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将再启青藏高原综合科考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获悉:时隔40多年,我国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将于6月中旬开始,这次综合科考为期5—10年,旨在掌握青藏高原数十年的生态变化。 据介绍,首期将对长江和西藏最大湖色林错源头区内最核心的格拉丹东区域冰川及相关生态环境变化进行观测研究。与第一次青藏高原科考不同,此次科考将运用无人机、无人船和卫星等新技术、新手段,实现对青藏高原全域覆盖,科考数据将更加全面和精确。 上世纪70年代,我国科学家对青藏高原进行了首次大规模科学考察。考察项目包括地质、地球物理、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和动植物、农业等50多个学科。考察获得的大量第一手资料,填补了青藏高原一些地区和学科研究的空白。......阅读全文

从化石窥见青藏高原生长的秘密

西藏始攀鲈化石伦坡拉盆地种类丰富的化石植物类群,包括棕榈、栾树、椿榆等  “多跑路,多挖土,得幸福……”10月4日,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研究员吴飞翔和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副研究员苏涛分别结束了他们在青藏高原的第13次和第14次古生物考察。这两位年轻的“80后”,是青藏高原不折不扣的“

研究揭示青藏高原隆升过程和机制

7月28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丁林带领的大陆碰撞与高原隆升团队,在《自然综述-地球与环境》(Nature Reviews Earth & Environment)上,发表了题为《青藏高原隆升时间和机制》(Timing and Mechanisms of Tibetan

“聆听”青藏高原的呼吸:讲好碳的故事

    王小丹 成都山地所供图  青藏高原很安静,人烟稀少碧水蓝天,地理环境复杂神秘,且高耸的地形带来的地—气效应十分显著,广泛影响着高原内部以及周边其他地区。所以,它是众多科学研究开展的理想之地。  青藏高原很广阔,广阔到足以让科研工作者们,穷尽一生去跋涉。  中科院成都山地研究所研究员王小丹就扎

魏达:“碳”究青藏高原植被的“呼吸”

罗洪焱  陈 科巍峨的雪峰、茂密的森林、徜徉在山坡上的牦牛与羊群……这是大自然赐予青藏高原的“礼物”。被称为地球“第三极”的青藏高原,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富饶的自然资源,其对我国乃至北半球的气候系统具有重要影响。扎根青藏高原15年、聚焦高寒碳汇研究,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魏达是最了

青藏高原所揭示粉尘的风化度效应

粉尘在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多种途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例如“阳伞效应”(粉尘可削弱太阳辐射引起地面冷却)、“冰核效应”(粉尘颗粒作为云凝结核,影响云的形成和降水)、“中和酸雨效应”(粉尘在降落过程中可中和空气中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物质,有效减少酸雨)以及“铁肥效应”(

青藏高原:全球气候变化敏感区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副所长  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秘书长  如果这个季节去西藏,站在拉萨河谷,可以看到两侧山坡上的青草已经长到了山顶,回到30年前,人们不可能看到这样的景象。  青藏高原地势高耸,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最高海拔超过8800米,构成全球独一无二的“第三极”主体骨架,也是地球独特

山东地矿局完成“青藏高原第一钻”

       10月9日,由山东省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承担的“高原第一钻”――深部探测项目(Sino-Probe)西藏罗布莎科学钻探预导孔,钻探施工顺利竣工,终孔孔深1853.79米。该孔首开我国高原科学钻探先河,创造了青藏高原钻探孔深最新记录。

青藏高原首个城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实施

  青藏高原首个城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西宁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于3月1日起正式施行。   西宁市地处青藏高原东端,2015年总人口逾231万人。近年来,随着工业废气和机动车尾气排放不断增多,加之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脆弱的生态环境,西宁市区大气质量尚未得到根本性好转,开始受到扬尘、雾霾等大气环

青藏高原2014地质年会在京召开

   “大陆构造与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于3月28日在北京国谊宾馆主办了“ 青藏高原2014 地质年会”。以下为会议的亮点和建议。   凝聚了全国青藏高原研究队伍   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是全球地学瑰宝,对于固体地球科学的研究和资源开发具有极其重大意义。青藏高原主体部分在中国大陆,是地球母亲给中

“973”计划再聚焦青藏高原南部成矿作用

  “青藏高原南部大陆聚合与成矿作用”项目日前在京启动,这是继2002年之后,青藏高原成矿研究再获“973”项目支持。   据介绍,青藏高原是全球规模最宏大、特征最典型的碰撞造山带,它经历了完整的俯冲、增生和碰撞过程,发生了多幕式的大规模成矿作用,形成了以冈底斯为主体的多个巨型成矿系统,是研究“大

青藏高原自然灾害本底已系统查明

  在7月15日召开的第二次青藏科考防灾减灾学术交流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崔鹏说,通过科考项目支持,我国首次系统查明青藏高原自然灾害本底,并建立了完善的青藏高原自然灾害数据库,此次科考的丰富成果正服务于高原地区重大工程和城镇建设的避灾规划设计和防灾减灾部署上。  为进一步做好青藏高原地质环境保护和生态

青藏高原背景大气气溶胶研究取得进展

  人为排放的大气颗粒物,即大气气溶胶,已显著改变大气的化学组成及相关联的大气动力与热力属性,成为目前评估气候变化的最不确定因素之一。在很大程度上,这种不确定性源于人类对背景大气气溶胶源排放、转化过程及其与云-降水相互作用过程缺乏深入的理解。青藏高原被称为“地球的第三极”和“亚洲水塔”,发育有全球最

青藏高原冰冻圈状态与变化研究获进展

  青藏高原是全球变化研究关键地区之一,具有全球变化研究的独特性和优越性。目前,观测资料的缺乏是青藏高原研究面临的重大挑战。因此,综合使用可靠的原位观测、遥感测量及改进的数值模式对于青藏高原冰冻圈及其与气候的相互作用研究至关重要。  近日,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杨梅

青藏高原首个“高原应急培训基地”揭牌成立

  青藏高原首个“高原应急培训基地”11日在青海师范大学揭牌成立。这个培训基地有望助力提升我国高原地区防范重大灾害、化解安全生产风险的能力。 加强应急管理教育培训工作,是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途径。青海省应急管理厅副厅长王月云说,近年来,青海着力打造具有高原特色的应急管理人才培养基地

青藏高原生物标本馆里的珍贵记忆

    螺蛳—夏武平先生手写标签(青藏高原生物标本馆供图)    张氏螺蛳—模式标本(青藏高原生物标本馆)  日前,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以下简称西北高原所)青藏高原生物标本馆高级工程师陈晓澄在整理、查找标本过程中,惊喜地发现了夏武平先生采集的螺蛳标本和模式标本,以及标本馆保存最早的动植物标

“云雀”亮相第二次青藏高原科考

“云雀”自主飞行机器人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研制的“云雀”自主飞行机器人(以下简称“云雀”)在青藏高原开展高海拔冰川与湖泊智能化科考工作,实现了我国首次机器人化高海拔环境科考。 青藏高原海拔高、氧气稀薄、气候恶劣多变,尤其是极高海拔区科考活动难度大、危险系数高,人类难以开展工作

新研究发现长在青藏高原的“含羞花”

  植物的快速运动素来被科学家和自然爱好者所关注,因为相较于动物,植物一般以固着的静止姿态示人,很少有主动的动作或行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植物就是因叶片的触敏性而闻名的含羞草。由中科院武汉植物园组织的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水生植物专项调查中,来自湖北大学、武汉大学、西藏大学以及武汉植物园的研究团

孙鸿烈院士:我深深眷恋的青藏高原

  1976年,我们在阿里考察时,几乎每天都要爬到海拔6000多米的地方,这样才能看到海拔高度变化后自然条件的变化。那时每走几步都要停下来喘几口气。晚上宿营,也是在海拔5000多米的地方,几乎每晚睡觉都头痛。即使夏天也很冷,晚上小河都结了冰,每早用棍子或石头把冰砸个窟窿,再把冰水舀起来。水太凉,我们

气候变暖之过!青藏高原与北极的灌丛减少

通过对比青藏高原和北极格陵兰岛地区的灌木更新动态,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所生态系统格局与过程研究员梁尔源团队研究发现,持续的气候变暖抑制或减缓了高海拔、高纬度地区灌丛更新,为高寒生态系统应对全球变暖提供了有效的预警信息,强调了减缓气候变暖对全球碳中和的普适性意义。相关成果近日发表于《美国科学院院刊》。“

青藏高原北部首次发现干热岩资源

  一项名为《青海省贵德县扎仓沟地热与干热岩勘查实验研究》的地勘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通过钻探,在位于青藏高原北部的青海省贵德县扎仓沟一带发现具一定开发利用前景的干热岩资源,这是我国地质工作者首次在青藏高原北部发现干热岩的资源。有关专家称,这一干热岩的资源的发现对我国能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干热

让青藏高原成为更好的生态安全屏障

青藏高原位于中国西南部,被誉为“世界屋脊”“亚洲水塔”,具有重要的水源涵养、土壤保持、防风固沙、碳固定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是我国乃至亚洲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区和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区域。 为保护青藏高原生态环境,我国实施一系列生态保护修复政策与工程,建设了以三江源国家公园为代表的自然保

张亚平等揭示青藏高原家犬低氧适应机制

  记者8月27日从中科院昆明动物所获悉,该所张亚平课题组与云南大学、中科院北京基因组所、青海大学等合作发现,藏犬群体表现出与藏族人群非常相似的高原适应性模式。相关成果发表于《基因组生物学与进化》杂志。  据了解,家犬自古以来跟随人类活动迁徙和扩散,即使在海拔超过3500米的青藏高原上,依然表现出与

专家提议建立青藏高原雪豹DNA条形码

  “未来,针对雪豹的野生种群还要做一些遗传多样性评估,遗传多样性评估对恢复种群有很大的作用,确定雪豹的指纹或者DNA条形码后,从野外毛发中就可以检测在这个区域里面大概有多少只雪豹。”11日,省部共建三江源生态与高原农牧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祁得林教授表示。  据祁得林教授介绍,通过建立雪豹DN

青藏高原湖泊水质实测调查与研究获进展

  青藏高原湖泊广布,面积超过1 km2的湖泊数量超过1400个,总面积超过50 000 km2,约占我国湖泊总面积一半以上,是地球上海拔最高、数量最多、面积最大的高原湖群区之一,也是“亚洲水塔”的重要组成。该地区湖泊受人类活动干扰较小,湖泊的多种水质参数受水剖面能量分布、水汽能量交换以及湖泊生态系

中科院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启动

 地球大数据正成为认识地球的新钥匙,作为地球“第三极”的青藏高原科学数据如何开放共享?数据产品如何进一步服务于国家战略和科学研究? 科学数据应如何规范管理?    1月26日,在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以下简称青藏高原所)召开的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启动会旨在解决这些问题。   

青藏高原自然灾害本底首次系统查明

  2017年8月,第二次青藏科考启动,5年过去,取得了哪些标志性成果?7月15日,第二次青藏科考防灾减灾学术交流会在成都举行,与会专家就防灾减灾、灾害预测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了交流研讨。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崔鹏表示,此次科考中,首次系统查明了青藏高原自然

青藏高原新生代生态演变研究取得进展

  近年来,特别是自2017年第二次青藏高原科考启动以来,古生物学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科学发现。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开展紧密合作,于藏北渐新统地层中发现的大量保存精美的高度多样化的动植物化石更是首次呈现了高原隆升前古近纪生态系统的整体面貌。近日,古脊椎所邓涛等在《科学

青藏高原从“谷地”到“世界屋脊”-的秘密

地球第三极青藏高原如今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在形成今日之“高大”面貌之前,青藏高原其实还发育了一个低海拔的温热的“谷地”。 从“谷地”到“世界屋脊”,是如何演化的?其隆升过程又对今天的青藏高原环境有着怎样的影响?这些都是青藏高原上尚未揭开的谜题。 历时20余年,在第二次青藏科考的支

研究揭示青藏高原或为新的气候临界要素

《美国科学院院刊》曾刊文指出,地球气候系统存在15个潜在临界要素,如亚马孙雨林、澳大利亚珊瑚礁等。记者从北京师范大学了解到,该校科研团队联合多国学者研究发现,我国青藏高原可能是一个处于激活状态的全新气候临界要素。相关研究于近日发表在国际期刊《自然·气候变化》上。该期刊同期评论文章指出,这一研究“有望

棕榈化石为青藏高原抬升历史提供新证据

  3月7日,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古生态研究组研究员苏涛和周浙昆领导的研究团队在国际期刊《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发表了关于产自青藏高原中部,距今约2500万年的大型棕榈叶片化石的相关科研成果,为青藏高原抬升历史提供了新的证据。这是中科院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