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C的主要生理功能

维生素C又叫L-抗坏血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能够治疗坏血病并且具有酸性,所以称作抗坏血酸。在柠檬汁、绿色植物及番茄中含量很高。抗坏血酸是单斜片晶或针晶,容易被氧化而生成脱氢坏血酸,脱氢坏血酸仍具有维生素C的作用。在碱性溶液中,脱氢坏血酸分子中的内酯环容易被水解成二酮古洛酸。这种化合物在动物体内不能变成内酯型结构。在人体内最后生成草酸或与硫酸结合成的硫酸酯,从尿中排出。因此,二酮古洛酸不再具有生理活性。1907年挪威化学家霍尔斯特在柠檬汁中发现,1934年才获得纯品,现已可人工合成。维生素C是最不稳定的一种维生素,由于它容易被氧化,在食物贮藏或烹调过程中,甚至切碎新鲜蔬菜时维生素C都能被破坏。微量的铜、铁离子可加快破坏的速度。因此,只有新鲜的蔬菜、水果或生拌菜才是维生素C的丰富来源。它是无色晶体,熔点190~192℃,易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化学性质较活泼,遇热、碱和重金属离子容易分解,所以炒菜不可用铜锅和加热过久。植物及绝大多......阅读全文

维生素C的主要生理功能

维生素C又叫L-抗坏血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能够治疗坏血病并且具有酸性,所以称作抗坏血酸。在柠檬汁、绿色植物及番茄中含量很高。抗坏血酸是单斜片晶或针晶,容易被氧化而生成脱氢坏血酸,脱氢坏血酸仍具有维生素C的作用。在碱性溶液中,脱氢坏血酸分子中的内酯环容易被水解成二酮古洛酸。这种化合物在动物体内不能

维生素C的生理功能介绍

  1、促进骨胶原的生物合成,利于组织创伤口的更快愈合。   2、促进氨基酸中酪氨酸和色氨酸的代谢,延长肌体寿命。   3、改善铁、钙和叶酸的利用;改善脂肪和类脂特别是胆固醇的代谢,预防心血管疾病。  4、促进牙齿和骨骼的生长,防止牙床出血,防止关节痛、腰腿痛。   5、增强肌体对外界环境的抗应激能

维生素C的主要作用

1、参与羟化反应羟化反应是体内许多重要物质合成或分解的必要步骤,在羟化过程中,必须有维生素C参与。(1)促进胶原合成,维生素C缺乏时,胶原合成障碍,从而导致坏血病。(2)促进神经递质(5-羟色胺及去甲肾上腺素)合成。(3)促进类固醇羟化,高胆固醇患者,应补给足量的维生素C。(4)维生素C能提升混合功

维生素H的主要生理功能特点

生物素,又称维生素H、辅酶R,也属于维生素B族,它是合成维生素C的必要物质,是脂肪和蛋白质正常代谢不可或缺的物质。为无色长针状结晶,具有尿素与噻吩相结合的骈环,并带有戊酸侧链,能溶于热水,不溶于有机溶剂,在普通温度下相当稳定,但高温和氧化剂可使其丧失活性。生物素与酶结合参与体内二氧化碳的固定和羧化过

维生素M的主要生理功能特点

也称叶酸,抗贫血;维护细胞的正常生长和免疫系统的功能,防止胎儿畸形。由喋呤、对氨基苯甲酸及谷氨酸结合而成,富含于蔬菜的绿叶中故名。叶酸是黄色结晶,微溶于水,在酸性溶液中不稳定,易被光破坏。食物在室温下储存,其所含叶酸也易损失。叶酸在体内转变成四氢叶酸,后者是许多种酶的辅酶。四氢叶酸传递一碳基团在化合

维生素P的主要生理功能特点

维生素P是由柑桔属生物类黄酮、芸香素和橙皮素构成的。在复合维生素C中都含有维生素P,也是水溶性的。它能防止维生素C被氧化而受到破坏,增强维生素的效果。能增强毛细血管壁,防止瘀伤。有助于牙龈出血的预防和治疗,有助于因内耳疾病引起的浮肿或头晕的治疗等。许多营养学家认为,每服用500毫克维生素C时,最少应

维生素U的主要生理功能特点

名称:维生素U;碘甲基甲硫基丁氨酸;vitamin U资料:分子式C6H14NO2IS,分子量291.2。学名碘甲基甲硫基丁氨酸。存在于甘蓝、莴苣、苜蓿和其它绿叶蔬菜中。有特殊气味,味咸苦。光照或久置空气中都不稳定。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和乙醚。水溶液呈酸性。主要用于治疗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可由蛋氨

维生素K的主要生理功能特点

属脂溶性维生素。由于它具有促进凝血的功能,故又称凝血维生素。常见的有维生素K1和K2。K1是由植物合成的,如苜蓿、菠菜等绿叶植物;K2则由微生物合成。人体肠道细菌也可合成维生素K2。现代维生素K已能人工合成,如维生素K3,为临床所常用。维生素K均为2-甲基-1,4-萘醌的衍生物。维生素K1是黄色油状

维生素D的主要生理功能特点

为类固醇衍生物,属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D与动物骨骼的钙化有关,故又称为钙化醇。它具有抗佝偻病的作用,在动物的肝、奶及蛋黄中含量较多,尤以鱼肝油含量最丰富。天然的维生素D有两种,麦角钙化醇(D2)和胆钙化醇(D3)。植物油或酵母中所含的麦角固醇(24-甲基-22脱氢-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激活后可

维生素E的主要生理功能特点

维生素E是所有具有α-生育酚活性的生育酚和生育三烯酚及其衍生物的总称,又名生育酚,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主要存在于蔬菜、豆类之中,在麦胚油中含量最丰富。天然存在的维生素E有8种,均为苯骈二氢吡喃的衍生物,根据其化学结构可分为生育酚及生育三烯酚二类,每类又可根据甲基的数目和位置不同,分为α-、β-、γ-

维生素PP的主要生理功能特点

维生素PP,抗癞皮病维生素,也称烟酸,化学命名为尼克酸或尼克酰胺,两者能在体内相互转化。烟酸为白色针状结晶,微溶于水;尼克酰胺为白色结晶,易溶于水。药用者一般为尼克酰胺,因尼克酸有一时性血管扩张作用。这种维生素较为稳定,一般烹调不致失活。尼克酰胺在体内与核糖、磷酸、腺嘌呤组成脱氢酶的辅酶Ⅰ及辅酶Ⅱ。

维生素C的主要来源

维生素C主要存在于蔬菜和水果中,植物种子(粮谷、豆类)不含维生素C,动物性食物除肝、肾、血液外含量甚微。蔬菜中的青椒、番茄、菜花及各类深色叶菜类,水果中的柑橘、柠檬、青枣、山楂、猕猴桃等,维生素C含量均很丰富。

维生素B17的主要生理功能

维生素B17,剧毒。有人认为有控制及预防癌症的作用。除此之外,胆碱和肌醇也往往归于必需维生素类,它们俩是维生素B族的成员。

维生素B6的主要生理功能

维生素B6在人体内主要以磷酸吡哆醛的形式参与氨基酸的合成与分解代谢,作为许多氨基酸代谢酶的辅酶,还能催化血红蛋白的合成,促进肌肉与肝中的糖原转化,参与亚油酸合成花生四烯酸,以及胆固醇的合成与转运等。此外,维生素B6能抑制呕吐、促进发育等。

维生素B15的主要生理功能

维生素B15(潘氨酸)。主要用于抗脂肪肝,提高组织的氧气代谢率。有时用来治疗冠心病和慢性酒精中毒  。

维生素B9的主要生理功能

又称叶酸。在细胞中有多种辅酶形式,负责单碳代谢利用,用于合成嘌呤和胸腺嘧啶,于细胞增生时作为DNA复制的原料,提供甲基使半同胱胺酸合成甲硫胺酸,协助多种胺基酸之间的转换。因此叶酸参与细胞增生、生殖、血红素合成等作用,对血球的分化成熟,胎儿的发育(血球增生与胎儿神经发育)有重大的影响。避免半同胱胺酸堆

维生素B13的主要生理功能

化学名:乳酸清尚未有建议每日摄取量。可防肝病及未老先衰,有助于对多种硬化症的治疗。研究尚未发现有关维生素B13的缺乏症。副作用:目前为止,人们对维生素B13的了解有限,因此尚没有有关例证指引。维生素B13之敌:水、阳光建议:人们对维生素B13了解有限,未能作出建议,遵照医嘱或营养医师。

维生素B12的主要生理功能

保持健康的神经系统,用于红细胞的形成。缺乏症为巨幼红细胞性贫血。1947年美利坚合众国女科学家肖波在牛肝浸液中发现维生素B12,后经化学家分析,它是一种含钴的有机化合物。它化学性质稳定,是人体造血不可缺少的物质,缺少它会产生恶性贫血症。维生素B12,即抗恶性贫血维生素,又称钴胺素,含有金属元素钴,是

维生素B7的主要生理功能

维生素B7(也称为生物素)是B族复合维生素的一部分。“Vincent DuVigneaud”在1940年首先发现了这种生物素。B7的主要作用是帮助人体细胞把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转换成它们可以使用的能量。然而,这只是其许多功能之一。1、它是水溶性维生素:有脂溶性和水溶性两种不同类型的维生素。首先,

营养素维生素的生理功能主要表现

水溶性维生素的主要功能是作为酶的辅酶(是酶的活性所必需的物质)。脂溶性维生素不作为酶的辅酶,但是参与其他重要的机体功能  。维生素是人体健康必需要素,一旦缺乏维生素,便会出现相应的疾病  。

维生素B2的主要性质和生理功能

与能量的产生直接有关,促进生长发育和细胞的再生,增进视力。B2又名核黄素。1879年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化学家布鲁斯首先从乳清中发现,1933年美利坚合众国化学家哥尔倍格从牛奶中提取,1935年德国化学家柯恩合成了它。维生素B2是橙黄色针状晶体,味微苦,水溶液有黄绿色荧光,在碱性或光照条件下极

维生素B1的主要性质和生理功能

B1是最早被人们提纯的维生素,1896年荷兰王国科学家伊克曼首先发现,1910年为波兰化学家丰克从米糠中提取和提纯。它是白色粉末,易溶于水,遇碱易分解。它的生理功能是能增进食欲,维持神经正常活动等,缺少它会得脚气病、神经性皮炎等。成人每天需摄入2mg。它广泛存在于米糠、蛋黄、牛奶、番茄等食物中,现阶

维生素B3的主要性质和生理功能

维生素B3,又称为烟酸,维生素PP,是B族维生素中人体需要量最多者。它不但是维持消化系统健康的维生素,也是性荷尔蒙合成不可缺少的物质,也是NADP,和NAD的成分。对生活充满压力的现代人来说,烟酸维系神经系统健康和脑机能正常运作的功效,也绝对不可以忽视。建议日摄取量:成人的建议每日摄取量是13~19

维生素A的生理功能

维生素A是复杂机体必需的一种营养素,它以不同方式几乎影响机体的一切组织细胞。尽管是一种最早发现的维生素,但有关它的生理功能至今尚末完全揭开。维生素A最主要是生理功能包括:维持视觉维生素A可促进视觉细胞内感光色素的形成。全反式视黄醇可以被视黄醇异构酶催化为11-顺-视黄醇,进而氧化成11-顺-视黄醛,

维生素C

性状本品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味酸;久置色渐变微黄;水溶液显酸性反应。本品在水中易溶,在乙醇中略溶,在三氯甲烷或乙醚中不溶熔点本品的熔点(通则0612)为190~192℃,熔融时同时分解。比旋度取本品,精密称定,加水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lml中约含0.10g的溶液,依法测定(通则0621),

维生素D的生理功能

  (1)维持血清钙磷浓度的稳定 血钙浓度低时,诱导甲状旁腺素分泌,将其释放至肾及骨细胞。在肾中pth除刺激1位羧化酶与抑制24位羧基化酶外,还促使磷从尿中排出,钙在肾小管中再吸收。在骨中pth与1,25-(OH)2-VD3协同作用,将钙从骨中动员出来。在小肠中1,25-(OH)2-VD3促进钙的吸

维生素D的生理功能

维生素D主要生理作用包括:①促进小肠黏膜上皮对钙、磷的吸收。②促进肾近曲小管对钙磷的重吸收。③对骨有二种相反的作用。 一方面,骨是人体的钙库,当血钙降低时,1, 25-(OH)2D与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 PTH)协同作用,通过破骨细胞作用,使骨盐溶解,从骨回吸收钙、

维生素C的测定

维生素C是一种已糖醛基酸,有抗坏血病的作用,所以被人们称做抗坏血酸,主要为还原型及脱氢型两种,广泛存在于植物组织中,新鲜的水果、蔬菜,特别是枣、辣椒、苦瓜、柿子叶、猕猴桃、柑橘等食品中含量较多。它是氧化还原酶之一,本身易被氧化,但在有些条件下又是一种抗氧化剂。维生素C(还原型)纯品为白色无臭结晶,熔

维生素C的测定

  维生素C是一种已糖醛基酸,有抗坏血病的作用,所以被人们称做抗坏血酸,主要为还原型及脱氢型两种,广泛存在于植物组织中,新鲜的水果、蔬菜,特别是枣、辣椒、苦瓜、柿子叶、猕猴桃、柑橘等食品中含量较多。它是氧化还原酶之一,本身易被氧化,但在有些条件下又是一种抗氧化剂。   维生素C(还原型)纯品为白色

概述维生素H的生理功能

  人体每天需要量约100~300微克。生鸡蛋清中有一种抗生物素的蛋白质(卵蛋白,avidin)能和生物素结合,结合后的生物素不能由消化道吸收;造成动物体生物素缺乏,此时出现食欲不振、舌炎、皮屑性皮炎、脱毛等。然而,尚未见人类生物素缺乏病例,可能是由于除了食物来源以外,肠道细菌也能合成生物素之故。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