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我国气象预报向精细化迈进

“当你打开手机查看天气的APP,就会发现,现在我国的天气预报已经能精确到一个小时;现在气象主播在播报天气预报时,也已经很少使用‘局地有雨’这种说法……这些变化,说明我国气象预报已经进入了精细化时代。”中国气象局数值预报中心副主任、国家数值预报创新团队负责人沈学顺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一切源于我国气象科技工作者近年来一直坚持自主创新,研发了风云卫星和国家级数值预报业务体系。1.“风云四号”搭载了多种先进气象仪器 2005年1月1日,我国静止气象卫星“风云二号”C星正式向国内外用户发送卫星数据图像,依赖国外卫星数据制作云图成为历史。 13年后,从2018年5月8日零时起,中国新一代静止气象卫星“风......阅读全文

一流科学家、一流大学、一流科学该是怎样

  “明星学霸”的学术不端引发的热潮已经褪去。然而,对于学术和高等教育的讨论、反思和探索不应该停止。比如,一流科学家、一流大学、一流科学究竟应该是怎样的,国外的学界与学者又是何种面貌?  首先,笔者没有在美国一流大学做教授的经历,也不是世界一流的学者(虽然笔者自认为是一名十分专注和十分活跃的学者)。

中外合作开展南太平洋科学研究

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景观图。资料图片国际南半球海洋研究中心揭牌仪式。资料图片  2017年5月22日,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国际南半球海洋研究中心在澳大利亚霍巴特正式启用,为加强对南太平洋气候变率的研究,探索气候变化及其对南太平洋岛国的影响提供科学支撑。  该中心由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与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

大气所LASG国家重点实验室召开2010年度学术年会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 2010年度学术年会于2011年1月5日至6日在京召开。  开幕式由LASG副主任周天军研究员主持。大气物理研究所王会军所长、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杨晓秋处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学部

中国沙漠气象科研基金及相关开放实验室基金申请

  2016年中国沙漠气象科学研究基金及中国气象局树木年轮理化研究重点开放实验室基金申请指南  根据《中国沙漠气象科学研究基金管理办法》及《中国气象局树木年轮理化研究重点开放实验室基金管理办法》,现公布2016年度中国沙漠气象科学研究基金及中国气象局树木年轮理化研究重点开放实验室基金指南,欢迎有志于

PM2.5的监测标准

  监测标准   PM2.5的标准,是由美国在1997年提出的,主要是为了更有效地监测随着工业化日益发达而出现的、在旧标准中被忽略的对人体有害的细小颗粒物。PM2.5指数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测控空气污染程度的指数。   到2010年底为止,除美国和欧盟一些国家将PM2.5纳入国标并进行强制性限制外

厦门大气污染防治 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100%

  厦门的魅力,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良好的生态环境,尤其是空气质量。一位游客曾经说,他来厦门,一个目的就是呼吸渗透着大海气息的新鲜空气。   厦门是白鹭聚集的地方,生态环境良好。然而在2003 年,厦门空气质量拉响警报——让厦门人深感自豪的空气质量指标,呈明显下滑趋势,特别是2003 年初“优”少

我国海河流域的地下水资源开采利用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针对我国海河流域内地下水开采活动的生态水文与气候效应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该研究成果已发表在Journal of Hydrology 与Climate Dynamics 杂志。  海河流域位于我国华北地区,长期的水资源超采已使该地区出现大范围的地下水降落漏斗,并且其规模仍在

“全球水循环观测卫星”突破关键技术

  日前,由我国科学家提出的国际上第一个对全球水循环关键多要素进行同步观测的科学卫星计划——“全球水循环观测卫星”已完成了主被动协同反演和有效载荷关键技术的攻关和试验验证,背景型号研制通过验收,为接下来的工程研制奠定了基础,也为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十三五”科学卫星计划的实施做好了准

中科院国际合作:量质齐升,引领科学话语权

  编者按:近年来,作为科技国家队,中科院国际化进程明显加快,推动中国科技在全球化浪潮中,逐渐成为一个融合与开放的重要枢纽。从今天起,本报将连续推出系列报道,介绍中科院在参与并引领国际研究计划、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会议、增强中国科学家在国际组织话语权,以及引进国外智力、提升大型科学装置引智与

大气重污染累积与天气气候过程双向反馈机制项目启动

  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重点专项“我国大气重污染累积与天气气候过程的双向反馈机制研究”项目近日在北京召开启动实施会议。这是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负责管理的2016年重点专项第一个召开项目启动实施的会议,项目负责人张小曳研究员做了项目总体实施方案的

大气重污染累积相关双向反馈机制研究项目启动

   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重点专项“我国大气重污染累积与天气气候过程的双向反馈机制研究”项目近日在北京召开启动实施会议。这是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负责管理的2016年重点专项第一个召开项目启动实施的会议,项目负责人张小曳研究员做了项目总体实施方案

地球数值模拟装置预研取得重要成果

  9月23日,在北京举行的地球系统模式和应用研讨会上,中国科学院地球系统模式1.0版本和地球数值模拟装置原型系统正式发布。  作为理解过去气候与环境演变机理、预估未来潜在全球变化情景的重要工具,中国科学院地球系统模式(CAS-ESM)1.0版本由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等单位建成,主要包括8个子系统模

厄尔尼诺来袭? 北京今夏高温或破纪录

北京今夏高温或破纪录  在中国气象局日前举行的“直击天气――与专家面对面”活动中,专家表示,目前太平洋中东部海洋表面温度已偏高3摄氏度,即厄尔尼诺现象已经发生,是否能形成厄尔尼诺事件,还需要继续关注。有人担心,受厄尔尼诺影响,北京地区今夏气温会异常偏高,并有可能打破历史纪录。对此,专

我国在轨卫星已超过200颗 卫星产业前景更广

我国在轨卫星已超过200颗,太空中的“中国星”越来越多,我国的卫星应用产业也将迎来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前景 在不久前举办的首届中国航天大会上,“卫星应用与国际合作”论坛颇受关注。目前我国在轨卫星已超过200颗,今年又将迎来航天发射的密集期,高分五号、高分六号、多颗北斗卫星等将陆续升空,太

国际科技组织遴选中国机构为“卓越科研中心”

旨在褒奖该机构在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等领域作出的重要贡献 总部设在北京的国际气候与环境科学中心6月24日获选发展中国家间重要科技合作组织的“卓越科研中心”。 这个荣誉旨在褒奖由中国科学家组成的国际气候与环境科学中心在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等领域作出的重要贡献。 挂靠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

大气物理所召开2012年“一三五”年度会议暨全体研究员大会

  会议现场   2012年12月28日,为及时总结研究所“一三五”战略规划实施情况,促进“一三五”战略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组织召开了2012年“一三五”年度会议暨全体研究员大会,共计约90余人参会。院资环局副局长王凡等也出席了此次会议。   王会军所长简要介绍了大气所“

世界气象组织:拉尼娜现象已经形成

当地时间10月29日,世界气象组织发布新版《全球季节性气候更新》指出,拉尼娜现象已经形成,预计今年的拉尼娜现象强度为中等到强,并将持续至明年,影响世界诸多地区的温度、降水和风暴型式。 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太平洋中部和东部海洋表面温度的大尺度降温,并伴有热带大气环流(即风、气压和降雨量)的变化。它对

全新世东亚季风与人类活动存在500年周期的同步变化

  今天,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产生了深刻影响,这已是不争的事实。然而,在历史和史前时期,气候变化能否或如何影响人类社会文化、文明发展,近百年来,一直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不同领域争论的话题。  气候变化的最基本的特征是它的周期性和事件的不确定性。长期以来,人们认识全新世(约1万年以来

《自然》综述:全球Argo海洋观测多领域拓展

  《自然》杂志1月27日在线发表了由18个国家27位作者共同署名的综述文章《全球Argo海洋观测十五年》,文章全面回顾了国际Argo计划实施15年来取得的成果,并展望了未来Argo海洋观测及其资料应用研究的广阔前景。  Argo是“实时地转海洋学观测阵”的英文缩写。目前全世界大洋上广泛分布的数千个

第五次二十世纪气候研究计划研讨会在大气物理所举办

第五次“二十世纪气候研究计划”(CLIVAR C20C)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成功举办  由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承办的第五次“二十世纪气候研究计划”(CLIVAR C20C)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0月25日至2

中国成功发射首颗海洋动力环境监测卫星

  北京时间8月16日6时57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将中国第一颗海洋动力环境监测卫星“海洋二号”成功送入太空。  “海洋二号”卫星主要任务是监测和调查海洋环境,是海洋防灾减灾的重要监测手段,可直接为灾害性海况预报、预警和国民经济建设服务,并为海洋科学研究、海洋

中—斯中心助力斯里兰卡附近海域油轮灭火

  9月3日凌晨,“新钻石”号油轮在斯里兰卡以东海域起火,中科院中国—斯里兰卡联合科教中心(以下简称中—斯中心)迅速联合斯里兰卡卢胡纳大学、中资企业等相关机构和国内气象海洋专家对该海域进行气象海洋预报会商,并分析可能发生的漏油扩散影响。 中—斯中心第一时间向斯里兰卡海洋环境保护局和斯南

周生贤:探索中国环保新道路 构建强大科技支撑体系

周生贤:探索中国环保新道路要着力构建强大坚实的科技支撑体系  道路问题至关重要,事关全局。无论是革命时期还是和平建设时期,选择什么道路,坚持什么道路,从来都是党和国家事业成败得失的决定性因素。“十一五”以来,环保部门围绕着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让江河湖泊

丁一汇院士:南海海区气象观测空白亟待填补

   南海是北半球气候变化最敏感的地区之一。近年来,由于气候变暖导致的海洋灾害以及海洋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对渔业、交通和海上石油勘探等活动影响重大。  “面对南海海上生产活动和交通运输不断发展的需求,南海海洋气象设施仍显不足,大片海区气象观测几乎是空白,亟待进一步加强气象设施建设。”针对南海气象观

苏纪兰院士:我国海洋战略要重视深海大洋研究

  在日前举行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建所六十周年学术报告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苏纪兰作了题为《从深海到近岸:我国海洋科学面临的挑战》的主题报告。从近岸到深海,苏纪兰对多重压力下的海洋如何可持续发展以及中国所面临的严峻现实作了分析。苏纪兰提出,未来的国家海洋战略要重视对深海大洋的研究,进军深海

发现欧亚大陆积雪和印度夏季降水负相关现象已消失

  自1884年Blanford首次提出喜马拉雅地区站点积雪与印度西部夏季雨量呈负相关以来,欧亚大陆春季积雪对印度夏季降水的影响研究一直备受国内外学者关注。由于两者存在显著负相关,欧亚大陆春季积雪被列为预报印度夏季降水的一项重要指标。然而,气候变暖背景下,欧亚大陆积雪呈减少趋势,器测资料却表明印度夏

全球变暖 为何我国爆发罕见雪灾

新中国成立以来罕见的雪灾仍在持续中。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为什么我国还会发生如此大规模的降雪和低温天气?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专访了中国气象局的有关专家。  据江苏省气象台介绍,截至1月28日8时,江苏已有10多个市、县积雪厚度超过30厘米,其中南京积雪达36厘米,创1961年有记录

中国沙漠气象科学研究基金课题立项资助清单公布

   18项课题获2016年中国沙漠气象科学研究基金及树木年轮专项基金资助  2016年5月,中国沙漠气象科学研究基金管理办公室(简称“基金管理办公室”)通过中国气象报、中国气象局网站、新疆气象网站及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网站等媒体,对外公布了2016年度中国沙漠气象科学研究基金及树木年轮专项基金指

路甬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建设创新型国家重大战略任务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就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了精辟论述,强调指出: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顺应时代特征、事关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选择,

IAP/LASG利用耦合模式进行IPCC AR5年代际回报试验

  未来10-30年气候变化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是广受社会关注的问题。该时间尺度的气候变率称为年代际尺度变率。对年代际尺度气候变化预测问题的关注,是“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第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