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子看:肠道内的这种细菌,不喝酒也会患上脂肪肝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是由酒精以外的因素引起的肝脏脂肪堆积。也就是说,即使在不过量饮酒的基础上,脂肪在肝脏中大量累积并产生病变。全球约有四分之一的成年人受该病影响。虽然NAFLD与肥胖症和糖尿病等病密切相关,但其病因仍不清楚。 现在,首都儿科研究所袁静研究员、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刘翟研究员和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杨瑞馥研究员发现,一种存在于人体肠道内的细菌可以产生大量酒精,这种细菌被称为高产乙醇肺炎克雷伯菌(HiAlc Kpn),它是细菌性自酿酒综合征(ABS)的主要病因。60%以上的NAFLD患者体内发现了这种细菌。 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9月19日的《Cell Metabolism》杂志上,这可能有助于开发一种早期诊断和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筛查方法。......阅读全文

克雷伯氏菌介绍

  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为革兰氏阴性杆菌。主要有肺炎克雷伯氏菌(K.peneumoniae)、臭鼻克雷伯氏菌(K.ozaenae)和鼻硬结克雷伯氏菌(K.rhinoscleromatis)。其中肺炎克雷伯氏菌对人致病性较强,是重要的条件致病菌和医源性感染菌之一。  一、生物学性状  

肺炎克雷伯菌的相关介绍

  肺炎克雷伯菌为革兰阴性杆菌,病变中渗出液粘稠而重,致使叶间隙下坠。细菌具有荚膜,在肺泡内生长繁殖时,引起组织坏死、液化、形成单个或多发性脓肿。病变累及胸膜、心包时,可引起渗出性或脓性积液。病灶纤维组织增生活跃,易于机化;纤维素性胸腔积液可早期出现粘连。在院内感染的败血症中,克雷伯杆菌以及绿脓杆菌

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机制

  肺炎克雷伯菌(Kpn)是临床分离及医院感染的重要致病菌之一,随着β-内酰胺类及氨基糖苷类等广谱抗菌素的广泛使用,细菌易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头孢菌素酶(AmpC酶)以及氨基糖苷类修饰酶(AMEs),对常用药物包括第三代头孢菌素和氨基糖苷类呈现出严重的多重耐药性。肺炎克雷伯菌引起的

人类感染克雷伯氏菌的表现

克雷伯氏菌主要寄生于人和动物的呼吸道或肠道中,在正常条件下极少危害人和畜禽,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能引起人和畜禽发病,导致动物的肺炎、子宫炎、乳腺炎及其他化脓性炎症。特别是由肺炎克雷伯氏菌引起的肺炎,一旦发生就难以控制,死亡率高达50%以上。近些年来由于感染因素的改变,人感染的菌谱也发生了较大变化。总的

克雷伯氏菌的分布区域

该菌属广泛分布于自然界,水、士壤及食物中常可检出,亦可栖居于人呼吸道与肠道,尤其是曾用抗生素治疗的住院患者痰液及粪便中均可检出该菌。

关于肺炎克雷伯菌的鉴别治疗

  界的研究发现,由于此菌非常容易变异,所以抗药性比较强,它对人体的健康危害性也逐年增强。此篇论文采用常规的检验方法,根据克雷伯氏菌的基本生物特征,对贵州省贵阳市第五人民医院门诊部6份病人的痰液样本,运用MR和VP联用这种常规的检验方法对这6份痰液样本进行检验,检验  治疗用药  结果显示这6份痰液

简述肺炎克雷伯菌的诊断方案

  急性肺炎伴严重中毒症状和棕红色胶冻痰,痰涂片发现大量带荚膜的革兰氏阴性杆菌或 2次以上痰培养获肺炎杆菌,即可确诊肺炎杆菌肺炎。败血症的确诊有赖于血液中检出肺炎杆菌,宜在抗菌治疗前或寒战、高热时抽出血液作培养。受累组织器官的脓液或分泌物发现或培养出本菌可确诊本菌肺外感染。

肺炎克雷伯菌的治疗方案介绍

  抗生素的选择应根据临床感染的严重程度而定。大多数肺炎杆菌对庆大霉素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头孢菌素类诸如头孢唑啉和头孢呋肟(西力欣)、氧哌嗪青霉素较敏感,氯霉素及多粘菌素亦有一定疗效。严重病例多主张用第二代或第三代头孢菌素 +庆大霉素或丁胺卡那霉素,或头孢菌素+氧哌嗪青霉素  化脓性脑膜炎  联合治

肺炎克雷伯氏菌的基本介绍

  1882年Friedlander首先从大叶性肺炎患者痰液中分离出,故也称为Friedlander杆菌,简称肺炎杆菌。该菌产生胞外毒性复合物(extracellular toxic complex, ETC),主要成分为荚膜多糖(63%)、脂多糖(30%)和少量蛋白质(7%)。有些菌株还可产生LT

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表现

  克雷伯氏菌肺外感染并非少见。在尿路感染中仅次于大肠杆菌而居第2位,临床表现和发病机理与大肠杆菌感染相似。有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征,尿培养阳性。更常见于原有夹杂病或有排尿不畅(前列腺肥大、尿道狭窄、膀胱输尿管反流等)的患者,保留导尿和尿路器械检查常为诱因。克雷伯氏  菌败血症好发于原有他病的

碳青霉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

流行趋势     碳青霉烯类药物曾是抵抗携带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的最锐利武器,随着碳青霉烯类药物的广泛使用,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率持续上升,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中国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显示碳青霉烯药物对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从2009年2%至2013年超过10%,

Cell-Metabolism:肠道菌群引发NAFLD的发病机制领域新进展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81790632)等资助下,首都儿科研究所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袁静教授、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刘翟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科学研究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杨瑞馥教授团队合作研究,在高产酒精的肠道菌群引起非酒精性脂肪肝致病机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肺炎克雷伯菌的生物学性状

  为较短粗的杆菌,大小0.5~0.8×1~2um,单独、成双或短链状排列。无芽胞,无鞭毛,有克雷伯氏菌较厚的荚膜,多数有菌毛。营养要求不高,有普通琼脂培养基上形成较大的灰白色粘液菌落,以接种环挑之,易拉成丝,有助鉴别。在肠道杆菌选择性培养基上能发酵乳糖,呈现有色菌落。  具有O抗原与K抗原,后者用

肠道菌增菌肉汤

成分  蛋白胨1      10g  葡萄糖      5g  牛胆盐      20g  磷酸氢二钠    8g  磷酸二氢钾    2g  煌绿       0.015g  蒸馏水      1000mL  pH7.2制法  按上述成分配好,加热使溶解,校正pH。分装每瓶30mL,115℃高压灭

你知道什么是ESBLs肺炎克雷伯菌吗?

肺炎克雷伯菌是肠杆菌科克雷伯菌属中非常重要的菌种之一,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水和土壤中,是人类鼻咽部和肠道常居菌,也是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可引起人类肺炎、脑膜炎、泌尿系统感染、脓毒症等各种感染性疾病,也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这些感染很多无明显特征,其严重性可能被低估。   肺炎

关于肺炎克雷伯菌的病理变化介绍

  肺炎杆菌肺炎占细菌性肺炎的1~2%,其病理变化与肺炎链球菌肺炎相似,导致肺叶或肺段实变(肺泡内充满炎性渗出物)。不同之处为肺炎杆菌生长繁殖快,有破坏性,渗出液粘稠而重,内含大量  带荚膜的肺炎杆菌;常引起肺泡壁和肺组织坏死、液化及胸膜受累,故肺脓肿和脓胸的发生率高于肺炎链球菌肺炎。临床特点为突然

你知道什么是ESBLs肺炎克雷伯菌吗?

  肺炎克雷伯菌是肠杆菌科克雷伯菌属中非常重要的菌种之一,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水和土壤中,是人类鼻咽部和肠道常居菌,也是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可引起人类肺炎、脑膜炎、泌尿系统感染、脓毒症等各种感染性疾病,也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这些感染很多无明显特征,其严重性可能被低估。  肺炎克雷伯菌最重要的耐药

你知道什么是ESBLs肺炎克雷伯菌吗?

肺炎克雷伯菌是肠杆菌科克雷伯菌属中非常重要的菌种之一,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水和土壤中,是人类鼻咽部和肠道常居菌,也是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可引起人类肺炎、脑膜炎、泌尿系统感染、脓毒症等各种感染性疾病,也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这些感染很多无明显特征,其严重性可能被低估。   肺炎克雷伯

你知道什么是ESBLs肺炎克雷伯菌吗?

  肺炎克雷伯菌是肠杆菌科克雷伯菌属中非常重要的菌种之一,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水和土壤中,是人类鼻咽部和肠道常居菌,也是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可引起人类肺炎、脑膜炎、泌尿系统感染、脓毒症等各种感染性疾病,也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这些感染很多无明显特征,其严重性可能被低估。  肺炎克雷伯菌最重要的耐药

肺炎克雷伯菌的病原学的介绍

  克雷伯氏菌是德国病理学家E.弗里德兰德于1882年首先描述,故旧称弗里德兰德氏杆菌。属肠杆菌科,为革兰氏染色阴性的粗短杆菌。单个或呈短链,不运动,有明显荚膜。克雷伯氏菌对外界抵抗力强,对多数抗生素易产生耐药性。与肠杆菌科其他细菌一样,具O抗原和K抗原(即菌体抗原和荚膜抗原)。在健康人的呼吸道和肠

成都生物所研究获得一株克雷伯氏菌

   氢气作为一种应用范围广,无污染,热值高的替代能源,已经在世界上引起高度重视。而生物制氢技术由于具有不产生二次污染,消耗能量少等优点,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生物制氢技术主要包括利用光合方法制氢和发酵方法制氢,但因光合微生物利用光能产氢的效率十分有限,使得单独利用光合微生物实现商业

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属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

  为了解肠杆菌科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的产生情况,指导临床医生合理地使用抗生素,防止医院感染及EBSL的暴发流行,我们检测了1997年6月~1997年11月分离到的60株肠杆菌科细菌EBSL的产生情况,现报告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   1.标本来源:60株细菌收集自1997年6

从肠道菌群到肠道病毒群

  肠道菌群早以已经成为热点科技新闻概念,其核心要点是肠道内细菌是维持健康的重要因素。其实肠道菌群自己身体内也有另外一种生命,就是细菌病毒,又称为噬菌体。最近有研究发现,肠道内细菌感染的噬菌体对人体健康也具有重要价值,这些病毒无法裸露生活,都必须隐藏在细菌体内寄生。这里形成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人的肠

有益肠道菌群如何有效适应宿主肠道

  有益菌菌群的生理功能:   如果肠内有益菌菌群占优,肠内黏膜呈现粉红色,表示肠内环境相当良好。   1、吸收水分,粪便较软,较易排泄   在胃部分解消化的食物,经由小肠吸收营养后,成为粘稠状物体送至大肠。然后再经过18小时将水分及矿物质吸收,就变成容易排泄的粪便。肠道内环境良好时,粪便的软

mBio-有了新型抗体-超级耐药菌克雷伯氏肺炎菌无处可逃了

  研究人员正在开发一种具有潜力的替代疗法用于治疗对碳青霉烯抗生素产生抵抗性的克雷伯氏肺炎菌导致的感染。这种方法使用抗体靶向克雷伯氏肺炎菌的保护性荚壳多糖,使得一种叫作中性粒细胞的免疫细胞能够攻击并杀死细菌。这项早期的体外研究由NIAIDRocky Mountain实验室、罗格斯大学新泽西医学院的科

脂肪肝,原来还有肠道微生物在作祟

  许多人的体检报告上都提示有脂肪肝。这种肝脏疾病通常与肥胖、酒精和糖尿病相关。不过,根据本周发表在《Nature Medicine》上的一项研究,肠道微生物似乎也促进了疾病发展,表明有望通过粪便微生物移植来治疗。  肝脂肪变性(hepatic steatosis)是指肝细胞的胞浆内出现脂肪滴。通俗

在肠癌上“下蛋”的肠道菌!新研究揭示致命肠道菌关键通路

  近日,研究人员发现生存于哺乳动物肠道内的溶血性链球菌能够促进实验室小鼠结肠中癌细胞的生长。基于大量的动物实验,研究人员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肠道菌影响小鼠结肠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该研究对应的文章则发表于最新上线的PLOS Pathogens杂志。   细菌必须与肿瘤细胞直接接触才能加速后者的生长

肠道菌如何控制脑部炎症?

  最近,美国布莱根妇女医院(BWH)带领的一项新研究表明,生活在肠道中的细菌,可能远程影响大脑中参与控制炎症和神经退行性变的细胞活动。使用多发性硬化症(MS)的临床前模型,以及来自MS患者的样本,该研究小组发现了证据表明,饮食和肠道菌群的变化,可能会影响大脑中的星形胶质细胞,并因此影响神经退行性变

肠道菌群诱发机体衰老

  多年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在研究栖息于人类机体肠道中的不同细菌群落是如何对机体功能产生显著影响的,包括机体免疫系统等;肠道菌群有时被称为“共生菌”,其存在于所有生活在一定功能平衡下的动物机体中,当这种平衡被打破后就会诱发宿主机体出现共生失调(commensal dysbiosis)的表现,比如疾病或

肠道菌群随季节改变

  对现存为数不多的其中一个狩猎—采集者群体开展的研究表明,生活在人类肠道中的微生物随着季节发生变化。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科学》杂志。  来自“人类食物工程”的Jeff Leach及其团队用一年多时间收集了生活在坦桑尼亚的350名哈扎人的粪便样本。“人类食物工程”是一个非营利性机构,旨在研究微生物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