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清华百人计划发表CRISPR新成果

CRISPR/Cas已成为强有力的基因组编辑技术,并已成功地应用于 许多生物,其中包括几个植物物种。然而,在植物中,基因组编辑试剂载体的传递仍然是一个挑战。最近,来自清华大学和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 Nature子刊《Scientific Reports》发表的一项研究中,报道了一个基于病毒的引导RNA(gRNA)传递系统,用于CRISPR/Cas9介导的植物基因组编辑 (VIGE),可以用来精确地靶定基因组位置,并引发突变。 本文通讯作者是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刘玉乐教授。刘玉乐教授1988年毕业于南开大学,1992年在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获硕士学位,1997年, 获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与英国苏格兰作物研究所联合培养博士,曾在英国苏格兰作物研究所、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丁分校、美国耶鲁大学做过访问学者、博士后和 Associate Research Scientist,2007年至今为清华大学教授,“百人计划”责任教......阅读全文

微生物所等揭示植物基因沉默抵抗双生病毒新机制

  植物转录后基因沉默(PTGS)和转录水平基因沉默(TGS)是其抵抗病毒以及其它外源基因入侵的一套基于核酸的免疫系统。该系统能够监测、发现并及时清除病毒或外源基因的表达产物,产生对病毒等多种病原的抗性。近几年来,生物体如何在利用该机制抵抗病毒等病原入侵的同时,保持内源基因表达的稳定性是一个热点科学

病毒也能感染植物吗?

  病毒也能感染植物吗?  人和动物都会因为被病毒感染而生病,那么地球上的植物会不会被病毒感染哪?是的,所有的生物体,甚至包括病毒本身都会受到病毒的侵染,植物也包括其中。当然,植物不长腿,没有办法像动物那样从一个地方跑到另外一处,植物病毒想要扩展地盘,从一株感染的植物成功传染到另外一株植物,那它们就

用化学常识解释转基因

  河南日报退休高级编辑,大河健康报退休总编,河南农大兼职教授,中国新闻奖获得者。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  大家好。大家都是经常来图书馆借书、看书的读者,如今喜欢看书的人真是难能可贵。看年龄,大家多数是60后、50后,少数是70后、40后。大家可能都不是生物专业的大学生,但是大家在中学阶段都学过化

狙击艾滋病毒――“引蛇出洞”还是“关门打狗”?

  曾庆平   有很多非专业或跨专业人士对于人类为何数十年攻克不了艾滋病难题感到迷惑不解,那是因为他们不太了解艾滋病毒致病的“特洛伊木马”机制。   艾滋病毒之所以能“摧毁”人类的免疫系统,是因为它们专门感染并杀死免疫细胞。不过,只要它们在免疫细胞内复制并产生新的病毒,人体都能立即识别它们并设法

病毒基础知识(3)

(四)分子病毒学的研究时期  自从1953年DNA双螺旋结构理论建立以来,由于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应用,使得病毒学的研究步入了分子病毒学的发展时期。50年代至60年代是分子生物学的奠基时代,而病毒特别是噬菌体和植物病毒为此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分子病毒学也正是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过程中

《科学》文章:植物免疫关键机制被破解

生物通报道:来自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研究人员的一项最新研究确定了植物免疫响应过程中的一个关键信号——水杨酸甲酯(methylsalicylate)。这种类似阿司匹林的物质能够提升植物免疫系统的“警戒等级”。研究的相关论文发表在10月5日的《科学》杂志上,该研究成果有望使科学家改造植物的防御能力。 &n

我国科学家建立植物负义链 RNA 病毒反向遗传学体系

  近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在线发表了南京农业大学植物病毒学实验室教授陶小荣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他们成功拯救出番茄斑萎病毒,在全球首次建立植物多分体负义链 RNA 病毒的反向遗传学体系,攻克了植物多分体负义链 RNA 病毒研究中的 “卡脖子” 难题。  论文通讯作者陶小荣介绍,负义链 RNA 病

从历史探究病毒的免疫系统

  CRISPR/Cas的工作原理不是很复杂,当病毒感染细菌之后,细菌会把病毒的基因组序列的片段插入自己的基因组里,这样病毒的“模样”就被记录下来了,细菌存放入侵病毒序列的基因区域呈现出“规律间隔成簇短回文重复序列”(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

转基因植物及其安全性研究进展

  摘要:介绍了目前常用的植物转基因方法,并简要就转基因植物的生态安全性、35S启动子安全性、栽体骨架序列安全性、抗生素抗性标记基因安全性和食品安全性五个方面进行了综述。   21世纪,生命科学成为了自然科学中的主导科学。生物技术的核心是基因工程技术,新的技术带来了巨大的科学发展及经济效益,同时

转基因植物及其安全性研究进展

  摘要:介绍了目前常用的植物转基因方法,并简要就转基因植物的生态安全性、35S启动子安全性、栽体骨架序列安全性、抗生素抗性标记基因安全性和食品安全性五个方面进行了综述。   21世纪,生命科学成为了自然科学中的主导科学。生物技术的核心是基因工程技术,新的技术带来了巨大的科学发展及经济效益,同时

三种植物基因克隆的策略与方法

基因的克隆就是利用体外重组技术,将特定的基因和其它DNA顺序插入到载体分子中。基因克隆的主要目标是识别、分离特异基因并获得基因的完整的全序列,确定染色体定位,阐明基因的生化功能,明确其对特定性状的遗传控制关系。通过几十年的努力由于植物  发育,生理生化,分子遗传等学科的迅速发展,使人们

植物基因转化常用方法-4

1.2 其它的基因附加工程在水稻、棉花、马铃薯、番茄和其它作物上也进行了δ-内毒素工程,获得昆虫抗性也不仅仅是指有着一种方法。蛋白酶抑制剂也是较好的选择,它可以一只昆虫肠道内的蛋白酶活性,阻止或减缓害虫生长,许多植物能产生蛋白酶抑制剂,如豇豆和common bean, 他们的基因

三种植物基因克隆的策略与方法

基因的克隆就是利用体外重组  技术,将特定的基因和其它DNA顺序插入到载体分子中。基因克隆的主要目标是识别、分离特异基因并获得基因的完整的全序列,确定染色体定位,阐明基因的生化功能,明确其对特定性状的遗传控制关系。通过几十年的努力由于植物发育,生理生化,分子遗传等学科的迅速发展,使人们

病毒通过泛素化调控寄主de novo甲基化研究取得进展

  双生病毒(Geminivirus)是一组具有双生颗粒形态的单链环状植物DNA病毒。由于双生病毒主要依赖于植物宿主系统来完成生活史,能够通过自身编码的少数几个蛋白来调控植物的若干重要生命过程,因此,对双生病毒展开深入研究,有助于揭示植物自身若干重要生命过程的分子机制。另外,双生病毒侵染广泛的农作物

病毒学家田波院士:锐志精研济苍生

   田波院士最卓越的地方恰恰在于他对国家社稷民生的体贴关怀,心怀苍生,科研事业高度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此成其“大”;密切关注国际科学前沿,及时追踪领域最新趋向,活到老学到老,眼界开阔,此成其“高”。  田波(1931年12月~)  著名病毒学家,中科院院士。山东桓台人。1954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

真核细胞表达系统的类型与常用真核细胞表达载体

原核表达系统是常被用来研究基因功能的成熟系统,由于原核表达系统具有包涵体蛋白不易纯化、蛋白修饰不完整等缺陷,人们也开始利用真核细胞表达系统来研究基因。自上世纪70年代基因工程 技术诞生以来,基因表达技术已渗透到生命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并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实施的进行,在技术方法上得到了很大发展,时至今

微生物所揭示红光调控植物抗虫媒病毒新机制

  病害三角(disease triangle)是描述疾病流行规律的理论,该理论指出“病害三要素”为致病病原生物、易感宿主和适合的环境条件,三者相互作用才能引起侵染性病害。大部分已知的植物病毒由媒介昆虫传播,植物虫传病毒是制约我国农作物高产稳产的主要因素之一。以往的作物病毒病害研究注重病毒和植物宿主

RNAi的发现和起源

首次发现dsRNA能够导致基因沉默的线索来源于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的研究。>1995年,康乃尔大学的Su Guo博士和>Kemphues在试图阻断秀丽新小杆线虫(C.  elegans)中的par-1基因时,发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现象。她们本是利用反义

华人科学家王明波荣膺“澳总理科学奖”

其植物基因抑制研究在全球得到广泛应用,可培育出蓝玫瑰  据www.abc.net.au网站2007年9月20日报道,通过揭露如何抑制植物基因,澳大利亚两名科研人员王明波博士和彼得·沃特豪斯博士使蓝玫瑰的培植成为可能,他们因此荣膺“澳大利亚总理科学奖”。 王明波博士和彼得·沃特豪斯

植物如何抵抗病毒?他们发现植物干细胞广谱抗病毒机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赵忠团队通过发育生物学和植物病毒学两个领域的交叉研究,找到植物干细胞免疫病毒的关键因子——WUSCHEL(WUS)蛋白,揭示了植物干细胞广谱抗病毒机制,为多种作物抗病毒防治提供了新思路。该成果10月9日发表于《科学》。  目前,植物病毒病害已成为农业生产中的第二

转基因植物及其安全性研究进展(二)

2.1.3雄性不育和无融合生殖机制的利用 由于基因漂移主要是通过花粉的传播和受精来实现的,释放雄性不育品种是阻止转基因逃逸的一种直接而有效的方法,它对既能有性生殖又能无性繁殖的一类作物 (如马铃薯)尤为适用。虽然这种方法并不是万无一失的,但这类转基因作物的释放还是能大大降低其生态风险性。无融合生

常用的植物目的基因克隆技术

1、通过已知基因产物的分析和鉴定这类技术主要通过生物化学和病理学研究分离鉴定有关基因的蛋白产物,并对蛋白质氨基酸顺序进行分析,推断出编码该蛋白质的基因序列,然后通过抗体、寡聚核苷酸探针或PCR制备的探针对文库进行筛选来分离目的基因。如植物抗病虫基因工程中常用的苏云金杆菌杀虫晶体蛋白基因(Bt基因)、

噬菌体: 开启生物宇宙暗物质研究大门

  20世纪初,大多数研究者认为DNA是一种“愚蠢的分子”,因为太简单而对于生命传输没有任何价值。相反地,科学家们更加拥护蛋白质,它们拥有很强的可变性和复杂性,是遗传的关键组成部分。然后到了20世纪50年代初,遗传学家Alfred Hershey 和 Martha Chase在对噬菌体的研究

常用的分子生物学基本技术

核酸分子杂交技术由于核酸分子杂交的高度特异性及检测方法的灵敏性,它已成为分子生物学中最常用的基本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基因克隆的筛选,酶切图谱的制作,基因序列的定量和定性分析及基因突变的检测等。其基本原理是具有一定同源性的原条核酸单链在一定的条件下(适宜的温室度及离子强度等)可按碱基互补原成双链。杂交的

遗传修饰(转基因)风险评估(二)

3. 慎重向环境释放未经事先批准的转基因植物是不能够释放到环境中去的。在欧洲,2001/18 号欧盟指令( 见注 7 ) 专门规定了慎重向环境中释放转基因植物。该指令涵盖了两种类型的环境释放: 实验释放 ( B 部分)和投放市场的商业释放( C 部分)( 见注 8) 。对于每个授权的 B 释

《植物学报》:花椰菜花叶病毒与成HIV病毒致病机理相同

据《植物学报》报道,美国普渡大学研究人员发现,常见的花椰菜花叶病毒(CaMV)和造成艾滋病的HIV病毒,用同样的过程在其寄生的细胞内繁衍、扩散疾病。人类应该能够从植物病毒研究中获取灵感,使HIV病毒停止复制。 普渡大学植物病理学教授陈志祥(音译)说:“当HIV病毒‘击中’某人后,它必须‘招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蝴蝶也是“转基因”

  来自法国巴伦西亚大学和图伦大学的研究小组发现,来自于寄生蜂的基因存在于许多种蝴蝶的基因组中。这些基因通过一种寄生蜂相关的病毒,从而水平转移到这些蝴蝶的基因组中。似乎这些来自寄生蜂的基因已经被蝴蝶基因组“驯化”,并可能被用来发挥作用,来保护蝴蝶抵抗他致病病毒。这些研究结果,发表在《PLoS Gen

植物病毒检疫技术突破填补国内空白

经过半年多的努力,中山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分子生物学实验室27日传出喜讯,该实验室已经制备出我国最新颁布的检疫性植物病毒李痘病毒、李属坏死环斑病毒和侵染香蕉最为严重的病毒之一黄瓜花叶病毒的抗血清,价值超亿元,该项技术填补了广东检验检疫系统在全国植物病毒方面无自制抗血清的空白。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

美国放行基因编辑蘑菇和玉米 不含任何外源DNA

   美国农业部对采用基因编辑技术的新型作物网开一面,是由于基因编辑后的作物,不含任何新引入的遗传物质或外源DNA。当技术飞奔时,既面临重新定义转基因,也要思考监管如何收放。   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美国农业部相继豁免了一种基因编辑蘑菇和一种基因编辑玉米的监管。   它们都采用了一种名为CRISPR

浙江大学最新评述:深度测序技术发掘植物病毒资源

  科学通报,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这两份期刊均是由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主办的,我国学术期刊中的知名品牌,被国内外各主要检索系统收录,如国内的《中国科学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等;美国的SCI、CA、EI,英国的SA,日本的《科技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