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日研究用iPS细胞再现小脑疾病成因

新华社电 日本的一项最新研究首次使用脊髓小脑变性症患者的皮肤细胞等制成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PS细胞),并使之分化成这种疾病中起关键作用的神经细胞,再现了这种小脑疾病的成因。研究人员说,这有助于开发相关治疗药物。 脊髓小脑变性症是一种罕见的小脑功能障碍疾病,由于小脑和脑干的神经细胞变性、脱落和减少,导致运动失调、动作迟缓以及语言障碍等问题,患者还可能彻底瘫痪。日本约有3万名脊髓小脑变性症患者,其中约1/3的患者为家族遗传。这种疾病的深层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也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 来自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和京都大学的研究人员用遗传性脊髓小脑变性症患者的皮肤细胞和血液细胞培育出iPS细胞,再使之分化成一种在小脑皮质中承担处理信息功能、名为“浦肯野氏细胞”的神经细胞。在脊髓小脑变性症患者中,这种神经细胞出现特异性神经退行性改变。研究人员在特殊的培养液中再现了人工培养出的“浦肯野氏细胞”发生神经退行性改变的过程,并发现一些药物能够抑......阅读全文

这十年,诱导多能干细胞如何改变整个世界?

  诱导多能干细胞被期望可以带来一场医学革命,但在其发现十年后,诱导多能干细胞慢慢开始转变为生物学研究;日本京都大学(Kyoto University)的科学家山中伸弥(Shinya Yamanaka)曾因将成体细胞重编程为胚胎样状态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有一天当他的学生Kazutoshi T

Nature:十年间,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如何改变世界?

  2006年,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Cs)首次登上历史舞台。这一有着类似于胚胎干细胞(ESCs)功能的特殊细胞为再生医学带来了新视角和福音。科学家对其最初的设想是重编程成体细胞,并诱导其分化成干细胞、神经元或者其他任何细胞,最终用于疾

iPS细胞缓步走向临床

  2006年,日本科学家山中伸弥用4种基因将小鼠体细胞在体外重编程为诱导多能干细胞(即iPS细胞)。从此,iPS细胞研究改变了基础研究的面貌,山中伸弥也因“在细胞核重新编程研究领域的杰出贡献”,成为2012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共同得主。   iPS细胞与胚胎干细胞一样,在体内可分化为3个胚层来源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最新研究进展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细胞)最初是日本科学家山中伸弥(Shinya Yamanaka)团队在2006年利用病毒载体将四个转录因子(Oct4, Sox2, Klf4 和c-Myc)的组合转入到小鼠胚胎或皮肤纤维母细胞中,使其重编程而得到的类似胚胎干细胞的一种细胞类型。这些ips细胞在形态、基因和

iPS重编程2014年新品盘点

  iPS技术能够通过重编程令成体细胞重新获得多能性,iPS细胞理论上可以分化成为任何类型的细胞,在疾病研究、药物筛选和细胞治疗中有很大的应用前景。iPS研究热潮推动着整个产业快速发展,市面上的iPS工具可以说是日新月异,让我们看看今年都有哪些新产品面世吧。  自我复制的RNA  iPS需要在体细胞

盘点:iPS重编程2014年新品

  iPS技术能够通过重编程令成体细胞重新获得多能性,iPS细胞理论上可以分化成为任何类型的细胞,在疾病研究、药物筛选和细胞治疗中有很大的应用前景。iPS研究热潮推动着整个产业快速发展,市面上的iPS工具可以说是日新月异,让我们看看今年都有哪些新产品面世吧。  自我复制的RNA  iPS需要在体细胞

间脑、小脑与端脑解剖观察实验

实验材料脑正中矢状切标本大脑水平断面染色标本小脑水平断面染色标本大脑半球标本岛叶标本脑室标本及脑膜解剖标本脑于标本及模型基底核标本及模型脑解剖模型大脑皮质切片仪器、耗材探针解剖盘显微镜实验步骤一、间脑(一)间脑的外形取脑干、脑正中矢状切及大脑水平断面染色标本,并结合脑的模型观察间脑各部结构。间脑位于

电转仪助力CRISPR编辑iPSC新进展: 协同基因编辑效应

  2006年,日本科学家山中伸弥(Shinya Yamanaka)教授利用逆转录病毒将4个转录因子转入成体细胞,将其转变为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iPSC)。从此后,诱导多潜能干细胞研究领域取得了极大进步,被用于研究人类疾病,目前已经有多项研

2019年10月Science期刊不得不看的亮点研究

  10月份Science期刊又有哪些亮点研究值得学习呢?小编对此进行了整理,与各位分享。  1.Science:新研究揭示人类微生物组是潜力巨大的新型抗菌药物聚宝盆  doi:10.1126/science.aax9176  就像淘金热中的淘金者曾经在北加州的山上开采这种闪亮的贵金属一样,“生物勘

专访华人女科学家俞君英

  2007年不仅让iPS一炮而红,也让一位华人女科学家从幕后实验室走了出来,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这位女科学家就是俞君英博士,有人称她为华人生命科学界的骄傲,有人认为她是下一届诺贝尔奖热门获奖者,然而她却依然平平淡淡的进行着自己喜爱的科学研究,波澜不惊。   近期俞君英和她的同事又获得了iPS技术

电转仪助力CRISPR编辑iPSC新进展:首次报告协同基因编辑...

电转仪助力CRISPR编辑iPSC新进展:首次报告协同基因编辑效应 2006年,日本科学家山中伸弥(Shinya Yamanaka)教授利用逆转录病毒将4个转录因子转入成体细胞,将其转变为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iPSC)

医疗新革命 日本科学家用Ips细胞培育出人类肝脏

  据英国《卫报》和《自然》杂志网站报道,日本横滨市立大学与美国西奈山医学院科学家合作,利用人类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构建出微小“肝芽”,然后移植到小鼠体内,结果这些肝芽成功生长成微型人类肝脏,并像健康器官一样具有正常的肝功能。研究人员表示,这是首次报告从iPS细胞培育出功能性人类器官,虽然还

南开大学Cellres文章创新iPS技术

  来自南开大学和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项创新的iPS技术,在山中伸弥经典方法的基础上添加独特的因子Zscan4,证实可以促进重编程过程中的基因组稳定,显著提高生成的iPS细胞质量。相关结果发表在11月13日的《细胞研究》(Cell research)杂志上。   来自南开

南开大学、中科院Cellres文章创新iPS技术

  来自南开大学和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项创新的iPS技术,在山中伸弥经典方法的基础上添加独特的因子Zscan4,证实可以促进重编程过程中的基因组稳定,显著提高生成的iPS细胞质量。相关结果发表在11月13日的《细胞研究》(Cell research)杂志上。   来自南开

用人体干细胞改造猪胚胎,产出人体器官

  通过把人源干细胞注入经过基因改造的猪胚胎,再将胚胎移殖到代孕母猪子宫内发育3~4周,科学家已经能够培育长着人体器官的猪胎。未来几十年,用动物胚胎生产人类器官或将成为现实,移植器官的来源将不再像今天这样匮乏。  每年,全球都有成千上万的人接受器官移植。虽然器官移植技术发展迅速,然而有限的捐献器官数

如何高效培养人类多能干细胞

人类多能干细胞(hPSCs)因其拥有分化为机体所有类型细胞的能力,使得hPSCs成为研究发育机制以及疾病机理最常用的工具,同时在再生医学以及疾病治疗领域也有非常广泛应用。人类多能干细胞因其来源不同又可分为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ESCs)和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

如何高效培养人类多能干细胞?

人类多能干细胞(hPSCs)因其拥有分化为机体所有类型细胞的能力,使得hPSCs成为研究发育机制以及疾病机理最常用的工具,同时在再生医学以及疾病治疗领域也有非常广泛应用。人类多能干细胞因其来源不同又可分为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ESCs)和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三)

研究历程iPS干细胞2006年日本京都大学 山中伸弥(Shinya Yamanaka)领导的实验室在世界著名学术杂志《细胞》上率先报道了iPS的研究。他们把Oct3/4、Sox2、c-Myc和Klf4这四种转录因子引入小鼠胚胎或皮肤纤维母细胞,发现可诱导其发生转化,产生的 iPS干细胞在形态、基因和

广州生物院发现阻碍诱导多功能干细胞形成的“路障”

  随着2012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揭晓,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也变得家喻户晓。这项技术使得成体细胞“返老还童”为干细胞变为可能,因此具有极其广阔的再生医学应用前景。然而,尽管基于iPS细胞的各种研究热火朝天,但事实上这项研究并不容易,科研人员一直受困于i

Cell Stem Cell:构建iPS细胞中至关重要的Oct4情况介绍

  自从2006年日本科学家山中伸弥(Shinya Yamanaka,如今是日本京都大学iPS细胞研究与应用中心负责人)发现了一种将完全分化的细胞引导回多能性状态的方法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在使用他的配方来产生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 iPS细胞,

日本完成首例再编程干细胞异体移植术

  不久前,一位60岁的日本男性成为全球第一个接受由他人诱导多能干(iPS)细胞生成的细胞的人。  该国一个研究小组为眼疾患者成功移植了由他人的iPS细胞培养而成的视网膜细胞。研究小组称,这是世界首例iPS细胞“异体移植”手术,与利用患者本人的iPS细胞相比,费用和时间都大幅减少。  日本理化学研究

日本完成首例再编程干细胞异体移植术

  不久前,一位60岁的日本男性成为全球第一个接受由他人诱导多能干(iPS)细胞生成的细胞的人。  该国一个研究小组为眼疾患者成功移植了由他人的iPS细胞培养而成的视网膜细胞。研究小组称,这是世界首例iPS细胞“异体移植”手术,与利用患者本人的iPS细胞相比,费用和时间都大幅减少。  日本理化学研究

实验室制备的干细胞为何会失败?

  诱导多能干细胞为再生医学带来了希望,因为从理论上说,它们可以变成任何类型的组织,并且,因为它们是由病人自身的成人细胞制成,因此保证了兼容性。然而,将成人细胞变成这些iPS细胞的技术,并非万无一失,在恢复它们的多能状态之后,这些细胞并不总是能正确地分化恢复到成年细胞。延伸阅读:Nature:新方法

干细胞被寄予众多厚望 真能让人“返老还童”?

  衰老是生命永恒的节奏。但现在,科技似乎为“逆生长”带来了一线希望:10月16日,朝日新闻发出一则消息称,一名67岁男子通过iPS技术成功使皮肤细胞恢复到36岁时的水平。一时间各网站纷纷以“返老还童”等词为噱头报道了此事。  想像一下,如果一个垂垂老矣的老人忽然以他盛年时的样貌出现在人前

浙江大学同时发表两篇Science论文

  1.Science:新研究揭示小鼠小脑与人类存在很大不同  doi:10.1126/science.aax7526  在一项新的针对大脑的研究中,来自美国、意大利、英国、法国和以色列的研究人员发现小鼠小脑可能并不是人类小脑的良好模型。相关研究结果于2019年10月17日在线发表在Science期

中国科学家7月连发三篇Nature

  英国著名杂志《Nature》周刊是世界上最早的国际性科技期刊,自从1869年创刊以来,始终如一地报道和评论全球科技领域里最重要的突破。其办刊宗旨是“将科学发现的重要结果介绍给公众,让公众尽早知道全世界自然知识的每一分支中取得的所有进展”。   近期中国学界接连在这一杂志上发表了研究成果,包括:

Nature:人类iPS细胞治愈了猴子的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使多巴胺能(dopaminergic,DA)神经元退化,据报道,一旦出现症状患者就已经失去了一半以上的DA神经元。几项研究表明,移植胎儿细胞制造的DA神经元可以减轻这种疾病。然而,胎儿组织的使用存在争议。  iPS细胞疗法  今天《Nature》的头条新闻报道了来自日本京都大学iPS细胞

笪志刚:由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想到的

笪志刚    就在日本为钓鱼岛之争与中国搞僵、外交付出沉重代价,颇有些内外交困的敏感时期,一则消息或许让这个岛国出现久违的喜悦,给走向衰老的日本带来一丝元气。1962年9月4日出生于大阪、毕业于神户大学医学部、大阪市立大学,由整形外科医生转行研究,现为京都大学iPS细胞研究所所长的山

全球首例人类iPS角膜细胞移植临床试验即将启动

  近日,日本大阪大学已向日本厚生劳动省申请实施利用全球首例人类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制作角膜细胞移植再生临床研究计划!  全球首例!?  该项目原在2018年12月下旬就已通过大阪大学审查委员会批准,若此次经厚劳省审议获批,项目预计最快在6月开始正式进入试验。  据悉,这将是全球首例iPS角

美用miRNAs制造出诱导多功能干细胞

  美国科学家首次用实验鼠的微小RNA(MicroRNAs)对很容易从皮肤活检中得到的纤维原细胞进行重新编程,制造出了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PSCs)。科学家可据此制造出特定病人的iPS细胞,以用于药物筛选和身体组织再生。相关研究发表在《细胞—干细胞》杂志上。   负责该研究的美国宾夕法尼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