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生物院抗疟疾药物研究获重要进展

近日,美国微生物学会会刊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简称AAC)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研究员陈小平课题组关于HIV蛋白酶抑制剂(HIV-PI)茚地那韦治疗和预防猴疟疾感染的科研论文。该研究证实在治疗HIV感染的临床用药剂量下,茚地那韦能有效抑制猴子体内的疟原虫繁殖,同时发现应用该药有预防猴疟原虫感染的作用。 此项成果是该团队在过去几年中通过体外模型和小鼠模型的研究,发现和证实HIV-PI(利托那韦、茚地那韦等)有抑制疟原虫的活性、并与氯喹有协同效应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中国恒河猴疟疾模型来验证HIV-PI类药物中茚地那韦具有抑制猴子体内的疟原虫繁殖和预防疟疾感染作用的研究成果。 尽管在猴模型中,单一的茚地那韦治疗不能彻底根治疟疾,需要应用氯喹或联合应用氯喹才能根治,但该系列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前景:一、全球每年约有5亿人感染疟疾,其中绝大部分病人感染的是......阅读全文

广州生物院抗疟疾药物研究获重要进展

  近日,美国微生物学会会刊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简称AAC)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研究员陈小平课题组关于HIV蛋白酶抑制剂(HIV-PI)茚地那韦治疗和预防猴疟疾感染的科研论文。该研究证实在治疗HIV感染的临床用药剂量下,茚地那韦能

新型抗疟疾化合物或有效治疗疟疾并抵御疟原虫的耐药性

  恶性疟原虫对一线抗疟疾药物耐药性的出现和扩散使得识别并开发潜在的具有独特作用方式的强效临床前候选药物成为当务之急;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题为“The antimalarial MMV688533 provides potential

疟疾与疟原虫形态检查鉴别

疟原虫的基本知识 (一)疟疾(Malaria)概况      疟疾(Malaria)是世界六大热带病和我国五大寄生虫病之一,对人类危害极大,非洲每年死于malaria的儿童约100万。      malaria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各国,在我国华南、华中的某些地区,特别是云南和海南省尚有不少病例,因

新抗疟疾药物将开展三期实验

间日疟在血液中的形态   应对疟疾的药物研究有了令人振奋的结果,这是半个世纪以来首次针对疟原虫最理想的隐匿位置而设计的新药物。开发药物的研究者将其命名为提富乐喹,并于近日宣布,他们从药物第二阶段测试中获取的数据令人倍感振奋,因此药物第三阶段测试即将开展,这也是向药物监管机构送审

一种β间二羟基苯甲酸大环内酯衍生物获ZL

  β-间二羟基苯甲酸大环内酯  由中科院华南植物园魏孝义研究员等完成的“一种β-间二羟基苯甲酸大环内酯衍生物在制备防治疟疾的药物中的应用”于近日获国家发明ZL授权(ZL号:ZL 200910037638.1)。  该成果涉及一种β-间二羟基苯甲酸大环内酯衍生物的应用,具体

诺华推出新一代抗疟药-有望改变游戏规则

  诺华(Novartis)7月31日公布了实验性抗疟疾药物KAE609(cipargamin)一项概念验证临床试验的积极数据,有21例感染了恶性疟原虫(P.falciparum)或间日疟原虫(P.vivax)但无并发症的疟疾患者参与了该项研究。研究人员发现,KAE609迅速清除了(平均12小时)无

抗疟疾新药Tafenoquine简介

  疟疾(Malaria)由一种叫作疟原虫的寄生虫引起,通过受感染蚊子的叮咬传播。这种寄生虫在人体的肝脏中繁殖,然后感染血红细胞。疟疾的症状包括发烧、头痛和呕吐,通常在蚊子叮咬后10-15天显现。如不治疗,疟疾可能中断对维持生命的重要器官的供血,从而迅速威胁生命。  WHO《2017年世界疟疾报告》

抗疟疾新药Tafenoquine简介

  疟疾(Malaria)由一种叫作疟原虫的寄生虫引起,通过受感染蚊子的叮咬传播。这种寄生虫在人体的肝脏中繁殖,然后感染血红细胞。疟疾的症状包括发烧、头痛和呕吐,通常在蚊子叮咬后10-15天显现。如不治疗,疟疾可能中断对维持生命的重要器官的供血,从而迅速威胁生命。  WHO《2017年世界疟疾报告》

世卫组织呼吁各国严防疟原虫抗药性

  世界卫生组织日前呼吁各国采取紧急行动,防止抗药性疟原虫的出现和传播,否则目前应对疟疾最有效的以青蒿素为基础的复方疗法将面临威胁。  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疾病,严重时可致死。青蒿素是从青蒿中提取的一种抗疟药物,青蒿素及其衍生物青蒿琥酯、蒿甲醚对恶性疟疾有着强大的治疗效果。为防止滥用

抗疟疾药物亦可打击犯罪:检测凶案现场的血迹

  配合少量青蒿素(抗疟药),鲁米诺(Luminol)试剂可以更好地工作。  在中科院徐国宝的带领下,研究团队试着将鲁米诺与青蒿素结合使用,结果发现它比过氧化氢更加可靠、抗干扰能力更强。  在实验室中,鲁米诺 / 青蒿素混合试剂在鉴别血液和其它类似污渍(比如咖啡、茶渍和糖渍)的能力上更加优越。  新

NATURE:副作用阻碍抗疟疾药物在塞拉利昂的推广

  在12月初,在塞拉利昂公共卫生工作者给252万人发放了抗疟疾药物。这一工作是为了遏制接近历史最高峰的疟疾发病人数,并且反过来,也是为了减少埃博拉病毒的误诊病例数量,因为部分的疟疾患者具有与埃博拉患者相似的症状。政府计划在1月中旬发放另一批抗疟疾药物。  但这些药物的副作用可能会限制这种称为大规模

研究人员研发出针对恶性疟疾的新型激酶抑制剂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刘青松课题组和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江陆斌课题组合作研发出针对恶性疟原虫PfPI4K激酶的新型高活性、高选择性的小分子抑制剂CHMFL-PI4K-127。相比较传统的抗疟疾药物只能清除红内期的疟原虫,该新型抑制剂不仅能够同时清除红内期以及潜伏肝内期

国际组织呼吁全面禁止单一成分青蒿素类抗疟药

  “遏制疟疾伙伴关系”组织日前在日内瓦呼吁国际社会重视疟疾抗药性的威胁,全面禁止生产和销售单一成分的青蒿素类抗疟疾药物,避免青蒿素类药物失去抗疟作用。   “遏制疟疾伙伴关系”组织执行主任阿娃·考塞克在接受新华社专访时指出,目前复方青蒿素类药物是治疗疟疾的最佳药物。如果在治疗中使用单一成分的青蒿

科学家开发出新型化合物分子-可使疟原虫“爆”毙身亡

  近日,来自澳大利亚国立大学(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的科学家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具有抗疟疾特性的新型化学物质,其或许可以被用作开发治疗疟疾的新药,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PNAS上。  每年超过2亿的人都会感染疟疾,而且引发疟疾的疟原虫已经开始慢慢对当前药物产生

Nat-Commun:科学家开发出抵御疟疾的新型改良药物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弗莱堡大学的研究人员揭示了抗疟疾药物阿托伐醌与其靶向蛋白结合的分子机制,文章中,研究者利用X射线晶体学技术对携带活性成分的蛋白质进行了三维结构的解析,药物阿托伐醌和氯胍的联合作用常用于在世界范围内预

瑞士发现一种抗疟疾新物质

  疟疾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热带传染病,每年死于疟疾的人数达50万以上,其中80%以上是5岁以下的儿童。引起疟疾的病原体是单细胞的恶性疟原虫,主要通过雌蚊的叮咬传染。目前广泛使用的抗疟药物具有一定副作用,并且疟原虫已经对其产生一定的抗药性。  据瑞士《每日导报》报道,瑞士巴塞尔大学和伯尔尼大学合作发

美开发出新型抗疟药-效果好且不易耐药

  美国研究人员日前报告说,他们开发出一种新型抗疟疾药物,在动物实验中,其效果强于临床抗疟药,且不易产生耐药性。   这种新药名为ELQ-300。在动物实验中,它能以疟原虫的线粒体为标靶发挥作用,杀死处于所有阶段的寄生虫。疟原虫体内线粒体的主要功能是制造DNA所需的构建模块,而新药能阻断这一过程。

科学家发现恶性疟原虫抗药机制

  法国和美国科学家日前表示,他们发现了恶性疟原虫对于青蒿素类药物的抗药机制,这一发现将有助于科学家研究疟疾的新疗法。  据法国国家科研中心介绍,每年全世界约有100万人死于疟疾,但医学界至今仍未研制出针对这种传染病的有效疫苗。作为疟原虫的一种,恶性疟原虫致病性极强,它

一国际研究小组筛选出新型抗疟药物

  一个国际研究小组9月2日发表报告称,他们筛选出一种可抗疟疾的新药,在实验鼠身上测试后发现,该药治疗效果显著。  这一药物名为NITD609,它不仅能够杀灭两种最常见的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和间日疟原虫及其抗药株,还能够攻击一种现有抗疟药(包括青蒿素类药物)都未触及的疟原虫蛋白,同时方便加

美国研究发现:11个基因变异与疟原虫耐药性有关

  美国哈佛大学研究人员21日公布研究报告称,他们发现了11个与疟原虫产生耐药性有关的基因变异。  研究人员在美国《公共科学图书馆・遗传学》杂志网络版上报告说,他们分析了来自亚洲、非洲以及南美洲的57个已具有耐药性的恶性疟原虫的脱氧核糖核酸(DNA),筛查了1.7万多个基

江陆斌和李剑课题组研究发现治疗疟疾的新型药物靶点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研究员江陆斌课题组与华东理工大学教授李剑课题组合作,围绕新型抗疟药研发的最新科研成果在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Cell Discovery、Chinese Chemical Letters上发表了一系列研究性论文。  疟疾是全

抗疟疾药物氯奎宁或可有效抑制癌症的侵袭转移

  近日,来自法兰德斯大学联办生物技术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在对实验动物进行研究时发现,抗疟疾药物氯奎宁或具有明显的抗癌效应,截至目前,研究者们推测氯喹可以增加癌细胞对化疗的敏感性。研究者表示,氯奎宁同样可以使得肿瘤组织的异常血管正常化,结果从一方面来讲会增加癌细胞的屏障功能,进而阻断癌细胞的扩散和转移;

抗疟疾药物青蒿琥酯可用来治疗直肠结肠癌

  每年全球有男性癌症病例746000人,女性癌症病例614000人,结肠直肠癌患者(CRC)就约占10%。  在英国, 每天有110新病例被诊断为结肠直肠癌,其中包含一些挣扎在死亡边缘的老年患者。即使他们接收最好的治疗和预后,也不会将直肠结肠癌患者的5年平均存活率提高至超过60%。  对于全球范围

PLoS-Med:开发出针对儿童的新型疟疾联合药物疗法

  近日,发表于国际杂志PLoS Medicine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西澳大学的研究人员表示,一种青蒿素-萘醌药物组合或许可以用于治疗患无并发症疟疾的儿童。  疟疾是一种以蚊为媒介进行传播的寄生虫病,其每年可导致将近60万人死亡,许多不同种类的寄生虫均可以引发疟疾,而在某些地区,比如在巴布亚新几

体外筛选-轻松评估耐药性!

  耐药性威胁着全球对疟疾的控制和消除工作,因此有必要发现和开发新的抗疟疾药物。此外,在临床使用中,疟原虫对每种抗疟药都产生了耐药性,这促使人们需要鉴定出介导耐药性的途径。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美国研究人员报道了一种用于评估恶性疟原虫(Plasmodium falciparum)对新型抗疟疾药物产生

“东方神药”青蒿素对抗药性疟疾还有效

  4月25日是世界防治疟疾日。近年来,疟疾的抗药性问题格外令人关注。屠呦呦等人发现的青蒿素一直被视为抗疟“东方神药”,但东南亚一些国家已发现对青蒿素有不同程度抗药性的疟原虫。专家对此表示,这并非意味着青蒿素完全无效,而是疟原虫对青蒿素的敏感性降低。  世界卫生组织抗疟药物技术专家委员会主席、英国牛

一国际研究团队称新合成物可望“一剂治愈”疟疾

  一个国际研究团队17日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报告说,他们发现了一种新的合成物质,能针对疟原虫高效发挥作用,未来如果制成药物,可望让疟疾病患服用一剂就彻底治愈。  来自英国邓迪大学和其他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名为DDD107498的合成物质,它不但对疟疾有很好的疗效,还可能用于阻断疟疾的进一步

世卫专家:青蒿素类药物是抗击疟疾“有效武器”

  当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而获得美国拉斯克临床研究奖的时候,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疟疾项目协调员帕斯卡尔・林瓦尔德23日在日内瓦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青蒿素类药物的问世为人类抗击疟疾的战斗提供了“有效武器”。  林瓦尔德表示,过去10年全球死于疟疾的人数下降了38%,全球43个国家和地区的疟疾

Nature:科学家筛选出一类新的抗疟疾药物二环吖丁啶

  图片来自:www.sharenator.com  2016年10月28日讯 /生物谷BIOON/  --尽管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疟疾每年导致的死亡从2000年的84万到2015年已经降低到了44万,但是在热带地区(尤其是非洲地区),疟疾仍然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苦难。因而开发出新的、廉价的抗疟疾

青蒿素:抗击疟疾的“中国神药”

  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发现的抗疟疾药物青蒿素举世瞩目。那么,青蒿素到底是什么药物?   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以及另外两名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和大村智,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