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Nature子刊:全球近半人群遭遇“头皮屑”困扰,原因是?

全世界近50%的人受到“头皮屑”的困扰 头皮是人类美容的第一要素,也是健康的重要标准。头皮屑是一种常见的头皮病症,常常伴有头皮炎症和头皮瘙痒等症状,全世界近50%的人正遭遇头皮屑的困扰。在过去,头皮上的微生物,尤其是真菌被认为是头皮屑产生的主要原因。而如今一项最新研究改变了传统认知。 最新研究:细菌菌种平衡是影响头皮屑的主导因素 5月12日,发表在Nature子刊《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的一篇论文“Dandruff is associated with the conjoined interactions between host and microorganisms”《头皮屑与微生物之间的宿主结合相互作用有关》显示:头皮上不同细菌菌种之间的平衡是影响头皮屑的主导因素。 该研究的通讯作者是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张梦晖( Menghui Zhang)副研究员和同事张岩Yan Zhang......阅读全文

Nature:梳理衰老研究指出人类最终有望健康衰老

  几十年来,对衰老和限制寿命的过程的了解一直困扰着生物学家。三十年前,通过鉴定延长多细胞模式生物寿命的基因变异,衰老生物学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科学可信度。  在本文,我们总结了标志着这一科学成就的里程碑事件,讨论了不同的衰老途径和过程,并提出衰老研究正在进入一个具有独特的医学、商业和社会意义的新时代。

一文了解12月HIV研究亮点进展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即艾滋病(AIDS,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病毒,是造成人类免疫系统缺陷的一种病毒。1983年,HIV在美国首次发现。它是一种感染人类免疫系统细胞的慢病毒(lentivirus),属逆转录病毒的一种。HIV通过

被闪电击穿还能活下来,是种什么体验?

  进入雷雨季,除了随时“看海”的几率大大增高,不得不顶着电闪雷鸣的天气出门也成为了日常生活中的一项挑战。虽然高度发达的工业文明赋予了我们在闪电下安然无恙的特权,但根据一项调查,全球范围内每年仍有至少 4000 人因为闪电而丧命。更不说提那些从雷电手下侥幸逃脱的幸存者们——他们所经历的一切,甚至

帕金森领域研究进展一览

  本期为大家带来的是帕金森领域的相关研究进展,希望读者朋友们能够喜欢。  1. neurology:眼部疾病常见于帕金森症患者  DOI: https://doi.org/10.1212/WNL.0000000000009214  根据最近发表的一项研究,患有帕金森氏病的人比健康人群更容易出现视力

年终盘点:2016年国内不容错过的重磅生物研究

  时间总是过得很快,2016年马上就要过去了,迎接我们的将是崭新的2017年,2016年,我国有很多优秀科研机构的科学家们都做出了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上。本文中小编盘点了2016年我国科学家发表的一些重磅级研究,以饕读者。   --结构生物学 --  1.清华大学 施一

新热点!细胞受体研究备受关注

  本文中,小编整理了多篇研究成果,共同聚焦科学家们在细胞受体研究领域取得的新成果!分享给大家!  图片来源:Luismmolina/iStock  【1】Nature:中国科学家利用单粒子低温电子显微镜成功揭示T细胞受体复合物的分子结构  doi:10.1038/s41586-019-1537-0

世界过敏性疾病日,近年来过敏性疾病研究领域成果!

  2005年6月28日,世界变态反应组织(WAO)联合各国变态反应机构共同发起了对抗过敏性疾病的全球倡议,将每年的7月8日定为世界过敏性疾病日,旨在通过增强全民对过敏性疾病的认识,共同来预防和控制过敏性疾病。目前全世界有30%-40%的人群被过敏问题困扰,有数亿人患过敏性鼻炎,有3亿人患哮喘,过敏

为何说肠道微生物是人类的“健康保护伞”?

  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对于机体健康的维持具有重要的作用,包括营养的摄取,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以及代谢稳态的维持。作为基础医学最热门的领域之一,肠道微生物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的研究也层出不穷。在此,我们简要梳理一下近一段时间来有关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希望大家喜欢!  1. Science子刊

中国医学科学院建院60周年之十大科技成就

  六十岁月一甲子,不忘初心再出发。  60年前,中国医学科学院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大科学院之一,成为我国医疗卫生系统的国家队和先行者。  从“落后”到“领先”,从“模仿”到“原创”,从“空白”到“超越”……60年来,医学科技创新路上的每一步都有中国医学科学院人深深的足迹,为人民健康护航途中的每一次

2018年糖尿病专题盘点

  2018年即将过去,年末为大家献上生物谷本年度糖尿病专题盘点,希望读者朋友们能够喜欢。1. Nature:利用细胞替换疗法治疗1型糖尿病取得重大进展!胞外基质组分决定着胰腺祖细胞的命运DOI: 10.1038/s41586-018-0762-2  I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它会破坏胰腺中产

病毒肆虐尼日利亚引全球关注

找到并给尼日利亚的游牧民族接种疫苗也许是消灭小儿麻痹症的最后一道障碍。   Mohammed Abubakar的家在地图上没有标记,至少目前还没有。为了到达他的家——尼日利亚北部一个荒凉的地区,4名医务人员开着1辆老旧的汽车在有着深凹辙迹的路上缓慢前进了1个小时,又在狭窄的泥土小路上骑了半小时

新研究:基因突变可以预防青光眼

  青光眼作为当今全球不可逆失明的主要原因,深深的困扰着许多人。近日,一项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青光眼国际研究合作有可能为治疗和预防青光眼指明了方向。这项涉及全世界6大洲36个国家12万多人的研究,用深度基因测序的方法,发现了一种可以预防青光眼的突变基因。这项研究结果最近发表在《自然》子刊《Nature

世卫组织研究机构确定室外空气污染为新致癌物

  当一个人走出家门,他可能就身处致癌物的包围中。这可不是危言耸听——10月17日,世界卫生组织(WHO)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对外宣布,确定室外空气污染为新的致癌物,致癌级别与吸烟、吃发霉的食物、遭受紫外线辐射、呼吸甲醛等归为一类。   “我们所呼吸的空气已经被致癌的混合物污染,它不

阿尔兹海默症研究进展一览

  本期为大家带来的是阿尔兹海默症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希望读者朋友们能够喜欢。  1. Nat Neurosci:新研究揭示大脑结构与阿尔兹海默症以及自闭症的关系  DOI: 10.1038/s41593-020-0602-1  近日,来自Wellcome Sanger研究所,Wellcome-MR

麻疹:何日成为下一个“天花”

  25年来,Steve Cochi一直在推动公共卫生领域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一些人眼中,这个想法有些冒险,甚至是鲁莽。他希望全世界可以采取措施清除麻疹。不是驯服这种病毒或在全球控制其暴发,而是扫除该病毒,把它从地球表面彻底清理掉。  和人们头脑中固有的疾病斗士形象不同,SteveCochi不会被空

2016全球最受公众关注的科学成果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战略情报研究所研制的“2016全球最受公众关注的科学成果”,通过计量统计遴选出天文学与天体物理[1]、物理学、化学、地球科学、生命科学这五个学科中受到科技界热切关注的科学成果,及中国研究者参与的每个学科TOP30受公众关注的科学成果,为科技工作者把握最新的科学研究热点

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十年磨砺 用“芯”创造

  2010年5月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陪同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防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日参观博奥生物有限公司。新华社供图  2008年12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看望广大科技工作者,就园区的创新发展问题进行专题调研。这

调查称多地大米出现镉超标 食物污染链持续多年

  重金属镉正通过污染土壤侵入稻米;学者抽样调查显示中国多地市场上约10%大米镉超标;中国在多种重金属污染的稻米之前几不设防。  从一张油漆斑驳的桌子下面,84岁的李文骧老人扯出小半袋大米。颜色纯白,略有透亮感,颗粒饱满,肉眼看不出这些大米有什么异样。  但是,经过检测,这种

中国海外人才归国潮:不能融入西方主流社会

  人才“争夺战”   150多年来,一波波海外留学大潮兴起,一代代海归学成回国,成为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力量。如今,一方面,中国年轻一代“出国潮”热度不减;另一方面,在西方社会经济发展前景不明朗、科技投入有所减弱的情况下,“回国潮”也必然成为大趋势。中国出台的各种人才政策,进一步推动了这一趋

一文了解成纤维细胞研究

  本文中,小编整理了多篇研究成果,共同解读科学家们在成纤维细胞研究领域取得的新进展,分享给大家!  图片来源:Brian Aguado  【1】Science子刊: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介导肌成纤维细胞失活,促进心脏重塑  doi:10.1126/scitranslmed.aav3233  在一项新

总结近年来极端天气/气候事件

  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全球洪水、干旱、高温、台风、雨雪冰冻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加剧,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发生,形成灾害,给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和损失。据估计,1991-2000年的十年里,全球每年收到气象水文灾害影响的平均人数为2.11亿,是因战争冲

重大科研仪器研发的现状与困境

重大科研仪器研发的现状与困境1、李侠 2、缪秋民 3、吕慧云(1、2、3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上海 200240 )  摘要:重大科研仪器研发项目施行近20年,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实践中也发现存在一些普遍性问题,导致项目执行效果不理想,如半截子项目与钓鱼工程等,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包括

多篇文章深度解读天然化合物如何帮助人类抵御多种疾病

  近年来,研究人员通过深入研究阐明了多种天然化合物在抵御人类疾病上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比如近日,来自上海生科院健康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杨黄恬等人通过研究发现,从天然小檗科植物中提取的化合物或有望治疗心肌缺血/复灌损伤;又有研究人员发现,天然化合物角鲨胺有望用于帕金森病临床治疗,天然化合物角鲨胺于20

院士共议:将早期筛查列入防癌国策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报告中指出,我国受癌症困扰的家庭以千万计,要实施癌症防治行动,推动预防筛查、早诊早治和科研攻关,着力缓解民生的痛点。  而国内外的经验早已经证明,采取早期预防、早期筛查、早期治疗等防治措施,对于降低癌症的发病和死亡具有显著效果。  10年前的3月5日,“在农村

囊性纤维化疾病最新研究成果

  小编整理了近年来科学家们发表的多篇研究成果,共同解析囊性纤维化疾病研究成果,与大家一起学习!图片来源:CC0 Public Domain  【1】Nat Commun:囊性纤维化治疗新希望 科学家有望利用CRISPR-Cas技术剔除致病基因突变  doi:10.1038/s41467-019-1

2019年宏观经济形势和行业高质量发展要抓好的六件大事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 李寿生   编者按 3月29日,第22期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系统学习大讲堂在北京举行。石化联合会会长李寿生在会上作了题为《2019年宏观经济形势和行业高质量发展必须要抓好的六件大事》的主题报告。报告分析了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下石油和化工行业发展的不确定因素、未来一年行业

世界疟疾日——零疟疾从我开始 | 盘点疟疾研究最新进展

  疟疾是经按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共有五种,即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卵形疟原虫和诺氏疟原虫。一旦疟原虫通过蚊子叮咬进入人体,它们先在肝脏中增殖,随后侵入红细胞,在那里,它们导致所有的疟疾症状。疟疾能通过受感染的蚊虫叮咬传播,影响

近十年全球重磅药预测:哪些产品超水 哪些成“水货”?

  新药研发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投入巨资的药物研发一旦失败后果不堪设想。但是另一方面,从制药巨头每年将其收入的10%以上用于研发来看,新药成功的回报又是各大公司最期待的。于是,每年全球新获批的药物成为各大机构预测的试验场,那些有可能成为市场未来重磅药的新药不但成为资本追逐的标的,也成为所属公司股价上

阿尔兹海默症:面对记忆的橡皮擦我们一直在行动

  72岁的王玉明在一年半的时间里走了15000多公里,贴了一万多张寻人启事,只为找到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妻子。寻人启事上,从“当面5千元,送人1万元谢恩”变成“送人来20万,打电话去接人1万元谢恩”。看着老伴闫宝霞的照片,老人失声痛哭:“我怕我坚持不下去,就没希望了!”  记忆的橡皮擦  很多阿尔茨

兰州自来水苯超标:含油污水渗透自流沟

  兰州市“4·11”局部自来水苯指标超标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副组长郑志强4月13日说,经开挖探坑的方式调查,调查组已查找到了导致水体苯超标的方位。根据环保专家现场初步分析判断,周边地下含油污水是引起自流沟内水体苯超标的直接原因,调查组将对此次事件的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