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孔材料”绘制中国蓝图,创造美丽新世界

自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被应用于防毒面具,多孔材料便开始走进公众视野。科学家发现,活性炭内部具有复杂的孔隙结构,具有吸附功能。其中,孔径大小决定了能进入孔隙内部的分子大小,就像不同身材的人只能通过不同尺寸的门一样。 由于天然材料的孔隙大小、形状不一,自上世纪40年代开始,科学家开始通过人工合成手段,制造出结构规整的多孔材料。例如,拥有均匀微孔的结晶态硅酸盐就被用来做高效干燥剂、选择性吸附剂、催化剂、离子交换剂等,它们也由此被称为“分子筛”。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类人工合成的多孔材料开始无法满足人类的需求。 近年来,来自化学和材料领域的科学家合成了一种以金属离子为中心、带有有机官能团的化合物,即“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s)。和传统的多孔材料相比,该类材料在结构上的优势使其有望在吸附与分离、储氢、化学传感、荧光、催化和生物医药等方面发挥作用,堪称多孔材料的未来之星。 2014年,对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研究已成为化学与......阅读全文

甘肃省科学院应用水凝胶基生物材料研究获成果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9/509418.shtm甘肃省科学院传感技术研究所与兰州大学合作开展的“水凝胶基生物材料的制备、功能调控及在组织创伤修复中的应用研究”项目取得重大成果,近日荣获2023年度甘肃省医学科技奖一等奖。该项目以当前

俄罗斯科学家研究用聚合物替代航空合金材料

  莫斯科大学的物理学家们最近合成出一种新型聚合物复合材料,强度远超航空铝钛合金,为建造超轻型飞机和卫星提供可能。   目前,广泛使用的聚合物复合材料耐受温度范围在150摄氏度以内,耐热材料也不超过250摄氏度。新开发的这种材料耐热温度高达450摄氏度,相比常用的环氧树脂更易加工。   现代飞机大部

原子力显微镜在材料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AFM 是利用样品表面与探针之间力的相互作用这一物理现象,因此不受STM 等要求样品表面能够导电的限制,可对导体进行探测,对于不具有导电性的组织、生物材料和有机材料等绝缘体,AFM 同样可得到高分辨率的表面形貌图像,从而使它更具有适应性,更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AFM 可以在真空、超高真

宁波材料所在热电材料研究方面取得系列进展

  基于半导体材料的塞贝克效应或帕尔贴效可实现热能与电能直接相互转换,包括热电制冷和热电发电两种应用形式。热电制冷器件具有结构紧凑、无噪声、无磨损、无泄漏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局部冷却或温度控制;热电发电器件可为无人区信号发射装置、深空探测器、植入式医疗器械等提供电源,更重要的是可以作为一种实现余热能

科学家研发超强纳米材料

  纳米线是一种厚度在纳米范围的材料,它比现有材料硬10倍,极具弹性,致使它们可适应各种形状同时恢复原状。但单根纳米线太小,目前还不能用于较大材料中。   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已制造出一种革命性的超强纳米材料,它可用于从牙齿矫正器和医学植入物到电缆、太阳能电池板和手机等各种装置。《科学》杂志刊登

《科学通报》评述:-纳米材料毒性根源

纳米材料与生物体系的相互作用及其影响因素示意图   最近的一篇评述性文章指出,纳米材料自身的物理化学性质对其毒性有决定性的影响。文章对影响毒性的关键因素进行了全面总结,为纳米材料的合理设计和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   这篇名为“影响纳米材料毒性的关键因素”的评述文章最近在线发表于《科学通报》,文章

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院学者到宁波材料所交流

  11月15号,应宁波材料所高分子事业部功能膜团队邀请,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院Steven Wei博士到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进行访问交流,并为事业部科研人员作了题为Amino acid salts for CO2 capture in a membrane contacto

中国科学家在开拓材料素化研究方面的工作受到国际关注

  长期以来,材料性能的提升往往依赖于合金化,即通过元素的添加,使金属成为具有预期性能的合金。但随之而来的是材料成本不断攀升,材料回收利用更加困难。伴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材料领域的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科学家和政策制定者的重视,材料素化即是有望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之一。材料素化通过跨尺度材料组织

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建设运行实施方案通过论证

   由科技部组织的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建设运行实施方案专家论证会在沈阳召开,与会专家组一致通过研究中心建设运行实施方案,这标志着研究中心建设正式进入快车道。  据悉,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作为科技部首批批准的6个国家研究中心之一,将依托中国科学金属研究所优势科研力量,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

电镜在仿生材料研究的应用大自然是人们解决科学难...

电镜在仿生材料研究的应用-大自然是人们解决科学难题的灵感源泉液体单向输运在微流控芯片,雾气收集,喷墨打印乃至润滑减阻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应用。大自然是人们解决科学难题的灵感源泉,在之前的研究工作中,研究者们发现沙漠甲壳虫背、仙人掌刺、蜘蛛丝利用其本身的浸润性梯度或是结构梯度可以自发地对液体进行定向输运

韩恩厚研究员当选亚太材料科学院院长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7/9/388553.shtm在成立第25年之际,亚太材料科学院(Asian Pacific Academy of Materials,简称APAM)院士委员会会议在最初发起地点日本仙台的东北大学召开。中国科学院金

环境修复材料研究获进展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2/491015.shtm 近日,华南农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教授杨卓鸿团队联合资源环境学院教授李永涛团队在环境修复材料领域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发表于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

研究发现新型“局域柔性”材料

  1月25日,一项发表于《科学》杂志的研究利用金属—有机框架(MOF)材料这一设计性极高的结构平台,在刚性骨架的MOF的笼状孔壁上编入温度响应的动态“开关”,通过控制孔壁微扰来控制气体分子在多孔材料中的扩散。  论文第一作者、华南理工大学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顾成告诉《中国科学报》:“

声学超材料研究获进展

近期,中科院力学所微重力重点实验室王育人团队在如何利用单相材料通过简单结构实现双负特性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该系列成果已发表在《科学报告》《应用声学》与《冲击与振动》等期刊上。

抑菌材料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科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董文飞团队提供了一种具有各向异性的CTAB担载氨基修饰磁介孔纳米粒子(Janus MSNs)的一步制备方法,以及该粒子在抑菌材料中的应用。  随着时代发展,健康医疗、化妆品和食品的细菌感染和细菌污染问题得到了越来越多关注。当前消毒技术取得长足进步,但病原性细

有机热电材料研究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储能研发中心和中科院化学研究所有机固体重点实验室合作,在提升材料热电性能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为一系列二维热电材料性能的提升提供了研究思路。   有机热电材料具有导热系数低、分子多样性、无毒、易加工等优点,被认为是可穿戴传感器和便携式冰箱的理想材料。同时,二维过渡金属

环境修复材料研究获进展

  近日,华南农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教授杨卓鸿团队联合资源环境学院教授李永涛团队在环境修复材料领域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发表于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近年来,尽管可再生能源产业取得了进展,但全球石油开采、销售和消费仍在持续增长。然而,溢油和含油废水排放的风险将

声学超材料研究获进展

   近期,中科院力学所微重力重点实验室王育人团队在如何利用单相材料通过简单结构实现双负特性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该系列成果已发表在《科学报告》《应用声学》与《冲击与振动》等期刊上。图片来源网络由于奇异的物理特性,声学超材料在波定向控制与超分辨成像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双负声学超材料结构构型通常

柔性热电材料研究获进展

  近日,许昌学院教授郑直团队在环境友好、低成本制备高效率热电材料和技术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获得了室温水溶液反应快速、结构独特且性能优越的硒化银热电薄膜与器件。相关研究成果以“面向商用柔性热电器件的微结构定制β-硒化银(β-Ag2Se)薄膜”为题在线发表于材料科学领域期刊《先进材料》  可穿戴设备让人

生物化材料的研究意义

生物化材料的研究具有两个革命性意义:一是创造了具有生物活性的材料;二是力求人体组织的完全天然修复和再生。这也表明人类已经进入了改造和创新生命形态的时代。这是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等合理分工、密切合作的结果,其发展必将为人类的健康造福。

柔性热电材料研究获进展

近日,许昌学院教授郑直团队在环境友好、低成本制备高效率热电材料和技术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获得了室温水溶液反应快速、结构独特且性能优越的硒化银热电薄膜与器件。相关研究成果以“面向商用柔性热电器件的微结构定制β-硒化银(β-Ag2Se)薄膜”为题在线发表于材料科学领域期刊《先进材料》 可穿戴设备

宁波材料所复合材料绿色回收研究获进展

  热固性树脂及其复合材料是一类综合性能优异的材料,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工业、民用等领域。但是由于热固性树脂固化之后形成不溶不熔的三维网状交联结构,使其处理和再循环利用非常困难。近年来,随着我国大飞机、新能源、轨道交通等新兴行业的发展,热固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其回收

宁波材料所纳米硅基负极材料研究取得进展

  相对于传统石墨负极材料(372mAh/g),硅负极材料具有极高的理论比容量(3580mAh/g),是未来高能量密度动力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首选。但硅负极材料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存在体积变化(高达3倍以上),造成硅颗粒粉化,从而引发SEI膜反复再生库伦效率低,电接触变差极化增大,使实际硅负极材料循环寿

宁波材料所在磁斯格明子材料研究的进展

  磁斯格明子是一种非共线磁涡旋结构并受拓扑保护的准粒子。磁斯格明子因其可做到纳米尺寸、非易失且易驱动,被认为在下一代自旋电子学器件如信息存储、逻辑运算或神经网络技术等领域将扮演重要角色。磁斯格明子的形成通常是由使磁矩倾向于垂直排列的反对称交换耦合(Dzyaloshinskii-Moriya int

宁波材料所纳米碳材料功能化研究取得进展

  掺杂纳米碳材料已经成为国际碳材料及催化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完整的石墨结构呈现化学惰性,通过化学方法向表面或体相引入氮、硼、磷等杂原子后,可以大幅提升纳米碳材料的表面化学活性。近年来,作为一种可替代金属催化剂的新颖材料,掺杂纳米碳已在低碳烷烃转化、选择氧化、电催化氧还原(ORR)、酸/碱催化等多类

宁波材料所LED用稀土发光材料研究获进展

  LED固态照明器件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等优点,经过十多年发展已基本取代传统白炽灯、荧光灯而成为新一代照明光源。荧光粉具有波长转换功能,在决定LED白光性能如显色指数、色温、效率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是LED照明器件的关键材料之一,研发效率高和热稳定性较好的荧光粉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目标。图1.相应期刊

宁波材料所热电材料性能调控研究取得系列进展

  热电转换材料能够实现热能与电能直接相互转换,在航空航天特殊电源/热流管理、余热/废热发电和便携制冷等领域有着重要应用。热电性能由无量纲优值(ZT=S2σ T/κ)来表征,高转换效率需要尽可能提高材料的功率因子S2σ 以及尽可能降低热导率κ。近期,围绕SnSe和SnTe等几类环境友好的新型热电材料

宁波材料所LED用稀土发光材料研究获进展

  LED固态照明器件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等优点,经过十多年发展已基本取代传统白炽灯、荧光灯而成为新一代照明光源。荧光粉具有波长转换功能,在决定LED白光性能如显色指数、色温、效率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是LED照明器件的关键材料之一,研发效率高和热稳定性较好的荧光粉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目标。  中国科学院

我国科学家光催化增强热电材料成果登《科学》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7/505237.shtm北京时间2023年7月21日,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纳米能源材料研究中心李炫华教授团队在《科学》(Science)杂志在线发表题为《原位光催化增强热氧化还原电池实现同时产电产氢》(In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签订铺地材料热辐射测试仪采购合同

  莫帝斯技术(中国)有限公司,2010年承接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金属及化学研究所,德国轨道高速列车阻燃测试项目DIN 4102-14及ISO 9239-1仪器制造项目,交货期限为2个月,不日将交付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使用。   该测试装置为了满足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对于德国标准化研究所轨道车辆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