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大豆“中黄13”基因组发布为国产优异大豆品种培育定基础

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联合中国科技大学、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所、北京贝瑞和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对中国国审大豆品种“中黄13”(Gmax_ZH13)的基因组进行从头组装,最终得到1.025 Gb的基因组序列,包含20条染色体和1条叶绿体。相关成果近日以封面文章形式在线发表于《中国科学—生命科学》。大豆起源于中国,古称“菽”,约在5000年前由其野生种驯化而来,随后广泛传播于世界各地。大豆在引种和改良过程中产生了遗传瓶颈效应,使来自不同主产区的大豆品种间具有显著的遗传变异。目前广泛采用的大豆参考基因组来源于美国品种“Williams 82”。该单一品种的基因组并不能完全代表所有大豆的遗传变异,特别是和美国地理距离遥远具有明显遗传变异的亚洲品种。此外,功能研究发现该基因组存在多处组装错误,影响了功能基因的定位挖掘。合作团队综合运用单分子实时测序、单分子光学图谱和高通量染色体构象捕获技术,分析得出“中黄13”基因组......阅读全文

中美大豆品种存在大量遗传变异

美国种植的大豆品种同中国种植的大豆品种有何不同?依据新近完成的中国大豆基因组测序,科学家发现,中美大豆品种在基因组上存在着大量的遗传变异。中国大豆基因组测序的完成,为优良大豆品种的培育奠定了基础。相关研究以封面文章形式在线发表于最新一期的《中国科学—生命科学》(英文版)上。作为重要的经济作物,大豆起

为国产优异大豆品种培育奠定基础 "中黄13"基因组发布

  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联合中国科技大学、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所、北京贝瑞和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对中国国审大豆品种“中黄13”(Gmax_ZH13)的基因组进行从头组装,最终得到1.025 Gb的基因组序列,包含20条染色体和1条叶绿体。相关成果近日以封面文章形式在线发表于《

中国大豆“中黄13”基因组发布

  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联合中国科技大学、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所、北京贝瑞和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对中国国审大豆品种“中黄13”(Gmax_ZH13)的基因组进行从头组装,最终得到1.025 Gb的基因组序列,包含20条染色体和1条叶绿体。相关成果近日以封面文章形式在线发表于《

我国学者利用SMRT、Hi-C等技术破解大豆Gmax_ZH13基因组

  大豆是重要的粮食经济作物,为人类提供了主要的油料和蛋白资源。大豆起源于中国,古称“菽”,约在5000年前由其野生种驯化而来,随后广泛传播于世界各地。大豆在引种和改良过程中产生了遗传瓶颈效应,使来自不同主产区的大豆品种间具有显著的遗传变异。目前,我们广泛采用的大豆参考基因组来源于美国品种“Will

中国大豆基因组公布并发现该基因组组装错误

  大豆是重要的粮食经济作物,为人类提供了主要的油料和蛋白资源。大豆起源于中国,古称“菽”,约在5000年前由其野生种驯化而来,随后广泛传播于世界各地。大豆在引种和改良过程中产生了遗传瓶颈效应,使来自不同主产区的大豆品种间具有显著的遗传变异。目前,我们广泛采用的大豆参考基因组来源于美国品种“Will

遗传发育所大豆多基因聚合育种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黄淮海流域是我国大豆的第二产区和夏大豆的最大产区,常年播种面积在3000多万亩,而平均单产不足130公斤/亩。除了单产低以外,该地区存在的另一主要问题是大豆病毒病危害严重,导致大豆产量下降和品质变劣。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培育高产抗病大豆新品种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中国科学院遗

大豆适应高温环境分子机制破解

  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年海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韩天富研究员领衔的团队12月22日宣布,在大豆适应短日高温环境的分子机制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他们克隆了研究者寻觅了近半个世纪的大豆长童期基因J,并揭示了J在中、美和巴西大豆品种中的分布规律,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分子植物》杂志上。  热带地

大豆新品种“科豆1号”审定通过

   近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朱保葛研究员领导的研究团队经过多年努力独立育成大豆新品种“科豆1号”,该品种经第二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定通过(编号为国审豆2011008),农业部第1655号公告公布。    据了解,研究人员运用多基因聚合育种技术手段,将来自

07年中国暨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揭晓

8.发现玻恩—奥本海默近似在氟加氘反应中完全失效  20世纪初,世界著名物理学家玻恩和奥本海默共同提出的“玻恩—奥本海默近似”,是分子物理、量子化学和量子物理研究中有效而且常用的基础手段,可用于建立简单化学或物理系统里的分子动力学模型。然而,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杨学明等科学家利用

年度大盘点,2019年中国农科院科技创新亮点

  记者了解到,在过去的2019年里,中国农业科学院全面完成重点工作任务,农业科技创新取得骄人成绩,再一次展现了其农业科研“国家队”的风采。  7项成果获国家奖  一、科技阻断H7N9病毒由禽向人传播——哈兽研陈化兰团队“动物流感病毒跨种感染人及传播能力研究”获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二、精准识别与检

2012年中国农科院科技创新综述

  从中国农科院获悉,2012年,全院紧紧抓住国家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的重大机遇,着力加强科技创新能力、科研保障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在人才团队建设、科研创新、科技兴农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顶天立地”重大科研成果相继涌现   中国农科

2012中国农业知识产权创造指数报告发布

  近日,农业部发布中国农业知识产权创造指数报告(2012年)。报告显示,国内农业专利和农业植物新品种权申请量和授权量快速增加,标志着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育种创新能力快速增强。   报告指出,我国农业知识产权总量快速增加。截至2011年年底,农业发明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和有效量分别为178757件

酶联免疫法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发展探讨

  摘要:文章通过分析酶联免疫法的检测原理,并对酶联免疫法在食品检测中的具体应用发展进行探讨分析,主要阐述了酶联免疫法在检测食品中的病原微生物、毒素、农药残留情况、动物源性食品中的兽药残留以及转基因食品等方面的应用。   随着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日趋严重,食品安全检测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酶联免疫法

如何防控致癌性最强的黄曲霉毒素“致命”超标?

黄曲霉毒素超标事件再度引起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 日前,韩国食品药品安全处发表消息称,韩国食品生产加工企业WOONONG食品生产销售的Rice Peanut(食品类别:花生制品)产品中检出总黄曲霉毒素超标,命令其停止销售并召回相关产品。 就在不久前,据河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消息

如何防控致癌性最强的黄曲霉毒素“致命”超标?

黄曲霉毒素超标事件再度引起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 日前,韩国食品药品安全处发表消息称,韩国食品生产加工企业WOONONG食品生产销售的Rice Peanut(食品类别:花生制品)产品中检出总黄曲霉毒素超标,命令其停止销售并召回相关产品。 就在不久前,据河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消息

黄曲霉毒素超标“致命”怎么破?

   日前,黄曲霉毒素超标事件再度引起人们的关注。韩国食品药品安全处近日发表消息称,韩国食品生产加工企业WOONONG食品生产销售的Rice Peanut(食品类别:花生制品)产品中检出总黄曲霉毒素超标,命令其停止销售并召回相关产品。   不久前,河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也发布消息称,在近期的食品抽

1000篇气相色谱应用文献汇总(四)

301 SCTB9606 0 气相色谱法测定中国菜油中的挥发性硫化合物 302 SCTB9606 0 黑米色素分子结构解析 303 SCTA9506 0 超临界CO_2抽提在食品业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