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感染性疾病的直接核酸诊断试验(四)

2.NAATs:Roche公司的AMPLICOR试剂是第一代基于PCR的NAAT;而BD公司的BDProbe Tec是第一代基于SDA的NAAT。这些试剂扩增的目标序列通常位于染色体DNA或质粒中。BDProbe Tec目前有两种:一是检测CT的BDProbe Tec CT,另一种是可以在一份标本中同时检测CT和GC的BDProbe Tec CT/GC。新近出现的CT/GC NAAT是Gen-Probe公司的Combo 2试剂,它是基于TMA的第二代NAAT,通过在一份标本中同时扩增CT和GC的rRNA分子而对二者进行检测和确定。这种试剂采用一种独特的目标捕获方法对目标分子进行纯化和浓缩以去除可能存在于标本内的抑制物。目标捕获方法采用特异性探针将目标rRNA分子结合到磁微粒上,未结合的分子经洗涤除去。随后已经过纯化和浓缩后的目标分子通过TMA进行扩增......阅读全文

真菌感染诊断,G试验、GM试验

    侵袭性真菌病是临床常见的感染类型,其发病率在器官移植受体、恶性肿瘤等免疫受抑制患者中高达 20% ~ 40%,也日益成为此类患者的重要死亡原因。    侵袭性肺真菌病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被基础疾病所掩盖,确诊通常需要侵入性的组织标本,而侵入性的操作过程常因患者的病情所限难以实施。因此有较

细菌感染性腹泻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资料,包括发病季节、地区、年龄,有无不洁饮食史、集体发病史、动物接触史、疫水接触史及抗生素使用、手术史,结合发病症状、体征、病程以及腹泻次数、性状等考虑可能的病原菌,确诊有赖于粪便病原菌的分离培养及特异性检查。  治疗  1.对症治疗  腹泻伴有呕吐或腹痛剧烈者,可予阿托品类

诊断厌氧菌感染的细菌学检查提示

  (1)渗出物革兰染色或培养所见菌落具有形态学特征。  (2)脓性标本常规培养无细菌生长(在硫乙醇酸钠肉汤培养基中或琼脂深处可有细菌生长),革兰染色则见到细菌。  (3)在含卡那霉素和万古霉素的培养基中有革兰阴性杆菌生长。  (4)在培养过程中有大量气体产生,且有恶臭。  (5)在厌氧琼脂平板上有

细菌感染性腹泻的检查及诊断

  检查  1.外周血常规检查  一般白细胞总数升高或正常,中性粒细胞增多或伴核左移。  2.粪便常规  肉眼观察粪便的外形、量、稠度及有无食物残渣、黏液、脓血等。不同细菌感染后粪便可呈稀水样便、洗肉水样便、脓血便、血便、黏液便等性状。如怀疑霍乱弧菌、弯曲菌感染,应用粪便悬滴检查,霍乱弧菌可见特征性

细菌感染病实验诊断的检查前准备

  1.检查前注意事项  (1)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检查的目的、时间和注意事项。  (2)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和劳动,一般要求患者休息15min后进行采集。  2.标本采集  根据不同病原菌在体内的分布和排出情况,采集不同的检验标本。标本多以血液、分泌物、排泄物、穿刺液为主,应在使用抗生素前采集。

如何诊断细菌性尿路感染?

  患者有典型下尿路感染表现,可伴有全身症状,部分患者无任何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显示尿白细胞增多,尿细菌培养阳性可确诊为细菌性尿路感染,结合影像学检查和造影检查可进一步判断解剖及功能异常。

非病毒微生物感染性疾病的核酸疫苗的应用现状

  非病毒微生物感染时,非病毒微生物蛋白都由微生物本身表达,而不是被宿主细胞表达,因此核酸疫苗免疫后,在真核细胞内表达的非病毒微生物蛋白有可能产生不同类型的非自然感染状态下的蛋白。但是迄今为止,许多实验表明,向动物体内注射编码非病毒微生物蛋白的核酸疫苗后,非病毒微生物蛋白可在注射部位原位表达,引发保

感染性疾病诊断中即时检测(POCT)的应用

近年来,感染性疾病的新发突发不断威胁人类健康,非典型肺炎、中东呼吸综合征、流感、埃博拉、寨卡病毒、黄热病、裂谷热等传染性疾病的传播,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全球贸易往来的增加,环境改变加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的传播风险,感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刻不容缓。因此,开展传染病的即时快速检测,对于感

核酸探针在遗传性疾病及点突变的直接分析方面的应用

DNA 分子中某个碱基的替换或核苷酸的插入、缺失及重排都可能引起遗传性疾病。一般可以根据遗传性基因产物的改变来分析遗传疾病的发生,但对那些不能用蛋白产物进行分析的遗传疾病可用 DNA 杂交技术进行分析。对于那些基因点突变引起的限制性内切酶作用部位增加或消失,或因 DNA 顺序的增加、缺失或重排,使各

关于细菌感染性腹泻的检查与诊断

  检查  1.外周血常规检查  一般白细胞总数升高或正常,中性粒细胞增多或伴核左移。  2.粪便常规  肉眼观察粪便的外形、量、稠度及有无食物残渣、黏液、脓血等。不同细菌感染后粪便可呈稀水样便、洗肉水样便、脓血便、血便、黏液便等性状。如怀疑霍乱弧菌、弯曲菌感染,应用粪便悬滴检查,霍乱弧菌可见特征性

细菌性尿路感染的鉴别诊断介绍

  1.肾结核  以血尿为主,膀胱刺激征(尿频、尿急、尿痛)更加明显,尿沉渣可找到抗酸杆菌,静脉肾盂造影可发现肾结核的影像特征。  2.慢性肾炎  肾炎患者有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和肾功能损害等临床表现,应仔细鉴别。  3.全身感染性疾病  全身症状突出而膀胱刺激征不明显的尿路感染易被误诊为全身

基因序列仪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上的应用

测序技术可以精确的分析碱基序列,通过序列比对,对各种病原体直接进行鉴定、分型和溯源,明确某一感染性疾病对应病原体的基因序列,可以有针对性地用药和预防,提高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同时基因测序可以用于发现新型病原体,能更好地做好预防工作。

感染性疾病检测中的“四大名捕”

四大名捕是温瑞安创作的武侠小说中的四大高手,其成员分别是无情(大师兄 四大名捕之首)、铁手(二师兄)、追命(三师兄)、冷血(四师弟), 四人都是武林中的数一数二的好手,各有其过人之能,人人俱有独特绝技。今天我们来聊聊目前临床遇到的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在其实验室辅助检测中也有对应的四大名捕。  

诊断感染性疾病的新指标:中性粒细胞CD64

CD64主要表达于巨噬细胞、单核细胞及树突状细胞表面,中性粒细胞表面几乎不表达CD64。当机体患感染性疾病时,中性粒细胞表面CD64(以下简称CD64)表达迅速升高。CD64作为感染性疾病良好的诊断指标,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一般情况下,机体感染或内毒素入侵时CD64在刺激后4~6h即可升高。

关于细菌感染病实验诊断的常见检查方法介绍

  1.细菌形态学检查  通过镜检菌细胞或直接观察细菌培养物特征和菌落形态,对细菌感染病做出诊断。但对机会感染性病原菌所致的疾病无诊断意义,需做革兰染色加以区分。  (1)镜检:细菌形体微小,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必须经显微镜放大后才能看到。普通光学显微镜(油镜)可将图像放大1000~2000倍。此外

病原体标本检测方法的类别

病原体是导致感染性疾病的关键因素,也是区别于非感染性疾病的重要依据。迄今为止,已发现的病原体有:病毒、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细菌、螺旋体、真菌、原虫和蠕虫9大类。病原学检测对于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合理应用抗感染药物以及防止耐药病原体的产生都至关重要。随着医学微生物学研究技术的不断发展,蛋白质或基因

细菌感染的定义

细菌感染是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侵入血循环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和其他代谢产物所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临床上以寒战、高热、皮疹、关节痛及肝脾肿大为特征,部分可有感染性休克和迁徙性病灶。病原微生物自伤口或体内感染病灶侵入血液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临床上部分患者还可出现烦躁、四肢厥冷及紫绀、脉细速、呼吸增快、

细菌感染的特点

细菌感染是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侵入血循环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和其他代谢产物所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临床上以寒战、高热、皮疹、关节痛及肝脾肿大为特征,部分可有感染性休克和迁徙性病灶。病原微生物自伤口或体内感染病灶侵入血液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临床上部分患者还可出现烦躁、四肢厥冷及紫绀、脉细速、呼吸增快、

细菌的核酸抽提

DNA Extraction·         DNA Extraction from Bacteria (Julie B. Wolf,UMBC)Phenol/chloroform method·         DNA Extraction From Bacteria (Triton Method

降钙素原在真菌感染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真菌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生物,与人类维持着共生状态。但是,随着广谱抗细菌药物、免疫抑制剂及化疗药物的广泛应用,艾滋病、恶性肿瘤等疾病发病率的增加,以及器官移植、各种创伤性检查手段的开展,真菌感染在感染性疾病中的比例也明显升高。如何及时、准确地诊断真菌感染,占得治疗先机,成为临床医师关注的重点。目前

现有分子诊断技术大盘点

感染性疾病如今出现了很多新的变化,旧的疾病有了新的特点,也出现了诸如埃博拉病毒之类新的疾病。传统的病原学检测以分离、培养、染色、生物化学鉴定为主,但是有操作复杂、检测周期长、干扰因素多、敏感性与特异性有限等缺点。虽然自动化技术缩短了检测时间,但并没有解决根本性问题,临床应用中急需一种新的,更有效的诊

芯片实验室:新的RDT技术应对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

为了应对新兴公共卫生威胁,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是非常关键的。贫困和偏远地区没有常规医疗工具如显微镜和血细胞计数器,在那些地方快速诊断试验(RDT)能使疾病筛查变得快捷和简便。RDT是通过把血样或体液样本放在试纸条上检测的。,通常几分钟就可见试纸条颜色的变化,它能提升感染是否存在。我们可以用不同的试验

发作性疾病的诊断进展

  发作性疾病是指具有突发性、反复性、自限性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根据发作性疾病表现可分为癫痫发作和非癫痫性发作。    1癫痫的诊断及确认癫痫的主要依据。    1.1详细而准确的发作病史癫痫发作是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的暂时性皮层功能障碍。根据异常放电所波及的部位不同,临床主要表现为运动性、感觉性

发作性疾病的临床诊断

  发作性疾病是指具有突发性、反复性、自限性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根据发作性疾病表现可分为癫痫发作和非癫痫性发作。本文重点介绍发作性疾病的临床诊断。    1 癫痫的诊断确认癫痫的主要依据。    1.1 详细而准确的发作病史    癫痫发作是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的暂时性皮层功能障碍。根据异常放

感染性疾病的概念及类型

第一节  感染与感染性疾病的概念当病原微生物或条件致病性微生物侵入宿主后,进行生长繁殖,并释放毒素,或导致机体内微生态平衡失调等病理生理过程称为感染(infection)。感染即为病原体与宿主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凡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疾病统称为感染性疾病,其中传染性较强,可引起宿主间相互传播的疾病称

盆腔炎性疾病的感染途径

  1、上行性蔓延。病原菌由外阴、肛门进入阴道,沿粘膜间上行,通过子宫颈、子宫内膜、输卵管蔓延至卵巢、腹腔。是淋球菌、葡萄球菌感染的主要途径。血行播散。多先有其他脏器如肺、肾盂感染,而后经血循环扩散至生殖器官,是结核菌感染的主要方式。  2、经淋巴系统蔓延。细菌经阴道、子宫颈侵入后,经淋巴系统扩散至

基因检测:NGS在病原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文章导读  感染性疾病是当今世界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目前,全球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有所上升,病原体呈现多样化和复杂化的发展趋势。近年来快速发展的NGS技术因其不依赖于已知核酸序列,无需特殊探针设计,可直接对未知病原微生物进行检测,打破了传统微生物检验的局限性,在临床微生物领域展现了广阔的前景。

细菌的结构(四)

  (三)菌毛(Pilus)菌毛是许多革兰氏阴性菌菌体表面遍布的比鞭毛更为细、短、直、硬、多的丝状蛋白附属器,也叫做纤毛(Fimbriae)。其化学组成是菌毛蛋白(Pilin),菌毛与运动无关,在光镜下看不见,使用电镜才能观察到。菌毛可分为普通菌毛(Commonpilus)和性菌毛(Sexpilus

关于细菌感染的简介

  细菌感染是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侵入血循环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和其他代谢产物所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临床上以寒战、高热、皮疹、关节痛及肝脾肿大为特征,部分可有感染性休克和迁徙性病灶。病原微生物自伤口或体内感染病灶侵入血液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临床上部分患者还可出现烦躁、四肢厥冷及紫绀、脉细速、呼吸增

抗细菌感染的免疫

  抗细菌感染的免疫是指机体抵御细菌感染的能力,是由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共同协调来完成的。先天具有的非特异性免疫包括机体的屏障结构,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和正常组织及体液中的抗菌物质;后天获得的特异性免疫包括以抗体作用为中心的体液免疫和致敏淋巴细胞及其产生的淋巴因子为中心的细胞免疫。  病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