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健康:农家子弟如何成为美国院士

朱健康近影 朱健康 国际著名植物生物学家、植物抗逆分子生物学领军科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首批“千人计划”入选者,中科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主任。 1967年生于安徽,1988年赴美留学,2000年受聘美国亚利桑那大学植物科学系正教授,曾任加州大学河滨分校整合基因组学研究所所长,现为美国普渡大学生物化学系和园艺及园林系杰出教授。在植物抗旱、耐盐与耐低温方面做出了杰出成就,是世界植物科学领域发表论文引用率最高的科学家之一。 “你们别喊我院士,叫名字就行了。”朱健康一边与记者握手,一边说。 4月28日,朱健康出任新成立的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主任。中科院和上海市联合建设的植物逆境中心,可以说是为他量身定制,其目标是探索建立国际一流的新型科研机构,成为植物前沿科学与技术的创新源头,最终要培育出抗逆高产的农作物新品种,为国家的粮食安全做贡献。 现年45的朱健康,......阅读全文

朱玉贤院士:探索伸长棉纤维的密码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7/504948.shtm

致敬“农田院士”!电影《朱英国》在武汉大学首映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7/505219.shtm7月21日上午,电影《朱英国》全球首映礼在武汉大学举行。朱英国生前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是我国自主培养的遗传学家、杂交水稻研究先驱者和杂交水稻事业重要奠基人之一,

朱亚杰院士:以天下事为己任

   “为人之道,贵在立志、立信、立行。立志即立报国大志;立信即讲信用,有自信,忠于自己的志向;立行即要有行动,不尚空谈,踏实工作。”1988年春节,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教授朱亚杰给子女们送上了这样一个新“朱子家训”。图片来源于网络  他一生的经历可以浓缩成六个字:立志、立信、立行。

朱健康等团队:师法自然-“敲高”基因获突破

  除了基因敲除、碱基编辑,提升基因功能是否还有其他的全新路径?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姜临建与青岛清原化合物有限公司李华荣、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朱健康、贵州大学宋宝安等研究人员开展合作,报道了一种“基因敲高”的新策略。11月15日,相关论文发表于《自然—植物》。  研究人员表示,这项研究

朱中梁院士:好的向往牵引成才方向

   今天的“网瘾少年”越来越多,牵动着全社会的目光。  鲜为人知的是,和很多青少年喜欢网络游戏有些相似,著名的通信与信号处理专家朱中梁院士中学时,也曾沉醉于当时风靡的康乐球游戏,甚至一度有些不能自拔。  面对移动互联网时代青少年精彩纷呈又满是诱惑的成长环境,对于“自拔”的不易,年过八旬的老人感同身

朱作言院士:扩大保护区-留住江豚微笑

  又一头江豚死亡。3月8日,它在鄱阳湖口江西九江钢厂第四码头附近被发现。   作为在中科院水生生物所工作了近50年的研究人员,朱作言呼吁,作为长江最后的豚类,江豚不能再走白鱀豚的老路。在不放弃就地保护的同时,大力开展长江江豚迁地保护并扩大其保护规模,是目前拯救该物种最紧迫的任务和最

朱显谟:百岁院士梦牵“黄河清”

  李振声院士曾动情地说:“朱老为了国家的需要,举家西迁杨凌小镇,献身于黄土高原土壤科学研究,深深感动了当时年轻的我,使我坚定了扎根杨凌同样可以作出世界性科研成果的信念。帮朱显谟先生搬家的经历,影响着我一生的科学事业。”  不久前,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显谟刚迎来他100岁的生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科院

朱清时院士:在大学培养科研氛围非常重要

朱清时   “钱学森之问”困扰了一代又一代的学者:为什么中国高校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日前,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只有在大学里面形成研究氛围,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   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校长,到南方科技大学的校长,朱清时有相当长的时间都在从事行

钱煦院士、朱毅教授等PNAS解析致病机理

  局部血流模式决定了动脉粥样硬化的不均匀分布,血流切应力(shear stress)异常被认为是这种病变形成的重要原因。北京大学、西安交大和加州大学的研究团队对此进行深入研究,揭示了动脉粥样硬化易发性血流(atheroprone flow)导致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一个重要机制。  这项研究发表在一月

朱珍民:健康普适大隐于饰——健康情境计算与可穿戴技术

  8月20日,由生物谷主办的"2015(第二届)健康管理高峰论坛"在上海波斯特大酒店隆重开幕。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朱珍民教授获邀参加了此次论坛,并做了题为"健康普适大隐于饰——健康情境计算与可穿戴技术"的精彩演讲。  老龄化社会、慢性病人群、亚健康人群对健康状态监测、健康管理、健康服务等极大诉

赵杨、朱健康研究发现渗透胁迫上游信号重要元件

  近期,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研究员赵杨研究组和朱健康研究组合作完成的题为BONZAI Proteins Control Global Osmotic Stress Responses in Plants的研究论文,发表在Current Biology上。研究

朱兆良院士:规模化经营将促进农技推广

朱兆良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关注农村征地,强调积极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培育新的农民生产合作组织,是鼓励把分散在各处的农民联合起来,提高生产效率。对此,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院士朱兆良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说

记朱日祥院士团队:用地磁场破解迷阵

  从百度搜索“朱日祥”三个字,人们即能了解到,他从事古地磁学研究。古地磁研究与人们现实生活的距离可谓相当遥远。其关注点在地下数千公里处,其时间在几百年到几十亿年间。它解释的内容与大陆漂移学说相关,阐述着地球的变迁。这样的话语若要与人们的生活发生关联,难以想象。然而,10多年前,朱日祥就开始琢磨:把

清华朱静院士团队在超导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2/494431.shtm2017年, 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朱静进入了一个她不熟悉的超导材料研究领域。在近十年的测定量子材料序参量的电子显微学方法研究基础上,朱静团队在超导材料中获得了一些重要发现。2023

朱作言院士:为什么不怕杂交却怕转基因

  世界首例转基因“低乳糖奶牛”在内蒙古农业大学诞生  听到“开个微博或微信公号来讲讲转基因”这样的提议,一些科学家脸色一黯。  在他们看来,这种做法对于普通的科学问题或许有效,但要是谈转基因,恐怕处境难堪。  这种疑虑也许会在2016年有所改变。1月出台的中央1号文件提出,对农业转基因技术“在确保

著名学者朱健康Cell子刊表观遗传研究新文章

  来自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和普渡大学的研究人员证实,甲基化CpG结合蛋白MBD7促进DNA主动去甲基化,限制了DNA高度甲基化以及转录水平的基因沉默。这一重要的研究发现发表在2月12日的《分子细胞》(Molecular cell)杂志上。  任职于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和普渡大学的朱健康

朱健康小组植物DNA去甲基化调控研究获进展

6月15日,《科学》杂志在线发表了中科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所朱健康课题组的最新成果,他们研究揭示了编码一个组蛋白的乙酰化酶IDM1在植物去甲基化作用机制中的重要作用。这被认为是近年来表观遗传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  DNA甲基化修饰是一种重要的表

著名学者朱健康Nature子刊表观遗传研究新文章

  来自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等处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发现,活性DNA去甲基化发生缺陷的拟南芥突变体过度生成了气孔世系细胞(stomatal lineage cell)。研究结果发表在6月5日的《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  文章的通讯作

著名学者朱健康教授PNAS发表CRISPR新研究成果

  来自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在拟南芥中,对CRISPR/ Cas系统诱导的基因修饰的遗传度、特异性及模式进行了多代分析,研究结果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   文章的通讯作者是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的朱健康(Jian-Kang Zhu)教授,朱教授是植物抗

朱健康教授等人PNAS利用CRISPR技术解析DNA甲基化

  来自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朱健康研究组和郎曌博研究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Critical roles of DNA demethylation in the activation of ripening-induced genes and inhibition of r

朱健康研究组发现促进植物低温耐受的新机制

  2020年1月7日,Cell Reports 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朱健康研究组题为STCH4/REIL2 Confers Cold Stress Tolerance in Arabidopsis by Promoting rRNA Proce

何奕騉、朱健康等发表重要基因组测序成果

  “Drying without dying”是陆生植物演化出的一种重要特性。具有这种特性的复苏植物能够忍受极端干旱,在水分适宜时又可恢复正常生长。由于缺乏基础的基因组信息,人们并不了解复苏植物如何在叶片和根系脱水的情况下生存下来。  牛耳草(Boea hygrometrica)是一种重要的复苏植

院士话健康:让人生“玩”出精彩

■中国工程院院士 郭应禄 我的口头语就是——什么都是玩,并且要好好玩。因为这种“玩生活”的心态,每天也过得怡然自得,身体硬朗。 现在我们的生活变得很好,没有外忧,可有些人总想着怎样让自己拥有更多,这样,由于攀比等原因很容易产生负面情绪,对身体健康非常不利。俗话说,没心没肺,能吃能睡。其实高高

韩济生院士话健康:内心追求-享受锻炼

开栏语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这一战略的实施和每一个国民的健康素养提升休戚相关,更离不开健康理念、知识的传播与普及。为此,本报开设“院士话健康”栏目,请院士分享体验和感悟,满足公众对高质量生活的美好追求。 ■中国科学院院士 韩济生 高水平的健康不是幸运所恩赐,而是

朱道本院士:须加强知识产权成果国际化

  “对科研单位而言,科学家在申请国外专利保护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费用不足的困境。”  在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朱道本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着重提到了知识产权成果国际化的问题。  “我国对外发明专利申请量和外国来华发明专利申请量之间依然存在巨大‘逆差’。”朱道本说,这反映

朱美芳院士:纤维材料在防疫中不可或缺

朱美芳院士作报告。上海科技馆 供图新冠疫情背景下,如何利用医卫防护材料为健康生活保驾护航?11月28日,上海科普大讲坛邀请朱美芳院士通过线上直播的形式为观众讲述纤维材料及其发展历程,分享纤维材料最新研究成果及产业化现状,并对纤维材料在多个领域的应用前景、面临挑战和发展方向进行展望。朱美芳表示,疫情防

朱作言院士:国家实验室建设不能“平地起高楼”

  “国家实验室建设需要冷静的考虑,不能盲目地把既有资源全部打乱,在一片‘平地’上重新起步,这是事倍功半的做法。”中科院院士朱作言近日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强调了国家实验室未来建设中的关键问题。  朱作言指出,政府提出建设国家实验室的设想后,很多地方都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之所以这么来劲,

朱美芳院士:纤维材料在防疫中不可或缺

朱美芳院士作报告。上海科技馆 供图  新冠疫情背景下,如何利用医卫防护材料为健康生活保驾护航?11月28日,上海科普大讲坛邀请朱美芳院士通过线上直播的形式为观众讲述纤维材料及其发展历程,分享纤维材料最新研究成果及产业化现状,并对纤维材料在多个领域的应用前景、面临挑战和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朱美芳表示

朱邦芬院士:处理学术不端须明法明纪

  “近年来,我国出现的许多学术不端问题,除了研究者道德品质缺陷外,也存在不懂或不重视学术规范的问题。”近日,在清华大学举行的北京市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会上,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朱邦芬如此表示。  朱邦芬告诉在场师生,学术不端不仅破坏正常科研秩序,损毁科学界和科学家的社会公信力,也将使社

朱邦芬院士:新基石助力中国基础科学腾飞

  去年教师节,施一公教授给我打了个电话,然后传给我一封马化腾先生跟他联名邀请我担任“新基石研究员项目”监督委员会委员的邀请函。  在电话里,一公兴奋地说,他觉得这个项目非常重要,开创了一个新的资助基础研究的模式。他希望项目评审尽可能地做到公正、公平、透明,因此邀请王志珍院士、王恩哥院士、前中山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