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台湾“中央大学”拟建台湾地区最大天文望远镜

据“中央社”报道,台湾“中央大学”7月12日表示,校方历时3年,打造台湾地区最大的2米望远镜,并获得企业大力赞助,将于5年内在鹿林天文台完成建置,预计可为台湾的光学天文观测能力提升至少10倍。 据报道,台“中央大学”12日下午举行鹿林2米望远镜计划记者会,提供经费赞助的台达电子创办人郑崇华也到场声援,同时代表台达电子文教基金会,协助成立台达电子年轻天文学者讲座。 “中央大学”表示,1999年成立鹿林天文台并设置1米望远镜后,“中央大学”开始在天文领域崭露头角,相继发现台湾第1颗小行星和彗星;现在打造的2米望远镜,不只是台湾最大的望远镜,且使用同步分光四色照相仪和红外线CCD相机,能为台湾光学天文观测能力提升至少10倍。 “中央大学”表示,在“教育部”和台达电的经费支持下,预计2016年完成2米望远镜在鹿林天文台的建置,并用来观测和追踪美国提出的泛星计划,搜寻可能撞击地球的天体,以维持人类永续生存。 郑......阅读全文

734人!2019年云南省“万人计划”入选人才出炉!

  根据《云南省“万人计划”实施办法(试行)》,经组织推荐、专家评审、各专选主管部门审定、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确认,683人入选云南省“万人计划”8个专项,5人获得科学家工作室,12人获得人才培养激励,5人获得引才伯乐激励,29人获得研修访学支持,现予以公告。公告名单按姓氏笔划排序,公告时间2019年

宇宙“幼升小”时模样 科学家找到127亿年前巨大原初星系团

艺术想象图:127亿光年外的巨型原初星系团  在到达地球之前,这束光走了127亿年。漫长的跋涉,加上宇宙的膨胀拉伸,让它的能量微弱而暗淡。  同一时间,地球,智利拉斯坎帕纳斯天文台。麦哲伦天文望远镜“卖力”地进行星系光谱巡天。科学家们正借助这台设备,建立一个高红移星系数据库,以期解开宇宙演化形成之谜

中德合作完成银河系射电巡天观测 首次发现超新星遗迹

  记者7月1日从中科院国家天文台获悉,国家天文台和德国马普射电天文研究所一项历时十年的合作研究取得重要成果。科学家们利用我国新疆天文台25米射电望远镜完成了对银河系的巡天观测,测量了银河系弥漫的偏振辐射和一大批天体的物理性质,并发现了两个大的超新星遗迹。  据介绍,国家天文台和德国马普射电天文研究

恒星形成和银河系结构研讨会在宜兴召开

    会议现场  3月28日至4月1日,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和中国科学院射电天文重点实验室主办,上海天文台和新疆天文台协办的“恒星形成和银河系结构研讨会暨郑兴武先生七十寿辰庆祝活动”在江苏宜兴召开。国家天文台、上海天文台、新疆天文台、南京大学天文系、北京大学天文系、清华大学天体

“日地活动现象中基本等离子体过程”学术研讨会洛阳召开

  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主办、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和洛阳师范学院联合承办的“日地活动现象中基本等离子体过程”学术研讨会于6月21日至24日在河南洛阳举办。来自美国马里兰大学、加州大学、奥本大学、台湾中央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以及中国科学院等单

2019年安徽省科技奖评审结果公布 特等奖1项,一等奖51项

2019年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专业(学科)评审科技进步奖评审结果序号项目名称完成单位完成人推荐等级1稳态强磁场国家大科学工程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匡光力,高秉钧,张裕恒,叶朝辉,刘小宁,张晓东,邱宁,陈文革,欧阳峥嵘,吴仲城,

太空望远镜用特殊金属片聚光 无需透镜

8厘米宽的不锈钢雕刻样板证实菲涅尔成像仪可行 菲涅尔成像仪由2艘太空船组成 光线通过金属片的孔洞聚集成一个图像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科学家提议建造的一架太空望远镜将利用带图案的金属片来聚光,而不需镜子或透镜。而且,此望远镜将具有令人惊讶的犀利视力,能发现其它恒星周围的地球

中国科学家为巨型太阳望远镜选址

  中国科学家正为设计中的巨型太阳望远镜选址。这一口径为8米的地面望远镜可望在未来20年的“探日”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中国巨型太阳望远镜计划推动者、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怀柔观测基地主任、总工程师邓元勇对新华社记者说,目前国内太阳研究界已经启动了“西部太阳选址”计划,期望利用4年左右的时间,

中科院发布改革开放四十年40项标志性重大科技成果

  12月19日,中国科学院发布改革开放四十年40项标志性重大科技成果。  中科院以“三个面向”为线索,在系统梳理改革开放40年来广大科研人员取得的众多重大科技成果基础上,发布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成果15项、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成果15项、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成果10项。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

288项!国家自然基金委公布国际合作研究项目初审结果

  国家自然基金委公布与金砖国家、埃及、日本、智利的国际合作项目初审结果,其中金砖国家146项、埃及82项、日本35项,智利25项通过初审,具体如下。  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金砖国家科技创新框架计划合作研究项目初审结果通知  根据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中华人民共和国

科技部公布2018创新人才推进计划拟入选名单

  2018年创新人才推进计划拟入选对象公示  根据《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实施方案》规定,科技部开展了2018年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组织实施工作。经申报推荐、形式审查和专家评议等环节,共产生了306名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50个重点领域创新团队、200名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和32个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拟作为

欧阳自远透露10年内我国将建成月球天文台

  日前,中国科学院院士、绕月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在中国科技馆进行讲座时透露,嫦娥三号将在西昌进行发射,着陆器上放置了7套仪器,其中包括一台天文望远镜,用它在月球上进行天文观测尚属世界首次。  负责该望远镜研制的研究员魏建彦告诉记者,此望远镜暂时命名为紫外望远镜,作为我国未来建立月球

世界最大天文望远镜确定选址智利

  总部设在德国慕尼黑的欧洲南方天文台4月26日宣布,该天文台已决定将设计中世界上最大的光学天文望远镜E -ELT建在智利阿塔卡马沙漠中部一座海拔3060米的山上。   欧洲南方天文台理事会是在对智利、南非、摩洛哥、阿根廷和西班牙等几个候选地进行了数年考察后作出上述决定的。最终选定智利这座高山是因

我国即将建成65米口径可转动射电天文望远镜

        如果把光学望远镜比作探测深空的锐利眼睛,射电望远镜就像一只灵敏的耳朵,捕捉宇宙中的射电辐射,倾听着来自遥远空间的微弱呻吟。亚洲最大可转动射电望远镜即将建成  65米口径可转动射电天文望远镜工程正在上

“天文望远镜及天文教学实践基地”揭牌

揭牌仪式现场  9月15日上午,由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和北京师范大学共建的“天文望远镜及天文教学实践基地”揭牌仪式在云南天文台举行。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刘川生、中科院昆明分院副院长沈华出席揭牌仪式并讲话。  云南天文台台长韩占文在揭牌仪式上致辞。韩占文指出,云南天文台地处我国西南边陲

献礼七夕 | 夫妻院士,伉俪情深——盘点18对院士夫妻

  在我国科学界,两院院士一直是最高荣誉。两院院士评选一般每两年举行一次,每次仅仅选出一百多人,历年当选的两院院士也不过数千人。然而,在我国科学界中,依然存在为数不多的夫妻都是两院院士的事例。  这些科学家伉俪大都携手于同一研究领域,在科学长空,他们的名字互相辉映。是执着的追求使他们发现了彼此,在他

英投资建世界最大天文望远镜

  英国将在修建与管理世界最大天文望远镜———位于智利的欧洲特大天文望远镜(简称E-ELT)———中发挥重要作用。日前,英国政府已决定对该项目投资8800万英镑,项目的总投资额高达11亿欧元。  镜面直径达到39米的E-ELT可以首次直接观测到绕遥远恒星轨道运转的行星,并通过分析其大气层的

暗能量照相机获得首批遥远星系星光图像

  安装在一架天文望远镜上的暗能量照相机。      暗能量照相机拍摄的图像。   今日视点   80亿年前,宇宙深处星系发出的光线开始奔向人类地球。经过漫长的旅行,古老的星光现在抵达了南美国家智利安第斯山脉的一座山顶,并被新安装在那里的暗能量照相机首次捕捉并记录下

科学家公布距地5500光年猫掌星云新照片

欧洲南方天文台的可见光和红外线勘测天文望远镜拍到的猫掌星云图欧洲南方天文台的可见光和红外线勘测天文望远镜拍到的猫掌星云图    据美国《连线》杂志报道,可见光和红外线勘测天文 (VISTA) 望远镜拍摄的

崔向群院士:为国奉献是一种单纯的坚持

  “我们有能力做二三十米口径的巨型望远镜。”2014年两院院士大会间隙,中科院院士崔向群为人们描述着中国大望远镜的未来。  从大学毕业要求改分配到边远山区,到努力考上“文革”后首批研究生;从放弃欧洲南方天文台工作回国当LAMOST项目“敢死队长”,到发起南极冰穹A天文观测,崔向群把为国奉献作为一种

世界最大天文望远镜将动工 比“哈勃”清晰16倍

  12月4日,位于德国慕尼黑北部的欧洲南方天文台宣布,正式批准建造“欧洲特大天文望远镜”。该项目于2010年立项,并选址在智利阿塔卡马沙漠中部海拔3060米高的塞罗阿马索内斯山顶,建造这座世界最大天文望远镜。  这个光学和红外天文望远镜光圈直径超过39米,集光能力比世界现有最大的光学望远镜强13倍

王业宁院士:不待扬鞭自奋蹄

王业宁曾这样表达这种热爱:“从中学时代我就迷上了物理,光声热电的世界太有趣了!”从此她一心扑在科研事业上,以她的坚韧、执着、敢拼敢闯、自强不息的精神锐意进取,屡创佳绩。 王业宁(1926年10月14日~) 1926年10月14日出生于安徽安庆,籍贯安徽六安。1945年考入中央

中美拟联手建造世界最大天文望远镜

  130亿年前宇宙是什么样子?太阳系以外有无外星人?宇宙大爆炸后星系如何形成?……这些问题用当前的天文学技术尚不能解答。现在,中国和美国正在磋商,拟联手建设世界上最大天文望远镜,解答茫茫宇宙的诸多谜团。   “这个项目是一个巨大的工程,不是一国所能完成,需要国际社会包括中国的参与。它将决定物理学

中科院拟建多个大科学研究中心 实现全面开放共享

  记者近日从中科院获悉,中科院运行、管理着全国众多的大科学装置。未来中科院将以此为基础,建设多个大科学研究中心提供开放共享、运行高效、用户满意的科技服务,依托大科学装置形成重大科技突破。  中科院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主要承担单位,全国三分之二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由中科院管理,

迄今光谱获取率最高望远镜LAMOST落成

[科学时报 祝魏玮报道]10月16日,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基地双喜临门,不仅迎来了40周年诞辰的庆典,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大天区面积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LAMOST项目)也在该基地落成。中科院常务副院长、LAMOST工程管委会主任白春礼,国家天文台台长严俊,LAMOST发起人之一苏定强院士,LAMOS

叶叔华:特别希望青少年立志于天文

  “其实天文科技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地震,也可以为人类寻找未来的家园,还能启迪人类寻找新的能源。”我国著名天文学家、中科院院士叶叔华近日走上“相约名人堂——与院士一起看世博”的讲台,畅谈天文科技进展与人类的未来生活。   以“中国的最新天文科技”为讲演主题,叶叔华用了1个小时左右的时间

科学家首次观测到神秘暗星系

受类星体(红圈)的照射,科学家们发现了其旁边的暗星系(绿圈)。   综合报道,欧洲南方天文台(ESO)日前宣布,在智利的科学家利用高倍天文望远镜,发现观测到可能是暗星系存在的证据。   欧洲南方天文台称,这可能是首次观测到暗星系,暗星系是星系成形的早期阶段,过去只能靠理论推测,现在才观测

病毒学家田波院士:锐志精研济苍生

   田波院士最卓越的地方恰恰在于他对国家社稷民生的体贴关怀,心怀苍生,科研事业高度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此成其“大”;密切关注国际科学前沿,及时追踪领域最新趋向,活到老学到老,眼界开阔,此成其“高”。  田波(1931年12月~)  著名病毒学家,中科院院士。山东桓台人。1954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

天文台“卖关子”:周一晚10点泄露什么天机?

  这两天,国内外天文圈不约而同地卖起关子——纷纷声称要有大事宣布,却又个个神秘兮兮、守口如瓶。  在国外,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将在北京时间16日22时举行发布会,介绍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和欧洲处女座(Virgo)引力波探测器及其全球合作伙伴的新发现。同日,欧洲南方天文台将宣布“一个先

郭守敬望远镜发现500余颗类星体

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站的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LAMOST)。   记者从中科院获悉,郭守敬望远镜(LAMOST)于2010至2011年期间开展了M31、M33及其临近区域的背景类星体搜寻工作。中科院国家天文台霍志英等人日前在这一区域约135平方度天区内,新发现500多颗背景类星体。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