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合肥研究院在金属团簇研究中取得进展

金属纳米团簇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材料,其特殊的尺寸范围、确定的组成结构、独特而又丰富的物理、化学性能激起了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兴趣。然而,金属纳米团簇的研究也存在很多困难和挑战(如精准合成、结构解析等)。应对这些问题和挑战,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伍志鲲课题组进行了不懈努力。继揭示金纳米团簇中存在像有机分子一样的“同分异构”现象(Nature Commun., 2015, 6, 9667)后,课题组研究人员发现了同(近)尺寸团簇中金价态的显著区别,再次表明了金团簇中金原子成键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相关工作近期发表在《美国化学会志》上(J. Am. Chem. Soc. 2016, 138, 10425-10428)。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是助理研究员廖玲文和博士生庄胜利。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相关合作单位给予了有力协助。 在金属纳米团簇的理论研究中,一个比较盛行的理论是“超原子”理论。这个理论曾......阅读全文

“小不点”金属纳米团簇的“变心”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认识材料的尺寸不断扩展,从宏观到介观,再到100纳米以下,当尺寸进一步减小(图1),进入“量子尺寸”范围,组成材料的原子或分子会采取什么新的排列方式?会导致一些什么新颖的性能?结构和性能如何关联?如何从原子水平理解“量子尺寸”效应?这些问题催生了一系列前沿研究领域,包括由此应

合肥研究院发现第四种晶相最密排列方式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伍志鲲课题组与国内多个单位合作,在金属纳米团簇结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发现了一种新的晶相最密排列方式,相关研究结果以The fourth crystallographic closest packing unveiled in the gol

长春应化所铜纳米团簇合成和性能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铜纳米团簇研究取得进展  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陈卫课题组在Cu纳米团簇合成和性能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著名化学期刊《美国化学会志》(J. Am. Chem. Soc., 2011, 133, 2060-2063)上。  随着金属纳米粒

黄金为什么能变成酒红色?150年谜题解开

  记者从中科院合肥研究院获悉,该院固体物理研究所伍志鲲研究员课题组与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金荣超教授合作,通过精选配体,构筑适当的团簇间/内弱相互作用力,生长出高质量的单晶,成功解析出Au144(SR)60的团簇结构,其结构此前困扰科学界多年,是金纳米团簇结构研究的“圣杯”。相关成果日前发表在《科学》

合肥研究院在团簇结构研究中取得进展

  对物质结构的掌握为理解和改善物质性能提供了根本条件,因而结构研究在科学研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伍志鲲课题组与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教授金荣超合作,通过精选配体,构筑适当的团簇间/内弱相互作用力,生长出高质量的单晶,成功解析出Au144(SR)6

Nature Materials连发2篇论文:MOFs在工业气体分离最新进展

  MOFs基于其独特的孔道结构和丰富的金属-配位化学可调性质,在分离、催化、能源、器件等诸多领域表现出诱人的前景。2020年2月4日当天,Nature Materials连续发表2篇研究论文,分别介绍了MOFs在工业气体分离和能源器件中的最新进展。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之前不久,MOFs已经陆续发

郑州大学王朝阳JACS发文:超原子银纳米簇研究获突破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近日,《美国化学会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JACS,影响因子为13.18)报道了郑州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臧双全教授课题组的最新研究成果:《原子尺寸精确的超原子银纳米簇的精准修饰与定向组装》(Atomically P

金纳米团簇合成以及结构与荧光性能关联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期,固体所伍志鲲研究员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杨金龙教授等合作,在金纳米团簇合成以及结构与荧光性能关联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工作以Fcc versus Non-fcc Structural Isomerism of Gold Nanoparticles with Kernel Atom Packi

X射线晶体衍射揭示金属纳米粒子中的同分异构现象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伍志鲲研究员课题组与国内外多个研究小组合作,发现了金属纳米粒子的同分异构现象,相关研究结果以“Structural isomerism in gold nanoparticles revealed by X-ray crystallography(

智能所双金属纳米枝晶生长机理研究取得新进展

  利用铜与银离子的置换反应生长纳米银枝状晶已被广泛接受,但是在微纳尺度下的枝晶生长过程与机理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探索。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所和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在此领域联合开展科研并取得进展,有关成果于4月1日发表在国际纳米材料领域知名期刊《微尺度》(Small, 2

合肥研究院等发现金属纳米粒子的同分异构现象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伍志鲲课题组与国内外多个研究小组合作,发现了金属纳米粒子的同分异构现象,相关研究结果以Structural isomerism in gold nanoparticles revealed by X-ray crystallography

科学家在“反伽伐尼还原”单原子掺杂研究中取得进展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伍志鲲与复旦大学教授翁林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杨金龙合作,在“反伽伐尼还原”(anti-galvanic reduction, AGR)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Mono-cadmium vs Mono-mercury Doping

福建物构所等自支撑MOFs电催化剂研究取得新进展

  电解水技术是从水中获取氢能的一种绿色高效的技术,但是四电子转移的析氧反应(OER)动力学缓慢,由此引发高的析氧过电势制约了电解水制氢的整体效率。因此,开发高效的析氧催化剂从而促进电解水技术的发展已势在必行。近年来,金属有机框架(MOFs)材料作为一种兼具均相催化与多相催化优点的晶态多孔材料,在催

福建物构所等自支撑MOFs电催化剂研究取得新进展

  电解水技术是从水中获取氢能的一种绿色高效的技术,但是四电子转移的析氧反应(OER)动力学缓慢,由此引发高的析氧过电势制约了电解水制氢的整体效率。因此,开发高效的析氧催化剂从而促进电解水技术的发展已势在必行。近年来,金属有机框架(MOFs)材料作为一种兼具均相催化与多相催化优点的晶态多孔材料,在催

扫描电镜在微观下观察组成字体的纳米材料的应用

如果说相机向我们展示的是定格的宏观画面,那么扫描电镜呈现的就是微观世界的美景。在电镜技术的帮助下,科研工作者们能快速了解样品的微观形貌,对实验结果进行表征。飞纳电镜每天都会与各种新样品打交道,千奇百怪的样品也层出不穷,为了给大家在科研之余带来一些欢乐,我们特此开辟扫描电镜“奇葩样品”栏目,展示一些有

福建物构所等在团簇负载型MOF薄膜材料研究中获进展

  纳米团簇和金属有机框架(MOF)材料都是当前国际研究的热点,如何将两者在一个体系内复合发展新的功能材料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受限于MOF材料有限的窗口尺寸,与孔道尺寸匹配的纳米团簇分子均难以直接负载到MOF孔结构中。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结构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张健和张磊领导的无

安徽大学手性配体直接合成手性Au38纳米团簇研究取得进展

  我们的左右手具有巧妙绝伦的对称之美,然而,能使自已的左右手重合吗?不可能!这就是手性。大至星系旋臂、行星自转、大气气旋,小到矿物晶体、有机分子,从无生命的物体,到生命现象,无处没有手性的倩影。手性是自然界的基本属性。近年来,人们对单一手性化合物及手性功能材料的需求推动了手性科学的蓬勃发展,手性金

高载量原子分散催化剂制备取得进展

  当金属颗粒降低到一定尺度(纳米尺寸甚至原子级分散)时,由于其较高的原子利用效率和独特的电子特性,负载型金属催化剂往往会展现出极高的催化活性和特定的选择性。然而,随着金属颗粒尺寸的降低,金属的表面自由能会急剧增大,很容易导致金属团聚。传统的解决方案通常以牺牲金属载量来制备原子级分散催化剂,这极大地

福建7项成果获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

  1月8日,在京举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福建7项成果获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来看名单——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厦门大学郑南峰等人主持完成的《金属纳米材料的表面配位化学》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郑南峰教授课题组以金属纳米材料为主要研究对象,从配位化学角度系统地研究了金属纳米晶

聚焦离子束系统知多少?

纳米科技是当今国际上的一个热点。纳米测量学在纳米科技中起着信息采集和分析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纳米加工是纳米尺度制造业的核心,发展纳米测量学和纳米加工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电子束,离子束技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聚焦离子束纳米加工系统用高强度聚焦离子束对材料进行纳米加工,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实时观察,开辟了从

上海高研院等在分子筛多孔材料研究中获进展

  近年来,有机液体载体(LOHC)储氢技术具有储氢容量大、应用安全、高效环保、可实现远距离储存和运输等优点,得到广泛关注。然而,开发一种高效可重复使用的单一催化剂以连续吸收和释放LOHC中的氢,仍是挑战。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低碳转化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孙予罕、陈新庆团队报道了一种新型的高

金属所制备出来自棉花的三维空心碳纤维泡沫硫正极

  随着移动电子设备、电动汽车及可再生能源的飞速发展,对高容量电池的需求日益迫切,新型高能量密度电化学储能系统的开发受到高度关注。锂硫电池具有很高的理论比容量(1675 mAh g-1)和能量密度(2600Wh kg-1),同时由于硫单质具有储量丰富、价格低廉等诸多优点,被视为最有发展前景的下一代高

原子级分散PtSn烷烃脱氢催化剂实现高效工业脱氢制烯烃

  金属所沈阳材料国家研究中心联合研究部刘洪阳副研究员和研究生张家雲等人组成的纳米碳材料负载金属催化剂研究小组与北京大学马丁教授、香港科技大学王宁教授等团队合作,通过金属铂(Pt)与富缺陷石墨烯载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调控以及第二组分锡(Sn)的引入,在纳米金刚石/石墨烯碳载体上制备出原子级分散的全暴露P

中国科大在催化剂金属-载体强相互作用研究中取得进展

  负载型金属催化剂对于现代工业至关重要。大量的实验和理论研究表明,负载型金属催化剂中的载体不仅扮演着分散和稳定金属纳米颗粒的作用,还会与金属颗粒产生强相互作用,进而影响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及稳定性。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梁海伟课题组与武晓君课题组进行实验和理论相结合的合作研究,基于硫掺杂碳负载

上海硅酸盐所在钠离子电池材料设计方面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刘建军团队与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黄云辉团队通过合作研究,设计有机共轭分子的三维折扇排列与过渡金属离子配位构建纳米金属有机框架(MOF)材料苝四甲酸锌(Zn-PTCA),首次突破共轭碳环储钠的电化学活化,极大地提高了电极材料的储钠容量,为进一步设计新型高比容量电极

JACS/Angew/AM 11篇,赵东元、彭笑刚、楼雄文、张强等成果速递

  1. JACS:用于检测癌细胞和肿瘤中溶酶体甲醛含量的双“锁钥”钌复合探针  生物医学研究表明,过量的甲醛生成是造成组织癌变、癌症进展和转移的关键因素之一。响应性分子探针可以检测活细胞和肿瘤中溶酶体内的甲醛,并对药物引发的甲醛清除过程进行监测,这也有助于未来的癌症诊断和治疗监测。  大连理工大学

Nature系列12篇,唐本忠、E. H. Sargent等成果速递

  9. Nature Commun.:卤化钙钛矿中光子和电子性质的定量光学评估  高效太阳能电池的发展依赖于需要精确测量的电子和光学特性的管理。随着转换效率的提高,电子和光子贡献会影响整体性能。近日,LaurentLombez研究团队展示了一种光学方法来量化半导体材料的几种传输特性,集合多维成像技

研究人员揭示配体金纳米团簇生长机制

  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高嶷课题组与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教授曾晓成合作,提出了一个用于解释配体金纳米团簇的结构稳定性及其生长机制的普适模型。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自然—通讯》。  长期以来,配体金纳米团簇因其独特的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在催化、纳米技术及生物医学等领域广泛的应用前景得到了

59家单位获得86个国家重大科研仪器项目 共6.07亿!

  8月16日,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结果揭晓。继17号发布了2018年国家优青项目各单位的立项情况后,分析测试百科网今天又整理国家重大科研仪器项目的立项情况和完整名单,结果供大家参考。  59家单位获得86个国家重大科研仪器项目  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面向科学前沿和国家需求,以科学目标

201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质谱项目有哪些?

  今年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质谱技术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项目评审结果,此次共接收项目申请214867项,经初步审查和复审后共受理211462项。  今年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质谱技术项目包括:  项目批准号 项目名称 项目负责人 依托单位 批准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