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AI预测和设计材料特性,新算法已显示巨大潜力

来自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俄罗斯斯科尔科沃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相互合作,开发了一种机器学习算法,这种算法可以预测材料应变时性能的变化。 这项工作可能会为工程新材料带来极大的潜力,新材料可能会因此具有量身定制的特性,在通信、信息处理和能源领域拥有广阔前景。 这篇论文发表在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杂志上,题为“通过机器学习研究带隙弹性应变的方法”(Deep elastic strain engineering of bandgap through machine learning),论文中作者演示了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来确认最节能的应变路径,从而将金刚石转化为更高效的半导体。图丨利用机器学习来设计和改变材料的特性,例如调整硅和金刚石的带隙以获得更高的处理速度(来源:南洋理工大学) 当半导体材料发生弯曲或应变时,结构中的原子会受到扰动,从而改......阅读全文

Ai医疗赛道谁能率先撞线

  我们相信,人工智能(AI)在现阶段并不是要取代医生。在诊断过程中,AI能为医生提供参考,提高医生的诊断正确率,对医疗行业来讲,这就是巨大的进步。”  9月6日,在腾讯优图和《科学》系列期刊联合举办的首届计算机视觉峰会上,腾讯优图实验室总经理贾佳亚强调了AI在医疗中的角色——辅助,而不是替代。  

AI版“双手互搏”有多牛

日前,《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刊文评出了2018年十大突破性技术,“对抗性神经网络”(GAN)赫然在列。 什么是对抗性神经网络?为什么它能入选MIT十大突破性技术?它的发展脉络如何?与我们此前耳熟能详的神经网络有什么区别?能够应用在人工智能的哪些场景?还有哪些关键问题有待攻克? 中国自动化

AI同传离成熟还有多远

  9月21日,一篇指责科大讯飞“AI同传造假”的文章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文中知乎用户、同传译员Bell Wang表示,在日前举行的2018创新与新兴产业发展国际会议上,科大讯飞在现场和直播中展示的“AI同传”,用的其实是自己现场同传翻译的内容。  当晚,科大讯飞在电话会议回应中称:应主办方要求提供

用AI拯救有自杀倾向的人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2/494667.shtm“找个地方跳河自杀你信不”这是一位14岁的初二女生在离家后发给母亲的微信聊天内容,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情绪令人心惊……2月2日,胡鑫宇事件调查情况发布会消息称,胡鑫宇系自缢死亡; 2月9日

边缘计算实现AI智能互联世界

在电子智能领域,所有类型的芯片厂商都不约而同的研发推出各种不同类型的AI处理器。国外大企,像高通、英伟达等,都已宣布推出用于智能手机和其他移动设备的神经引擎。例如在智能手机中添加AI功能和手机的Face ID应用等。使用边缘侧AI自行处理相比传输到云端处理更安全、私密,响应时间更快。按照整体大趋势,

占领语言AI一片天地

 周玉(受访者供图)“做科研和开公司,一个要静,一个要动,有天壤之别。”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以下简称自动化所)研究员、北京中科凡语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凡语)董事长周玉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科学家变企业家,面临双重突破,一是突破自我认知差异,熟悉管理之道、经营之道;一是突破技术到

科幻杂志发文拒收AI创作稿件

  AI作家、AI画家、AI剪辑师……当下AI在文艺创作领域的渗透,带来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AI生成的内容,到底能不能和人类独创的精神文化产品,享有同等的地位?  4月刊的《科幻世界》杂志上,一则公告写道:本刊不接受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投稿,一旦发现未经注明的AIGC投稿,该作者作品将永不

生成式AI带来的新思考

过去几个月,ChatGPT为人工智能技术按下加速键。这个聊天程序证明了超大参数模型和通用型人工智能的可行性,谷歌、亚马逊等巨头纷纷推出自主研发的相关平台,国内也已有十数家企业在该领域有所布局。  它们被统称为“生成式人工智能”。简单来说,这种AI可以通过算法生成新内容,包括图像、文字、音乐,甚至视频

生成式AI引发治理新思考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9199.shtm

AI将对人类产生积极影响

   美国皮尤研究中心近日发布了一份名为《人工智能与人类的未来》的研究报告。报告称,人工智能(AI)领域的多数专家认为,到2030年,AI将对人类产生积极影响。  在该项研究中,皮尤研究中心对979名AI领域的技术先驱、创新者、开发商、商业和政策领袖以及研究人员进行了调查,要求他们就2030年AI对

ChatGPT创始人呼吁监管AI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500817.shtm

长沙新政-50亿“抢滩”AI产业

   记者17日从长沙市政府获悉,为抓紧“抢滩”人工智能产业,该市发布了我国地方政府中对人工智能产业支持力度最大、操作性最强的新政,并出台了我国首个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实施细则。长沙市经信委主任黄滔介绍,新发布的“关于加快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推动国家智能制造中心建设的若干政策”,主要支持两大方

AI芯片热:中国能否弯道超车

   在一次次技术创新与产品迭代中,AI芯片正逐步走向现实。  中兴芯片危机爆发近一个月,芯片一直是国内的热点话题。而伴随着寒武纪科技在上海发布了首款云端智能芯片、谷歌正式发布第三代人工智能(AI)芯片TPU3.0等一系列动作,人们的注意力也越来越被吸引到AI芯片市场。市场研究公司Compass I

为数实融合插上-AI“翅膀”

  在近日举行的2023施耐德创新峰会上,首届施耐德电气“AI大施杯”算法大赛颁奖仪式举行,“AI大施杯”十强及人气奖战队受邀出席。  “AI大施杯”算法大赛于2023年3月正式启动,是施耐德电气致力于通过AI等数字技术进一步提升生产力与效率的举措之一,旨在通过激励更多开发者挖掘产业低碳、高效发展的

AI学会造假,我们该如何应对

  奥巴马会和特朗普说一样的话,信不信?有视频为证。在一个对比视频中,二人不仅话语一致,连话语节奏甚至面部肌肉的动作都是一致的,但谈吐风格却能保持各自特点。  “这是一种被称为GAN(生成对抗网络)的新兴技术。”日前,香山会议召开以“信息隐藏与人工智能”为主题的学术讨论会,北京电子技术应用研究所副研

AI不只会下棋,还会作诗

  3月9日-15日,李世石与人工智能AlphaGo的世纪对战以1:4落败,让人唏嘘不已,人工智能居然发展到了这个水平!二十多年前,象棋已被AI攻克,现在,作为人类最后一个没有被攻陷的“围棋”堡垒也沦陷了!  在相关报道中, “毫无情感”“机器”“没有情绪”用来描述AlphaGo,机器是没有感情的,

芯片设计或可借力AI“突围”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9/486050.shtm EDA (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是芯片设计和制造的核心工具,也是支撑万亿芯片产业规模的共性基础技术。 有了EDA软件,工程师可以从概念、算法、协议等出发,完成包括电路设计、版图

蛋白质组学+AI技术

人们在吞咽的时候,颈部有个器官会随着吞咽动作上下活动,它就是甲状腺。西湖欧米有望实现临床转化的第一个项目,就是基于蛋白质标志物的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诊断。甲状腺很小,但它影响到五脏六腑。数据显示,每5个成年人中就可能有1人患有甲状腺结节。其中,约60%的甲状腺结节都是良性的。但有10%的结节是恶性的,

AI硬件处理走向3D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0/510600.shtm

AI系统发展出类人脑特征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1/512710.shtm

AI驱动的蛋白质设计

  扩散模型已被证明在图像和文本生成中很有用,而且似乎也适用于蛋白质设计。然而,这类模型目前的成功率并不高;产生的序列基本不能折叠成目标结构。而近期,由《自然》(Nature)发表的一篇论文描述了一种能设计新蛋白质的深度学习方法,名为RoseTTAFold Diffusion(RFdiffusion

边缘AI新纪元正在到来

  生成式人工智能(AI)成为2023年最激动人心的科技故事。其影响力堪比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出现。  生成式AI的传奇仍在延续,科技界也在翘首以盼下一位巨星的到来。包括美国初创企业、物联网和边缘平台公司ClearBlade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艾瑞克·西蒙尼在内的多位业界领军人物指出,在计算机和移动设备

棋手作弊疑云背后的AI身影

“轩豪,我想跟你下20番棋,不能去厕所,不限时,一天一盘,赛场屏蔽所有信号,下完棋谱公布出来,由大家评判。你敢应战吗?”据《北京青年报》报道,2022年12月21日第十四届春兰杯半决赛战罢,中国棋手李轩豪完胜韩国第一人申真谞后,李轩豪的队友、围棋世界冠军杨鼎新次日凌晨在朋友圈作上述表述。该报道还提到

“脑科学+AI”到底是什么

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要想进一步发展,需要从脑科学中得到启发。业界普遍认为,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方向是计算智能、感知智能和认知智能,在此期间,真正需要突破的是让计算机理解、思考和自我学习,为开发大脑计算系统和设备,摆脱传统计算机架构的束缚提供重要依据。人工智能(AI)发展迅速,但有一个无法跨越的极限:像

推动AI赋能更多生活场景

  大模型、机器人、智能制造、自动驾驶……过去一年,人工智能频上头条,也成为今年北京两会上的热词。代表和委员们认为,北京在人工智能产业优势明显,AI赋能百姓生活和产业,让千年古都变得更聪明。  建立数据中心让大模型更聪明  随着ChatGPT一鸣惊人,去年国内各领域的大模型层出不穷,被业内称为“百模

离开实验室的材料科学:AI正将新材料的发现提速200倍

算法和材料数据库正帮科学家预测哪些元素能合成新材料。几百年来,人们一直是通过反复试验或者靠运气和偶然发现新材料。现在,科学家们正在使用人工智能来加速这一过程。最近,西北大学的研究人员用AI来解决如何生成新的金属玻璃混合物的问题。这比起在实验室进行实验快了200倍。科学家们正在构建由数千种化合物组成的

尼康显微镜人工智能(AI)模块NISA-NIS.ai在细胞荧光成...

尼康显微镜人工智能(AI)模块NIS-A NIS.ai在细胞荧光成像的应用尼康仪器有限公司将人工智能(AI)和显微镜融合,发布全新技术解决方案:显微镜专用AI模块NIS-A NIS.ai,实现高精度的成像处理和图像分析等。 集合三大功能 实现强大的技术集成NIS-A NIS.ai是尼康成像软件NIS

未来五年AI如何改变各学科?从LLM到AI蛋白设计、医疗保健......

  五年前(2019 年 1 月),《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创刊。当然,就人工智能(AI)而言,五年前似乎是一个不同的时代。  1 月 24 日,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 杂志在《Anniversary AI reflections》(

AI将成科学家“高级定制”工具

化学家有了新的实验助手——人工智能(AI)。随着深度学习算法的进一步应用,AI计算机程序能帮助药物化合物等小有机分子产生所需的反应序列,制定合成路径。 《自然》杂志近日发表了这种新型工具,化学家们将这一进展视为一个大跨越,其可以加速药物研发过程,推动有机化学更迅速发展。 未参与这项研究

病理医生需要一个AI助手

  在医疗界,病理医生被称为“医生中的医生”。但过去病理医生只是每天重复着一样的工作,即透过各种倍数显微镜的目镜观察分析组织切片样本,同时记下他们的发现。在如今癌症高发的背景下,提升病理医生的工作效率刻不容缓。昨日,一个专注于做AI人工智能+病理精准诊断的项目出现在2017中国台州“和合杯”科技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