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生物素酰化探针的检测实验

实验材料 DNA试剂、试剂盒 磷酸酶缓冲液封阻液牛血清蛋白TENBT仪器、耗材 离心机分光光度计摇床实验步骤 1. 用DNA稀释缓冲液,稀释生物素酰化标准DNA,浓度为0、1、2、5、10和20 pg/μl。以同样稀释液处理待测DNA。2. 对干硝酸纤维素滤膜:每个稀释度取1 μl 点膜,在80℃供干约1 h接步骤4。3. 对于足龙膜:每个稀释度取1 μl 点膜,晾干后用紫外照射法将DNA交联至膜上。接步骤4或化学发光检测。4. 用少量体枳AP7.5液沆膜1 min,在密封袋中(剪成合适大小),用10 ml 封阻液,37℃封闭1 h 注意排出气泡。5. 稀释10 μl 亲和素-AP交联物至10 ml AP7.5。剪去封闭袋一角挤出封闭液,用亲和素-AP交联物代替,重新封口,在旋转平台室温揺荡10 min。6. 从袋中取出滤膜移到......阅读全文

细菌学诊断新技术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免疫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新的细菌诊断技术和方法已广泛用于食品微生物的鉴别。传统的细菌分离、培养及生化反应,已远远不能满足对各种病原微生物的诊断以及流行病学的研究。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不断努力,已创建不少快速、简便、特异、敏感、低耗且适用的细菌学诊断方法

组织学研究方法

(一)一般光学显微镜术应用一般光学显微镜(简称光镜)观察组织切片是组织学研究的最基本方法。取动物或人体的新鲜组织块,先用固定剂(fixative)固定(fixation),使组织中的蛋白质迅速凝固,防止细胞自溶和组织腐败。常用的固定剂如洒精、甲醛、醋酸、苦味酸、四氧化锇等,一般常将几种固定剂配制成混

细菌学诊断中的新技术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免疫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新的细菌诊断技术和方法已广泛用于食品微生物的鉴别。传统的细菌分离、培养及生化反应,已远远不能满足对各种病原微生物的诊断以及流行病学的研究。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不断努力,已创建不少快速、简便、特异、敏感、低耗且适用的细菌学诊断方法,

免疫PCR的基本原理

    免疫PCR的基本原理1.定义  免疫PCR(immuno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IM-PCR)是1992年Sano建立的一种检测微量抗原的高灵敏度技术。该技术把抗原抗体反应的高特异性和聚合酶链反应的高敏感性有机结

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概述

一、核酸分子杂交技术1961年Hall开拓了液相核酸杂交技术的研究,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核酸分子单链之间有互补的碱基顺序,通过碱基对之间非共价键的形成,出现稳定的双链区,形成杂交的双链。自此以后,由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分子克隆、质粒和噬菌体DNA的构建成功,核酸自动

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技术的基本方法

一、核酸分子杂交技术1961年Hall开拓了液相核酸杂交技术的研究,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核酸分子单链之间有互补的碱基顺序,通过碱基对之间非共价键的形成,出现稳定的双链区,形成杂交的双链。自此以后,由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分子克隆、质粒和噬菌体DNA的构建成功,核酸自动

免疫PCR

免疫PCR (Immuno PCR, Im-PCR) 是利用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和PCR扩增反应的极高灵敏性而建立的一种微量抗原检测技术。是用一段已知DNA分子标记抗体作为探针,用此探针与待测抗原反应,PCR扩增粘附在抗原抗体复合物上的这段DNA分子,电泳定性,根据特异性PCR产物的有无,来判断待测

肿瘤细胞的荧光免疫表型和 FISH 共分析实验

实验材料 正常鼠血清鼠单克隆抗地髙辛抗体鼠抗 FITC 抗体AMCA-亲和素FITC-亲和素生物素化山羊抗亲和素抗体Cy3 标记的亲和素Cy3 标记的山羊抗鼠抗体Cy3 标记的兔抗山羊抗体Cy3 标记的驴抗兔抗体Cy3 标记的兔抗鼠抗体 地高辛标记的山羊抗鼠抗FITC 标记的驴抗鼠抗体FIT

肿瘤细胞的荧光免疫表型和 FISH 共分析实验

            实验材料 正常鼠血清 鼠单克隆抗地髙辛抗体 鼠抗 FITC 抗体 AMCA-亲和素 FITC-亲和素

核酸探针标记及原位杂交

一、核酸探针标记 核酸探针分子杂交是指具有一定同源性的两条核酸单链在一定条件下(适宜的温度及离子强度等)可按碱基互补原则形成双链,此杂交过程是高度特异的。杂交的双方是待测核酸及探针。 核酸探针根据核酸的性质,可分为DNA和RNA探针;根据标记物不同,可分为放射性标记探针和非放射性标记探针两大

肿瘤细胞的荧光免疫表型和 FISH 共分析实验

染色体畸变通常在大多数血液肿瘤和各种实体瘤中检测到,在临床病理上,经常与判定肿瘤的直接形态和免疫表型特征有关。染色体畸变的检测为逐条诊断和肿瘤遗传分类奠定了基础。尤其在白血病和淋巴瘤中,许多主要的染色体畸变与疾病的临床分期有关。另外,在肿瘤预后过程中,还将发生其他染色体的畸变。因此,细胞遗传学结果对

细菌学诊断新技术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免疫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新的细菌诊断技术和方法已广泛用于食品微生物的鉴别。传统的细菌分离、培养及生化反应,已远远不能满足对各种病原微生物的诊断以及流行病学的研究。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不断努力,已创建不少快速、简便、特

核酸探针标记及原位杂交

一、核酸探针标记核酸探针分子杂交是指具有一定同源性的两条核酸单链在一定条件下(适宜的温度及离子强度等)可按碱基互补原则形成双链,此杂交过程是高度特异的。杂交的双方是待测核酸及探针。核酸探针根据核酸的性质,可分为DNA和RNA探针;根据标记物不同,可分为放射性标记探针和非放射性标记探针两大类;根据是否

定 量 PCR 技 术 简 介

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是微量核酸扩增的有效工具,由于其灵敏、特异、快速等优点,在医学上已广泛应用与病毒、细菌病原体及遗传病、肿瘤的早期诊断。随着PCR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病毒或肿瘤的治疗监测、疾病的诊断、机体基因表达调控方面,不仅需要检测其存在是否

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技术的基本方法

一、核酸分子杂交技术1961年Hall开拓了液相核酸杂交技术的研究,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核酸分子单链之间有互补的碱基顺序,通过碱基对之间非共价键的形成,出现稳定的双链区,形成杂交的双链。自此以后,由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分子克隆、质粒和噬菌体DNA的构建成功,核酸自动

原位杂交技术和操作步骤详细介绍

原位杂交技术应用于染色体、细胞和组织切片等样品中进行核酸特异性检测,与免疫组化技术的结合应用,能将DNA、mRNA和蛋白水平上的基因活性与样品的显微拓扑信息结合起来。1969年Pardue和Gall将放射性标记的探针直接应用于纯化核酸的杂交,此后得益于分子克隆技术的发展,及不同探针标记系统和检测系统

原位杂交组织化学实验技术4

 二、生物素标记cRNA探针在原位杂交组织化学中的应用  (一)光敏生物素标记cRNA探针的应用  以线性质粒DNA为模板合成未加标记物的cRNA探针,使其最终浓度为0.5~1.0μg/μl(500~1000ng/μl),再与等体积的光敏生物素(1μg/μl)混合。在150瓦卤素灯下,距离光源20c

细菌学诊断技术(一)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免疫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新的细菌诊断技术和方法已广泛用于食品微生物的鉴别。传统的细菌分离、培养及生化反应,已远远不能满足对各种病原微生物的诊断以及流行病学的研究。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不断努力,已创建不少快速、简便、特异、敏感、低耗且适用的细菌学诊断方

原位杂交技术和操作步骤详细介绍

原位杂交技术应用于染色体、细胞和组织切片等样品中进行核酸特异性检测,与免疫组化技术的结合应用,能将DNA、mRNA和蛋白水平上的基因活性与样品的显微拓扑信息结合起来。1969年Pardue和Gall将放射性标记的探针直接应用于纯化核酸的杂交,此后得益于分子克隆技术的发展,及不同探针标记系统和检测系统

cRNA探针在原位杂交组织化学

Angerer及其同事们首先应用RNA探针于原位杂交(见Cox et al 1984),核酸探针为单链的RNA分子,产生自具有质粒逆转录系统的cDNA克隆(图20-2)。由于它是单链的,不像双链的DNA探针,在溶液中不会再退火(reanneal),因此,较大百分比的探针可参与杂交反应,较cDNA探针

植物蛋白质组学和糖基化实验

实验材料链霉亲和素-过氧化物酶                                       &

分子杂交

一、杂交通过碱基对之间非共价键(主要是氢键)的形成即出现稳定的双链区,这是核酸分子杂交的基础。杂交分子的形成并不要求两条单链的碱基顺序完全互补,所以不同来源的核酸单链只要彼此之间有一定程度的互补顺序(即某种程度的同源性)就可以形成杂交双链。分子杂交可在DNA与DNA、RNA与RNA或RNA与DNA的

分子杂交技术(一)

一、概述  前面已经介绍了核酸分子单链之间有互补的碱基顺序,通过碱基对之间非共价键(主要是氢键)的形成即出现稳定的双链区,这是核酸分子杂交的基础。杂交分子的形成并不要求两条单链的碱基顺序完全互补,所以不同来源的核酸单链只要彼此之间有一定程度的互补顺序(即某种程度的同源性)就可以形成杂交双链。分子杂交

分子杂交技术(一)

一、概述  前面已经介绍了核酸分子单链之间有互补的碱基顺序,通过碱基对之间非共价键(主要是氢键)的形成即出现稳定的双链区,这是核酸分子杂交的基础。杂交分子的形成并不要求两条单链的碱基顺序完全互补,所以不同来源的核酸单链只要彼此之间有一定程度的互补顺序(即某种程度的同源性)就可以形成杂交双链。分子杂交

用非同位素探针进行原位杂交和检测实验

荧光原位杂交 杂交信号的放大 地高辛标记探针的信号放大             实验方法原理

用非同位素探针进行原位杂交和检测实验——荧光原位杂交

实验方法原理实验材料载有样本的载玻片试剂、试剂盒 20〜150 ng非同位素标记的DNA探针去离子的甲酰胺l0 mg mL经超声处理的鲑精DNA主杂交混合液50% (V V)甲酰胺(未去离子)SSCpH 7.0生物素检测液或地高辛检测液或生物素 地高辛检测液0.1% (V V) Triton ×-1

FISH-荧光原位杂交实验

实验概要通过实验了解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在生物学、医学领域的应用。掌握原位杂交技术的操作方法,熟练掌握荧光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实验原理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是一门新兴的分子细胞遗传学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在原

植物蛋白质组学和糖基化实验1

实验材料链霉亲和素-过氧化物酶牛胰核糖核酸酶 B甲基比喃甘露糖苷卵清白蛋白试剂、试剂盒DIG 糖链检测试剂TTBS 缓冲液Lectin- biotinTBS 缓冲液实验步骤3.1 这个蛋白质是糖蛋白吗只有一种方法能全面的回答“这个蛋白质是糖蛋白吗?”这个问题。这需要使用能检测并定量印记上糖蛋白的总糖

荧光原位杂交实验方法

荧光原位杂交实验方法,实验原理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是一门新兴的分子细胞遗传学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在原有的放射性原位杂交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非放射性原位杂交技术。目前这项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动植物基因组结构研究、染色

磁纳米探针检测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摘要】  采用链霉亲和素包被磁纳米粒子,将生物素标记的特异性抗体偶联在磁纳米粒子上,制备出高特异性的磁纳米探针;利用此探针对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进行测定,建立了定量检测蛋白类激素的化学发光分析方法。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透射电镜及动态检验地带网光散射仪对磁纳米探针进行表征,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