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施一公院士Genes&Dev凋亡研究新成果

清华大学的施一公(Yigong Shi)教授是国际著名的结构生物学家,在细胞凋亡、大分子机器、膜蛋白研究领域占据国际领先地位。曾荣获国际赛克勒生物物理学奖、香港求是基金会杰出科学家奖、谈家桢生命科学终身成就奖、瑞典皇家科学院爱明诺夫奖等多个国内外大奖。2008年施一公放弃国外的优厚条件选择回国,在Nature、Science等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了多篇论文,同时他也搭建起了以清华大学为中心的人才引入桥梁。现担任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和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外籍院士。 十一月五日,施一公院士课题组在国际权威刊物《Genes & Development》发表一项最新研究成果,题为“Atomic structure of the apoptosome: mechanism of cytochrome c -and dATP-mediated activation of Apaf-1”。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单粒子......阅读全文

20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结果名单之复旦大学(生物类)

  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消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12年度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重大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地区科学基金项目、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项目、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款项目等方面的评审结果。有关评审结果将通知相关依托单位,其科研管理人员可登录

20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哪些干细胞项目资助金额最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12年度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重大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地区科学基金项目、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项目、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款项目等方面的评审结果。有关评审结果将通知相关依托单位,其科研管理人员可登录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https:

20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结果名单之复旦大学(生物类)

  301 81201256 牛辰 复旦大学 丝/苏氨酸蛋白激酶Stk调控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和毒力的分子机制研究 H1901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3 2013-1-1 2015-12-31   302 81201277 毛日成 复旦大学 干扰素刺激基因MS4A4A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机制

第十六届全国分子光谱学术会议圆满闭幕

  2010年11月3日下午,为期两天的第十六届全国分子光谱学术会议在环境优美的郑州大学新校区落下帷幕。大会闭幕式之前,多位著名国内外专家学者继续给出了精彩的大会报告。 北京师范大学质谱中心主任 谢孟峡教授   首先,来自北京师范大学质谱中心主任谢孟峡教授为大家带来了题为《黄酮类药物与蛋白质

施一公院士Genes&Dev凋亡研究新成果

  清华大学的施一公(Yigong Shi)教授是国际著名的结构生物学家,在细胞凋亡、大分子机器、膜蛋白研究领域占据国际领先地位。曾荣获国际赛克勒生物物理学奖、香港求是基金会杰出科学家奖、谈家桢生命科学终身成就奖、瑞典皇家科学院爱明诺夫奖等多个国内外大奖。2008年施一公放弃国外的优厚条件选择回国,

光源生物大分子晶体学线站用户最新成果在CELL上发表

  近日,上海光源生物大分子晶体学线站用户——清华大学生命学院施一公、医学院颜宁研究组在CELL发表论文揭示CED-4细胞凋亡体的结构与功能机理。  施一公领导的实验室一直致力于对细胞凋亡调控机理的研究。颜宁的博士研究即因为揭示EGL-1、CED-9调控CED-4的机理而获

施一公在细胞凋亡研究领域取得新突破

  日前,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施一公教授实验室在《Genes & Development》发表名为“Mechanistic insights into CED-4-mediated activation of CED-3”的学术论文。本文的第一作者黄渭蛟为生命学院的博士研究生。   细

施一公畅谈生物科技:未来人类能活200岁

  通过控制并有效利用细胞组织结构,未来人类的寿命有望达到200岁。这是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生物学院院长施一公昨天在哈尔滨工业大学畅谈生物科技带来的变革时说的。   “人活着,人体细胞就不断更新。一个小时里,身上各个器官至少有 1.5 亿个细胞凋亡,一天下来有 30 亿个细胞凋亡。”施一公院士

袁钧英发Cell综述 深度解析细胞坏死

  来自哈佛医学院华人女科学家袁钧英教授,与另外一位学者发表了题为“SnapShot: Necroptosis”的综述性文章,重点论述了由RIPK1和RIPK3激酶介导的细胞坏死,指出抑制细胞坏死将能用于人类疾病的治疗。相关文章公布在7月11日Cell杂志上。   袁钧英教授是著名的华裔科学家,与施

2019年中国学者发表CNS统计,谁是CNS发表之王?

  【51/52】2019年4月4日,清华大学柴继杰课题组、中科院遗传发育所周俭民课题组和清华大学王宏伟课题联合同期背靠背发表两篇重量级Science文章,完成了植物NLR蛋白复合物的组装、结构和功能分析,揭示了NLR作用的关键分子机制,是植物免疫研究的里程碑事件。两篇文章分别是: "Li

清华施一公院士PNAS发表老年痴呆研究新成果

  来自清华大学的研究人员证实,古细菌presenilin同系物PSH能够像人类γ-secretase一样裂解淀粉样前体蛋白(APP)。这一研究发现有可能会推动发现γ-secretase的抑制剂及调节剂。相关论文发表在3月2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  清华大学的

施一公院士Genes&Dev凋亡研究新成果

  清华大学的施一公(Yigong Shi)教授是国际著名的结构生物学家,在细胞凋亡、大分子机器、膜蛋白研究领域占据国际领先地位。曾荣获国际赛克勒生物物理学奖、香港求是基金会杰出科学家奖、谈家桢生命科学终身成就奖、瑞典皇家科学院爱明诺夫奖等多个国内外大奖。2008年施一公放弃国外的优厚条件选择回国,

清华施一公院士PNAS发表乙肝新成果

  来自清华大学的研究人员对抗凋亡蛋白Bcl-2与乙肝病毒蛋白HBx之间的互作进行了结构与生物化学分析,研究结果发布在2月8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清华大学的施一公(Yigong Shi)教授。施一公研究组主要致力于运用结构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的手段研究肿瘤发生和细

2019中国生命科学领域CNS盘点:曹雪涛 颜宁 施一公上榜

  截至2019年12月23日,中国学者在Cell,Nature及Science在线发表了107篇文章(2019年的Cell ,Nature 及Science 已经全部更新),iNature团队对于这些文章做了系统的总结:  按杂志来划分:Cell 发表了31篇,Nature 发表了44篇,Scie

2014,卓尔不群的微笑熠熠生辉

  是谁用创新的力量改造当下?是谁在科技的路上引领未来?是谁的执着让你叹服?是谁的微笑让你感动?在2015年的门口回望,在科技领域,这一年有太多的人值得我们徐徐道来,篇幅不够就简而言之吧。   张存浩 程开甲: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关键词:至高荣誉   1月10日,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Nature免疫学:解放天然的癌症杀手

  人体免疫系统主要由先天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两部分组成。先天免疫是机体对抗疾病的一线防御,该系统能够识别造成感染的病毒和细菌,对入侵者发起攻击并触发炎症应答。如果病原体成功逃脱,先天免疫系统就会激活适应性免疫应答,对入侵者发起更为猛烈的攻击。自然杀伤(NK)细胞是先天免疫系统的重要成员,能够识别和消灭

施一公院士PNAS发表凋亡研究新成果

  来自清华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揭示出了Apaf-1凋亡体(apoptosome)激活caspase-9的分子机制,研究论文“Molecular determinants of caspase-9 activation by the Apaf-1 apoptosome”发表在10月13日的《美国

大跃进 | 中国学者CNS发表超过100篇生命科学领域研究成果

  【50】2019年4月12日,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徐华强,王明伟,浙江大学张岩及匹兹堡大学医学院Jean-Pierre Vilardaga共同通讯在Science发表题为“Structure and dynamics of the active human parathyroid hormone r

201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抗体项目

  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消息,8月17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1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项目评审结果,其中面上项目16934项、重点项目612项、创新研究群体项目38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00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6112项、地区科学基金项目2872项、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

清华施一公院士Nature子刊发表重要新成果

  来自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研究人员报告称,他们获得了26S蛋白酶体(proteasome)的原子结构,这一研究成果发布在7月18日的《自然结构与分子生物学》(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杂志上。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清华大学的施一公(Yigo

中国科学家1月参与发表多篇Nature文章

  1月中国学者参与的多项研究在Nature杂志及其重要子刊上发表,其中包括心肌细胞坏死新机制,炎症细胞造成神经修复障碍的新发现,以及天然免疫综述文章等。  首先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肖瑞平研究组发现受体相互作用蛋白3 (RIP3) 通过活化钙/钙调素依赖的蛋白激酶II (CaMKII)参与心脏缺血

清华施一公CellRes揭示细菌耐酸机制

  来自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证实,L-谷氨酰胺通过酶促反应释放氨,使得大肠杆菌获得了耐酸性。相关论文“L- glutamine provides acid resistance for Escherichia coli through enzymatic release

清华施一公院士Nature子刊发表重要新成果

  来自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研究人员报告称,他们获得了26S蛋白酶体(proteasome)的原子结构,这一研究成果发布在7月18日的《自然结构与分子生物学》(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杂志上。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清华大学的施一公(Yigo

清华施一公院士PNAS发布蛋白酶体研究新成果

  来自清华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哈佛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采用单颗粒冷冻电子显微镜解析了酵母内源性26S蛋白酶体(proteasome)的结构,揭示出了两种主要的构象状态。这些研究成果发布在2月29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施一公(Yigong Shi)教授与

清华大学施一公最新JBC文章

  来自清华大学生科院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Crystal structure of the yeast metacaspase Yca1”的文章,报道了一种重要的蛋白酶:Yca1 metacaspase的晶体结构(分辨率为1.7 angstrom),并由此分析了这种酶的作用特点。

清华施一公院士PNAS解析与老年痴呆症相关的早老素蛋白

  生物通报道:阿尔茨海默氏病(AD)是最常见的痴呆症形式,但是我们对AD的病因仍然知之甚少。最近,来自清华大学的研究人员,采用高度纯化的重组γ-分泌酶,检测了128个AD来源的早老素蛋白-1(PS1)突变对β淀粉样蛋白(Aβ42和Aβ40)产量的影响,相关研究结果发布在12月5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

施一公:“大牛”科学家的舍与得

  “人活一口气”成就学术牛人   “三个在膜蛋白方面的研究成果,在膜转运蛋白和离子通道方面引起国际关注,其中两篇论文发表在《自然》上,一篇论文发表在《科学》上。”说起团队去年取得的科研成果,施一公毫不掩饰自己的骄傲与自豪。回国两年即取得了“超过在普林斯顿鼎盛时期”的成果,施一公此前绝没有想到

Nature关注施一公二次参选中科院院士

  5月20日,中国科学院(CAS)公布了两年一届新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名单。在这些参与候选的颇有声望的科学家中,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施一公(Shi Yigoing)成为了最受关注的焦点,2年前他第一次参与中科院院士评选最终却没有获得成功。   施一公的专长是蛋白质晶体学,其研究组主要致力

清华施一公院士发表2016开年Science文章

  来自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的研究人员报告称,他们获得了分辨率为3.8埃的U4/U6.U5 三小核核糖核蛋白复合物(U4/U6.U5 tri-snRNP)三维结构,由此提供有关剪接体(spliceosome)组装和催化的新见解。研究结果发布在1月7日的《科学》(Scienc

施一公院士PNAS发表阿尔兹海默症最新研究成果

   阿尔茨海默氏症是一种发病率最高,危害最大的中枢神经系统退变性疾病。膜内蛋白酶γ-分泌酶在这一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在来自清华大学的研究人员揭示出了γ-分泌酶组件nicastrin的晶体结构,这为理解γ-分泌酶的组装及工作机制,以及阿尔茨海默氏症的发病机理提供了重要线索。研究结果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