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酶原时间(PT)测定实验

实验方法原理 待测血浆加入过量的含钙组织凝血活酶,重新钙化的血浆在组织因子存在时激活因子成为X成为Xa。后者使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凝血酶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凝血不溶性纤维蛋白,测定凝固所需时间、即为待测血浆凝血酶时间(PT)、PT测定是外源性系统理想和常用的筛选实验,也可作为外源性途径凝血固定做定量试验,同时也可用于口服抗凝剂治疗的监控.标本的来源与保存:静脉采血,置于含有1/10体积0.109mol/L枸橼酸钠抗凝液(1份抗凝液+9份全血)的塑料管或硅化玻璃管中,轻轻颠倒混匀.3000rpm(或25O0)离心15分钟,收集上层液(血浆,黄色),标本在不同条件下保存时间如下:-80℃保存,不宜超过3O天,一20℃保存,不宜超过14天,2一8℃保存,不宜超过6小时,22-24℃保存,不宜超过2小时测定.试剂、试剂盒 PT试剂实验步骤 1. 试剂重建:于保存每瓶PT试剂加人2.0ml蒸馏水轻摇溶解.注意:试剂溶解后2-8℃可保存7天......阅读全文

凝血酶原时间(PT)测定实验

凝血酶原时间(PT)测定实验主要用于(1)外源性系统理想和常用的筛选实验(2)外源性途径凝血固定做定量试验(3)口服抗凝剂治疗的监控。实验方法原理待测血浆加入过量的含钙组织凝血活酶,重新钙化的血浆在组织因子存在时激活因子成为X成为Xa。后者使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凝血酶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凝血不溶性纤

凝血酶原时间(PT)测定实验

实验方法原理 待测血浆加入过量的含钙组织凝血活酶,重新钙化的血浆在组织因子存在时激活因子成为X成为Xa。后者使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凝血酶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凝血不溶性纤维蛋白,测定凝固所需时间、即为待测血浆凝血酶时间(PT)、PT测定是外源性系统理想和常用的筛选实验,也可作为外源性途径凝血固定做定量

凝血酶原时间(PT)测定的标准化

    自1935年Quick创建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测定方法以来,迄今仍然 是检查外源凝血系统诸因子及相关抑制物的重要筛选试验,PT也是目前口服抗凝剂治疗的主要手段。但是,PT测定受多种因素影响, 必须对它进行标准化和质量控制,以提高PT检测的精密度、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T)标准操作规程

一、项目名称: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rothrombin time ,PT)二、检验方法名称:凝结法三、方法学原理:在确定量的血浆样本经过一定时间的加温后,加入试剂。加入试剂后,采用波长为660nm的光照射样本。凝血过程(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中血的浑浊度可以通过测量散射光光强度的改变来测定。

由华法林到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T)

前几天有位朋友拿着两张化验单,是同一天来自两家医院的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T)的结果,一张显示13.2秒,另一张显示10.4秒,她问我:该信谁的结果呢?为什么会这样?别着急,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T),它是判断血液凝固功能是否正常的最常用的指标之一,为手术前必查项目、临床口服抗凝药物(

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等测定

摘要:对ICSH、ICTH或美国国家临床生物化学委员会(NCCLS)等国际以文件形式公布的有关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测定等三项实验的标准化及其重要性作了简单叙述。 关键词:凝血酶原时间 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纤维蛋白原 标准化   由于血栓与止血

凝血酶原时间(PT)的决定水平

参考值 假设对照值11.5秒,健康个体约为11~14秒  决定水平 临床意义及措施    14.5秒 测定超值过此时间,且已知有肝病的患者,至少有50%的可能性与凝血因子缺乏有关,应测定凝血因子水平,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项目。16秒 对用“华法令”进行抗凝治疗的病人,若测定值低于此值,

临床化学检查方法介绍凝血酶原时间(PT)

凝血酶原时间(PT)介绍:  凝血酶原时间也是凝血系统的一个较为敏感的筛选试验。凝血酶原时间主要反映外源性凝血是否正常。凝血酶原时间(PT)正常值:  成人: 11-15s;  新生儿: 延长2-3s(Quick一步法);18-22s(Wars-Seegers修改二步法)。凝血酶原时间(PT)临床意

血液的化学检验项目凝血酶原时间(PT)

凝血酶原时间(PT)介绍:  凝血酶原时间也是凝血系统的一个较为敏感的筛选试验。凝血酶原时间主要反映外源性凝血是否正常。凝血酶原时间(PT)正常值:  成人: 11-15s;  新生儿: 延长2-3s(Quick一步法);18-22s(Wars-Seegers修改二步法)。凝血酶原时间(PT)临床意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测定一、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测定(一)参考值         一步法凝血酶原时间:11~13秒    凝血酶原比值:0.82~1.15(二)临床意义1.PT延长:PT超过正常对照3秒以上或凝血酶原比值超过正常范围即为延长,主要见于:   

有关(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有关(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IB)测定等三项实验)摘要:对ICSH、ICTH或美国国家临床生物化学委员会(NCCLS)等国际以文件形式公布的有关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测定等三项实验的标准化及其重要性作了简

凝血常规检查项目介绍凝血酶原时间(PT)

凝血酶原时间(PT)介绍: 凝血酶原时间也是凝血系统的一个较为敏感的筛选试验。凝血酶原时间主要反映外源性凝血是否正常。凝血酶原时间(PT)正常值: 成人: 11-15s;  新生儿: 延长2-3s(Quick一步法);18-22s(Wars-Seegers修改二步法)。凝血酶原时间(PT)临床意义:

临床化验单详解凝血酶原时间(PT)介绍

凝血酶原时间(PT)介绍: 凝血酶原时间也是凝血系统的一个较为敏感的筛选试验。凝血酶原时间主要反映外源性凝血是否正常。凝血酶原时间(PT)正常值: 成人: 11-15s;  新生儿: 延长2-3s(Quick一步法);18-22s(Wars-Seegers修改二步法)。凝血酶原时间(PT)临床意义: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

 [原理]在抗凝血浆中,加入足够量的组织凝血活酶(组织因子,TF)和适量的钙离子,即可满足外源凝血的全部条件。从加入钙离子到血浆凝固所需在的时间即称为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的长短反映了血浆中凝血酶原、纤维蛋白原和因子Ⅴ、Ⅶ、Ⅹ的水平。  [方法学评价] 一步法凝血酶原时间测定:由Quick在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

实验原理  在受检血浆中加入足量的凝血活酶和钙离子,测定血浆凝固所需的时间,即为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本试验是外源性凝血系统凝固的筛检试验。  三、实验方法  材料:  1.水浴箱、灭菌注射器、硅化试管或塑料试管、离心机、秒表。  2.25mmol/L氯化钙凝血活酶试剂。  3.正常人冻干混合血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方法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T)  检查方式:血液生化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为医学专业术语,指人为加入特殊物质激活外源性凝血途径,使血液凝固。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指人为加入特殊物质激活外源性凝血途径,使血液凝固。这是目前判断外源性凝血因子缺乏惟一的筛选试验,也是监测口服抗凝药用量的首选指标。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原理

在抗凝血浆中,加入足够量的组织凝血活酶(组织因子,TF)和适量的钙离子,即可满足外源凝血的全部条件。从加入钙离子到血浆凝固所需在的时间即称为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的长短反映了血浆中凝血酶原、纤维蛋白原和因子Ⅴ、Ⅶ、Ⅹ的水平。

凝血酶原时间测定的临床意义

  ①PT延长见于遗传性外源凝血系统的因子Ⅱ、Ⅴ、Ⅶ、Ⅹ和纤维蛋白原减低,但均很少见。  ②肝脏疾病:由于外源性凝血因子主要在肝脏合成,因而肝脏疾病时,PT延长。  ③维生素K缺乏症:胆石症、胆道肿瘤、慢性肠炎、偏食、2~7月龄的新生儿以及长期服用广谱抗生素的患者等,由于维生素K吸收或合成障碍,导致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常见异常结果

(1)PT延长:PT超过正常对照3秒以上或凝血酶原比值超过正常范围即为延长,主要见于:①先天性因子Ⅱ、Ⅴ、Ⅶ、Ⅹ减少及纤维蛋白原的缺乏(低或无纤维蛋白血症);②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如DIC、原发性纤溶亢进症、肝病的阻塞性黄疸和维生素K缺乏、血循环中抗凝物质增多等。(2)PT缩短:①先天性因子Ⅴ增多;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有哪些临床意义?

1.PT延长:PT超过正常对照3秒以上或凝血酶原比值超过正常范围即为延长,主要见于:①先天性因子Ⅱ、Ⅴ、Ⅶ、Ⅹ减少及纤维蛋白原的缺乏(低或无纤维蛋白血症);②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如DIC、原发性纤溶亢进症、肝病的阻塞性黄疸和维生素K缺乏、血循环中抗凝物质增多等。2.PT缩短:①先天性因子Ⅴ增多;②D

凝血因子检测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原理在被检血浆中加入Ca2+和组织因子(TF或组织凝血活酶),观测血浆的凝固时间,称为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外源性凝血系统中因子I、II、V、M、X的量或质的改变将会影响此试验,它是外源凝血系统较为灵敏和最为常用的筛选试验。  【参考值】  (1)手工法和血液凝固仪法11~13s

凝血因子检测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原理在被检血浆中加入Ca2+和组织因子(TF或组织凝血活酶),观测血浆的凝固时间,称为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外源性凝血系统中因子I、II、V、M、X的量或质的改变将会影响此试验,它是外源凝血系统较为灵敏和最为常用的筛选试验。  【参考值】  (1)手工法和血液凝固仪法11~13s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具有什么临床意义?

1.PT延长:PT超过正常对照3秒以上或凝血酶原比值超过正常范围即为延长,主要见于:①先天性因子Ⅱ、Ⅴ、Ⅶ、Ⅹ减少及纤维蛋白原的缺乏(低或无纤维蛋白血症);②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如DIC、原发性纤溶亢进症、肝病的阻塞性黄疸和维生素K缺乏、血循环中抗凝物质增多等。2.PT缩短:①先天性因子Ⅴ增多;②D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有哪些临床意义

  1.PT延长:PT超过正常对照3秒以上或凝血酶原比值超过正常范围即为延长,主要见于:①先天性因子Ⅱ、Ⅴ、Ⅶ、Ⅹ减少及纤维蛋白原的缺乏(低或无纤维蛋白血症);②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如DIC、原发性纤溶亢进症、肝病的阻塞性黄疸和维生素K缺乏、血循环中抗凝物质增多等。  2.PT缩短:①先天性因子Ⅴ增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有哪些临床意义

  1.PT延长:PT超过正常对照3秒以上或凝血酶原比值超过正常范围即为延长,主要见于:①先天性因子Ⅱ、Ⅴ、Ⅶ、Ⅹ减少及纤维蛋白原的缺乏(低或无纤维蛋白血症);②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如DIC、原发性纤溶亢进症、肝病的阻塞性黄疸和维生素K缺乏、血循环中抗凝物质增多等。  2.PT缩短:①先天性因子Ⅴ增

凝血酶原时间的原理

  凝血酶原时间也是凝血系统的一个较为敏感的筛选试验。凝血酶原时间主要反映外源性凝血是否正常。其原理是在抗凝血中,加入足够量的组织凝血活酶(组织因子,TF)和适量的钙离子,满足外源性凝血条件,从加入钙离子到血浆凝固所需的时间即为PT。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操作规程(检验SOP)(一)

一、项目名称: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rothrombin time ,PT)二、检验方法名称:凝结法三、方法学原理:在确定量的血浆样本经过一定时间的加温后,加入试剂。加入试剂后,采用波长为660nm的光照射样本。凝血过程(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中血的浑浊度可以通过测量散射光光强度的改变来测定。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操作规程(检验SOP)(二)

七、操作步骤:(一) 开机:开机前,先打开连机的打印机。按下机器右边的POWER按钮。开机后机器进行自检,当屏幕上边显示“Ready”时可以进行试验。(二)洗针:在主屏幕上选“Rinse Probe”,然后按下“Execute”进行洗针。(三)准备试剂:按照仪器试剂位置程序要求,把每一项的试剂准备好

凝血酶原时间测定的参考值及报告方式

①直接报告患者及正常对照的PT秒数,参考值为11~14s。超过正常3s为异常。②凝血酶原时间比值(prothrombin time ratio,PTR)=受检者PT(s)/正常对照PT(s)。宜用多份正常人血浆PT的几何均数,或其混合血浆的PT,参考值为1±0.15。③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

关于凝血酶原时间时间偏低的相关介绍

  凝血酶原时间,我们通常简称PT,具体是指在缺乏血小板的血浆中加入过量的组织因子后,凝血酶原转化为凝血酶,导致血浆凝固所需的时间。  凝血酶原时间的正常值是多少呢?正常值为12-14秒。有患者会问,检测凝血酶原时间有什么作用呢?凝血酶原时间是反映肝脏合成功能、储备功能、病变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一个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