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细胞与基因关系图谱绘出

英国研究人员日前在美国《基因组研究》杂志上报告说,他们绘制出可清晰展示乳腺癌细胞形态与基因之间关系的图谱,未来有望帮助医生更准确地选择治疗方案,提升治疗乳腺癌的效果。 英国癌症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了大量图片展示的超过30万个乳腺癌细胞的细胞形态,以及超过2.8万个基因的数据,绘制了两者间复杂关系网络的图谱。 对这个图谱的分析显示,乳腺癌受到外界影响时会导致癌细胞形态改变,这种改变又会导致基因活跃度的变化。研究人员利用这些发现评估此前研究中收集到的数千个乳腺癌细胞样本时,发现这些变化与病人的临床治疗结果有很大相关性。 研究人员还发现图谱所描述的关系网络中有一些关键区域,扮演着信息中枢的角色。比如一个名为NF-kappaB的蛋白质具有非常核心的作用,它能够推动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对患者体内这种蛋白质状况的分析,可用于预测患者的存活期,以及更好地了解乳腺癌发展机制。 领导这项研究的癌症研究所学者克里斯·巴卡......阅读全文

Cx基因能抑制胃癌细胞增殖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内七科主任吴瑾教授等人研究证实,Cx基因不仅具有抑制胃癌细胞增殖的能力,还能增加癌细胞对抗肿瘤药物的敏感性。此项研究成果近日获得黑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及中国老年学会第二届学术大会成果奖。   胃癌是我国发病率及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许

研究发现乳腺癌、肝癌等疾病通过癌细胞外泌体传染

  某些癌症具有家族遗传性,而生活环境,生活习惯相同的家人也可能患上同一种癌症,但鲜有人想到癌症会传染。不过,最有的一项研究可能会让人们重新认识癌症。近日,国外医学期刊《Cancer Cell》刊发研究论文称,癌细胞具有传染性。  该研究发现,乳腺癌外泌体能导致正常细胞变成肿瘤细胞,发现体外经过外泌

Nat-Cell-Biol.:科学家解开乳腺癌细胞转移之谜

  乳腺癌细胞迁移问题一直以来是一个迷。而就在最近科学家可能已经解决了是什么在癌细胞潜伏了数年甚至数十年之后激活了它们这个问题。癌细胞周围的微血管形成了癌细胞壁龛,是癌细胞存活的微环境。伯克利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科学家发现微血管的变化控制了癌细胞的休眠状态。当血管开始生长的时候,新生成的血管头部释放的分

乳腺癌化疗后癌细胞可转化为癌症干细胞引起耐药

  2017年2月21日,美国《细胞》旗下《细胞·报告》正式发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报告,发现乳腺癌化疗后癌细胞可转化为癌症干细胞引起耐药。  对于许多患者而言,化疗获益短暂,化疗后的乳腺癌复发常常致命,乳腺癌干细胞对化疗有很强的耐药性,对治疗构成严重问题。既往研究表明,对化疗耐药的乳腺癌,往往

Genes--Devel:揭秘乳腺癌细胞可塑性产生的分子机制

  目前治疗乳腺癌的一大障碍就是癌细胞会不断改变方式来对疗法产生耐受性,理解介导癌细胞可塑性的细胞机制或能帮助开发新型的乳腺癌疗法;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Genes & Development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贝勒医学院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乳腺癌细胞或能在两种形式的细胞表面分子之间移动,即C

科学家发现正常乳腺组织中癌细胞发育的重要线索

  1月29日,Nature Communications 发表了中国科学院-马普学会计算生物学伙伴研究所Andrew Teschendorff 研究组和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妇科癌症研究中心Martin Widschwendter研究组的合作论文DNA methylation outliers in n

乳腺癌基因组揭秘

  10月23日分别发表于《自然》和《自然—遗传学》的两篇论文介绍了与乳腺癌风险上升相关的遗传变异。人们希望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收集大量个体数据进行研究)能够改进该疾病的筛选、早期检测和治疗。  乳腺癌风险受遗传影响,虽然之前已知105个遗传区域与乳腺癌相关,但是它们对于患病风险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仍未

乳腺癌基因组揭秘

  10月23日分别发表于《自然》和《自然—遗传学》的两篇论文介绍了与乳腺癌风险上升相关的遗传变异。人们希望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收集大量个体数据进行研究)能够改进该疾病的筛选、早期检测和治疗。  乳腺癌风险受遗传影响,虽然之前已知105个遗传区域与乳腺癌相关,但是它们对于患病风险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仍未

5基因影响乳腺癌患病风险

这一成果将有助于科研人员加深理解乳腺癌最初病因  有研究曾发现,与乳腺癌有关的基因BRCA1发生变异会显著提高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由美国梅奥诊所领导的一个国际科研小组在新一期英国学术刊物《自然—遗传学》上报告说,当BRCA1基因发生变异使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提高时,另外5个基因的变异会对这一风险产生影

促乳腺癌转移“核心基因”发现

  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上海市东方医院肿瘤转移研究所高华教授研究组,新近发现一个促进乳腺癌向多个器官转移的基因TM4SF1。相关研究论文近日发表在《细胞》杂志上。专家认为,切断和阻止该基因,可能是治疗肿瘤转移复发的首要靶点。  肿瘤转移复发是绝大部分肿瘤患者死亡的最直接原因。在乳腺癌发生早期

乳腺癌的基因检测有哪些

  乳腺癌的基因检测首先是BRCA1和BRCA2,BRCA1和BRCA2是现在最主要的基因检测,其他还有HER2(HER2过表达型)。在基因检测里最有意义的是BRCA1和BRCA2,如果它们有突变会影响乳腺癌的发生。BRCA1和BRCA2检测的结果是以白人为基础的,最明显是阿肯色州犹太人,来源于东欧

新型纳米凝胶能阻断癌细胞耐药基因

  在癌症初期,化疗通常能缩小肿瘤,但如果癌细胞产生了耐药性,肿瘤还会再次长大。最近,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开发出一种新型纳米凝胶,能帮助阻断造成耐药性的基因,然后再次进行化疗,攻击那些已被“解除武装”的肿瘤。相关论文发表在近期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日前报道,这种材料由嵌在水凝胶

全球首发“基因转染荧光试剂”-瞄准癌细胞

4月18日,“癌症早期诊断与个体化医疗新技术研讨会暨2010纳奥生物产品发布会”在浙江杭州举行,纳奥生物全球首家出产的“基因转染荧光试剂和系列纳米荧光探针产品”正式上市,并现场给多家全国知名医疗机构赠送了试用品。   恶性肿瘤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据了解,在35~59岁年龄组中,

癌细胞-PCR基因扩增原理及方法步骤

实验概要PCR扩增目标DNA片段。实验原理多聚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基本原理类似于DNA的天然复制过程,其特异性依赖于与靶序列两端互补的寡核苷酸引物。PCR由变性、退火、延伸三个基本反应步骤构成。1. 模板DNA的变性:模板DNA经加热至93℃左右

日本发现抑制乳腺癌基因:有望研制治疗药物

  据日本新华侨报网7月4日消息,乳腺癌是女性最易患的癌症之一。近日,日本研究机构发现了抑制乳腺癌扩散的基因。该研究成果将有助研制治疗乳腺癌药物。   据日本时事通讯社消息,近日,日本大阪大学一个研究小组发现了抑制乳腺癌细胞向周围扩散转移的基因。大阪大学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共同研究发现,如果能开发出

乳腺癌细胞身份的变化或是导致其具有侵入性的原因

  近日,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的研究人员鉴别出了一种能够确定乳腺癌细胞身份及侵袭性的蛋白质。这项发现有助于开发出靶向乳腺癌侵袭性和转移性的新疗法和诊断策略。该研究近日已发表在Cancer Research上。  癌细胞侵入到周围组织是发生转移的第一步,而癌症转移也是癌症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研究人员

JCB:科学家发现化疗竟会让乳腺癌细胞同类相食

  人啊,总有些恐惧是无法克服的。有人怕虫子,有人怕蛇,奇点糕当年因为游戏的原因,怕过某一大类植物……但有些恐惧,应该是像怕火一样,人人相通的吧。  比如吃肉没啥可怕的,吃人肉就完全不一个性质了。同类相食!食人魔王!标题带这种词的故事,一般都少不了惊悚离奇的情节。不过先保证,今天奇点糕要给大家看的,

十字花科蔬菜可减缓乳腺癌细胞生长

  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研究人员发现,西兰花等十字花科蔬菜富含的一种化合物可以减缓乳腺癌细胞生长,对早期乳腺癌患者而言效果尤为明显。  这种名为萝卜硫素的化合物是一种抗氧化剂,先前也有研究显示其有一定的防癌作用。  在这项新研究中,研究人员以45名乳腺癌患者为对象,让部分研究对象服用安慰剂,其他人则服

Oncogene:又一项“饿死”癌细胞疗法-杀死难治性乳腺癌

  癌症可重新激活肿瘤细胞的代谢,将其转化为“瘦而狠”的复制机器。但是,就像奥运健儿们依靠特殊饮食来完成比赛一样,肿瘤细胞极度兴奋的代谢,也能让它们依赖于特定的营养物质来生存。  多年来,科学家一直在试图确定和了解这些细胞的“欲望”,以期开发新的癌症疗法,阻止肿瘤获得必要的营养物质,从而饿死肿瘤。 

髓系特异性lncRNA调节乳腺癌细胞的有氧糖酵解

   有氧糖酵解,也称为Warburg效应,是癌细胞葡萄糖代谢的一个普遍特征,因为葡萄糖主要被加工成乳酸。尽管有氧糖酵解在ATP生成中的效率较低,但有氧糖酵解能增加生物合成,抑制细胞凋亡,产生信号代谢物,从而提高癌细胞的存活率。有趣的是,在各种恶性肿瘤中,包括非小细胞肺癌和乳腺癌,固体肿瘤不同区域葡

VEGF不仅促进肿瘤血管生长-对乳腺癌细胞也有促进作用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传导在癌症中的作用不仅在血管发生的情况下众所周知,而且在肿瘤细胞的功能调节中也是重要的。  由其共同受体介导的称作神经纤维蛋白(NRP)的自分泌VEGF信号传导似乎对于维持癌症干细胞(CSCs)的增殖和存活是必需的,这涉及介导肿瘤生长,进展和药物抗性。因此,了解涉

Oncotarget:特殊分子ONC201靶向作用线粒体来杀灭乳腺癌细胞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Oncotarget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癌症研究中心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一种名为ONC201的特殊分子或能通过靶向作用线粒体在体外杀死乳腺癌细胞。   图片来源:lcsciences.com   作为TNF配体家族成员之一,TRAIL能够通过激活

乳腺癌耐药和转移竟存在千丝万缕的关联

   原位肿瘤和转移部位肿瘤的异质性是肿瘤进展期治疗的严重障碍。转移是肿瘤的致命特征,其中在转移的级联过程中最为复杂的播散机制仍不明确。清晰的认识患者的肿瘤异质性和转移中细胞和分子机制,对个体化肿瘤治疗至关重要。由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和伦敦癌症研究所的科学家领导的早期研究确定了乳腺癌细胞中的遗传“转换”

研究发现极度活跃的FOXA1信号或能重编程内分泌耐药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贝勒医学院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了一种新型机制,其或能帮助解释内分泌耐药性乳腺癌获得转移特性的机制,相关研究结果或有望帮助科学家们开发出新型乳腺癌疗法。  图

乳腺癌研究并行发现数十种药物新用途

  据最新一期《细胞》杂志报道,加美两国联合团队开展的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乳腺癌细胞功能调查分析,发现了数十种现有药物的新用途、药物开发新靶标及新药物组合。此项研究成果也可用来开发其他癌症的候选新药及阐明癌细胞的抗药机制。   多伦多玛格丽特公主癌症中心和纽约大学朗格尼医学中心组成的联合研究小组,发现

乳腺癌研究发现数十种药物新用途

  据最新一期《细胞》杂志报道,加美两国联合团队开展的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乳腺癌细胞功能调查分析,发现了数十种现有药物的新用途、药物开发新靶标及新药物组合。此项研究成果也可用来开发其他癌症的候选新药及阐明癌细胞的抗药机制。   多伦多玛格丽特公主癌症中心和纽约大学朗格尼医学中心组成的联合研究小组,发现

乳腺癌相关基因变异增肺癌风险

  一项大规模国际研究发现,一种与乳腺癌有关的基因变异会显著增加肺癌风险,尤其是吸烟者如果出现这一基因变异,其患肺癌的风险要比不吸烟者高出近80倍。  研究小组在新一期英国《自然—遗传学》杂志上介绍说,他们对约1.1万名患有肺癌的欧洲人与约1.5万名未患肺癌的人进行了基因状况对比。结果发现,一种名为

乳腺癌转移复发关键基因获揭示

  7月12日,记者从同济大学获悉,该校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附属东方医院肿瘤转移研究所高华研究组发现一个促使乳腺癌向多个器官转移的基因TM4SF1,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于《细胞》。专家认为,切断和阻止该基因的表达,可能是治疗乳腺肿瘤转移复发的首要靶点。  肿瘤转移复发是绝大部分肿瘤患者死亡的最直接原因

乳腺癌BRCA基因检测有用吗?

  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角度回答:1. BRCA 基因检测值不值得做?2. 如果发现了BRCA突变,预防性乳腺切除手术值不值得做?   1. BRCA 基因检测值不值得做?   这个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值得!现在有很多基因检测,但是能够跟治疗措施相呼应的不多,很多基因检测的结果,只是告诉发生癌症的

多个新乳腺癌易感基因确定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8/507019.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