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水稻在响应刺吸式昆虫的过程中新应答机制

8月12日,国际学术期刊New Phytologist 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苗雪霞研究组的文章“Novel crosstalk between ethylene -and jasmonic acid-pathway responses to a piercing-sucking insect in rice”,该项研究揭示了水稻在响应刺吸式昆虫的过程中所激发的乙烯和茉莉酸信号途径的应答机制。 乙烯(Ethylene,ET)和茉莉酸(Jasmonic acid,JA)信号传导途径在介导植物响应生物胁迫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两种信号途径在介导植物抗病过程中的相互应答也多有揭示。在植物抵御刺吸式昆虫取食的过程中,ET和JA之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以及相互作用的机理如何,尚缺乏研究。褐飞虱是以刺吸式的方式专一性取食水稻的害虫,对水稻生产危害严重。遗传分析表明,ET信号途径的信号分子,Os......阅读全文

研究揭示水稻在响应刺吸式昆虫的过程中新应答机制

  8月12日,国际学术期刊New Phytologist 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苗雪霞研究组的文章“Novel crosstalk between ethylene -and jasmonic acid-pathway responses to a pie

研究人员发现水稻精细调控干旱应答新机制

  华中农业大学教授熊立仲课题组的一项最新成果,揭示了水稻精细调控干旱应答的新机制,该项研究对阐明植物抗旱分子机理和促进植物抗旱遗传改良具有重要意义,该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植物细胞》。  脱落酸(ABA)作为一种逆境响应激素,在植物与逆境抗争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该课题组前期鉴定了两个同源的转录调

组蛋白修饰调控水稻干旱应答新机制获揭示

  华中农业大学教授熊立仲课题组在《分子植物》在线发表研究论文,揭示了组蛋白单泛素化修饰精细调控水稻干旱应答的新机制,对于探究植物抗旱分子机理和抗旱遗传改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水稻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和科学研究的模式植物,要提高自身抗旱性来增强粮食产量的稳产性,其抗旱应答分子机制研究尤为重要。  

我国学者揭示MoChia1激活水稻免疫响应机制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但稻瘟菌的危害是影响水稻高产、稳产的一个重要因素。刘俊课题组在前期的研究中发现,稻瘟菌侵染水稻时可以分泌众多的蛋白到水稻的质外体中。而植物对病菌的识别主要存在于两个层面,对病菌表面保守的分子特征物质(PAMP)的识别(PTI,PAMPs triggered immuni

研究揭示钙通道蛋白调控水稻对低温响应分子机制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万建民院士团队系统阐释了钙通道蛋白OsCNGC9调控水稻对低温响应和耐受的分子机制。该研究建立了一条从低温信号感知到钙离子通道激活的低温信号转导途径,填补了植物低温信号转导途径中缺失的重要一环,为利用OsCNGC9 进行水稻抗逆遗传改良提供了理论依据。相关研究成

研究发现水稻应答镉胁迫关键基因

  6月17日,记者从中科院华南植物园获悉,由该园科研人员完成的“水稻金属耐受蛋白OsMPT1及其编码基因和其RNA干涉片段”获国家发明ZL授权。   过量的重金属在水稻体内累积,不仅影响水稻产量、品质及整个农田生态系统,而且可通过食物链危及动物和人类健康。研究水稻对重金属吸收转运的分子机制,可为

显性感染的应答机制

当机体免疫力较弱,或入侵的病原菌毒力较强,数量较多时,则病原微生物可在机体内生长繁殖,产生毒性物质,经过一定时间相互作用(潜伏期),如果病原微生物暂时取得了优势地位,而机体又不能维护其内部环境的的相对稳定性时,机体组织细胞就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称为显性感染,即一般所谓传染病。

叶绿素荧光成像技术应用—水稻胁迫响应分析

水稻生长过程中,易遭受各种非生物胁迫(如干旱、盐碱)与生物胁迫(稻瘟病、白叶枯病等),从而严重影响水稻生产。针对上述胁迫对水稻产生的影响进行精准可重复的表型分析是一项严峻挑战。植物吸收的光能主要用以进行光化学反应、热耗散及发出叶绿素荧光,三种途径互为竞争,此消彼长。胁迫可能引起植物光反应系统中的捕光

遗传发育所水稻磷饥饿应答反应研究取得新进展

  磷元素作为植物所必需的三大营养元素(氮、磷、钾)之一,在各种生命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农业生产中一般通过施加磷肥来增加土壤中的磷含量,然而磷肥的过度施用不仅导致农业生产成本的升高,而且造成严重的土壤及水体污染。此外,作为磷肥主要来源的磷矿为不可再生资源,其在几十年内行将枯竭。因此

Affymetrix水稻芯片在水稻强弱势颖花异步灌浆分子机制...

Affymetrix水稻芯片在水稻强弱势颖花异步灌浆分子机制研究中的应用Guohui Zhu, Nenghui Ye, Jianchang Yang, Xinxiang Peng, and Jianhua ZhangRegulation of expression of starch synthes

水稻衰老调控分子机制被发现-可提高水稻产量

  中科院遗传发育所植物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储成才研究组梁成真博士通过对一早衰突变体的研究,首次阐明了水稻叶片衰老的分子调控机制。这一发现可显著延缓水稻叶片衰老,延长灌浆时间,从而提高水稻的结实率和千粒重,最终使水稻产量得到显著提高。上述研究成果6月20日在线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  衰

深入解析玉米干旱响应分子机制

  玉米是世界上种植广泛和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对于全球的粮食安全至关重要。在影响玉米产量的诸多因素中,干旱是主要的非生物胁迫因素。深入解析玉米干旱响应的分子机制将有助于玉米耐旱新品种的培育与推广应用。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谢旗研究组与陈化榜研究组合作,通过对玉米重组自交系群体苗期耐旱性

水稻渗透胁迫调控机制研究迎新进展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8/506030.shtm近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分子育种团队在水稻渗透胁迫调控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该团队揭示了水稻14-3-3蛋白OsGF14f与转录因子OsbZIP23互作共同调控水稻渗透胁迫的

水稻粒长调控分子机制破解

  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稻研究所超级稻种质创新团队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研究所等单位最新合作研究发现,水稻染色体拷贝数变异可调控水稻的粒长和品质,这为水稻粒形的分子设计、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培育奠定了基础。7月6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遗传学》发表了这一成果。    粒形是衡量稻米外观品质

日发现水稻体内花期控制机制

  作物开花的早晚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作物最终的收获量。日本科学家日前发现,水稻体内存在一种控制机制,可以提早或推迟花期。   水稻属于短日照植物,即在每天日照10小时左右的短日照条件下,会早早抽穗开花。若每天日照13至14个小时或更长,水稻就难以抽穗,也就意味着难以有收成。   日

水稻胚乳发育调控机制项目启动

农作物种子胚乳中累积的淀粉是人类碳水化合物类营养物质的主要来源,也为食品工业和动物饲料的生产提供初始的原料。水稻胚乳发育和成熟过程的调控对种子中淀粉的含量与组成具有关键的决定作用,直接影响粮食产量以及稻米的食用和加工品质。日前,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在上海启动“植物胚乳发育及储藏物质累积的分

水稻穗发芽机制研究取得进展

  水稻、小麦、玉米等禾谷类作物是重要的粮食作物,由于在驯化的过程中缺乏对收获期休眠的关注,导致这些作物种子在收获期遭遇高温高湿的条件时其籽粒会在穗上萌发,又称为穗发芽(Pre-harvest sprouting, PHS)。穗发芽不仅会造成粮食作物减产和食用品质下降,更为重要的是,穗发芽严重影响了

科学家发现新的免疫应答调节机制

  近日,英国利兹大学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等科研机构的科研人员在Nature上发表了题为“Metabolic control of BRISC-SHMT2 assembly regulates immune signalling”的文章,研究人员利用冷冻电镜技术,发现了一种新的有助于控制机体对抗感染

生物固氮的环境响应机制获揭示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生态中心鼎湖山站生态系统管理研究组副研究员郑棉海(课题组PI:莫江明研究员)首次系统地揭示了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生物固氮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格局。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全球变化生物学》。 生物固氮是地球生态系统重要的氮素来源之一,也是驱动陆地生态系统氮循环和净初级生产力的关键因素。

植物响应环境温度的机制的研究

  高温严重降低农作物的产量。植物通过改变其构型来响应高温,这一发育过程被称为热形态发生(thermomorphogenesis),其特征是下胚轴、叶柄和根组织伸长,生长缓慢,气孔密度降低,开花早。这些形态变化使植物能够适应并完成在高温下的繁殖周期。在植物对高温的感知方面,发现的调控基因有红光感受器

Science:揭示植物响应极端高温新机制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挖掘高温抗性基因资源、探究植物高温响应机制以及培育抗高温作物品种成为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  近期,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和上海交通大学的联合研究团队在《Science》期刊发表了题为“A genetic module at one locus in rice pro

T细胞免疫应答关键受体的作用新机制

  百人博士Nature子刊发表最新成果:T细胞免疫应答关键受体的作用新机制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等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Dynamic regulation of CD28 conformation and signaling by charged lipids

Science-Immunology:关键免疫应答代谢环路的新机制

  2017年11月18日,清华大学生命学院刘万里研究组在《科学》旗下免疫学子刊Science Immunology期刊在线发表了题为《源自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的正反馈环路持续性驱动B细胞免疫活化》(A PIP2 derived amplification loop fuels the sust

研究揭示抗病毒免疫应答新型表观遗传机制

  中国工程院院士曹雪涛团队发现,DNA甲基化酶Dnmt3a能使天然免疫细胞针对病毒感染处于一种敏感状态,一旦识别病毒入侵就可以显著产生干扰素和启动抗病毒天然免疫反应,该发现揭示了抗病毒免疫应答新型表观遗传机制,也为病毒感染性疾病防治提出了新的潜在分子靶标。成果近日发表于《自然—免疫学》。  树突状

研究解析NAD调控植物盐胁迫应答的作用机制

  中国是盐碱地的大国,盐碱地面积占全世界盐碱地总面积的十分之一。盐碱胁迫抑制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是农作物减产的主要因素之一。深入挖掘植物抗盐基因并研究其生物学功能,不仅有助于阐明植物盐胁迫应答的分子机制,而且为农作物的抗逆遗传改良提供理论基础和候选基因。  近日,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汪松虎课题组

应答元件

中文名应答元件外文名response element定    义调控基因专一性表达的DNA序列,应答元件(response element)是位于基因上游能被转录因子识别和结合,从而调控基因专一性表达的DNA序列。特    点不同基因中应答元件拷贝数相近

水稻条纹花叶病毒在寄主水稻上的侵染机制获揭示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9/508167.shtm

研究揭示水稻DELLA蛋白的表观调控新机制

  9月11日,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全国重点实验室、湖北洪山实验室水稻团队教授周道绣和赵毓课题组在国际期刊EMBO Journal在线发表了研究论文,揭示了水稻DELLA蛋白抑制基因表达的表观调控新机制。  20世纪60年代以来,矮杆作物以其抗倒伏和收获指数高等优势,极大地增加了粮食产量。生长抑

科学家揭示抗菌天然免疫应答新机制

《细胞》杂志10月12日在线发表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团队在天然免疫与炎症领域的新研究结果。研究发现天然免疫细胞迁移对干扰素受体在细胞膜表面组装与表达至关重要,进而使免疫细胞有效感知干扰素作用、激活天然免疫功能以清除胞内细菌感染。该发现从细胞因子受体的角度揭示了天然免疫应答调控新型机制

植物根系应答土壤铁毒逆境的分子生理机制

  铁毒是热带和淹水土壤常见的障碍因子。植物发生铁毒害时,根系生长受阻,严重时根系腐坏死亡(Becker and Asch, 2005, Journal of Plant Nutrition and Soil Science 168: 558-573)。然而,人们对铁毒抑制植物根系发育的生物学机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