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衰老调控分子机制被发现可提高水稻产量

中科院遗传发育所植物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储成才研究组梁成真博士通过对一早衰突变体的研究,首次阐明了水稻叶片衰老的分子调控机制。这一发现可显著延缓水稻叶片衰老,延长灌浆时间,从而提高水稻的结实率和千粒重,最终使水稻产量得到显著提高。上述研究成果6月20日在线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 衰老是生物有机体发育的必经阶段,更是生命体命运走向的关键转折点。植物过早启动衰老进程会对植物正常的营养利用和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很多杂交水稻品种存在叶片早衰现象,严重阻碍产量,且破坏灌浆的形成,最终降低稻米品质。理论上推算,有早衰现象的水稻品种在正常生活周期中叶片衰老每推迟一天即可增产2%,生产实践上也可达到1%左右。因此,揭示植物衰老的分子调控机制是农业生产需要迫切解决的重大应用课题。 叶片衰老在很大程度上受植物发育年龄和体内信号因子的调节。脱落酸(ABA) 是植物五大激素之一,在植物衰老时,体内ABA含量急剧升高,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阅读全文

水稻衰老调控分子机制被发现-可提高水稻产量

  中科院遗传发育所植物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储成才研究组梁成真博士通过对一早衰突变体的研究,首次阐明了水稻叶片衰老的分子调控机制。这一发现可显著延缓水稻叶片衰老,延长灌浆时间,从而提高水稻的结实率和千粒重,最终使水稻产量得到显著提高。上述研究成果6月20日在线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  衰

遗传发育所水稻叶片衰老机制研究取得进展

  叶片是植物主要的光合器官,是植物生长能量和有机物质的主要来源地。以水稻为例,籽粒灌浆所需营养物质的60%~80%来自叶片光合作用。因此,叶片的功能直接影响作物的最终产量和品质。研究表明,成熟期水稻功能叶片每延迟1天衰老,可增产1%左右。因此,研究叶片细胞死亡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我国科学家发现水稻叶片衰老死亡原理

  近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植物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储成才课题组发现,一氧化氮(NO)作为信号分子,参与了过氧化氢诱导的水稻叶片细胞死亡。详细的分子、生理及生化分析结果表明:强光条件下,突变体叶片中NO含量的升高和降低,可分别加重和减轻水稻叶片细胞死亡程度。蛋白质亚硝基化(NO最主要的

遗传发育所在水稻衰老延迟调控研究中取得进展

  褪黑素(Melatonin,化学名:N-乙酰-5-甲氧基色胺),又称松果体素,是人脑中央的松果腺在夜间分泌的一种激素,参与人体多种生理调节过程,包括昼夜节律和光周期反应,因此,常用于调整飞行时差和睡眠失调导致的生物钟紊乱,改善睡眠、治疗神经衰弱等。褪黑素还具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可快速清除多种活性

这个沙生植物原来真能抗衰老

  锁阳是我国西北地区的沙生植物,自古以来在民间就有“不老药”的别称,锁阳真的具有抗衰老功效?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陈贵林教授团队凭借对锁阳多糖抗衰老机理的突破性研究,让这一问题有了肯定的答案,并因此在刚刚结束不久的西北六省区沙产业创新创业大赛上荣获大奖。  提高端粒酶活性,“不老药”有科学依据 

植物所在水稻灌浆研究中取得进展

  水稻胚乳是人类最主要的粮食来源之一,其结构包含内侧的淀粉胚乳和外侧的糊粉层。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碳水化合物主要以蔗糖形式从筛管组织运输到籽粒。前人的研究认为蔗糖在到达籽粒之后先分解成果糖和葡萄糖,然后通过单糖转运蛋白运输至淀粉胚乳进而合成淀粉。蔗糖是否直接进入、如何进入淀粉胚乳的机制一直不很清楚。

植物所揭示水稻耐寒调节新途径

  全球气候变化引起的局部温度异常直接威胁作物生产。对作物耐受低温的机制进行研究,有利于基于分子设计的作物遗传改良工作的开展。目前,水稻耐寒信号转导途径框架业已建立,但其成员间的调节机制却知之不多。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种康率领的研究团队,针对OsbHLH002为核心的调控途径开展研究

植物所揭示水稻耐寒调节新途径

  全球气候变化引起的局部温度异常直接威胁作物生产。对作物耐受低温的机制进行研究,有利于基于分子设计的作物遗传改良工作的开展。目前,水稻耐寒信号转导途径框架业已建立,但其成员间的调节机制却知之不多。OsMAPK3-OsbHLH002-OsTPP1途径调节水稻耐寒性模式图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植物

水稻幼苗或其它禾木科植物提取

实验概要本实验以水稻幼苗(禾本科)、李(苹果)叶子为材料,学习基因组DNA提取的一般方法。实验原理基因组DNA的提取通常用于构建基因组文库、Southern杂交(包括RFLP)及PCR分离基因等。利用基因组DNA较长的特性,可以将其与细胞器或质粒等小分子DNA分离。加入一定量的异丙醇或乙醇,基因组的

植物所证实水稻是多次起源的产物

亚洲稻又称水稻(Oryza sativa L.)。亚洲稻包括粳稻(Japonica)和籼稻(Indica)两个亚种,不仅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理论研究中日益受到重视的模式生物。尽管迄今针对水稻开展了大量研究,但关于水稻起源/驯化的历史已争论了半个多世纪,存在各种推论和观点。目前存在两种主流假说

植物园揭示WRKY蛋白通过赤霉素途径调控植物衰老进程

  近日,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研究员余迪求团队在Molecular Plant在线发表了题为Arabidopsis WRKY45 interacts with the DELLA protein RGL1 to positively regulate age-triggered leaf s

Oncotarget:6类植物提取物能够延缓衰老

  “不老泉”也许只是一个传说,但这从未阻止科学家们寻找科学地获得“长生”的脚步。近年来,研究者们对rapamycin、metformin等药物的兴趣浓厚,主要在于它们能够有效地延长寿命并且有治疗疾病的能力。  然而,最近一项研究表明这些药物的抗衰老能力已经不再独树一帜了:一些植物提取物含有目前已知

水稻施肥如何把握?这款植物生理仪器全面指导

 进入8月,南方一些地区的早稻就要开始收割,水稻从插秧到收获一般为120--140天。在这4个多月的生长期里,农民辛辛苦苦,给水稻施肥、灌溉、除草、灭虫。就拿施肥来说,就很不简单,要知道,水稻在这4个多月的生长期里对营养的需求多样,大概需要吸收9种大量营养元素和7种微量营养元素,其中碳、氧、氢、钙

水稻施肥如何把握?这款植物生理仪器全面指导

 进入8月,南方一些地区的早稻就要开始收割,水稻从插秧到收获一般为120--140天。在这4个多月的生长期里,农民辛辛苦苦,给水稻施肥、灌溉、除草、灭虫。就拿施肥来说,就很不简单,要知道,水稻在这4个多月的生长期里对营养的需求多样,大概需要吸收9种大量营养元素和7种微量营养元素,其中碳、氧、氢、钙、

分子植物卓越中心揭示水稻耐热调控新途径

  全球气候变暖成为威胁世界粮食安全的一大重要问题,据报道,年平均温度每升高1℃,将会对水稻、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带来3%~8%左右的减产。植物在与高温的长期对抗中,进化出了不同的应对机制:一方面,植物可以通过“积极应对”来提高自身对于未折叠蛋白的清除能力,从而维持蛋白内稳态平衡以获得高温抗性(如T

《分子植物》:自带除草剂抗性的水稻问世

  近日,《分子植物》在线发表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周焕斌团队最新成果,他们应用单碱基编辑技术(BEMGE)介导植物内源基因定向进化,开发出具有除草剂抗性的水稻新种质。植物基因进化的BEMGE原理和程序。周焕斌供图  通讯作者周焕斌介绍,通过BEMGE技术发掘出不同农艺性状及强度等位基因

植物学报:水稻食味品质改善新基因

   水稻胚乳直链淀粉含量(AC)是稻米重要的品质性状之一,长期以来是衡量稻米食用和烹饪质量(ECQ)的关键指标。AC过高,米饭较硬,食味变差;AC过低会使米饭太粘,且会影响稻米的外观品质。因此,AC含量适中的“软米”类型兼具了所需的优点。  稻米胚乳中直链淀粉主要通过蜡质基因(Wx)编码颗粒结合淀

植物所等发现水稻感知冷害的分子机制

  水稻起源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对低温胁迫非常敏感,尤其是苗期和孕穗期,这限制了其种植的地理位置。人工驯化和选择使粳稻种植延伸到年积温较低的寒区地带。近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种康研究组与中国水稻研究所及其他合作者合作,发现了水稻感受低温的重要QTL基因COLD1及其人工驯化选择的SNP赋予粳稻耐寒

植物叶片样品(水稻、黄瓜、苜蓿等)研磨提取-DNA

实验样品:新鲜植物叶片(水稻、黄瓜、苜蓿等)实验仪器:鼎昊源TL2010S中通量组织研磨仪TL2010S 中通量组织研磨仪,可编程,操作简单,适用各种样品,避免交叉污染,提高实验数据重复性。 配合独有的冷冻操作配件,方便组织核酸提取。 同样的研磨效果省时、省力将您从繁杂手工研磨中解脱出来,100 多

中美科学家发现大幅提高水稻抗旱性蛋白

  中美研究人员1日说,利用基因技术让水稻及其他作物产生大量PYL9蛋白,可显著提高它们的抗旱性能,从而帮助提高粮食安全。  这项成果当天发表在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由中科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与美国珀杜大学等单位联合完成。  论文第一作者、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赵杨告诉新华社记

华南植物园:荔枝果实衰老受miRNA调控

  荔枝色泽鲜艳,营养丰富,具有较高的商业价值。然而,在采收后1-2天内荔枝就会变质,主要体现为果皮褐色。调控荔枝果实衰老的因素很复杂。MicroRNAs作为负调控因子参与了几乎所有的生理过程。在最新的一项研究中,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植物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从miRNA水平探究了荔枝果实衰

武汉植物园揭示褪黑素诱导植物抗逆和抑制叶片衰老的机制

  褪黑激素是迄今发现的最强的内源性自由基清除剂,在动物中其具有促进睡眠、调节时差、抗衰老、调节免疫、抗肿瘤等多项生理功能。近年来研究发现植物中也含有褪黑激素并已经在多种植物中特别是食用和药用植物中检测出来,因此在植物中广泛进行褪黑激素的研究将对人类的营养、医药和农业提供非常有益的信息。  狗牙根(

给秧苗“吃小灶”:植物工厂水稻育种加速器

  没有阳光、雨水和土壤,能种出粮食来吗?  农业科学家说:“能,而且长得更快!”  2021年10月,在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上,一幢泛着红紫色柔光的玻璃小屋格外亮眼。  这可是一座植物工厂。四层栽培架上,一排排水稻青苗齐整整扎在特殊的营养液里,在颗颗彩色LED节能灯的“抚触”下,正奋力拔节

水稻条纹病毒解除寄主植物防御机理揭示

  据中国农科院最新消息,该院植保所周雪平研究员领衔的团队,在前期对水稻条纹病毒(RSV)的生物学、编码蛋白功能及病毒病防控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探索了它和寄主植物之间的博弈,发现病毒在与植物共进化过程中精巧地调控着植物防御蛋白水平,从而帮助病毒快速建立侵染。该成果新近发表于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分子植物》

“植物疫苗”促水稻增产增效,多指标均显著提高

“接种了‘植物疫苗’的水稻(兆优5455)亩产达到779.85公斤,平均增产14.85%,穗数增加7.79%。”10月8日,“植物疫苗诱导水稻防病抗病、促进增产增效绿色技术”田间示范观摩会在湖北襄阳襄州区举办,专家组现场宣布测产结果。科技日报记者 吴纯新 摄走进示范种植的田间,记者看到,经“植物疫苗

植物所发现水稻低温适应性的“分子开关”

  植物协调应对逆境胁迫的防御反应和器官发育的环境塑造,是植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适应多变环境的基本条件。因此,植物适应环境的分子机制是植物科学最重要的科学问题之一,也是作物分子设计的理论基础。但当前研究对逆境下植物调节生长发育与防御反应间动态平衡的分子机制的认识并不清晰。  近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

植物所等在低镉水稻研究中取得进展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全国有一半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然而,水稻容易吸收和富集重金属元素镉,使得镉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并在人体内长期积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我国稻米镉污染问题形势严峻,其中南方稻米镉污染情况尤为严重。我国栽培稻分成籼、粳两个亚种,籼稻主要在南方地区种植,较粳稻具有更强的镉积

杭师大沈波组:水稻叶片衰老相关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

  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随着人口的增长,人类对大米的需求不断增加。为确保粮食安全,提高水稻生产成为人类的首要任务之一。但是,水稻籽粒的产量往往受到叶片衰老的严重影响。例如,梁优培9号(LYP9)超级杂交稻具有较高的抗病性优势,但对衰老较敏感,常导致水稻产量下降。因此,了解水稻叶片的衰老机制将有

植物抗倒伏测定仪让小麦水稻倒伏大幅减少

小麦、水稻等粮食作物,从播种到收获,期间会受到重重的考验,这中间有病虫害的考验,也有气候环境的考验。要能经受住这些考验,除了需要农人细心照料之 外,还要求作物本身品质好,抗考验能力强。以作物倒伏为例,如果作物的茎秆强度高,那么抗风能力就强,倒伏现象就可大幅减少,有效避免粮食损失,反之则会出现大面积

植物所等发现新水稻谷粒大小调控开关

  水稻是我国三大主粮之一,其谷粒大小和形状(粒型)决定稻米的产量和外观品质。近十年来,水稻粒型调控机理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许多重要粒型基因被克隆和研究。但目前已知的多数粒型基因难以归类到已知调控途径,报道的信号通路信息也呈现片断化的特点,极大限制了对粒型调控分子机理的认识,制约了其在作物高产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