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纳米粒子膜可以卷起来

由于金纳米粒子膜两面的有机分子是非对称分布,研究人员能用电子束以特定方向折叠这种膜。 20多年前,科学家就用纳米粒子造出了2D薄膜、3D晶体等各种随机聚集结构,但一直还不能把一张薄膜卷起来,或折成复杂的三维结构。最近,美国芝加哥大学、密苏里大学和美国能源部阿尔贡国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发现,用一种简单的方法就能做到这一点。这让科学家有望设计出电、磁、机械属性可调节的新型薄膜,而这些新型薄膜在各种电子设备中有着广泛用途。同时,这项研究对理解生物系统也有重要意义。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8月3日(北京时间)报道,给一些金纳米粒子(只有几千个金原子)涂上一层类似油的有机分子后,会让金粒子聚在一起。当它们漂浮在水上时,会形成一张膜,水蒸发后,就留下一小片薄膜。该项目负责人、美国能源部纳米材料中心科学家林小民(音译)说:“就像个鼓面。但它非常薄,由单层纳米粒子构成。” 把薄膜放在扫描电子显微镜的电子束下面时,它每次都以相同方向弯折,甚至卷成管......阅读全文

最新技术实现纳米粒子薄膜1分钟完成自我装配

  报道,花费数小时时间在显微镜可见的干胶片表面形成薄膜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美国能源部(DOE) 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LBNL)修改了一种技术,使得自我装配的纳米粒子阵列能够在一分钟内在肉眼可见的距离内形成高度有序的薄膜。纳米粒子薄膜1分钟完成自我装配  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材料科学部

SPR在生物医药领域的最新应用

传感器(MP-SPR)生物传感器、气体传感器、食品安全、环境监测、免疫响应、实验开发◆  应用MP-SPR技术测量气体导致的表面变化MP-SPR仪器用于表征由不同气体导致的聚合物薄膜变化。不同的湿度显示了与聚合物相互作用的浓度依赖性,并且乙醇蒸气看起来渗入了聚合物层。◆  应用M

日本开发出可用于生物传感器的金银纳米粒子

  日本北陆尖端科学技术大学院大学日前宣布,该校研究人员研制出金银纳米粒子,它可用于制作高灵敏度生物传感器,以帮助医生检查患者的血液、尿液或者基因诊断等。   研究人员首先制作出直径约14纳米(1纳米等于十亿分之一米)的金纳米粒子,然后在其表面覆盖厚度约4纳米的银薄膜,接着在银薄膜上再覆盖一层厚度

《纳米技术》:调控PH值可制造出不同形状和颜色的纳米材料

我国科学家最近发现,银纳米粒子的形状、颜色和光学性质都可以通过一种简易、廉价、省时的方法进行控制。只要调节纳米粒子的沉浸溶液的PH值,银纳米棱柱(nanoprisms)就可以变成纳米圆盘(nanodiscs),同时提高粒子的光散射特性。相关论文发表在近期的《纳米技术》杂志上。 进行该项研究

科学家利用ALD技术合成多种新型纳米材料

   在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及所内外合作者的大力支持下,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覃勇课题组(903组)利用ALD(原子层沉积)技术合成了多种新型纳米材料,并将其应用于环境、催化、国防等领域,取得了系列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ACS Nano、Nano Research、A

2014年世界新材料科技发展回顾

  在纳米材料领域,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的研究人员通过在纳米尺度上采用一种独特的三明治结构,开发出一种多壁碳纳米管材料,其整体厚度还不到人类头发直径的百分之一,却可以大幅降低泡沫制品的可燃性。国家直线加速器实验室和斯坦福大学合作,首次揭示了石墨烯插层复合材料的超导机制,并发现一种潜在的工艺能使石

苏州纳米所在高性能纳滤膜研究中取得进展

  纳滤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种介于超滤和反渗透之间的新型膜分离技术,其截留分子量在200~2000之间。根据纳滤膜表面的电荷以及截留尺寸,纳滤膜能够有效地截留二价及高价离子、染料、有机小分子、抗生素、二糖及多糖类化合物等,因而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工、医药、环保以及冶金等行业。目前,由界面

纳米“镜廊”室温下实现分子与光混合 有助量子技术研发

   当一个分子发出闪光,发出的光子就不可能再返回。但据英国剑桥大学网站13日报道,该校研究人员设法把单个分子放在一种微小的光腔里,让它发出的光子返回到分子中,在适当的时候再离开,让能量在光和分子之间来回振荡,形成一种分子和光的量子态强耦合。这一成果有助于开发量子技术,以及能控制物质物理和化学性质的

纳米“镜廊”室温下实现分子与光混合 有助量子技术研发

  当一个分子发出闪光,发出的光子就不可能再返回。但据英国剑桥大学网站13日报道,该校研究人员设法把单个分子放在一种微小的光腔里,让它发出的光子返回到分子中,在适当的时候再离开,让能量在光和分子之间来回振荡,形成一种分子和光的量子态强耦合。这一成果有助于开发量子技术,以及能控制物质物理和化学性质的新

纳米“镜廊”室温下实现分子与光混合 有助量子技术研发

  当一个分子发出闪光,发出的光子就不可能再返回。但据英国剑桥大学网站13日报道,该校研究人员设法把单个分子放在一种微小的光腔里,让它发出的光子返回到分子中,在适当的时候再离开,让能量在光和分子之间来回振荡,形成一种分子和光的量子态强耦合。这一成果有助于开发量子技术,以及能控制物质物理和化学性质的新

纳米“镜廊”室温下实现分子与光混合

  当一个分子发出闪光,发出的光子就不可能再返回。但据英国剑桥大学网站13日报道,该校研究人员设法把单个分子放在一种微小的光腔里,让它发出的光子返回到分子中,在适当的时候再离开,让能量在光和分子之间来回振荡,形成一种分子和光的量子态强耦合。这一成果有助于开发量子技术,以及能控制物质物理和化学性质的新

常用材料测试方法总结

成分分析:  成分分析按照分析对象和要求可以分为 微量样品分析 和 痕量成分分析 两种类型。 按照分析的目的不同,又分为体相元素成分分析、表面成分分析和微区成分分析等方法。  体相元素成分分析是指体相元素组成及其杂质成分的分析,其方法包括原子吸收、原子发射ICP、质谱以及X射线荧光与X射线衍射分析方

经典材料分析七种方法:成分,光谱,质谱 ,能谱

  材料的逆向分析是现行材料研发中的重要的手段,也是实现材料研发中的最经济、最有效的的研发手段。如何实现材料的逆向分析,从认识材料的分析仪器着手。  成分分析简介  成分分析技术主要用于对未知物、未知成分等进行分析,通过成分分析技术可以快速确定目标样品中的各种组成成分是什么,帮助您对样品进行定性定量

美国化学会C&EN评选出2015年顶级化学成果

  新年将至,又到了年终盘点的时候。美国化学会(ACS)旗下的C&EN网站也端出了一席年终大餐:2015年化学领域最受瞩目的研究成果。其实,在过去的这一年中一直关注X-MOL的读者朋友也许会发现,其中绝大多数成果已经在X-MOL平台报道过了。不过,我们觉得,在这节日的气氛中,让这一

DNA测序概念再升级:新方法每秒识别660亿碱基

  DNA测序经历了Sanger测序、二代测序(高通量测序)及三代测序(纳米孔测序),日前,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NIST)模拟了一个新型基因测序概念:通过将DNA分子从微小的、具有化学活性的石墨孔洞中拉动,通过测量石墨孔洞边缘产生的电位变化来实现高速、高精度、高效率的DNA测序;研究人员表明,

古人学问无遗力 今有分子光谱百家鸣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2018年10月20日,由中国光学学会和中国化学会主办的“第20届全国分子光谱学学术会议”暨由中国光学会光谱专业委员会主办的“2018年光谱年会”在山东省青岛市银沙滩温德姆至尊酒店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承办。国内外光谱及相关领域的院士、知名专家学

第385次香山科学会议聚焦自组装本质规律研究

  自组装是超分子科学最关键的问题之一。自组装是组装基元通过分子间相互作用自发地形成有序结构的过程,是创造新物质和产生新功能的重要手段。   出席日前在京举行的以“功能超分子体系:多层次的分子组装体”为主题的第385次香山科学会议的中外专家指出,揭示自组装的本质和规律是当前自组装研究的迫切需求;尽

新型纳米级光纤应力传感器:用于分子和细胞水平机械...

新型纳米级光纤应力传感器:用于分子和细胞水平机械探测 大多数生物过程的基础是独特的纳米生物力学事件,有助于驱动反应和指导化学途径。这些小的作用力线索可能很微妙且难以跟踪,但它们是环境响应和维持生命的复杂部分。随着超灵敏纳米应力仪器的不断发展,在体外甚至体内观察,测量和操纵这些作用力额过程一直是

科学家拍摄量子电影展现复杂分子物质波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3月26日(北京时间)报道,最近,一个由奥地利维也纳大学、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组成的国际小组,成功地为一种染料分子拍摄了一段量子电影,揭示了分子物质波相干图案逐渐增强的形成过程,将物质的波动性和粒子性、随机性和决定性、定域性和非定域性形象化地展现出来。相关论文发表

化学所制备出具有优异力学性能的新型纳米复合水凝胶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等的支持下,中科院化学研究所绿色印刷院重点实验室的科研人员与相关单位合作,近年来在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领域取得系列研究进展。  在聚合物/碳纳米粒子复合材料方面,研究人员采用自行分子结构设计的新型Gemini表面活性剂使

扫描探针纳米加工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在资讯高度发达的今天,信息呈爆炸式增长。对如此众多的信息怎样实现检测、转换、传输、存储和处理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在过去的五十年里,晶体管的特征尺寸已按Moore定律由1cm降低到目前的近0.1μm,如今最新型的微处理器集成了4000多万个晶体管,到201

学术盛宴 第二十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在苏州召开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2019年11月3日,第二十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CNCLS 20)在苏州同里湖大饭店开幕。CNCLS 20由中国物理学会光散射专业委员会主办,苏州大学、厦门大学承办,江苏省化学化工学会、苏州市化学化工学会、苏州市精准催化技术重点实验室、苏州本森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分析测试百

化学所在二维材料自组装研究中取得进展

  二维过渡金属二硫族化合物(TMDs),由于量子限域效应,展示了许多与其块体材料不同的光、电、磁性质。具有本征带隙的二维TMDs,作为零带隙石墨烯材料的互补材料,为新型场效应晶体管与光电器件提供了新的可能。最近关注的焦点集中于它们本征的或者平面异质结结构的制备及其性质、应用的研究,尤其是在二维尺度

我国学者揭示等离激元介导的长程电子隧穿行为与机制

  微电子技术依然是当今世界信息科学的主要支撑和核心技术,电子输运行为与机制是其发展的基石。但集成电路发展到今天,受摩尔定律的严重制约,传统电子学器件微缩可能即将面临终结,新原理、新结构或新材料的电子学器件必将登上后摩尔时代的历史舞台。分子/纳米电子学由此应运而生;但其工作原理主要基于经典的电子隧穿

碳纳米管创造人工细胞膜通道 有望实现精确治疗

          据科学日报报道,近日由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带领的科研小组创造了一个包含短碳纳米管的离子通道,后者可以被插入合成磷脂双分子层或者活的细胞膜以形成小的孔,用于传输水、质子、小型离子和DNA。  这些

Nature Materials连发2篇论文:MOFs在工业气体分离最新进展

  MOFs基于其独特的孔道结构和丰富的金属-配位化学可调性质,在分离、催化、能源、器件等诸多领域表现出诱人的前景。2020年2月4日当天,Nature Materials连续发表2篇研究论文,分别介绍了MOFs在工业气体分离和能源器件中的最新进展。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之前不久,MOFs已经陆续发

原子“搭建”晶体 有望实现定制不同用途晶体材料

  英国研究人员首次能够观看晶体由原子一个一个地“搭建”而成的全过程,这赋予了他们令人难以置信的控制纳米微观结构的能力。这项被称为纳米晶体测量学(Nanocrystallometry)的新技术有望用于定制具有不同用途的晶体,比如净水剂或者隐形斗篷等。  “这是第一次我们可以真正拍摄到单个原子的运动,

盘点2014年度十大改变世界的革命性技术

  基因编辑更快更准更简单  1973年,斯坦利•N•科恩(Stanley N. Cohen)和赫伯特•W•博耶(Herbert W. Boyer)找到了改变生物体基因组的方法,成功将蛙的DNA插入到细菌中。20世纪70年代末,博耶的基因泰克(Genetech)公司对大肠杆菌进行基因改造,使其带有一

2017世界科技发展回顾

  尽管安全性一度遭到质疑,但基因编辑技术发展势头不可阻挡。  基因测试新技术  新概念造影剂“纳米MRI灯”  巴西转基因大豆  记录DNA数据  具隐身效果的膜材料(模拟效果图)  耐水性超薄太阳能电池  美 国  基因编辑技术火热 干细胞研究获突破  美科学家开展了该国首个对人类胚胎的基因编辑

氧化铝薄膜表面的钼基模型催化剂的研究

在真空表面科学研究与实际催化反应体系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具体表现在所谓的“物质鸿沟”和“压力鸿沟”上面。在真空条件下制备规整的氧化物薄膜表面,从“物质鸿沟”这个角度来解决表面科学与实际催化反应体系的巨大差别。本论文以氧化铝负载的钼基催化剂为研究体系,在超高真空系统中制备了各种模型表面,取得的主要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