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读博,你后悔了吗中国博士生存群像谱

博士,高学历的代名词,也是未来科技的生力军。他们中有许多人在自己日夜奋斗的研究领域,披星戴月,早起晚归。顶着来自学业、家庭甚至社会上的压力,博士们时刻提醒自己“再逼自己一把”。 “书读了二十多年,竟然身无长物,学的都是些屠龙之术,安身立命都困难。”有感于读博时的痛苦,科学网博主吴楷喆在他的博文《博士为什么会有种失落感》中这样写道。 农村出身的吴楷喆像极了此前流传甚久《小强与小明的故事》中现实版的小明,与没上过大学的小强相比,高学历的小明处处凄凉。他认为高学历并没有给小明带来幸福、给命运带来转折:“他的一生追求的是什么?他得到了么吗?” 一石激起千层浪。该博文于4月14日在科学网博客发布后,迅速引发大量阅读和讨论(迄今阅读数已逾4.3万次,各方评论210条)。尽管热议者众,也不乏分析问题、摆事实讲道理者,但吴楷喆对“什么阻碍了年轻人的科研梦”仍感困惑。 这个群体的生存状况究竟如何?为此,《中国科学报》记者作了一组处于不......阅读全文

TWAS科普奖得主迪奥卡里斯:科学其实不冷

卡斯特·迪奥卡里斯  卡斯特·迪奥卡里斯(Custer C. Deocaris)博士在菲律宾黎萨尔技术大学(RTU)任教,从事神经科学与空间生物学方面的研究。他同时担任菲律宾飞鹰广播网旗下科学类脱口秀栏目 Pinoy电台的主持人兼制片人。此外,他还是一个非常活跃的社会活动组织者与参与者。11

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陈化兰:独立不倚 卓尔不群

   “生命是最神奇的存在,而有关生命科学的神秘现象,值得我用一生的时间去研究。高中时,我想成为一名医生,但我的高考分数不够,最后只好改学畜用药专业。”前不久,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主任陈化兰获得“2016年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后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专访英国大学与科学国务大臣:开放才能走向成功

  近日,英国国会议员、英国大学与科学国务大臣大卫·维莱茨(David Willetts)抵达北京参加中英经济财金对话。其间,维莱茨就中英科技创新合作等问题,接受了《中国科学报》记者的独家专访。   《中国科学报》:10月14日,您介绍了一份由英国创新基金会发布的《中国的吸收发展期:中国创新与

科技大学承载的双重使命

2020年是特殊一年,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在这一年里,来自高校和院所的广大科研工作者积极投身一线,不仅利用各自所长推动着病毒溯源、检测试剂、疫苗研发等相关工作的有序进行,还利用科学知识告诉民众如何防范和抗击疫情,有力保障了经济发展和社会民生。 那么,对一所科技大学

多国禁止粮食出口?对我国影响几何?

   主要小麦面粉输出国哈萨克斯坦已经禁止出口小麦面粉、红萝卜、糖和马铃薯,越南暂停签署新的大米出口合约,塞尔维亚禁止出口葵花籽油等商品。俄罗斯也表示将每周评估情况,再决定是否实施出口禁令。  与此同时,主要小麦进口国阿尔及利亚和土耳其发出新标书,摩洛哥暂停征收小麦进口关税直至6月中。  一时间,关

博士生延期究竟意味着什么

   事实上,博士培养设年限,对于建设学习型社会并没有帮助。延期是一个传统观念,怎样让博士培养富有开放性、终身性,才是人们要考虑的问题。  如果有终身教育的理念,就不应在博士生培养的年限、资历上设过多门槛,尤其对于公立高校,更没有这样做的理由。  读博士,你准备好了吗  1月31日凌晨,某大学一位2

我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将迎改革契机

  “此次疫情暴露了我国城市应对重大疫情的脆弱性和应急管理功能的不足,对于我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是一个重大改革契机,我们应借此契机尽快对其科学完善。此次疫情,将成为我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建设大发展的重要节点。”针对此次疫情中防控体制机制和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方面所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管理科

“不是科技史界不用心,而是研究者太少”

  近日,杨振宁在“纪念《自然辩证法通讯》创刊40周年”学术座谈会上的发言“国内对于中国科学家的贡献的记载分析做得一塌糊涂”,引起了科技史学界和公众的热议。  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研究真的严重缺位?记者就科技史发展现状、存在的困境及原因,以及如何推动科技史发展等相关问题采访了科技史学家。  部分高校

杨振宁:“不是科技史界不用心,而是研究者太少”

  近日,杨振宁在“纪念《自然辩证法通讯》创刊40周年”学术座谈会上的发言“国内对于中国科学家的贡献的记载分析做得一塌糊涂”,引起了科技史学界和公众的热议。  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研究真的严重缺位?记者就科技史发展现状、存在的困境及原因,以及如何推动科技史发展等相关问题采访了科技史学家。  部分高校

中科曙光发布国内首个“科学大数据引擎”

科学大数据引擎发布仪式。10月27日,2016年全国高性能计算学术年会(HPC China 2016)在西安举行。刚刚斩获《2016年中国高性能计算机TOP100排行榜》厂商份额8连冠的中科曙光,在大会期间发布了国内第一个科学大数据引擎”。用曙光公司董事总裁历军的话说,科学大数据

中国科学报:“冷门”科研期待“走红”

图片来源:昵图网     从事“冷门”科学研究的辛苦,不仅体现在研究环境艰苦,而且在项目经费上,与那些“热门”科研相比仅仅是杯水车薪。然而有这样一批研究人员始终坚持着他们钟爱的事业。  “冷门”科研何时能迎来春天?   4月9日,星期一,80后博士王传超坐在办公桌

“牙髓再生术”让坏牙死而复生

   人类的恒牙坏死后还能重生吗?这个问题的答案在以前毋庸置疑是否定的,这也是“恒牙”之所以为“恒牙”的道理。而且,一直以来,主要由牙髓坏死导致的牙“死亡”也是牙髓组织再生的世界性难题。不过,随着中国科学家近日一项干细胞技术成果的宣布,这个问题或许将变为肯定答案。  8月29日,空军军医大学(第四军

科研女博士的“育”望

  科学网博主李晓姣没有想到,自己发表的一篇名为《女博士的生育困境 为什么我不愿生二胎》的文章会引来那么多人的关注。  将自己在读博期间的生育经历分享出来,完全是李晓姣一时兴起的决定。“那几天正逢网上关于‘全面二胎’‘生育基金’‘丁克税’等消息铺天盖地,而很多网民都表态不生育。我对于那些文章中的一些

生个孩子相当于3篇SCI?女博士娃和学位如何兼得?

  科学网博主李晓姣没有想到,自己发表的一篇名为《女博士的生育困境 为什么我不愿生二胎》的文章会引来那么多人的关注。  将自己在读博期间的生育经历分享出来,完全是李晓姣一时兴起的决定。  “那几天正逢网上关于‘全面二胎’‘生育基金’‘丁克税’等消息铺天盖地,而很多网民都表态不生育。我对于那些文章中的

专访《自然》、《科学》四位主编:他们看好中国科研

  近期,《自然》及旗下44个子刊的主编和资深编辑将齐聚上海,出席首次在中国举办的自然科研全球峰会。据介绍,此次峰会之所以选择中国作为举办地,是因为《自然》全球编辑团队希望增加对中国科研人员的了解与互动。  当前,中国作为全球科研界的领先者之一,科研数量与质量都有突出的表现。过去20年,我国科研人员

宫鹏:一位科学家的文化思考

  2012年初,英国《自然》杂志刊发了一篇题为《传统文化阻碍中国科研》(Cultural history holds back Chinese research)的文章,认为孔子和庄周文化崇尚孤立,抑制好奇心,对科学研究没有好处。  文章刊发后,随即引发国内媒体和学术界广

中国科学报:拿什么留住你,我的人才!

  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大量有着海外求学和工作经验的高端人才的智力支撑,但在国家大力推行“百人计划”、“千人计划”的当下,一个让人尴尬的现实却是:我国流失的顶尖人才数量居世界首位,其中,科学和工程领域人才滞留率平均达87%。   高端人才为何留不住?海外人才为何不愿“凤还巢”?中国在引才战略方面

草甘膦致癌疑云何时休

   美国孟山都公司近日陷入舆论中心。先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弗雷斯诺县高等法院法官驳回了孟山都的诉讼,在该诉讼中,孟山都抗议将草甘膦列入美国加州已知致癌物清单的提议;后是孟山都科学家被爆曾代笔草甘膦对人体无害的论文。   虽然上述两项事件目前尚无定论,但旷日持久的草甘膦致癌之争又起波澜。在经过了长期的

奥萨马·阿布沙特:“中国制造”的科学家

   “我是中国制造的科学家!”奥萨马·阿布沙特喜欢用这句话诠释他在中国的成长故事。作为一名埃及在华科研工作者,他参加了5月14日开幕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奥萨马·阿布沙特  阿布沙特与中国的缘分始于2008年他到中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攻读博士。“最初,我的朋友们担心我在中国的日常生活会很困

追溯“杰青情缘”:那些年,我们是杰青

  对于许多科研工作者来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设立的杰青基金带来的不仅是科研资金,更是一个研究兴趣得以延续的平台。这个平台使他们获得了开拓学术领域的机遇以及完善科研版图的条件。 1996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科院院士陈小明在做实验。   有一群人,他们中的大部分都成为研究领域内的佼佼者

生物医学遭遇大数据 复合型人才缺乏待解决

  目前获取海量数据变得越来越方便,但一家机构与另一家产生的资料有很多差别,把这些信息集中分析时就需要一个共同的标准。  标准化虽然艰难,但与会的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当务之急是解决生物医学和信息科学兼通的复合型人才缺乏困境。  大数据时代正在深刻影响生物医学研究:海量数据需要在不同系统

扩招扩招!应急之举背景下如何保证研究生质量

  推进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构建科学的质量保证体系,特别要完善研究生培养分流退出制度。当下,在破除“五唯”的情况下,如何判定、谁来判定研究生论文的先进性和创新性显得尤为迫切。  当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扩招”便不再是一个陌生词汇。  不久前,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扩大今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和专升

“科学之夜”聚焦2014的“科学”与“新闻”

   1月31日晚6点半,原本静谧的中国科学院基础科学园区开始熙熙攘攘。不少理工科模样的学生簇拥着走向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一楼讲堂,兴奋地讨论着即将举行的“科学之夜”中国科学报社年度盛典。  今夜,这里汇聚了来自各学科领域、各行各业的科技大牛。  陈佳洱、郭雷、沈保根、魏江春、韩布兴、匡廷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扎实做事最重要

  数千年来,人类,尤其是最贫穷的人口,倍受寄生虫病的困扰。  北京时间10月5日17:30分,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名单出炉,爱尔兰科学家威廉-坎贝尔(William C. Campbell)、日本药物科学博士大村智(Satoshi ōmura)以及中国药学家屠呦呦(Youyou Tu)分享大

多次陪跑,天文学界“村上春树”终于拿诺奖了

   北京时间10月8日,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今年的物理学奖再次开出“双黄蛋”——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詹姆斯·皮布尔斯(James Peebles)的理论发现有助于我们理解大爆炸之后的宇宙演化,瑞士日内瓦大学的米歇尔·麦耶(Michel Mayor)和迪迪埃·奎洛兹(Didier Queloz)则在

研学旅行,“研”去哪儿了

 暑假伊始,浙江省教育厅等10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实施意见》。距离国家出台《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实施意见》不到两年,各地都在积极推动落实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的举措。 由于目前的研学旅行并没有特别高的门槛,众多旅行社和教育机构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

中国云南发现大灵猫小鼷鹿等濒危物种

  记者从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学研究所获悉,在西双版纳勐腊县东北部的中国-老挝跨境区域开展的野生动物资源联合调查中,研究人员拍摄到云南省首张大灵猫野外活体影像。小鼷鹿亦首次在该区域发现。本次调查中,小鼷鹿出现在勐腊县东北部海拔较高的区域,海拔接近1000米,这也是国内首次发现小鼷鹿出现在海

追梦电子“高速公路” :记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薛其坤团队

  1月8日,2018年度国家科技奖揭晓。由清华大学物理系和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的科研人员组成的联合攻关团队,因成功在实验上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获得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天道酬勤。”接受记者采访时,薛其坤用一口山东味的普通话吐露这一朴实的心声。这也是该团队多年来追梦电子“高速公路”

屠呦呦:良药治疟 呦呦晚鸣

 屠呦呦早年在工作中   诺奖落京东,青蒿素名。  良药治疟救苍生。  百般艰辛实验难,  医典启明。  协作会战兴,递补相竞。  古方须赖科技成。  埋头干事何顾它,  呦呦晚鸣!  10月6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为新晋诺贝尔奖得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首席研究

科研领域“××之父”称呼是否有滥用之嫌

  长期以来,一些科学家被冠以“××之父”的称号,以凸显其在某个科学研究领域作出的开拓性贡献。然而,作为对科学家个人贡献的一种评判方式,这一称呼是否严谨?它为何会常常伴随着诸多争议?科学共同体内部又是如何评判和看待“××之父”的?如今满眼的“××之父”称呼是否有滥用之嫌?这些都是“××之父”一称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