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试管婴儿男多女少是X染色体惹的祸?

一直以来,人们都在为越变越短的Y染色体操心,认为基因的不断丢失会最终导致男性“消失”在这个世界上。但研究证明,这种操心有点儿杞人忧天,Y染色体的基因丢失只出现在生命演化的早期,近2500万年以来,Y染色体都稳定得很。 虽然暂时不用担心Y染色体,但这次X染色体又出了问题。日前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的文章指出,“X染色体失活不足”导致了试管婴儿性别比例失衡—— 自然受孕出生的婴儿,男女比例基本平衡,相差不到1%,而使用体外受精技术出生的试管婴儿中,男孩要比女孩多10%左右。同样,由体外受精获得的动物后代,也存在雄性多于雌性的现象。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试管婴儿的性别比例失衡?国际胚胎生物学界多年来一直在寻找答案。 “问题出在X染色体上,X染色体的失活不足,导致了体外受精后代雄性多于雌性。”中国农业大学的研究小组,历时5年,找到问题的关键——利用小鼠的实验模型,他们首次揭示了试管婴儿性别比例失衡的机制,相关论文3月8日在......阅读全文

年终盘点:2016年国内不容错过的重磅生物研究

  时间总是过得很快,2016年马上就要过去了,迎接我们的将是崭新的2017年,2016年,我国有很多优秀科研机构的科学家们都做出了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上。本文中小编盘点了2016年我国科学家发表的一些重磅级研究,以饕读者。   --结构生物学 --  1.清华大学 施一

我国科学家发现试管婴儿性别失衡的奥秘

  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体外受精试管婴儿技术(IVF)为许多家庭带来了福音。然而,研究表明体外受精试管婴儿与自然受孕婴儿存在差异,而且还会出现性别失衡,原因何在呢?近期,中国农业大学的田见晖教授研究组发现了其中的奥秘。该发现是如何取得,相关研究又将怎样进一步影响相关技术发展?田见晖教授接受

我国科学家揭示体外受精胚胎性别失衡的分子机制

  近日,中国农业大学田见晖教授领导的团队首次揭示了小鼠体外受精(IVF)胎儿出生性别比例失衡的机制,并且通过针对性地调整IVF培养体系,解决了IVF性别失衡问题。研究成果以“Impaired imprinted X chromosome inactivation is responsible fo

孕前、产前别忽视基因检测

  夫妻双方没有家族遗传病史,不代表孩子不会患病。  大部分罕见病是遗传病,这使很多人误以为:夫妻双方没有家族遗传病史,孩子就不会得罕见病。事实上,即使父母是健康的,孩子也可能患病。  河南省人民医院医学遗传中心产前诊断门诊主任医师廖世秀告诉大河健康报记者,目前,三类最常见的遗传病分别是常染色体显性

重磅喜讯:全基因组测序助力准父母订制双胞胎!

  一个科学家研究小组开发出一种新型的全基因组测序方法:  可用来检测体外受精(IVF)的胚胎是否发生了突变  随着女性生殖年龄的推迟及环境等因素,许多育龄夫妇虽然很想要孩子,但是由于身体的原因一直不能如愿。随着生物科学和医学研究的发展,对于这样的夫妇来说,终于有补救措施了——他们可以寄希望于试管婴

“卵子死亡”致病机制找到 原来遗传自父方

  人类卵子健康与否是人类正常繁衍的基础,关系到妊娠能否建立、未来胎儿的成长是否健康。但是并非所有的女性都拥有健康的卵子,随着不孕不育医学研究的深入,卵子异常的原因被逐步发现。  近日,《科学》杂志子刊《科学转化医学》在线发表了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桑庆副研究员和王磊教授团队联

谢晓亮院士:单分子技术透视生命之谜

  2012和2013年,由北京大学多个研究团队合作完成的世界首个高精度人类男性和女性个人遗传图谱相关论文相继发表于《科学》和《细胞》杂志。这一工作采用的单细胞DNA扩增技术MALBAC,与以前的技术相比,该技术将单细胞全基因组测序的精确度大幅度提高,以至于能够发现个别细胞之间的遗传差异。  MAL

北大谢晓亮教授:单分子技术透视生命之谜

2012和2013年,由北京大学多个研究团队合作完成的世界首个高精度人类男性和女性个人遗传图谱相关论文相继发表于《科学》和《细胞》杂志。这一工作采用的单细胞DNA扩增技术MALBAC,与以前的技术相比,该技术将单细胞全基因组测序的精确度大幅度提高,以至于能够发现个别细胞之间的遗传差

中美研究人员研发新诊断方法 可避免试管婴儿遗传病

  中美研究人员28日在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报告了一种成本低、容易操作且适用范围广的诊断新方法,只需利用单个细胞便可检测准备植入母体内胚胎的遗传缺陷,从而避免做试管婴儿的夫妇将疾病遗传给下一代。  这项研究发表在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  报告作者之一、美国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教授

中美研究人员研发新诊断方法 可避免试管婴儿遗传病

  中美研究人员28日在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报告了一种成本低、容易操作且适用范围广的诊断新方法,只需利用单个细胞便可检测准备植入母体内胚胎的遗传缺陷,从而避免做试管婴儿的夫妇将疾病遗传给下一代。  这项研究发表在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  报告作者之一、美国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教授

新诊断方法可避免试管婴儿遗传病

  中美研究人员12月28日在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报告了一种成本低、容易操作且适用范围广的诊断新方法,只需利用单个细胞便可检测准备植入母体内胚胎的遗传缺陷,从而避免做试管婴儿的夫妇将疾病遗传给下一代。  这项研究发表在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  报告作者之一、美国科学院院士、哈佛大

基因测序前景:上游市场增速放缓 中下游市场潜力巨大

  基因测序服务市场增速快,预计2016年超过测序仪器市场。据Markets&Markets预测,2014-2020年上游市场中测序仪的复合增长率是15.4%。中游测序服务市场重资产、技术附加值低,将是产业链中增速最快的,据BCC Research预测2011-2016年复合增长率为29%。

MALBAC®技术在三代试管婴儿中单基因遗传病检测上的应用

案例分享2016年12月21日16时58分,随着一声清脆的啼哭声,承载着整个家庭梦想的“珍贵儿”诞生了。几天后的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显示:该婴儿听力完全正常。望着这个健康可爱的小宝贝,一家人喜极而泣。至此,这个家庭的显性遗传性耳聋被彻底阻断了。 此新生儿的奶奶及父亲均是耳聋患者,为了下一代能够彻底摆脱

中国科学家国际首次建立全新植入前胚胎遗传学诊断方法

  MARSALA方法示意图  2015年12月28日,美国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USA,PNAS)在线发表了北京大学谢晓亮、乔杰、汤富酬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该项研究在国际上首次建立了一种全新的植入前胚胎遗传学诊断

中国科学家国际首次建立全新植入前胚胎遗传学诊断方法

  2015年12月28日,美国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USA,PNAS)在线发表了北京大学谢晓亮、乔杰、汤富酬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该项研究在国际上首次建立了一种全新的植入前胚胎遗传学诊断方法MARSALA (mut

北京大学Nature发布重要甲基化景观图

  来自北京大学、教育部辅助生殖重点实验室、哈佛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绘制出了人类早期胚胎全基因组水平的DNA甲基化景观图谱,提出了有别于以往小鼠研究结果的一些新见解。这些研究结果发表在7月23日的《自然》(Nature)杂志上。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乔杰(Jie Qiao)教授以及汤富酬(Fuch

基因的MALBAC®技术在三代试管婴儿中单基因遗传病检测上

  案例分享   2016年12月21日16时58分,随着一声清脆的啼哭声,承载着整个家庭梦想的“珍贵儿”诞生了。几天后的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显示:该婴儿听力完全正常。望着这个健康可爱的小宝贝,一家人喜极而泣。至此,这个家庭的显性遗传性耳聋被彻底阻断了。   此新生儿的奶奶及父亲均是耳聋患者,

过几年到医院看病 只查太赫兹就知道病情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今年美国国情咨文演讲中曾提到精准医疗计划,该项目获得美国政府2016年财政预算中2.15亿美元经费,由此精准医疗也成为生物医药行业的2015年热词。  今年3月,科技部召开国家首次精准医学战略专家会议,规划在2030年前精准医疗投入600亿元。随后,我国发布了第一批肿瘤

世界首例MALBAC胚胎全基因组扩增测序试管婴儿诞生

世界首例MALBAC胚胎全基因组扩增测序试管婴儿诞生  2014年9月19日,世界首例经MALBAC基因组扩增高通量测序进行单基因遗传病筛查的试管婴儿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诞生,这标志着我国胚胎植入前遗传诊断技术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婴儿的父母,男方为单基因显性遗传病患者,经历了多次手术治疗

基因测序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下一个万亿市场在哪里?

  一项新技术或产品的问世,给人们带来欣喜的同时,也必然会引起担忧,基因测序技术便是其中之一。基因测序技术被看作自疫苗问世以来疾病预防最重要的科技突破,它不仅可以大大降低遗传相关的疾病发生率,减少出生缺陷,还可以实现对疾病预测、预防、预警以及个体化诊疗;但目前,国内的基因测序市场却并不让人满意,甚至

哈佛讲席教授谢晓亮全职回北大!

2018年7月1日起,北大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主任、北京未来基因诊断高精尖创新中心主任——谢晓亮正式全职回到母校北大任教,担任北京大学李兆基讲席教授。 谢晓亮1998年,谢晓亮成为改革开放后哈佛大学聘任的第一位来自中国大陆的终身教授;2009年,他成为改革开放后第一位哈佛冠名讲席教授的中国

显微注射泵系统选购方案建议(一)

显微注射泵系统研发背景:在高倍倒置显微镜下,利用显微操作器(Micromanipulator),控制显微注射针在显微镜视野内移动的机械装置,用来进行细胞或早期胚胎以及动物组织显微操作的一种方法。而最新的显微注射技术,已经广泛扩大到动物育种、濒危物种保护、试管婴儿、基因编辑、基因敲除、光遗传学研究、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