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调查显示青藏高原冰川年均减少131.4平方公里

中国地质调查局青藏高原生态地质环境遥感调查与监测成果显示,近30年来青藏高原冰川年均减少131.4平方公里,而且近年来有加速消减趋势。 中国地质调查局“青藏高原生态地质环境遥感调查与监测”最新成果表明,利用多年遥感监测技术进行青藏高原冰川、雪线、湖泊、湿地等变化情况遥感调查表明,近30年来青藏高原冰川总体呈明显减少趋势,其中高原周边冰川面积消减最为明显,面积减小10%以上;高原腹地冰川面积减小近5%。近30年来,青藏高原冰川年均减少131.4平方公里,而且近年来有加速消减趋势。青藏高原边部现代雪线退缩强烈,腹地逐渐趋于平衡。退缩最大距离为350米,一般为100~150米;调查监测结果表明,青藏高原腹地现代湖泊和湿地出现明显扩张或新生,高原周边湖泊和湿地萎缩或消亡。青藏高原现有湿地总面积88715.5平方公里,总面积减少8731.6平方公里,占近10%。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监测报告认为,冰川退缩与雪线上升为高原及......阅读全文

“世界屋脊”拿什么破解气候密码?

我国科考队员在白雪皑皑的青藏高原进行野外考察   前不久,重庆遭遇62年来单日最大暴雨袭击。专家分析认为,大气环流在遭遇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这两个大的地形时,形成了有利于强对流天气发生的气象条件而导致暴雨产生。专家表示,由于青藏高原的特殊地形,加上处于季风和西风带的交汇处,因此,青藏高原既是天气系统

第三极”冰川科考探究阿里地区冰川特殊变化

  13日晚,在海拔5300多米的西藏阿里日土县东汝乡阿汝冰川前,竖起蓝色的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考队旗帜。这标志着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之河湖源冰川与环境变化考察在阿里地区正式启动。  河湖源冰川与环境变化科考队将在这一区域探究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阿里地区冰川的特殊变化。考察的目标主要是通过

全球变暖正在融化我们的冰川 1950年代以来萎缩18%

  历时八年科学调查,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日前发布了《第二次冰川编目》,使我国成为世界冰川分布大国中首个实现两次冰川编目的国家。  此次发布的中国冰川编目是在2006年启动的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中国冰川资源及其变化调查》项目成果。在专家组组长秦大河的指导及项目负责人刘时银研究员的

卫星地图显示:西藏波密发现青藏高原最大冰川群

虽然受到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青藏高原冰川每年都在退缩,但最近由卫星遥感拍摄的地图显示,西藏林芝地区波密县境内发现了青藏高原最大的冰川群,冰川共有42个,中国三大海洋型冰川中两个也在波密县境内。 这个位于喜马拉雅深处的小县面积14972平方公里,森林面积近68万亩。资料显示,波密县属山地丘陵

两大环流影响青藏高原与周边地区冰川变化

两大环流影响青藏高原与周边地区冰川变化   7月15日,《自然—气候变化》杂志刊发的《青藏高原与周边地区冰川变化及其与大气环流关系》一文中,揭示了引起青藏高原与周边地区冰川变化系统性地区差异最可能的原因:两大环流(减弱的印度季风和加强的西风)导致的喜马拉雅地区降水减少和

青藏高原冰川缩水严重后退200米

  30年来,青藏高原的地表平均温度上升了5℃,致使雪域高原的“冰川外衣”严重“缩水”。昨天,以“地球之极,挑战极限”为主题的上海科普大讲坛在上海科技馆举行,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刘小汉在讲坛上透露,青藏高原是反映全球温度变化的关键地区,伴随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部分区域的冰川外围往高海拔方向退缩

青藏高原冰冻圈吸光性杂质及其影响研究获进展

  大气中吸光性气溶胶(黑碳、棕碳、矿物粉尘等)对太阳辐射具有强烈的吸收作用,能够加热大气层,导致区域和全球变暖,加剧冰冻圈消融。雪冰中吸光性杂质也被认为是近期青藏高原冰冻圈加速消融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其影响程度和空间差异尚需进一步研究。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筹)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

青藏高原所贡嘎山海螺沟全新世冰川前进与气候研究进展

  冰川前进和后退所留下的地貌特征为重建古冰川规模大小以及推测当时的古气候信息提供了直接证据。目前青藏高原的冰川地貌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冰川地貌的年代学研究上,这些年代学研究成果可以为古冰川的定量重建打下坚实的基础。古冰川的模拟模型研究提供了一种可靠的定量重建古冰川以及从冰川地貌本身直接推断冰期古气候的

藏东南站开展重点冰湖监测及其危害性研究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青藏高原的冰川退缩加剧,特别是在藏东南和藏南的青藏高原边缘,冰川退缩更为严重。冰川退缩产生了大量融水,使的冰湖数量增加,规模增大,原有冰湖变得更加不稳定,溃决灾害发生的频率增高。冰湖溃决后形成的洪水或泥石流往往是瞬间爆发,具有发生规模大,影响范围广,危害程度高的

冰冻圈告急灾害增多 它们终成“丑样子”

  2018年夏天,一篇题为《北极圈罕见32摄氏度高温,我们有生之年,或许再也看不到北极熊了》的文章刷爆朋友圈。尽管把一个地点的最高温度当作平均温度来认知是不科学的,但这个全球气候变暖的“小故事”,还是着实吓了人一跳。  几乎在同一时间,新疆连续在阿克苏温宿县和哈密出现暴雨洪水,尤其是8月中旬喀喇昆

姚檀栋等:青藏高原环境变化科学评估

  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第三极”,它的环境变化,对整个地球,特别是欧亚的环境、生态系统等都有非常大的影响。最近,中国科学院组建了“西藏创新集群”。经过100多位国内外专家两年多的努力,在广泛实际调查的基础上,完成了《西藏高原环境变化科学评估》报告。报告综合评估了青藏高原从过去2000年到未来100年

青藏高原冰冻圈吸光性杂质及其影响研究获进展

  大气中吸光性气溶胶(黑碳、棕碳、矿物粉尘等)对太阳辐射具有强烈的吸收作用,能够加热大气层,导致区域和全球变暖,加剧冰冻圈消融。雪冰中吸光性杂质也被认为是近期青藏高原冰冻圈加速消融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其影响程度和空间差异尚需进一步研究。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筹)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

徐柏青小组:黑碳沉降导致青藏高原雪融加速

印度洋上空的污染物对亚洲喜马拉雅山脉的冰川融化负有直接责任——这是来自美国Scripps研究所的一个研究组的结论。这篇题为《棕色云增暖南亚》(Brown haze ‘heating up’ South Asia,《自然》2007年8月)的论文曾在学界引起轩然大波。中国科学家近年对青藏高原的冰芯研究进

立足“第三极” 破解气候变化之谜 ——访维加奖得主姚檀栋

  太平洋的风吹不到青藏高原,高原的冰冻圈变化却能决定风往哪儿吹。  “青藏高原冰川、积雪面积的大小,会直接影响亚洲季风的强弱,决定我国东部地区的旱涝。”中国科学院院士、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姚檀栋说。  鉴于在青藏高原冰川和环境研究方面作出的贡献,瑞典人类学和地理学会拟将2017年维加奖授予姚檀栋。这

青藏高原:全球气候变化敏感区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副所长  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秘书长  如果这个季节去西藏,站在拉萨河谷,可以看到两侧山坡上的青草已经长到了山顶,回到30年前,人们不可能看到这样的景象。  青藏高原地势高耸,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最高海拔超过8800米,构成全球独一无二的“第三极”主体骨架,也是地球独特

青藏高原所发现森林更新可以记录青藏高原冰川变化

  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山脉是全球中低纬度冰川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为亚洲多条大河(雅鲁藏布江、长江、印度河等)提供了水源。然而,由于地处偏远、难以到达,高原地区的冰川观测资料不仅少,而且时间也很短。数据匮乏限制了人们对长时间尺度上(几十-几百年)冰川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响应的认识。  在青藏高原南缘喜马拉

青藏高原西部花粉记录揭示晚全新世亚洲季风移动路径

  青藏高原及周边山地储存了地球上除两极以外的大部分冰川资源,也是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被称为亚洲“水塔”。近年来,由于高原冰川的快速消融,其水汽的来源及影响因子等问题受到科学界的普遍关注。  青藏高原西部的帕米尔高原、喀喇昆仑山以及西昆仑发育有许多大型冰川(如慕士塔格-公格尔冰川等)。近十年到百年

又一位国宝级院士去世!曾创“一师门四院士”佳话

我国著名地理、地貌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吉均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0年7月21日逝世。而在李吉均指导的100多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中,许多人已成为我国地理学研究领域的骨干力量和学术带头人,其中三人还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一师门四院士”、师生三代先后勇闯地球“三级”的学术佳话广为流传。而根据李吉均

寒旱所 东昆仑山玉珠峰冰川雪坑中痕量元素的组成特征

  人类活动对地球大气的污染是多方面的,而痕量元素的污染是其中之一。研究发现,早在古希腊、罗马和文艺复兴时期,有色金属矿产的开采和冶炼就导致北半球局部大气受到痕量元素的污染。在1980年和1990年间格陵兰雪冰中Pb的浓度降低了7.5倍,同期Cd和Zn的浓度减小了2.5倍。加拿大北极D

铁氧化物的矿物组成、光学特征与环境意义研究获进展

  20世纪以来,全球多数山地冰川出现退缩,且近期呈现加剧趋势,尤其在我国青藏高原更为明显。山地冰川特别是其消融区表面往往存在大量暗色吸光杂质(图1),即冰尘(Cryoconite)。冰尘组成相对复杂,包括矿物沙尘颗粒、黑碳、有机质及微生物等。冰尘能够降低冰川表面反照率,吸收更多太阳辐射,从而成为影

科学家解析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考看点

  壮美的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和“第三极”。世界最后一方净土,蕴藏着地球生态环境的密码和无数有待探寻的奥秘。  时隔四十余年,我国17日启动第二次青藏高原大规模综合性科考。首先拉开帷幕的是江湖源考察,科考队员将兵分四路,重点对长江源头区域和西藏最大湖泊色林错区域进行观测研究。  “第一次是‘

青藏高原不能承受温暖之重 祁连山美景消失殆尽

    全球气候变暖在有着“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已经并且正在留下难以磨灭的痕迹土地沙化、湿地减少、积雪消失……青藏高原已成为全球气候变化的“重灾区”。   “过去,这湖边上的山上终年都有积雪,七八月份也不化。放羊时,白的雪映着太阳,耀人的眼睛。现在山顶好久看

监测青藏高原冰冻圈变化 中国学者首获地理学诺贝尔奖

  记者1月4日从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获悉,瑞典人类学和地理学会拟将2017年维加奖授予中科院院士、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姚檀栋,以表彰其在青藏高原冰川和环境研究方面做出的贡献。  维加奖设立于1881年,每三年在全世界范围内对杰出的地理学科学家进行海选后评选出一名获奖者,由瑞典国王颁奖,有“地理

纳木错站不断完善河流湖泊水文观测网

  近几十年来,由于全球变暖,冰川消融加剧,由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和湖泊的水文状况发生了显著变化。在青藏高原,冰川径流的增加是部分湖泊面积扩张的原因之一。位于青藏高原中部的纳木错流域,作为冰川-河流-湖泊相互作用的典型区域,深入了解其水循环过程的变化对全球变暖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自20

研究揭示青藏高原雪冰中“糖”含量影响因素

  日前,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青藏高原研究所姚檀栋院士课题组与合作者一起,在藏东南地区冰川雪冰中左旋葡聚糖的含量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方面获新进展。相关论文发表在《大气科学进展》上。  青藏高原地区冰川雪冰中左旋葡聚糖含量主要受到了生物质燃烧排放源、烟尘气溶胶传输过程中的沉降和降解

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大数据助力“第三极”

  作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第三极”。它不仅孕育了亚洲几大河流,被称为“亚洲水塔”,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放大器。因此,青藏高原科学数据的整理和共享,对于科学家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来说意义重大。  由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建立的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下称数据中心)就是这样一个汇

喜马拉雅和青藏高原大气和冰川中黑碳来源研究获进展

  8月23日,《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发表了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筹)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康世昌课题组与瑞典斯特哥尔摩大学合作研究论文Sources of black carbon to the Himal

冰川积雪融水致亚洲于危险

  一项最新的研究表明:在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地区,日益加剧的冰川积雪融化威胁了亚洲几百万平民的粮食安全,而巴基斯坦则是受威胁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一群荷兰的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气候变化影响了亚洲5条主要河流,其中140万人(大约占全亚洲人口的1/5)依靠这些

北极海冰减少 青藏高原将受“污染”

  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高寒环境质量与安全团队丛志远研究员与合作者研究发现,北极海冰减少加剧气溶胶等污染物向青藏高原输送,为理解青藏高原污染物跨境传输提供了新视角,相关研究成果于近日在线发表于《自然-气候变化》。 青藏高原与北极是全球最洁净的地区之一。受大气环流影响,青藏高原周边南亚、

青藏高原湖泊水量变化的时空差异及原因研究获进展

  青藏高原湖泊众多且分布广泛,其水量变化对气候变化响应非常敏感,并深刻地影响着地表与大气的水分与能量交换。尽管对青藏高原湖泊水量变化研究已经取得一些认识,但由于受到数据源的限制,例如测深数据缺乏、卫星测高数据(例如,ICESat和Cryosat-1等)覆盖不全等,对整个青藏高原长时间尺度且全覆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