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香山科学会议探讨多倍体作物研究

“在连恐龙都灭绝的白垩纪末,多倍体植物仍‘顽强’地存活并大量繁殖。”近日,以“多倍体作物基因组解析与品种改良”为主题的第637次香山科学会议在北京召开。会上,一位专家生动地描述了多倍体作物超强的抗逆与适应性。 据报道,高等植物中约70%是多倍体,包括小麦、棉花、油菜等重要的粮、棉、油作物。因其具有生物与非生物胁迫抗性强、适用性强、生物与经济产量高、水肥利用效率高等优势,从而成为重要的育种方向。 “我国是农业大国,在多倍体作物的研究中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所研究员刘胜毅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通过近10年来的努力,我国的多倍体作物研究已跃居世界第二位。 如今,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特别是基因组学研究的快速发展,也为新型作物定向驯化和创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能力和条件。“在大好形势下,我们更应聚焦前沿,引领多倍体研究迈向新台阶。”本次会议执行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旭表示。 近年来,小麦、棉花、油菜等多倍体作......阅读全文

多倍体多面手 探索额外染色体组真面目渐成气候

  多倍体将会有很多用途,我们现在知道的只是皮毛。 一个有着正常数量两倍染色体的人体细胞试图分裂。   细胞分裂通常会遵循一个简单的规则。在复制DNA后,细胞分裂,产生两个子细胞。几年前,当时在美国波特兰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读博士后的Andrew Duncan拍下了小鼠肝细胞分裂的

厦门大学周大旺组Cancer Cell揭示肝癌发生重要机理

  多倍体细胞的分裂将导致非整倍体的产生,从而造成原癌基因的扩增或抑癌基因的丢失,引起基因组不稳定性和肿瘤的发生发展。因此研究机体调控多倍体细胞产生及多倍体细胞进行细胞分裂的调控机理对于理解肝癌的发病机理和肝癌的治疗至关重要,然而这一具体的分子机理目前仍然知之甚少。  5月8日,细胞信号网络协同创新

人工诱发多倍体植物

一、实验原理 自然界各种 生物 的染色体数目是相当恒定的,这是物种的重要特征。例如玉米体细胞染色体有20个,配成10对。遗传学上把一个配子的染色体数,称为染色体组(或称基因组)用n表示。如玉米染色体组内包含10个染色体,它的基数n=10。一个染色体组内每个染色

清华何塞课题组:异位微管会引起多倍体细胞的试图分裂

  清华大学生命学院何塞(José Carlos Pastor-Pareja)课题组在《发育细胞》(Developmental Cell)期刊上发表了题为“血影斑蛋白Shot在果蝇多倍体细胞中维持核周微管网络” (Spectraplakin Shot maintains perinuclear mi

农业企业:从传统“小作坊”向现代“高大上”蜕变

  近日,在第二届中国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大赛期间,科技日报记者前往安徽、山东、福建、湖北等多个省份,实地参观了众多企业。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很多农村企业已非人们印象中的“小作坊”,而是正向现代企业转型升级。   深加工扩大附加值   铜陵市位于安徽省南部,因铜而得名。新中国第一炉铜水出自铜陵,第一个铜

昆明动物所在异源四倍鲫鲤品系遗传特性研究中获进展

  自然界中存在大量的多倍化植物,在有花植物中,大约70%都是多倍体。而在现生脊椎动物中仅有部分鱼类和两爬中存在多倍体现象。为何多倍体脊椎动物数目远比多倍体植物较少至今仍是谜。  为了探讨这一重要问题,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张亚平和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刘少军分别发挥他们在基因组进

研究揭示多倍体作物耐寒基因调控网络增强特性

  记者2月24日从华北理工大学获悉,《园艺植物研究》近日在线发表该校王希胤教授课题组题为“十字花科及其它植物多倍化后基因保留差异增强植物冷调控能力”的研究论文,揭示了多倍体作物耐寒基因调控网络增强特性。  王希胤介绍,低温严重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制约植物地理分布和进化的关键因素。经过长期的进化

人工诱导多倍体诱变

实验概要1、了解人工诱发多倍体植物的原理、方法及其意义; 2、观察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各种变异及其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的细胞学特征。实验原理植物染色体数目一般为二倍体(2n),但是在自然条件下和人工条件下可以诱发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染色体数目变异分为整倍性变异和非整倍性变异。整倍性变异有同源多倍体变

染色体数目变异实验

实验方法原理 植物染色体数目一般为二倍体(2n),但是在自然条件下和人工条件下可以诱发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染色体数目变异分为整倍性变异和非整倍性变异。整倍性变异有同源多倍体变异和异源多倍体变异。非整倍性变异有单体、缺体、三体、四体等。由于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可以导致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出现不正

植物如何在生物大灭绝时期中幸存下来的?

  地球在46亿年的漫长地质演化历史中曾经发生过五次大规模物种灭绝事件。最著名和为人们熟知的是最近一次:距今6600万年前的白垩纪-古新世之交(Cretaceous-Paleogene boundary, K-Pg)生物大灭绝事件(图1),因为它标志着长达1.6亿年之久的恐龙时代结束。图1. 距今6

染色体数目变异实验

实验方法原理:植物染色体数目一般为二倍体(2n),但是在自然条件下和人工条件下可以诱发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染色体数目变异分为整倍性变异和非整倍性变异。整倍性变异有同源多倍体变异和异源多倍体变异。非整倍性变异有单体、缺体、三体、四体等。由于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可以导致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出现不正常的细胞学

染色体数目变异实验

实验方法原理植物染色体数目一般为二倍体(2n),但是在自然条件下和人工条件下可以诱发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染色体数目变异分为整倍性变异和非整倍性变异。整倍性变异有同源多倍体变异和异源多倍体变异。非整倍性变异有单体、缺体、三体、四体等。由于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可以导致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出现不正常的细胞学行

东北师范大学PNAS遗传学新文章

  近日来自东北师范大学、威斯康星大学、华盛顿州立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探讨了异源多倍体化对于小麦染色体的影响。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2月11日的《美国科学院院刊》上。   来自东北师范大学的刘宝(Bao Liu)教授、威斯康星大学Jiming Jiang教授以及华盛顿州立大学的Diter

RAPD技术应用中的一些问题及对策

摘要:综述了RAPD技术的一些理论性问题,包括RAPD与其它分子标记技术相比的优点,影响结果重复性的因素,显性标记产生的原因,条带取舍的标准等。提出在实验中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些方法:严格控制反应条件,采用单倍体和单剂量标记,系统学研究中要结合其它方法进行分析,定位基因时要选用合适的群体等。 

水生所揭示鲤科鱼类基因组加倍促进血氧系统表型多样性

  生物的生存、繁殖、以及分布或多或少都受到环境氧的影响。生物的正常有氧代谢有赖于保持氧的需求(代谢)和供应(储存和传递)的平衡关系。而实现这一平衡关系主要依靠生物体内特异的血氧传递系统。血氧系统的多样化不仅体现了物种在生理上的多样性,也从侧面反映了物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在进化史上,基因组加倍是生物

PD-L1+ CTEC及CTC在肺癌NSCLC中的不同重要临床意义

   免疫治疗近年来已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 然而目前只有30% 的肺癌病人治疗效果显著(ASCO 2019)。因此,有效检测并揭示对免疫治疗耐药的相关细胞具有非常迫切的重要意义。当人们的目光还在聚焦于CTC的同时,“细胞型循环肿瘤标志物”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 — “异倍体循环肿瘤血管内皮细胞CTE

福建农林大学发表Nature Genetics 全球首次破译甘蔗基因组

   甘蔗是基因组最为复杂的作物之一。根据全国糖业信息中心最新数据,2018/19年度全国种植甘蔗128万公顷,产量为7700万公吨,农业直接年产值约385亿人民币。由于甘蔗经济价值重大,近十多年来,国际上很多国家都在积极开展甘蔗基因组的研究,如巴西、法国、泰国,但由于受复杂的大基因组、高多倍体以及

《自然》:中美科学家揭开杂交植物优势之谜

这一发现在农业生产中将具有重要意义 图片说明:杂交拟南芥(中间)比其亲本(左和右)要大。图片来源:Jeff Chen/Nature     中美科学家近日研究发现,杂交植物比其亲本生长更大更好的原因在于,它们负责光合作用和淀粉代谢的基因在白天要更为活跃。这一发

版纳植物园在多倍体进化研究中取得进展

  多倍体在进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对其在多样化中的贡献一直不清楚。以往的研究多基于简化的倍性性状和较小属种的取样,忽略了多倍体频率的影响作用,且缺乏基于较大属种的深入研究。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生物地理与生态学研究组助理研究员韩廷申等与德国莱比锡大学的合作者一起,以具有较高物种多样性

遗传发育所在小麦多倍体形成与进化研究中取得进展

  普通小麦是异源六倍体,其形成经历两次杂交、两次染色体加倍过程。在两次杂交的初期及后续的驯化过程,发生了二倍化过程并伴随基因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作为着丝粒特异的组蛋白H3的变异体CENH3(人类及哺乳动物称为CENPA),在果蝇、拟南芥和油菜中都存在适应性进化,被认为可能和着丝粒区重复卫星序列的

中德科学家揭示甘薯起源历史

  今天,上海辰山植物园(中科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学研究中心)和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联合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分子遗传研究所和分子植物生理研究所的科研团队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Nature Plants》上共同发表了揭示甘薯起源的重要论文。这是科学界在多倍体基因组学领域取得的一项重大突破,也是上海辰山植

世界首个桉树三倍体诞生记

   世界上首个桉树三倍体被中国科学家率先获得。这是我国在桉树多倍体育种中取得的最新突破。  这一新进展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桉树是世界三大用材造林树种之一。全球超过100个国家均有种植,其人工林总面积超过2000万公顷。在我国,桉树人工林种植面积超过440万公顷,占全国人工林总面积的7%。桉树每年提供

Nature:基因组复制或为解析癌症进化提供线索

  有机体细胞中的基因组拷贝数越多,细胞或越易于从生长和适应中获益。近日,一篇刊登于国际杂志Nature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克瑞顿大学(Creighton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通过对酵母菌的研究发现,多倍体或许可以极大地帮助细胞去适应周围的环境,多倍体即有机体细胞中的基因组拷贝数超过2倍

Science:意外!甲状腺激素让我们失去心脏再生能力

  尽管在美国每年发生的73.5万起心脏病发作中,大多数患者都存活了下来,但是与体内许多其他细胞不同的是,心脏细胞一旦遭受损伤,就不能够再生。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澳大利亚和法国的研究人员发现,这个问题可追溯到我们最早的哺乳动物祖先,这些哺乳动物祖先可能失去了再生心脏组织的能力来换取温血状态(

2018年基因组测序盘点——各种新鲜的植物

  作为人类的主要食物,植物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由于植物基因组比较大,表现出多种倍性,还存在着大量的重复区域,故植物基因组的测序工作一直进展缓慢。  如今,得益于新型的测序技术,比如PacBio和Oxford Nanopore的长读长测序技术,许多植物在2018年收获了基因组,或者说

科学家揭秘“用磷高手”白羽扇豆

  磷,是作物生长发育、产量提高不可或缺的营养物质。尽管农民每年都施用大量磷肥,但磷肥的当季利用效率却始终很低,且磷的累积还加重了土壤和环境污染。据统计,磷肥当季利用率一般只有10% -25%。  如何提高作物对土壤磷的再次利用能力,一直是农业生产中亟需解决的一大难题。  近日,《自然—通讯》杂志聚

植物多倍体人工诱导_秋水仙素诱导法

实验方法原理植物多倍体是指每个细胞内染色体组有三套以上的植物。人工诱发多倍体的方法有很多,本实验利用秋水仙素抑制纺缍丝的形成,使得染色体复制后不能向两极移动,同时细胞也不分裂,从而形成多倍体的原理,用适当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洋葱或大蒜根尖,待根尖膨大后制片观察,可发现多倍体细胞。实验材料大蒜洋葱玉米种

多倍体鱼类中多个重复的Foxl2部分同源基因的新研究

  近期,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桂建芳团队在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上,在线发表了题为Functional Divergence of Multiple Duplicated Foxl2 Homeologs and Alleles in A

植物多倍体人工诱导

实验方法原理 植物多倍体是指每个细胞内染色体组有三套以上的植物。人工诱发多倍体的方法有很多,本实验利用秋水仙素抑制纺缍丝的形成,使得染色体复制后不能向两极移动,同时细胞也不分裂,从而形成多倍体的原理,用适当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洋葱或大蒜根尖,待根尖膨大后制片观察,可发现多倍体细胞。实验材料 大蒜洋葱玉

Nature最新基因组研究成果

  无论是接收礼物的圣诞袜,还是橱窗里的漂亮衣服,棉花的作用渗透在即将到来的这个节日的方方面面中,然而对于生物能源研究人员来说,棉花纤维成分比其颜色和质地更为重要。   由来自31个研究机构组成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近期完成了基因组最简单的棉花品种:Gossypium raimondii的详细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