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微生物所等破解过氧化氢酶参与天然产物生物合成机制

麦角生物碱类化合物最早于上世纪从真菌中分离得到,并广泛产生于多种曲霉和青霉,被誉为最重要的临床药用分子和天然毒素(图1A),在欧美市场上被广泛用来治疗癌症、偏头疼、产后大出血和帕金森症,FDA批准的上市药物有12种。研究表明,麦角生物碱结构中的Ergoline四元环是该类化合物的药效团,它与神经递质的结构比较类似,可以特异性结合人脑中的各种神经递质受体。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药效团Ergoline环中的C环生物合成机制一直是各国科学家的研究重点,在该领域发表了大量论文,前辈科学家的研究证明了EasC和EasE两个蛋白参与了C环的生物合成(图1B),但是具体的分子生物学与酶学机制仍然没有解析清楚。 烟曲霉(Aspergillus fumigatus)可以产生麦角生物碱fumigaclavine C(图2A),并且其生物合成基因簇已经被报道。麦角生物碱化合物以色氨酸为起始,在途径合成的第一步酶(异戊烯基转移酶DmaW)和第二......阅读全文

微生物所等破解过氧化氢酶参与天然产物生物合成机制

  麦角生物碱类化合物最早于上世纪从真菌中分离得到,并广泛产生于多种曲霉和青霉,被誉为最重要的临床药用分子和天然毒素(图1A),在欧美市场上被广泛用来治疗癌症、偏头疼、产后大出血和帕金森症,FDA批准的上市药物有12种。研究表明,麦角生物碱结构中的Ergoline四元环是该类化合物的药效团,它与神经

世界微生物数据中心落户微生物所

  在近日召开的第12届国际菌种保藏大会上,经过大会专家委员会评审并经世界菌种保藏联合会理事会审议通过,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在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为世界微生物数据中心(World Data Center for Microorganisms, WDCM)新的主持单位。   W

微生物所国际评估工作完成

  12月8日至10日,中国科学院发展规划局组织来自美国、英国、德国的10位专家对微生物研究所“一三五”规划及实施情况进行了诊断性评估,专家组组长由美国杜克大学王小凡教授、德国马普Rudolf K. Thauer教授担任。中科院副院长张亚平、副秘书长兼发展规划局局长潘教峰、前沿科学与教育局局

微生物所开发出微生物可控进化新方法

  胁迫抗性是工业微生物的重要属性之一。微生物的胁迫抗性是多基因控制的复杂生理性状,单基因改造方法很难有效发挥作用。而针对多基因的化学/物理诱变、转录因子改造等方法,均采用“先突变后筛选”的策略,需要频繁的人工介入,导致整个改造过程不连续且效率低。  为了快速提高工业微生物对不同环境胁迫的抗性,中国

微生物培养基的原理、制作和现象:过氧化氢酶试验

试剂  3%过氧化氢溶液:临用时配制。 试验方法  挑取固体培养基上菌落一接种环,置于洁净试管内,滴加3%过氧化氢溶液2mL,观察结果。 结果  于半分钟内发生气泡者为阳性,不发生气泡者为阴性。

广东微生物所“双喜临门”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日前传来喜讯,由该所领衔承担的两项科研项目——《包装饮用水微生物污染和消毒副产物溴酸盐控制新技术》与《热带亚热带微生物资源的发掘、保护和共享利用》双双通过公示,在即将召开的广东全省科技创新大会上将被授予2014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包装饮用水微生物污染和消毒副产物

中科院院长白春礼调研微生物所、半导体所

   1月26日、27日,中科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率队前往微生物所、半导体所开展了工作调研。调研中,白春礼与两个研究所恳切交流了“率先行动”计划的各项改革措施,并对广大科研人员提出了殷切希望。  白春礼指出:“希望研究所、科研人员站在国家层面,思考如何发挥国家科研机构应该发挥的引领、示范作用。” 

过氧化氢酶的检测介绍

  进行中的过氧化氢酶检测,可以观察到气泡。  过氧化氢酶检测是微生物学家鉴定细菌种类的主要的三种检测手段之一,即用过氧化氢来检测过氧化氢酶是否存在。假如细菌中含有过氧化氢酶,则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细菌提取物就能观察到氧气气泡生成。  有气泡生成,则该菌被认为是呈“过氧化氢酶阳性”。如staph

过氧化氢酶的检测方法

进行中的过氧化氢酶检测,可以观察到气泡。过氧化氢酶检测是微生物学家鉴定细菌种类的主要的三种检测手段之一,即用过氧化氢来检测过氧化氢酶是否存在。假如细菌中含有过氧化氢酶,则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细菌提取物就能观察到氧气气泡生成。有气泡生成,则该菌被认为是呈“过氧化氢酶阳性”。如staphylococ

微生物所揭示酿酒酵母的竞争智慧

  葡萄糖抑制(glucose repression)是存在于大多数微生物中的一个中心调控系统,借此抑制其他碳源的代谢途径,保证以最经济和高效的方式优先利用能效最高的碳源葡萄糖。葡萄糖抑制机制在酵母菌的不同谱系中独立进化并逐渐加强,最终在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