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肿瘤组织源性的原代细胞培养

一、肿瘤细胞培养的概述 肿瘤细胞的原代培养与正常细胞的原代培养的条件基本相似。一般常用肿瘤原代细胞培养基础培养基、5~10%血清浓度、细胞培养添加剂、抗生素等等即可。或在原代培养时需加入原代细胞培养的特制添加物,或原患者血清(1~2%)以利细胞生长。用细胞生长因子如胰岛素、氢化可的松、雌激素等等。也可以考虑动物媒介培养。二、肿瘤细胞的十大生物学特征自给自足生长信号(Self-Sufficiency in Growth Signals);抗生长信号的不敏感(Insensitivity to Antigrowth Signals);抵抗细胞死亡 (Resisting Cell Death);潜力无限的复制能力 (Limitless Replicative Potential);持续的血管生成 (Sustained Angiogenesis)......阅读全文

肿瘤组织源性原代细胞分离和培养

肿瘤组织源性原代细胞分离和培养 肿瘤组织源性原代细胞分离的常用方法: 组织块法、酶消化法、钽网法、脱落细胞法。 肿瘤组织源性原代细胞对药物筛选体系的益处: (1)肿瘤组织源性原代细胞培养需要的肿瘤组织较少; (2)不影响其他病理检查对肿瘤标本的需求; (3)肿瘤组织源性

一种新兴的癌症细胞疗法—过继性免疫治疗

  过继性免疫治疗(Adoptive Cell Transfer Therapy, ACT),是指从肿瘤患者体内分离免疫活性细胞,在体外进行扩增和功能鉴定,然后向患者回输,从而达到直接杀伤肿瘤或激发机体的免疫应答杀伤肿瘤细胞的目的。过继性免疫细胞治疗主要包括TIL、LAK、CIK、DC、NK、TCR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介绍

  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是目前较为有效的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之一。随着技术的日趋成熟, 已在多种实体瘤和血液肿瘤的临床治疗中取得较好疗效。  摘要: 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adoptive cellular immunotherapy, ACI)是目前较为有效的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之一。随着技术的日趋成熟,

三维细胞培养技术及其相关载体的研究进展及应用(二)

2.3 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可以通过分子设计等手段精确的控制其性质,也可以通过化工生产得到大批量性质基本相同的产品。相对于天然材料,更利于进行标准化的生产,力学强度也较好,但是生物相容性还有待提高,目前比较常用的办法是通过表面修饰在材料表面引入生物活性因子。合成高分子材料包括聚乳酸(

3D细胞培养工具给细胞“回家”的感觉

  研究复杂的细胞和组织,及其信号传导与调控可不是件容易事。而模拟细胞或组织环境,建立最接近体内天然条件的实验系统同样困难。这就是3D细胞培养所面临的挑战,3D培养系统旨在更好的模拟细胞的体内生长环境,为其创造更天然的家。近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3D细胞培养系统比传统2

周细胞作为胶质瘤潜在治疗靶点研究进展

  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原发性脑肿瘤的30%~40%,其中绝大多数为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GBM)。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th Organization,WHO)按照病理分

外泌体与肿瘤细胞转移及恶化的关联

  肿瘤的形成和恶化过程不仅与肿瘤细胞彼此间的相互作用有关,还和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所构成微环境的相互作用有关。例如,从很早开始科学家们就观察,在很多的肿瘤组织中浸润着正常的免疫细胞,而临床认为慢性炎症会增加产生肿瘤的风险。此外,有报告显示成纤维细胞和内皮细胞等细胞构成的肿瘤微环境,有助于肿瘤细胞的增

“十三五”第一批26个重大项目指南正式发布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发布“十三五”第一批重大项目指南及申请注意事项的通告》。《通告》表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根据6月发布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三五”发展规划》优先发展领域,发布了“十三五”第一批26个重大项目指南。  6月,《自然科学基金委“十三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

细胞治疗产品研究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试行)

为规范和指导按照药品研发及注册的细胞治疗产品的研究与评价工作,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组织制定了《细胞治疗产品研究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试行)》(见附件),现予发布。特此通告。食品药品监管总局2017年12月18日细胞治疗产品研究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试行)一、前言近年来,随着干细胞治疗、免疫细胞治疗和

PCR Array产品介绍--趋化因子及其受体的功能

 趋化因子及其受体的功能免疫细胞的定向迁移是机体免疫应答发生和完成的必须条件。趋化因子是一类控制细胞定向迁移的细胞因子。其功能行使由趋化因子受体介导。趋化因子与其受体的相互作用控制着各种免疫细胞在循环系统和组织器官间定向迁移, 使之到达感染、创伤和异常增殖部位, 执行清

癌症免疫细胞治疗知识:CAR-T与TCR-T的区别在哪里?

  肿瘤免疫治疗,实际上分为两大类。一种把肿瘤的特征“告诉”免疫细胞,让它们去定位,并造成杀伤;另一种是解除肿瘤对免疫的耐受/屏蔽作用,让免疫细胞重新认识肿瘤细胞,对肿瘤产生攻击(一般来说,肿瘤细胞会巧妙伪装,逃脱免疫的监视)。  第一种情况,因为要利用机体自身的免疫细胞,因此,目前多为免疫细胞治疗

石蜡包埋组织的DNA提取及其应用

近10年来,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越来越广泛地被用于人类疾病研究的诸领域,为了解病理状态下基因组DNA的变化积累了新资料。目前认为,人类基因组并非人们想像的那样稳定,诸如基因重排、扩增、缺失,突变和DNA甲基化类型改变等时有发生,这些改变对于基因表达和调控,以及疾病过程的发展与转归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

肿瘤免疫细胞治疗: 从梦想走进现实

  2016年03月28日,深圳特区报A13,科普周刊版面介绍了深圳免疫细胞治疗部分龙头企业目前所开展的肿瘤免疫治疗业务,采访了恒瑞源正周向军博士及汉科生物张明杰博士;详见以下报道:  免疫细胞治疗是继手术、放疗、化疗之后的第四大癌症治疗方法,已被公认为二十一世纪肿瘤综合治疗模式中最活跃、最有发展前

3D培养与肿瘤微环境培养要点实例分析

肿瘤微环境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 , TME),为肿瘤细胞生存场所,是一个动态复杂的网络。实体瘤的环境中包含:肿瘤细胞、肿瘤周围和内部聚集的大量免疫细胞、肿瘤血管、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细胞外基质和间质组织等,这些都是影响肿瘤转移的关键因素。近几年越来越多的研究

CIK/DC-CIK及其在细胞治疗上的应用(二)

【细胞制备】 1.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采集 1.1 用血细胞分离机采集患者自身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50-100mL; 1.2 淋巴细胞分离液密度梯度离心法进一步纯化单个核细胞(PBMC); 1.3 无血清培养液洗涤2次,获得纯度在90%以上的PBMC。 2.CIK细胞的培养及鉴定 2.1 将PBMC按1

中空纤维测试法:抗肿瘤药物体内活性筛选

定义中空纤维测试法(HFA)是一种快速的体内分析技术,可用于评估药物的细胞毒性效应,而通过将人体肿瘤细胞封装培养于中空纤维内并植入裸鼠皮下或腹腔,即可以用于评估待测化合物的药效。特性评估潜在抗肿瘤药物的活性可通过多种体内模型,包括异种移植、原位模型和HFA。HFA方法经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改

肿瘤免疫治疗新贵——CAR-T

  免疫疗法是当下肿瘤治疗领域最具前景的发展方向之一。随着PD-(L)1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应用范围逐渐扩大,CAR-T疗法研究不断出现新的进展,CAR-T疗法作为有别于传统药物的“活药”,不仅对复发、难治性肿瘤患者表现出了突破性疗效,其生产体系和使用场景也有别于普通药物。鉴于当下生物技术的更新速度,

Nauter子刊:个月增长87%、375项临床研究、753种癌症细胞疗法!

   细胞免疫疗法是癌症治疗的最新领域,在其中诞生PD-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以及CAR-T疗法都在癌症治疗上取得了重大的突破。通过采集外周血中的免疫细胞进行分离体外培养,再进行基因工程修饰之后再回输到体内的过继性细胞免疫疗法在血液瘤方面的治疗效果显著。  2016年,以CAR-T免疫细胞治疗为代表的细

常用抗体的应用范围及选用(一)

在临床活检工作中,对于各种肿瘤的正确判断,历来是外科病理学的核心问题。因它关系到患者的治疗和预后的问题。在免疫组化技术没开展以前,主要靠HE,特殊染色和组织化学来进行鉴别和诊断各种肿瘤,这些在当时虽然解决了不少的问题,但是对于较为复杂,较为多型性的肿瘤,就不能对其起源及所含的成分作出正确的判断。随着

淋巴细胞杂交瘤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4

 (二)细胞融合  1.细胞融合前准备  (1)骨髓瘤细胞系的选择:骨髓瘤细胞应和免疫动物属于同一品系,这样杂交融合率高,也便于接种杂交瘤在同一品系小鼠腹腔内产生大量McAb。常用的骨髓瘤细胞系见表2-4。表2-4用于融合试验的主要骨髓瘤细胞系名 称来 源耐 受 药 物Ig链H LP3/X63-Ag

简述基因治疗的最新临床研究进展

  基因疗法以其“一次给药,终身受益”的优势越来越受到医疗市场的青睐。截至目前,欧洲药品管理局(EMA)、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及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NMPA)等机构至少已批准13种基因治疗产品上市,同时还有2500多项细胞和基因治疗正在进行临床试验。2019年8月,国际顶级期刊《新

简述基因治疗的最新临床研究进展

  基因疗法以其“一次给药,终身受益”的优势越来越受到医疗市场的青睐。截至目前,欧洲药品管理局(EMA)、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及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NMPA)等机构至少已批准13种基因治疗产品上市,同时还有2500多项细胞和基因治疗正在进行临床试验。2019年8月,国际顶级期刊《新

常用的分子生物学基本技术

核酸分子杂交技术由于核酸分子杂交的高度特异性及检测方法的灵敏性,它已成为分子生物学中最常用的基本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基因克隆的筛选,酶切图谱的制作,基因序列的定量和定性分析及基因突变的检测等。其基本原理是具有一定同源性的原条核酸单链在一定的条件下(适宜的温室度及离子强度等)可按碱基互补原成双链。杂交的

中山大学PNAS发表癌症新文章

  来自中山大学的研究人员证实,在癌症患者体内循环造血干/祖细胞(HSPCs)显示髓细胞偏向。这一研究发现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上。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郑利民(Limin Zheng)。多年来一直从事调控人免疫细胞功能的

外泌体的应用——有机遇,也有挑战

  外泌体作为疾病诊断标志物的潜在应用依赖于基于外泌体的药物递送系统的技术突破,要将其用于临床治疗,外泌体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面临很大的挑战。  外泌体(exosome)是细胞分泌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的一种亚型,存在于生物体液中,并参与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外泌体被认为是

Cell Stem Cell十大热点文章(12月)

  《Cell Stem Cell》杂志是2007年Cell出版社新增两名新成员之一(另外一个杂志是Cell Host & Microbe),这一杂志内容涵盖了从最基本的细胞和发育机制到医疗软件临床应用等整个干细胞生物学研究内容。这一杂志特别关注胚胎干细胞、组织特异性和癌症干细胞的最新成

微流控生物芯片上的液体活检技术

   以新型生物芯片为代表的自动化智能型医疗技术从肿瘤诊疗研究走向早期诊断及动态监控等临床应用,成为精准医疗时代的重要组成。其中,液体活检是最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在癌症早筛、预后监测、用药指导、患者分层等领域均表现出十足的潜力,出现了大批重要临床结果。  2018年已近尾声,纵览一年液体活检助力精准

关注细胞分析!首届微纳流细胞分析学术报告会京召开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2018年9月25日,首届微纳流细胞分析学术报告会在北京召开,百余位业内专家学者参与了此次报告会。本次大会为期两天,同期在清华大学化学系举办“第5期微流控芯片质谱联用细胞分析讲习会”。会议围绕着微流控及细胞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交流与探讨,关注微流控细胞分析基础研究与应用开

我国临床细胞治疗创新路在何方?

  对于细胞治疗来说,春天似已到来;因顶层明确鼓励开放和创新,实施层医院渴望规范开展工作已蓄势待发,然而,具体实施细则犹抱琵笆半遮面,迟迟没有出台,导致细胞治疗的现状与上述重大国家新政策发布前几无二致。中国临床细胞治疗创新路在何方?实施细则不能出台的障碍是什么?如何化解?  国务院今年5月14日宣布

活体生物发光成像技术的最新进展

活体动物体内光学成像(Optical in vivo Imaging)主要采用生物发光(bioluminescence)与荧光(fluorescence)两种技术。生物发光是用荧光素酶(Luciferase)基因标记细胞或DNA,而荧光技术则采用荧光报告基团(GFP、RFP, Cyt及dyes等)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