学领域的,还有计算机领域的……涉及的领域和学科十分广泛。   

【全文】“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2020年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中

"糖高宗"诡异发迹史 "金融糖"比"产销糖"冲击明显

    在经过长达半年多时间酝酿之后,食糖价格在今年八九月份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迅速飙升,从5000多元/吨迅速上涨到6000多元/吨,10月中旬以来,在不到半个月时间里,又迅速从6000多元/吨飙升到7000元/吨,进入11月之后,报价更一度逼近7500元/吨的历史高位。糖价高企,被

科学家呼吁全球合作治理“后抗生素”耐药危机

  上个月,世界卫生组织(WHO)制作了一张抗生素耐药性的全球地图,警告称一个“后抗生素”的世界可能很快会成为现实。然而从某些方面来看,它已经到来了。  曾经有救命效果的药物现在毫无作用。氯霉素曾是医生治疗伤寒的首选药物,如今在世界很多地方已经无效了。广泛耐药结核(TB)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科学家呼吁全球合作治理耐药危机

  上个月,世界卫生组织(WHO)制作了一张抗生素耐药性的全球地图,警告称一个“后抗生素”的世界可能很快会成为现实。然而从某些方面来看,它已经到来了。  曾经有救命效果的药物现在毫无作用。氯霉素曾是医生治疗伤寒的首选药物,如今在世界很多地方已经无效了。广泛耐药结核(TB)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科学家呼吁全球合作治理耐药危机

  全球消灭天花等事件证明一个应对公共健康威胁的国际机制是可以起到作用的。我们必须进行尝试,否则抗生素药物所获得的健康成果可能会因此消失。发展中国家不受管制的药物销售造成抗生素耐药性的增加  上个月,世界卫生组织(WHO)制作了一张抗生素耐药性的全球地图,警告称一个“后抗生素”的世界可能很快会成为现

美国科学院学报》(PNAS)其他重要新闻发布摘要

  双赢选择的焦虑  对面临选择两种高价值产品中的一种的42人的一项研究发现,在双赢选择中的积极和焦虑的情绪的矛盾对偶可能是由于与刺激性估价有关的大脑区域以及与选择一种应答造成的成本有关的大脑区域的同时活动,前者引发了一种积极的情绪,后者引发了焦虑。  物体分组可能增强视觉感受  根据对观看显示器上

“老院士”给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考提建议

  “这次一定要建一个综合资料信息平台。”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刘昌明院士参加过第一次青藏高原综合科考,特别有感触,“当时我从格尔木步行到拉萨,用了两个月时间,碰到没有资料的地方工作很难做。”  9月6日上午,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聚集了全国16个单位的23位院士,给国家高度重视的第二次青藏高原综

“两院”院士大会召开 胡锦涛大会上讲话

“两院”院士大会于6月23日召开 分别修改《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和《中国工程院章程》 中国两年一度的“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学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九次院士大会,定于本月23日至27日在北京举行。 “两院”6月22日联合举行媒体吹风会称,中科院、中国工程院将分别有536位院士和6位

夏军:面对水危机,科技界如何作为

水问题研究需要加强国际合作  “突发洪水、持续干旱、水污染事件,水多了、水少了、水脏了。面对日益严峻的水危机问题,科技界、科学界应该怎么办?我们认为国际水组织之间需要就此加强相互合作。而且站在全球的角度,需要与全球水系统、其他大的计划相结合。”  日前,在京举行的第二届国际科学院理事会(I

教育部印发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

  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智库建设的重要批示和刘延东副总理在“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 推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推进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高水平智力支持

多地治霾计划与北京相仿 边查源边治理有效性难估

  记者近期在长三角地区调研了解到,目前长三角江苏、浙江、安徽、上海三省一市在雾霾治理过程中,面临着污染机理底数不清、监测数据来源多头导致难以挖掘数据规律、科研各自为政导致人才利用率低下等问题,污染预报预警模型难以建立,大量监测数据难以成为对策依据。目前,三省一市均在边查源边治理,以时间节点倒逼目标

环境科学研究:解决现实问题并肩负社会责任

——访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朱彤教授  环境和健康,是当前从国家到每个人都关注的问题。环境科学家究竟在研究什么?他们的研究又如何在国家政策及人民生活中施加影响和发挥作用?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之际,分析测试百科网采访到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朱彤教授。作为研究大气污染问题的专家,他长期

美国国家科学院咨询机制及启示 需因“情”制宜

   中国建设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要在考虑国情差异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实践经验。从体制或立法上保证智库研究的相对独立性,赋予其法定权利和义务;建立严谨的专家遴选机制,保证不同咨询议题科学家的专业结构平衡性、利益和冲突平衡性、实践经历和学术立场平衡性;建立严格的咨询报告审查和结题制度;积极推进智

探访蔬菜种质与品种创新四川重点实验室:破译基因密码

  四川的“土黄瓜”如何消除苦味?惧怕低温和弱光的茄子,如何学会抵御寒冷?……要解决蔬菜的这些缺陷,可从它们的遗传基因入手想办法。  蔬菜种质与品种创新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的科学家们发现并找出蔬菜存在的品质缺陷,通过重新组合优质基因,让四川蔬菜发育成“更好的自己”。近10年来,实验室育成黄瓜、南瓜、辣椒

人类未来的命运与生物科技不可分离!

  生物科技的发展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缩影。当前,生物科技的新一轮变革,正广泛渗透到人类经济、社会、文化、军事、政治等领域,其对人类伦理、法律、环境、安全、国际关系等领域的影响越来越大。在和平与发展两个重大问题上,在塑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进程中,生物科技从未扮演如此重要和关键的角色,生物科技从未与人类社会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