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乳腺癌细胞与基因关系图谱绘出

英国研究人员日前在美国《基因组研究》杂志上报告说,他们绘制出可清晰展示乳腺癌细胞形态与基因之间关系的图谱,未来有望帮助医生更准确地选择治疗方案,提升治疗乳腺癌的效果。 英国癌症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了大量图片展示的超过30万个乳腺癌细胞的细胞形态,以及超过2.8万个基因的数据,绘制了两者间复杂关系网络的图谱。 对这个图谱的分析显示,乳腺癌受到外界影响时会导致癌细胞形态改变,这种改变又会导致基因活跃度的变化。研究人员利用这些发现评估此前研究中收集到的数千个乳腺癌细胞样本时,发现这些变化与病人的临床治疗结果有很大相关性。 研究人员还发现图谱所描述的关系网络中有一些关键区域,扮演着信息中枢的角色。比如一个名为NF-kappaB的蛋白质具有非常核心的作用,它能够推动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对患者体内这种蛋白质状况的分析,可用于预测患者的存活期,以及更好地了解乳腺癌发展机制。 领导这项研究的癌症研究所学者克里斯·巴卡......阅读全文

常用的分子生物学基本技术

核酸分子杂交技术由于核酸分子杂交的高度特异性及检测方法的灵敏性,它已成为分子生物学中最常用的基本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基因克隆的筛选,酶切图谱的制作,基因序列的定量和定性分析及基因突变的检测等。其基本原理是具有一定同源性的原条核酸单链在一定的条件下(适宜的温室度及离子强度等)可按碱基互补原成双链。杂交的

肿瘤发病的遗传机理分析(二)

   2.癌基因的激活癌基因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被激活而过度表达。  (1)突变激活:体细胞内的原癌基因可以因点突变而成为癌基因,产生异常的基因产物;也可由于点突变使基因摆脱正常的调控而过度表达。因此,突变激活又称为激活的质变模式(qualitative model)。例如在

石蜡包埋组织的DNA提取及其应用

近10年来,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越来越广泛地被用于人类疾病研究的诸领域,为了解病理状态下基因组DNA的变化积累了新资料。目前认为,人类基因组并非人们想像的那样稳定,诸如基因重排、扩增、缺失,突变和DNA甲基化类型改变等时有发生,这些改变对于基因表达和调控,以及疾病过程的发展与转归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

乳腺癌如何转移?这些研究提供新思路

   乳腺癌一直是世界女性之痛,我国最新癌症数据统计显示,乳腺癌是我国女性发病率最高的肿瘤,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红颜杀手。转移是乳腺癌的致死性进展,一旦发生即可严重降低患者生存率并对患者预后产生恶性影响。  乳腺肿瘤转移的过程存在许多不同的阶段,包括癌细胞侵入健康的乳房组织,逃离原发肿瘤,进入血管并在

PNAS鉴别出侵袭性乳腺癌的生物标记物

  美国西北大学的两名科学家鉴别出了与基底细胞样乳腺癌密切相关的一种生物标记物。基底细胞样乳腺癌是一种高度侵袭性的癌症,其对许多类型的化疗耐药。这一称作为STAT3的生物标记物,为开发出新的疗法来治疗这种往往致命的癌症提供了一个极好的靶点。这项研究发表在8月19日的《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

Cell子刊揭示细胞命运的切换开关

  更多地了解乳腺组织中不同细胞类型的发育机制将增进我们对于乳腺癌的认识。TAZ代表了侵袭性乳腺癌的一个新型潜在药物治疗靶点。   在癌症中,正常细胞可以变得不可预知或是具有侵袭性,因此很难用抗癌药物进行治疗。乳腺癌尤其是如此。通过鉴别导致乳腺癌组织细胞发生这种改变的基因,研究人员希望能够找到一种

Nature子刊:12万例数据确定乳腺癌风险相关的5种变异

  一项包含120000名女性的国际研究确定了影响乳腺癌风险的五个基因变异,这些突变被认为是影响乳腺癌细胞对雌激素的反应。  乳腺癌是女性中最常见的癌症之一,大约有八分之一的女性在生命的某个阶段会患有此病,且大多数病例发生在50岁以上。雌激素作为一种触发器,在大多数的乳腺癌细胞中与雌激素受体结合并引

浅谈基因治疗药物市场战略投资展望

  基因治疗(genetherapy):指用(正常或野生型)基因导入人体的细胞,使其发挥生物学效应,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技术方法。   基因治疗是随着20世纪七八十年代DNA重组技术、基因克隆技术等的成熟而发展起来的最具革命性的医疗技术之一,它是以改变人的遗传物质为基础的生物医学治疗手段,在重大

浅谈基因治疗药物市场战略投资展望

  基因治疗(genetherapy):指用(正常或野生型)基因导入人体的细胞,使其发挥生物学效应,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技术方法。   基因治疗是随着20世纪七八十年代DNA重组技术、基因克隆技术等的成熟而发展起来的最具革命性的医疗技术之一,它是以改变人的遗传物质为基础的生物医学治疗手段,在重大

康成生物芯片技术服务在乳腺癌肿瘤转移研究中的应用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乳腺肿瘤中心宋尔卫教授主要从事乳腺癌的生物学特性及治疗学基础研究,在非编码RNA调控肿瘤侵袭转移及靶向导入小分子RNA抑制肿瘤转移的研究方面有杰出工作。近期,宋尔卫教授课题组利用RayBio Human Cytokine Antibody Array揭示了乳腺癌转移的新机制

生物芯片技术服务在乳腺癌肿瘤转移研究中的应用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乳腺肿瘤中心宋尔卫教授主要从事乳腺癌的生物学特性及治疗学基础研究,在非编码RNA调控肿瘤侵袭转移及靶向导入小分子RNA抑制肿瘤转移的研究方面有杰出工作。近期,宋尔卫教授课题组利用RayBio Human Cytokine Antibody Array揭示了乳腺癌转移的新机制。炎

基因芯片数据的分析方法

研究背景:基因芯片可以通过探针和荧光标记对某个时间点生物体的全部基因表达量进行检测,探针代表的基因荧光强度通过仪器转换成基本数据。这些数据的背后隐藏着很多的生物学意义,这就需要我们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去分析和挖掘。不同实验设计方案产生的海量芯片数据,其分析方法和思路都大同小异,这里分享一个多组实验设

基因芯片数据的分析方法

研究背景:基因芯片可以通过探针和荧光标记对某个时间点生物体的全部基因表达量进行检测,探针代表的基因荧光强度通过仪器转换成基本数据。这些数据的背后隐藏着很多的生物学意义,这就需要我们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去分析和挖掘。不同实验设计方案产生的海量芯片数据,其分析方法和思路都大同小异,这里分享一个多组实验设

JCI:siRNA筛选发现促乳腺癌转移关键因子

  近日,著名国际期刊JCI在线发表了荷兰莱顿大学研究人员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他们利用小干扰RNA对H1299细胞内与细胞迁移有关的基因进行了筛选,发现了一些与肿瘤细胞迁移速度和持续性有关的基因,并发现了与乳腺癌病人肿瘤转移密切相关的SRPK1基因或可成为乳腺癌药物治疗的潜在靶点,因此具有重要意义。

活体生物发光成像技术的最新进展

活体动物体内光学成像(Optical in vivo Imaging)主要采用生物发光(bioluminescence)与荧光(fluorescence)两种技术。生物发光是用荧光素酶(Luciferase)基因标记细胞或DNA,而荧光技术则采用荧光报告基团(GFP、RFP, Cyt及dyes等)进

微流控芯片与基因诊断关系的研究进展

微流控芯片已经广泛于医学、生物、电子、流体、化学等领域,且微流控芯片可把样品制备、反应、分离、检测、扩增、分析等集成到一块几微米至几百微米尺度的芯片上并自动完成所有基本过程。目前,微流控芯片已经广泛地应用到医学基因诊断方面,例如基因多态性检测、基因高效性测序、基因快速性扩增等,为此,本文主要对微流控

癌研究泰斗Cell揭示癌症侵袭性的根源

  Robert A.Weinberg身上笼罩着一道道绚丽的光环:美国科学院院士,世界着名的Whitehead研究所创始人之一,他曾发现了第一个人类癌基因Ras和第一个抑癌基因Rb,他的一系列杰出研究工作已经成为肿瘤研究领域乃至整个医学生物学领域的重要里程碑。   在一项阐析某些乳腺癌侵袭性的

乳腺癌全转录组关联分析发现新的风险基因

   美国范德堡大学和澳大利亚昆士兰医学研究所(QIMR Berghofer)领导的研究团队利用全转录组关联分析方法,找到与乳腺癌存在明显关联的48个基因。这项成果于6月18日发表在《Nature Genetics》上。  研究人员利用近12.3万名乳腺癌患者和近10.6万名对照的遗传预测基因表达谱

我国基因检测技术已在肿瘤个体化诊疗中投入使用

  记者1月13日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获悉,在近日公布的2013年黑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名单上,该校申宝忠教授领衔完成的课题《肿瘤标志物靶向分子成像在疾病早期诊断及治疗疗效监测中的应用》获得一等奖。此项成果利用分子影像学技术和纳米医学技术,破译了肿瘤细胞内及细胞间联络通讯的“分子密码”,为肿

2014年Science杂志耐人寻味的13大亮点研究成果

  不知不觉,2014年马上就要过去了,迎接我们的将是崭新的2015年,2014年三大国际著名杂志Cell、Nature和Science(CNS)依然刊登了很多亮点耐人寻味的研究,本文中小编就盘点了2014年Science杂志及其子刊发表的一些非常有意义的亮点研究。  1.Science:研究揭示共

科学家发现细胞持家基因或是引发三阴性乳腺癌的罪魁祸首

  近日,来自美国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UT Southwestern Medical Center)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一种调节机体自然细胞循环过程—自噬的基因beclin 1和三阴性乳腺癌之间存在强相关性,相关研究发表于国际杂志EbioMedicine上。  研究者Beth Levine教授表

科学家找到了让T细胞在肿瘤组织中定殖的方法

  今年对于癌症免疫治疗领域来说,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一年。多个CAR-T疗法的相继获批上市,为许多之前无药可治的晚期血液肿瘤患者,带来了治疗甚至治愈的希望。  然而,相比于在血液肿瘤治疗邻域研究过程中的顺风顺水,CAR-T在实体瘤治疗邻域的研究可谓是举步维艰,收效甚微(1)。而其中,CAR-T治疗实体

肿瘤测序行业箭在弦上 蓄势待发

  21世纪之所以能成为生物学的世纪,这是因为随着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温饱问题早已解决,并催生了“大健康产业”成为永不落幕的朝阳产业。2012年全世界共新增1400万癌症病例并有820万人死亡,癌症已经成为世界性难题。由于基因突变导致肿瘤形成,人以群分,肿瘤以基因突变分,二代测序为绘制肿瘤基因突变谱

Cancer Cell:科学家发现控制恶性乳腺癌的“总开关”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ancer Cell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索尔克研究所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鉴别出了一种特殊的“总开关”,其似乎能够控制肿瘤细胞的动态行为,而这些行为能够让某些型癌症变得难以应对。图片来源:Salk Institute  研究者Geoffrey Wahl表示,名为Sox10的

临检基础:抑癌基因及其与细胞周期关系

抑癌基因(tumor suppressor gene)指正常细胞内存在的,能抑制细胞转化和肿瘤发生的一类基因群,当它们受到各种因子的作用失活后,细胞的生长分化失控,增加了细胞恶性转化的可能性。目前已分离克隆的抑癌基因有Rb、p53、p16、p33ING1、nm23、TIMP、KAI1、APH、MC

维生素D与肿瘤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一)

作者单位: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 新疆乌鲁木齐830011【关键词】  维生素D 肿瘤  数十年来对维生素D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钙磷代谢的调节作用,近年来维生素D被证实具有更为广泛的生物学效应,包括抑制多种类型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调亡和分化,调节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等。Michael

重编程巨噬细胞变“线人”,或助力癌症早期筛查

  早期发现癌症是成功治疗癌症的关键。我们知道,随着肿瘤的生长,它们的一小部分DNA会脱落并漂浮在血液中,也就是现在热门的“循环肿瘤DNA”。从理论上来说,简单抽血应该能够检测到癌变的迹象。然而,这些来源于肿瘤的DNA并不充足,所以在血液或尿液样本中能够检测到肿瘤机会非常小,特别是在肿瘤早期阶段。 

外泌体LncRNA帮助免疫细胞“叛变”----乳腺癌恶化新机制

外泌体是细胞间传递信号的媒介,直径在30-200nm,表面具有磷脂双分子层,内部具有丰富内含物的小囊泡,其内含物包括miRNA,环状RNA,LncRNA和mRNA等。以不久前发表于Nature Cell Biology(影响因子:19)的文章为例,看一看外泌体中LncRNA的功能机制是如何研究的。

外泌体LncRNA帮助免疫细胞“叛变”---乳腺癌恶化新机制!

  文章导读:   外泌体是细胞间传递信号的媒介,直径在30-200nm,表面具有磷脂双分子层,内部具有丰富内含物的小囊泡,其内含物包括miRNA,环状RNA,LncRNA和mRNA等。以不久前发表于Nature Cell Biology(影响因子:19)的文章为例,看一看外泌体中LncRNA的功

Sci Transl Med:哈佛科学家新非侵入疗法预防乳腺癌

  哈佛大学Wyss生物工程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新的治疗乳腺癌的方法,该方法能够抑制培养乳腺癌细胞的状态和预防小鼠乳腺癌的发病。科学家希望有一天能够基于该研究开发出新的治疗方法,让患者免受手术,放化疗等痛苦。相关报道发表在近期的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