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山天文台上海天文台举办行星科学联合研讨会

2月22日,紫金山天文台—上海天文台行星科学联合研讨会在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召开。上海天文台叶叔华院士等行星科学方面的专家和研究人员一行23人,与紫金山天文台行星科学相关领域科研人员就行星科学的发展和合作进行了研讨及座谈。紫台副台长杨戟常务、书记鲁春林、副台长甘为群等参加了研讨会。 研讨会首先由双方分别介绍了在行星科学研究总体情况和“十二五”规划,然后双方行星科学领域研究人员分别从行星物理、行星化学、探测技术等方面就各自研究的方向进行了专题报告。报告结束后代表们对行星科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战略规划以及双方合作前景等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最后代表们一致认为在行星科学领域双方优势互补,亟需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整合优势资源,抓住发展机遇,把行星科学研究做大做强。 ......阅读全文

紫金山天文台上海天文台举办行星科学联合研讨会

  2月22日,紫金山天文台—上海天文台行星科学联合研讨会在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召开。上海天文台叶叔华院士等行星科学方面的专家和研究人员一行23人,与紫金山天文台行星科学相关领域科研人员就行星科学的发展和合作进行了研讨及座谈。紫台副台长杨戟常务、书记鲁春林、副台长甘为群等参加了研讨会。

紫金山天文台揭示原行星盘上尘埃尺寸的变化

近日,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分子云与恒星形成团组对尘埃尺寸在原行星盘径向的分布进行细致研究。相关研究成果以The Radial Profile of Dust Grain Size in the Protoplanetary Disk of DS Tau为题,发表在Monthly Notices o

紫金山天文台新发现两颗近地小行星

2022年7月27日,国际小行星中心发布公告确认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紫台)于7月23日和24日新发现两颗近地小行星,2022 OS1和2022 ON1。这两颗小行星都是紫台盱眙近地天体观测站近地天体望远镜观测到的。至此,该望远镜一共发现32颗近地小行星。 小行星2022 OS1是7月23日

紫金山天文台监测到飞掠地球的近地小行星

  6月23日,美国林肯实验室发现了一颗暗弱而又特别的近地小行星2011MD,其特殊的轨道立即引起国际近地天体联合监测网的密切关注。紫金山天文台盱眙天文观测站近地天体望远镜当即进行追踪观测。6月26日晚,雨后晴天来临,赵海斌博士利用近地天体望远镜跟踪移动天体的方法进行拍摄,快速移动的近地小行星201

“陆埮星”命名仪式在南京举行

  2月23日,是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陆埮院士八十寿诞。紫金山天文台广邀学界同仁,牵头举办“天体物理与相关物理前沿”研讨会暨庆祝陆埮院士八十华诞活动。  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学部主席团执行主席白春礼,中科院基础科学局局长刘鸣华专门发来贺信对陆埮院士八十华诞表示衷心的祝贺和良好的祝

紫金山天文台最新发现一阿波罗型小行星即将飞掠地球

  11月8日,国际小行星中心(MPC)发布了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新发现近地小行星2020 VA1,该小行星是一个Apollo型的近地小行星,目前正在接近地球,预计将于2020年11月20日飞掠地球。  2020 VA1是紫金山天文台近地天体望远镜于北京时间2020年11月6日20时57分03秒新

“日地活动现象中基本等离子体过程”学术研讨会洛阳召开

  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主办、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和洛阳师范学院联合承办的“日地活动现象中基本等离子体过程”学术研讨会于6月21日至24日在河南洛阳举办。来自美国马里兰大学、加州大学、奥本大学、台湾中央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以及中国科学院等单

紫金山天文台等基于ALMA观测揭示LkCa-15原行星盘的气体...

紫金山天文台等基于ALMA观测揭示LkCa 15原行星盘的气体和尘埃分布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天体物理学杂志》) 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季江徽课题组与合作者的研究成果,该项研究利用Atacama Large Millimeter/submillime

紫金山天文台揭示近距双星系统中S型行星的形成机制

  8月21日,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月刊》)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季江徽课题组对近距双星系统中S型行星(行星环绕双星中的一颗运行)形成机制的研究。该工作揭示环双星的多行星系统内部发生的散射过程和

紫金山天文台发现三个不同类型的近地小行星

  1月24日,国际小行星中心(Minor Planet Center,MPC)发布了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刚发现的3个近地小行星2017 BK3、2017 BL3、2017 BM3,这三个小行星分属Amor型、Apollo型和Aten型近地小行星。  1月21日,紫金山天文台近地天体望远镜团组的科

紫金山天文台等对图塔蒂斯小行星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近年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11273068, 11473073,41403056)等资助下,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与中科院行星科学重点实验室的季江徽课题组利用嫦娥二号探测数据对图塔蒂斯小行星的研究取得了系列重要进展。2015年11月2日,Nature出版集团旗下期刊《Scientific

一颗中国发现的小行星被正式命名“萧晖荣星”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3月18日向媒体通报,该台于2008年3月3日发现的一颗小行星(国际编号为188973)已被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正式命名为“萧晖荣星”。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杨捷兴介绍,2008年3月3日,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盱眙观测站在室女星座发现了一颗新小行

“有机组分分析仪专题研讨会”在紫台召开

  9月16日,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组织召开“我国小行星探测有机组分分析仪专题研讨会”。来自中国科技大学、复旦大学、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总体部和紫台专家约20人参会,就有机组分分析仪载荷设计方案进行深入研讨和广泛交流。   紫台台长杨戟致欢迎辞。杨戟指出,小行星探测有机组分分析仪载荷的研制创新性

中科院行星科学重点实验室开展2014年首次学术交流活动

  1月19日至21日,中国科学院行星科学重点实验室邀请了美国行星科学研究所的李荐扬博士到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开展学术交流。   1月20日,李荐扬在紫金山天文台大楼517会议室做了题目为Comet ISON: An interesting comet from the beginning

墨子巡天望远镜发现首批近地小行星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1/512953.shtm11月24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获悉,国际小行星中心近日发布公告确认墨子巡天望远镜新发现两颗近地小行星——2023 WX1和2023 WB2,这是墨子巡天望远镜发现的首批近

中国两大日全食观测项目独领风骚

  新华网南京7月21日电 记者从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获悉,为22日即将发生的日全食,中国天文学家已架设了多架望远镜瞄准太阳。其中,白光日冕17点观测项目和水内小行星多点搜索项目可谓“独领风骚”。   据了解,中国国内天文台均有项目参与了此次日全食科学观测活动,主要项目有闪光谱、日冕光谱、白光日冕1

紫金山天文台等揭示图塔蒂斯小行星表面碎石分布特征

  Nature出版集团旗下期刊Scientific Reports(《科学报告》)于11月2日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与中国科学院行星科学重点实验室季江徽课题组以及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黄江川、澳门科技大学与台湾中央大学教授叶永烜、美国西南研究所博士Simone Marchi等

我国第一架近地天体探测望远镜正式运行

  我国第一架近地天体探测望远镜正式运行   小行星、近地天体的搜索和危险评估是这台望远镜主要观测目标   施密特型近地天体望远镜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施密特型近地天体望远镜12月26日通过中科院组织的专家组验收鉴定。这标志着我国第一架近地天体探测望远镜有了自己的“身份证”,进入正式运行

墨子巡天望远镜发现首批近地小行星

  11月24日,从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获悉,国际小行星中心近日发布公告确认墨子巡天望远镜新发现两颗近地小行星——2023 WX1和2023 WB2,这是墨子巡天望远镜发现的首批近地小行星。  近地小行星2023 WX1和2023 WB2均是2023年11月18日首次观测到,发现时的视亮度分别为2

璀璨星光里,多了一颗“南邮星”

  在80周年校庆之际,南京邮电大学收到一份来自宇宙的特殊礼物。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为表彰南京邮电大学在电子信息领域作出的卓越贡献,编号420612的小行星正式被命名为“南邮星”。  11月20日,南京邮电大学举行的办学80周年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同时也举行了“南邮星”命名仪式。无垠苍穹中,添了一

天上多了一颗“侯祥麟星”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7822.shtm 科技日报北京4月4日电 (记者操秀英)浩瀚太空又新添一颗以中国科学家命名的小行星——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编号为236845号小行星被正式命名为“侯祥麟星”。4月4日,

紫金山天文台等对4179号小行星图塔蒂斯研究获重要进展

  12月12日,Nature出版集团旗下期刊Scientific Reports(《科学报告》)在线发表了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与多家单位共同合作研究的成果(紫台作为通讯作者单位),利用嫦娥二号探测器对4179号小行星图塔蒂斯飞越探测获取的光学图像,揭示了该小行星的物理特性、表面特征、内部结构以及

国家天文台中国SONG项目设备通过验收

  SONG(Stellar Observations Network Group)是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自主布局的重点发展项目。通过研发高性能设备,国家天文台SONG项目和全国恒星物理研究团队将参与全球恒星时域研究网络的国际合作。12月14日,“中国SONG望远镜”和高分辨光谱仪研制项目验收会由中

紫金山天文台利用行星光线偏折检验广义相对论获新进展

   自1915年广义相对论诞生以来,对广义相对论的检验从未中断。1919年,太阳引力偏折测量在亚角秒精度验证了广义相对论,并被评价为“科学革命/新宇宙理论/牛顿思想被推翻”。2019年7月,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提出太阳系内行星、大卫星等引发的光线偏折(如图)的高精度高灵敏度天体测量,可为检验广义

紫金山天文台找到月球大碰撞事件的新证据

  《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4月5日线上刊登了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行星化学研究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人员在三块月球陨石中找到了迄今为止太阳系范围内最大氯同位素分馏效应。据悉,巨大氯同位素分馏效应只能通过剧烈的高温高能过程才能产生,从而证实了月球起源于一次惨烈的碰撞事件

我国发现2022年首颗近地小行星

从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获悉,该台近地天体望远镜近日发现一颗正在向地球飞来的近地小行星。国际小行星中心将其编号为2022 AA,预计它将于2月4日飞掠地球。这也是2022年全球范围内发现的首颗近地小行星。    紫金山天文台近地天体望远镜团组首席科学家赵海斌介绍,这颗小行星于1日21时33分左右被近

国家“973”计划南极巡天项目启动会召开

  11月20日,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973)项目“利用南极巡天望远镜在超新星宇宙学及太阳系外行星方面的前沿研究”启动会在北京召开。该项目由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主持,联合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中科院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

暗物质与空间天文重点实验室召开2012年学术委员会会议

会议现场   6月28日,中国科学院暗物质与空间天文重点实验室紫金山天文台召开2012年学术委员会会议,学术委员会方成院士、陆埮院士、崔向群院士等10位委员及挂靠单位紫金山天文台杨戟台长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学术委员会主任甘为群研究员主持。   首先,紫金山天文台台长杨

中科院专家称未来50年小行星撞地球概率是百分之一

  对近期网间“2036年小行星撞地球”消息,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王思潮2月13日告诉记者,仅为二十五万分之一的概率是极低的。但他预计,未来50年内,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概率是百分之一。  类似科幻电影中的“天地大冲撞”危险已不是杞人忧天。目前全球天文学家总共发现几十万颗小行星,其中可

研究揭示开普勒环双星系统中行星的轨道形成机制

  10月31日,国际天文学术期刊The Astronomical Journal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季江徽课题组对美国开普勒(Kepler)空间望远镜所发现的环双星系统中的行星(Circumbinary Planets,简称CBP)轨道构型研究结果。该项工作揭示了CBP轨道的可能形成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