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蛋白质酪氨酸硝化和细胞信号转导

摘要 蛋白质硝基酪氨酸作为一氧化氮(NO)衍生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产物,被认为是许多生理和病理条件下的生物标志物。本文综述了蛋白质酪氨酸硝化可以作为信号调节元件与已知的信号途径相关,包括NO、蛋白质酪氨酸激酶、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T2淋巴细胞、转录因子NF2κB、Ca2 +等。同时也论证了蛋白质酪氨酸硝化作为信号转导元件的可能性。点击这里进入下载页面:进入下载页面......阅读全文

BP:瘦素的功能特点与作用机制

        瘦素一直以来被认为是抑制肥胖的主要物质,它是由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质,与机体摄食、能量代谢、脂肪存储等的调控密切相关。云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高文荣、张浩等人2014年3月在汉斯《生物过程》期刊上发表了

大跃进 | 中国学者CNS发表超过100篇生命科学领域研究成果

  【50】2019年4月12日,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徐华强,王明伟,浙江大学张岩及匹兹堡大学医学院Jean-Pierre Vilardaga共同通讯在Science发表题为“Structure and dynamics of the active human parathyroid hormone r

鲁林荣等揭示PP2A通过调节细胞存活促进胸腺细胞发育

  T淋巴细胞是靶向病原体的适应性免疫细胞的主要形式。 T细胞前体起源于骨髓,然后迁移至胸腺以开始分化成成熟T细胞。在胸腺中,CD4-CD8-双阴性(DN)胸腺细胞(可以被分类为DN1-DN4阶段)通过VDJ重组获得T细胞受体(TCR)表达并发育成CD4 + CD8+双阳性(DP)胸腺细胞随后产生C

Nature子刊 光形态建成关键促进因子HY5功能新层面

  HY5在植物体内可通过与BIN2直接互作增强BIN2激酶活性,促进BZR1磷酸化及降解。随着环境光强增加,植物可通过增加HY5含量来调节BIN2激酶活性从而精确抑制下胚轴伸长。  光是植物赖以生存的能量来源与关键生长发育信号。模式植物拟南芥幼苗在光下呈现短胚轴、子叶延展等典型特征。近二十年的研究

磷酸化位点分析实验-磷酸肽的分离

            实验方法原理 磷酸化分析的原理研究的最常见的磷酸化类型是丝氨酸、苏氨酸和酪氨酸的磷酸酯化。已知发生的磷酸化还有精氨酸、组氨酸和赖氨酸的亚酰胺化,以及天冬氨酸和谷氨酸的酰化。这些修饰中

磷酸化位点分析实验-磷酸肽的分离

实验方法原理磷酸化分析的原理研究的最常见的磷酸化类型是丝氨酸、苏氨酸和酪氨酸的磷酸酯化。已知发生的磷酸化还有精氨酸、组氨酸和赖氨酸的亚酰胺化,以及天冬氨酸和谷氨酸的酰化。这些修饰中的其中一些是化学不稳定的,通常观察不到,除非采取特殊的保护措施防止他们在蛋内质分离过程中消失。举例来说,组氨酸磷酸化是一

阿尔兹海默症研究进展一览

  本期为大家带来的是阿尔兹海默症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希望读者朋友们能够喜欢。  1. Nat Neurosci:新研究揭示大脑结构与阿尔兹海默症以及自闭症的关系  DOI: 10.1038/s41593-020-0602-1  近日,来自Wellcome Sanger研究所,Wellcome-MR

清华院士《Cell Research》发表新成果

  2014年10月21日,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和华中农业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在国际学术期刊《Cell Research》以“Structural insights into the negative regulation of BRI1 signaling by BRI1-interacting pr

表观遗传学修饰

组蛋白修饰 表观遗传学是指表观遗传学改变 (DNA 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非编码 RNA 如 miRNA) 对 表观基因组基因表达的调节,这种调节不依赖基因序列的改变且可遗传表观。因素如 DNA 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 miRNA 是对环境刺激因素变化的反映,这些表观遗传学因素相互作用以调节基因

20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结果公布(部分)

  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消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12年度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重大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地区科学基金项目、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项目、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款项目等方面的评审结果。有关评审

热休克蛋白HSP对细胞凋亡的调节作用(一)

细胞凋亡是生物发育过程中或在正常生理状态下清除衰老及受损细胞的一种普遍现象。细胞凋亡的发生受胞外或胞内的多种刺激源所诱导,其中热休克蛋白(热激蛋白)是细胞凋亡的调控因子之一。细胞是通过调节自身的防御系统来适应环境胁迫,并且根据胁迫程度的强弱,利用自身遗传机制或调控自身状态抵抗胁迫,或主动诱发细胞死亡

蛋白质微阵列技术

微阵列技术在单个实验中能同时分析数千个参数。捕获分子微点在固体支持物上固定成行列并暴露在含相应结合分子的样品中。基于荧光、化学发光、质谱、放射性或电化学的读出系统能检测每个微点形成的复合物。这些微小化和平行的结合分析高度灵敏,方法的分析能力又能被微阵列基因表达分析所放大。在这些系统中,检测固定的DN

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通路激活的MAPK/Erk信号通路图

研究证实,受体酪氨酸激酶、G蛋白偶联的受体和部分细胞因子受体均可激活ERK信号转导途径。如:生长因子与细胞膜上的特异受体结合,可使受体形成二聚体,二聚化的受体使其自身酪氨酸激酶被激活;受体上磷酸化的酪氨酸又与位于胞膜上的生长因子受体结合蛋白2(Grb2)的SH2结构域相结合,而Grb2的SH3结构域

微生物所解析细菌“智商”复杂性研究取得新进展

  生物遭受外界环境刺激后,相关基因往往会发生表达水平的适应性变化,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然而,诱导表达并非只是简单的“开-关”过程,其动力学特征和调控机制非常复杂。其中,脉冲式表达(surge)模式普遍存在于病原菌毒力因子表达、动物激素的产生和癌症发展过程中肿瘤坏死因子的表达等重要生理生化过程中。

吴浩教授Cell文章细胞死亡机制新发现

  淀粉样蛋白沉积物常被视为垃圾——阻塞细胞的有毒废物。在最新一期(7月20日)《细胞》(Cell)杂志的一篇论文中,研究人员证实至少有一种类型的淀粉样蛋白在生理信号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康奈尔大学威尔医学院前结构生物学家、现任职波士顿儿童医院的吴浩(Hao Wu)教授和麻

2019年10月Science期刊不得不看的亮点研究

  10月份Science期刊又有哪些亮点研究值得学习呢?小编对此进行了整理,与各位分享。  1.Science:新研究揭示人类微生物组是潜力巨大的新型抗菌药物聚宝盆  doi:10.1126/science.aax9176  就像淘金热中的淘金者曾经在北加州的山上开采这种闪亮的贵金属一样,“生物勘

20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结果名单之复旦大学(生物类)

  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消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12年度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重大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地区科学基金项目、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项目、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款项目等方面的评审结果。有关评审结果将通知相关依托单位,其科研管理人员可登录

重磅抗癌药市场之中国特色(化疗类、激素类、靶向类)

  癌症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类疾病,我国癌症防治形势十分严峻,每年新发癌症病例约310万,死亡约200万。近20年来,我国癌症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致癌因素主要包括慢性感染、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环境污染和职业暴露等。  目前我国癌谱兼具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癌谱特征。一段时期内,以肝癌、胃癌、食管癌、

《环球科学》2011年十大科学新闻评选

  “十大科学新闻”评选是《环球科学》(《科学美国人》杂志中文版)每年一度的重头戏,也是本年度全球各大科学领域的重大事件进行的一次全面盘点。经过专业编辑和专家团队的商讨,《环球科学》初步挑选出了30条候选新闻,接受网友的点评和投票。  1、超光速粒子挑战爱因斯坦相对论  9月23日,欧洲核子研究中心

多项研究揭示癌细胞致命弱点,或为攻克癌症带来新药!

  虽然人类已经不懈努力的研究了几十年,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无法攻克癌症。然而研究人员已经发现了癌症不少的致命弱点,正在积极进行研究,基于这些致命弱点开发新的药物和疗法。因此本文中小编盘点了近期发现的癌症治疗新靶标,分享给大家。  【1】Nature:蛋白过度表达可能是癌细胞的致命弱点  DOI: 10

ZBP1 蛋白在细胞坏死以及炎症反应中的调控机制

  长期以来,我们对于具有左手双螺旋结构的核酸分子(即 Z-DNA 和 Z-RNA)的生物学功能知之甚少。Z-DNA 结合蛋白 1(ZBP1,也称为 DAI 或 DLM -1)是一种能够结合上述核酸分子的蛋白质,它包含两个 Zα 域,分别能够结合 Z-DNA 和 Z-RNA。  此前研究表明,ZBP

表观遗传学修饰对轴突再生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

  轴突是神经冲动传递过程中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无论在中枢抑或是周围神经系统损伤后,诱导有效的轴突再生过程是改善神经功能的基础。现已证实,脊髓损伤后轴突能否再生不仅取决于其固有的生长能力,还取决于轴突所处的环境。神经系统损伤后,神经细胞对轴突再生相关基因的表达动员能力及细胞骨架原料的形成能力是决定

王志珍院士团队进一步完善“PDI既是酶又是分子伴侣”论断

  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 ER)是真核细胞分泌蛋白和膜蛋白的折叠工厂。细胞内外环境的变化会引起ER稳态(包括蛋白质稳态、氧化还原稳态和钙稳态等)失衡。当ER的蛋白质折叠负担超过折叠能力时就会造成ER应激,此时ER膜上的三个跨膜“传感器”蛋白(IRE1、PERK和ATF

『珍藏版』瘦素的那些事儿

  1950年,Ingalls发现了一种“肥胖基因”(ob),它的突变可以导致肥胖和糖尿病。Kennedy和Hervey分别于1956年和1958年发现了脂肪分泌的一种“饱感因子”,它能通过下丘脑控制动物摄食量,调节体重。历经几十年的研究与发展,科学家通过定位克隆技术得到 ob 基因。ob 基因编码

蛋白质机器与生命过程调控重点专项3个项目启动实施

  近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蛋白质机器与生命过程调控重点专项“蛋白质机器三维结构导向的新型药物研发关键技术研究”、“信号转导过程中蛋白质机器的活细胞标记与在体调控”和“蛋白质机器动态结构的核磁共振研究方法及应用”等3个项目启动实施工作会议在北京大学召开。北京大学、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代表、3个项目

质谱沙龙第十九期活动报道

  2009年5月23日,质谱沙龙第十九期活动在清华大学生物医学测试中心举行。此次到会者除了来自二炮总医院、西苑医院、清华大学医学院、发酵研究院、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空军总医院、天津博纳艾杰尔科技、AB公司等老朋友外,还有来自戴安公司、东西电子的新朋友。报告后的讨论一直洋溢着热烈的气氛。   

Help T细胞的分化调控与通路研究工具(三)

4、Th 细胞分化中的信号通路4.1 JAK-STATJAK-STAT 是细胞因子受体介导的主要信号转导通路。IL-12 能通过STAT4 介导Th1 细胞分化, IL-4 可通过STAT6 介导Th2 细胞分化。然

厦大教授Nature子刊:原癌基因促癌发生与转移的新机制

  生物通报道:来自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研究人员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原癌基因c-Src通过磷酸化糖酵解中的限速酶己糖激酶(hexokinase, HK)增加其活性,进而促进肿瘤发生和转移的机理。  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者是厦门大学生

我国学者研制具有时间分辨率的活体蛋白质激活技术

   2019年5月8日,生命中心、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合成与功能生物分子中心陈鹏课题组与王初课题组在《自然》杂志在线发表题为“Time-resolved protein activation by proximal decaging in living systems”的研究论文,报道了两

国家基金委八大学部公布“优先发展领域及主要研究方向”

  “十三五”期间,通过支持我国优势学科和交叉学科的重要前沿方向,以及从国家重大需求中凝练可望取得重大原始创新的研究方向,进一步提升我国主要学科的国际地位,提高科学技术满足国家重大需求的能力。各科学部遴选优先发展领域及其主要研究方向的原则是:  (1)在重大前沿领域突出学科交叉,注重多学科协同攻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