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海洋动物的“晚餐铃”

在阳光照射的海面下方,海洋的光与暗的交界处存在着一段叫做“黎明水域”(twilight zone)的区域。这一区域在海面下方200米到1000米之间,其中生活着大量的海洋动物。由于该区域没有植物存在,因此大量动物需要向水面方向漫游寻找食物。 如今,研究者们发现这种群体性的迁移活动会产生一种十分独特的声音。 这种低频的声波仅仅比背景声音大3-6个分贝,人耳几乎难以觉察到,但是对于敏感的声波收集设备来讲,已经足够了。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最近在新奥尔良召开的美国地质协会海洋科学会议上。 为了捕捉这一声音,研究者们花费数夜的时间,在圣地亚哥的海域附近对水下的声波进行了收集。 他们发现,海洋动物们每天会释放两次相关的信号:其中一次是当它们从海底上升到海面上寻找食物的过程中;第二次则发生在觅食活动结束后返回海底时。 而这一声波对于捕食者来说则相当于"晚餐铃声",即能够帮助捕食者们确定它们的猎物就在附近。 这类声波究竟是由哪类生......阅读全文

Science:海洋动物的“晚餐铃”

  在阳光照射的海面下方,海洋的光与暗的交界处存在着一段叫做“黎明水域”(twilight zone)的区域。这一区域在海面下方200米到1000米之间,其中生活着大量的海洋动物。由于该区域没有植物存在,因此大量动物需要向水面方向漫游寻找食物。  如今,研究者们发现这种群体性的迁移活动会产生一种十分

法国禁止圈养海豚等海洋动物

    法国环境部长赛格琳·罗雅尔5月6日表示,法国将采取“更严格”措施,禁止圈养海豚、虎鲸等海洋动物。  据当地媒体报道,法国环境部近日通过一项新规定,除了目前在已授权的海洋馆里生活的逆戟鲸和宽吻海豚外,禁止其他一切圈养海豚和鲸的行为。  规定要求目前饲养海洋动物的泳池面积要“增大至少150%”,

微塑料污染-威胁海洋滤食动物

  据新华社报道,一项国际研究日前发现,海洋微塑料污染会对鲱鱼和须鲸等海洋滤食性动物的生长和繁殖带来不利影响。这再次警示了微塑料对海洋生态 系统的危害。  微塑料是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颗粒和纺织纤维,海中的微塑料易被浮游生物吃掉,通过食物链进入滤食性动物体内,并因难以降解而长期累积。  海洋中的滤食

日本海洋食物链将受污染-海洋动物或因辐射变异

  当地时间4月2日,日本官员证实,福岛第一核电站二号机组的含高浓度辐射物质积水,渗出反应堆,流入太平洋。专家们表示,福岛核电站放射性物质流入海洋,可能导致海洋生物死亡,或发生基因变异。  放射污水泄漏源已找到  东京电力公司2日宣布,二号机组放射污水泄漏的源头已

日本深海采矿让海洋动物逃离家园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7/505135.shtm   2020年,日本首次成功从深海山脉顶部提取钴结壳,以提炼钴——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电池的矿物。这导致直接开采区不仅变得不适合海洋动物居住,而且采矿还会产生沉积物并向周围水域扩散。

海洋硅藻存在与动物类似尿素循环

  据美国物理学组织网近日报道,科学家发现,海洋中极为丰富的单细胞生物硅藻存在与动物相类似的尿素循环,这种循环使硅藻能有效地利用碳和氮。该论文发表在近期出版的《自然》杂志上。   硅藻类是十分微小的生物,为真核藻类,多数为单细胞生物,具有由硅构成的独特细胞壁。硅藻类是了解海洋生态环境系统是否健康的关

海洋无脊椎动物胚胎的培养设备实验

培养胚胎用玻璃器具和塑料器具的处理 试剂、试剂盒 硝酸                                                                  EDTA                                          

海洋无脊椎动物胚胎的培养设备实验

培养胚胎用玻璃器具和塑料器具的处理             试剂、试剂盒 硝酸 EDTA

海洋无脊椎动物胚胎的培养设备实验

试剂、试剂盒 硝酸EDTA蒸馏水 仪器、耗材 玻璃器具 实验步骤 一、胚胎学玻璃器具的酸洗 1. 将需洗涤的玻璃器具放在到防烟尘盖的大容器中。 2. 小心加入硝酸,完全覆盖玻璃器具。 3. 浸泡过夜。 4. 第二天早上,用镊子小心取出玻璃器具并放入新容器内

新研究揭示海洋哺乳动物深潜原理

        人在深度潜水后如果回升水面速度过快,会出现恶心、身体疼痛等不适,而海象、海狮等海洋哺乳动物却能在深水中自如升降,美国的一项新研究揭示了其中原因。   从深水迅速上浮时,人体会因气压迅速下降而在血液中形成氮气泡,导致身体机能失调,医学上称为气泡栓塞病。美国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的科研

4.7亿年前巨型节肢动物统治海洋

在摩洛哥一个重要的新化石遗址发现的化石表明,巨型节肢动物——包括虾、昆虫和蜘蛛在内的现代生物的近亲,在4.7亿年前统治着海洋。此项研究发表在最近的《科学报告》杂志上。 泰舒特(Taichoute)遗址的早期证据记录了无数大型“自由游动”节肢动物,泰舒特曾经是海底,现在是沙漠。此次,英国埃克塞特大

声波驱动的无线水下摄像机-探索海洋未知区域

科技日报北京9月26日电 (记者张梦然)科学家估计,超过95%的地球海洋从未被观测到过,而为水下摄像机长时间供电成本太高,阻碍了对海底的广泛探索。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声波驱动的无电池无线水下相机,为解决这一问题迈出了重要一步。该相机的能效比其他海底相机高出约10万倍,即使在黑

我国首套海洋哺乳动物声学实时监测系统运行

我国首套海洋哺乳动物水下声学实时监测系统在该保护区建设完成验收并在连续3个月运行中初显成效,运行期间共监测到海洋哺乳动物声学片段1066条,并实时传输至保护区智慧化监管指挥中心。2022年11月,合浦儒艮保护区建设4套海洋哺乳动物声学实时监测系统。系统由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主导开发,南京师范大学

海洋所发现深海热液区甲壳动物新物种

  日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深海甲壳动物多样性研究取得新进展,科研人员在冲绳海槽水深1200多米的热液区发现了甲壳动物蔓足类1新科1新属1新种,在我国尚属首次。  海洋所沙忠利课题组在中科院海洋先导专项冲绳热液航次采集的大型生物标本中,发现了形态特征特别的铠茗荷标本,其柄部没有鳞片,头部具有附板,

海洋哺乳动物“重返摇篮”,还需经过“七十二变”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根据生物进化史,哺乳动物的出现经过了从地球生命起源到远古鱼类诞生,继而部分鱼类从海洋走向陆地,开始出现两栖乃至真正脱离水环境的羊膜动物,之后羊膜动物的一部分继续演化,哺乳动物诞生的漫长历程。其中从鱼类走上陆地到第一个哺乳动物的出现花了大约3亿年。  哺乳动物中有一类被称为“海兽

超声波首次成功控制哺乳动物脑细胞

美国索尔克研究所的科学家在9日出版的《自然·通讯》杂志上发表论文称,他们对培养皿中的人类细胞和活小鼠的脑细胞进行基因编辑,向其中添加通道蛋白TRPA1,首次用超声波激活了这些细胞。这种新方法为实现无创性脑深部刺激,开发体外起搏器和胰岛素泵铺平了道路,有望更好地治疗癫痫、心脏病等疾病。 该研究负责

我国学者揭示海洋软体动物发育演化机制假说

  近日,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在线刊发海洋所刘保忠研究组题为“Dorsoventral decoupling of Hox gene expression underpins the diversification of mollusc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基于Hox基因在软体动物早期发育中的表达

科学家研制海洋哺乳动物水下声学实时监测系统

  记者9日从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获悉,基于多年对海洋哺乳动物发声的观测和发声特征的研究,该所物理海洋室海洋水文与水声环境调查分析支撑平台团队突破了动物发声智能识别技术和水声信号低噪声采集技术,成功研制出海洋哺乳动物水下声学实时监测系统。  海洋哺乳动物的监测手段通常为人工目测、拍照、摄像等,通

Cell子刊报道海洋动物细胞免疫研究新进展

近日,国际学术期刊Cell子刊Cell Reports刊发了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在海洋动物细胞程序性死亡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皱纹盘鲍细胞焦亡激活通路及免疫调控示意图   海洋研究所供图Gasdermin是细胞焦亡的执行者。长期以来,细胞焦亡研究主要集中于脊椎动物,2020年,研究团队发现,无脊椎动

以海洋模式动物海鞘为模型研究器官发育与疾病发生

  3月25日,由生物谷主办的“2017模式动物与重大疾病动物模型研究与应用研讨会”在上海好望角大饭店继续进行。来自中国海洋大学生命学院的董波教授为大家带来了题为“以海洋模式动物海鞘为模型研究器官发育与疾病发生”的精彩报告。  董波教授于1997年在青岛海洋大学获得学士学位,2005年在中科院海洋研

中国古老长吻海洋爬行动物化石现世

 奇异罗平龙化石。图片来自:尚庆华等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尚庆华等介绍了一种新发现的古老长吻海洋爬行动物化石。该发现为海洋爬行动物的早期进化提供了新的见解。相关成果1月5日在线发表于《科学报告》。该化石出土于云南省罗平县关岭组二段,其所在岩层可追溯至约2.44亿年前的三叠纪,彼时早

研究揭示海洋无脊椎动物RNA病毒的遗传多样性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研究员崔杰课题组题为Virome in Marine Ecosystems Reveal Remarkable Invertebrate RNA virus Diversity的研

科学家发现约4.5亿年前的海洋“明星动物”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500693.shtm 板足鲎是生存于古生代的一类重要节肢动物,是现代蛛形纲的近亲。因其形似蝎子,故俗称为海蝎。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博士生王晗,在研究员张海春和王博指导下,与研究员张元动

海洋底栖动物种群生态修复评价有国标了

  由自然资源部北海生态中心负责牵头制定的我国首个海洋底栖动物种群生态修复效果评估技术国家标准《海洋底栖动物种群生态修复监测和效果评估技术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将于2023年9月1日正式实施。  《指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提出,由全

关爱海洋:响彻海洋日

  今天是世界海洋日,我国首次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庆祝活动在天津举行。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为本次活动发来贺信。   今年联合国将世界海洋日的主题确定为“我们的海洋:机遇与挑战”,我国的主题为“关爱海洋——我们一起行动”。主办单位号召大家加入到爱护海洋、保护海洋、发展海洋事业

研究团队揭示海洋无脊椎动物RNA病毒的遗传多样性

  5月6日,《中国科学:生命科学》(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研究员崔杰课题组题为Virome in Marine Ecosystems Reveal Remarkable Invertebrate RNA virus Divers

海洋所发现深海热液区和海山区软体动物新属种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软体动物多样性研究取得新进展,科研人员在马努斯弧后盆地水深1740米的热液区发现了软体动物腹足类一新属和一新种,填补了我国在此领域的研究空白。    海洋所博士张树乾和研究员张素萍在对2015年中科院海洋先导专项马努斯热液航次采集的腹足类标本进行整理时,发现了形态

海洋所发现深海热液区和海山区软体动物新属种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软体动物多样性研究取得新进展,科研人员在马努斯弧后盆地水深1740米的热液区发现了软体动物腹足类一新属和一新种,填补了我国在此领域的研究空白。   海洋所博士张树乾和研究员张素萍在对2015年中科院海洋先导专项马努斯热液航次采集的腹足类标本进行整理时,发现了形态特征特别

欧洲部分海洋动物体内多氯联苯超标-或致种群数量下降

  根据14日公开发表在《科学报告》上的一项生态学研究,在欧洲水域里的条纹海豚、宽吻海豚和虎鲸的鲸脂中富集的多氯联苯(PCB),已是有记录以来全球鲸鱼和海豚中最高的。该研究显示,多氯联苯这样富集极有可能导致种群数量的下降并会抑制其恢复。   多氯联苯是一种人工合成化合物,主要用于电器元件。1979

中科院研究员李松海:扎根南海研究海洋哺乳动物

  建立首个南海鲸类动物资源数据库、首次发现海南西南海域存在中华白海豚种群、揭示齿鲸动物声呐系统相关的发声、听觉机制及噪声影响……作为中国科学院引进的海外人才,李松海自2012年起带领团队“深耕”南海,从事鲸类等海洋哺乳动物研究。  回国9年,李松海和团队在南海海洋哺乳动物物种多样性、鲸类环境适应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