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破除“SCI崇拜”祛除“唯论文”顽疾

近日,中国学术界影响最大的事件莫过于教育部和科技部联合印发《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治理当前科研评价中存在的SCI论文相关指标片面、过度、扭曲使用等现象,并出台规范各类评价工作中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的10条意见和措施,其中包括准确理解SCI论文及相关指标、深刻认识“SCI至上”的影响、建立健全分类评价体系、完善学术同行评价。 对上述意见和措施,业内人士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对于推动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回归学术初心,净化学术风气,优化学术生态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一些专家指出,破除论文“SCI崇拜”是推进建立科学评价机制的重要突破口,要以此为契机,继续大力推进学术、科研成果评价制度改革,拿出针对性和操作性强的实招硬招,构建科学、合理的学术、科研成果评价体系。 错位成为学术评价核心标准 “SCI至上”,也被概括为“SCI崇拜”,是教育部、科技部此次出台新......阅读全文

破除“唯论文”丨这省强势跟进!黑名单制度、版面费严审

  就在今天,我们看到吉林省科技厅印发了《落实在科技评价中破除“唯论文”不良导向的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这是继江苏及福建之后,小编看到的第三个省级科技管理部门出台的文件。  以下为通知原文   为有效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弘

破除“唯论文”又一省强势跟进!黑名单制度、版面报销严审

就在今天,我们看到吉林省科技厅印发了《落实在科技评价中破除“唯论文”不良导向的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这是继江苏及福建之后,小编看到的第三个省级科技管理部门出台的文件。  以下为通知原文   为有效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关于进一

破除“唯论文”进行中!这些省份正在这样做

  今年2月,国家相关部委连续下发了《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与《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两个重量级文件。要求破除“唯论文”论不良导向,打造中国高质量科技期刊。论文评价实行代表作制度,代表作数量不超过5篇,其中国内科技期刊论文

破除“唯论文”!江苏、吉林、福建等省份动真格了

  今年2月,国家相关部委连续下发了《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与《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两个重量级文件。要求破除“唯论文”论不良导向,打造中国高质量科技期刊。论文评价实行代表作制度,代表作数量不超过5篇,其中国内科技期刊论文

曹雪涛两会提案:优化评价体系 避免走入“唯排名论”误区

  如何科学地评价一所大学,近年来一直备受关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注意到,现行的各类评价体系常以排名的方式对高校或其学科进行评判。他认为这种“一刀切”的评价标准迫切需要改革。图片来源于网络  今年两会,他带来《关于优化评价体系引导大学高质量内涵特色发展》的提案,提出应纠

“影响因子崇拜”是怎样形成的

   根据最新发布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和收录集刊(2017-2018)目录》,一批知名高校学报被“踢”出了所谓C刊“核心版”,沦为“扩展版期刊”,包括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等。同济校报主编、人文学院院长孙周兴在微博上声明,怒

破除“唯论文”痼疾的现实路径

   近日,科技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五部门发文开展清理“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以下简称“四唯”)专项行动。  长期以来,“四唯”做法在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等各种科研评价活动中层出不穷,导致学术界风气浮躁,急功近利现象盛行。可以说,“四唯”(以

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李言荣:唯本真才有“真科研”

   就在刚刚过去的寒假之前,中国工程院院士、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李言荣给每一位在校教师留了一个思考题:在接下去的五年时间里,我究竟要做什么样的科研?因为这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学术人生。而李言荣自己给出的答案是:要做真科研。  回放 什么是“真科研”  1月4日,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彭真明在自己的博客上发出了高

院士专家热议如何走出科技评价与科研诚信困局

   11月9日,由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办的“科技评价与科研诚信”科技伦理研讨会在湖北武汉召开, 60余名自然科学,科技政策、科研管理、科研伦理、科学社会学等领域的院士专家围绕科技评价对科研诚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唯SCI或数字崇拜评价文化的形成及其诱因、科研诚信视角下的科技评价、评价体系的重构等议题积极

钟万勰:科研领域须破除“SCI迷信”

钟万勰  “国内在衡量科研能力的问题上有个很大的误区,就是过分倚重SCI论文,这显然不是我们该走的‘正道’。”日前,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中国科学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教授钟万勰表示,对于SCI的过分迷信,表明我国的科研评价体制并不完善,也反映出国内科研人员缺乏“走自己的路”的决心和自信。  

徐耀:科学创新并非科研人员的生存之道

   长久以来,科研人员高估了科学创新的意义。科学创新的意义在于给予研究者长期的质疑目标,科学会在这种不断的质疑中发展,而不是给研究者提供跟风依据,这就是诺贝尔奖总要颁给很多年前的发现之故。这种高估产生的原因很复杂,与普通人对天才的崇拜有关,这是人类的潜意识,表现在科学领域,就是科研人员将对科学偶像

SCI真的被卖了,售价35.5亿美元

  早在去年11月份,就有传言说汤森路透准备把信息科技业务打包给卖了,没想到一语成谶。就在昨天(7.11),著名的情报数据提供商汤森路透公司(Thomson Reuters Corp)宣布将知识产权业务和科学信息业务(IP & Science)以 35.5 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给 Onex Co

创新驱动中国 新一轮科技体制改革向纵深迈进

7月17日,习近平到中国科学院考察工作。这是习近平在实验室了解科研人员利用同步辐射装置开展科研的情况。   ●这一年,习近平总书记足迹遍布广东、河北、湖北、辽宁、湖南等9省(市),考察中多次论及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思考;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首次将“课堂”搬到红墙外,在中关村“顶层设计”推动创新驱

免疫系统紊乱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免疫系统是机体维持健康状态的根本保证,免疫系统的异常会导致各种类型疾病的发生,包括癌症、自体免疫疾病以及感染性疾病等等。针对近段时间以来科学家们在免疫系统紊乱以及引发的相关疾病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的盘点,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 J immunol:天然免疫紊乱促进多发性硬化  doi:

湖北职称评审弃唯论文论 试转重科研轻教学局面

   职称评审制度被诟病由来已久,评审黑幕、论文垃圾、学术泡沫,这些问题的出现都和职称评审制度有关系。书教得再好,只要没有论文,大学老师也难评副教授、教授;手术做得好的医生不一定职称高,职称高的医生手术未必做得好,医生们自己都说,看病最好是找副主任医师。这些怪现象的背后,也是职称评定规则的不合理。 

一年4篇Cell一作论文,大牛分享了10条科研经验

罗纳德·韦尔博士(Ronald D. Vale)是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的细胞与分子药理学教授。研究方向是驱动蛋白和动力蛋白分子马达。他创造了一个科研界的世界记录:一年内作为第一作者发 4 篇高质《Cell》论文,迄今无人打破。加上这 4 篇,他在研究生期间共发表 12 篇第一作

张丽华:搭建蛋白质组学研究平台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自然科学研究,原则上应该是理性思辨能力更强的男性占优;而从屠呦呦获得了诺贝尔奖可以推断,女性从事科学研究同样可以做得出色。在分析化学领域,有这样一位女性。她曾荣获2015年“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在和男性同台竞争的舞台上,她2014年入选了中组部“万人计划”; 2017年获得了

饶毅:美妙的生物荧光分子与好奇的生物化学家

下村修 做出应获诺贝尔奖工作的科学家,几十年默默无闻;  被广泛应用的分子,很少人知其发现者; 原始论文鲜为人知,后继论文倒很热门;  曾失明的人,发现了美丽的发光蛋白; 低调的父亲,出了高调的儿子。  这里简介一项生物化学研究,讲一个科学家的故事,

SCI造假又创新高度 科技部:绝不姑息!

  近日,发现8篇结果一样的SCI论文,针对不同的患者研究了不同疾病、不同蛋白,结果却一样,而且这些研究还是由不同作者完成的。  如此丧心病狂的造假,简直让人看得窒息。。。  从文章署名来看,从一线医生到主任副主任医师、医院副院长,还有多篇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作者单位基本都是大学医院!相信此次事

“从0到1”,基础研究如何做?

   3月3日,科技部、发展改革委、教育部、中科院、自然科学基金委等5部门联合制定了《加强“从0到1”基础研究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旨在充分发挥基础研究对科技创新的源头供给和引领作用,解决我国基础研究缺少“从0到1”原创性成果的问题。  《方案》新在哪里?带给科研人哪些新思考?《中国科学报

郭立场:“钱学交易”何以发生

  为了评上副高职称,中学语文教师齐敏(化名)委托北京启航文化发展中心牵线,在某杂志发表论文,花了3000元。论文发表了,可齐敏去图书馆一对比,同一期的两本同名杂志,内容完全不同。(8月6日《新京报》)  “论文发表中介”骗局频出,固然与涉案者的品质问题有关,但其背后的教育制度及人才评价制

科技评价体系“崇洋”,是骨子里缺少“自信”

   “人才帽子的界定,我们仍然在热衷于引进‘洋’博士或博士后,‘土’的压根就不在考虑之列;重大科技计划的实施,我们数数论文和专利就可以给出从‘跟跑’一跃而‘领跑’世界的结论;科技论文,发表十篇《中国科学》和《科学通报》仍抵不过一篇《自然》《科学》,后者依旧被捧为科技期刊的‘圣经’。”  在今年的两

颜光美 迈出抗癌长征第一步

         “癌症这件事情非常复杂,复杂性超出我们的预期。”提到自己的研究,颜光美先做了这样的背景介绍。这位湖南口音的学者具有把一项科学研究讲得曲折跌宕又峰回路转的天分。他的一个学生说,“你真该去听听颜老师讲课”,有几个学生都是听过他

中央“三评”改革放大招 听听科研人员怎么说

评价是指挥棒,科技界为人所诟病的各种问题归根结底是导向出了问题。 7月3日晚,两办印发《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消息一出,科研圈集体“炸锅”了: “国家层面的政策很好很及时,希望主管部门能尽快落实到位。” “力求创造公平公正的科研环境,

中央“三评”改革放大招 听听科研人员怎么说

评价是指挥棒,科技界为人所诟病的各种问题归根结底是导向出了问题。 7月3日晚,两办印发《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消息一出,科研圈集体“炸锅”了: “国家层面的政策很好很及时,希望主管部门能尽快落实到位。” “力求创造公平公正的科研环境,

中国科技需要一次彻底的自我解放

   近日有消息说,袁隆平的第四期“超级稻”2014年亩产超过了1000公斤。要知道,在1958年,全国水稻最高亩产只有400公斤左右,直到2000年,袁隆平“超级稻”第一期试验的目标产量也不过700公斤。短短十几年,“超级稻”单产连续刷新纪录,为这个尚未消除饥馑的世界带来希望,这是中国人运用科技手

“十四五 ” 环保技术与产业发展趋势

  环境科技的竞争力分析  我国环保产业起步较晚,国内的环境问题是在近30年才集中出现并被社会公众所关注,但研究发展速度很快。2000年以来,我国的环保技术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国家环保法规的日益趋严以及政府在该领域科技投入的持续增大,是环保技术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发展过程中,我国的环保技术研究紧

两办印发意见部署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

   7月3日电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全文如下。 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以下简称“三评”)

“三评”改革意见激发科研人员积极性创造性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全文如下。 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以下简称“三评”)改革是推进科技评价制度改革的重要

为何说肠道微生物是人类的“健康保护伞”?

  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对于机体健康的维持具有重要的作用,包括营养的摄取,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以及代谢稳态的维持。作为基础医学最热门的领域之一,肠道微生物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的研究也层出不穷。在此,我们简要梳理一下近一段时间来有关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希望大家喜欢!  1. Science子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