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转座子Tol2的转座机制与转座优势详述

转基因,岂能不知Tol2 ? Tol2转座子 提及转基因,大家首先映入脑海的是什么呢?转基因大豆?玉米?食用油?(对于那些一个都想不到的孩纸们,小编我只想哭晕在厕所)名词很熟悉,各大超市随处可见,可何为转基因,如何得到转基因产品?今天小编简单来跟大家聊一聊。 所谓转基因,顾名思义,就是外源基因整合进入宿主基因组,目前哺乳动物系统最常用的转基因技术主要包括Sleeping beauty(SB),PiggyBac(PB)以及Tol2转座子系列,然而,其中的“明星转座子”当属Tol2! 1、Tol2转座机制 Tol2转座子是Koga等人在日本青鳉鱼中发现,属于hAT转座子家族,全长4682bp,末端分别为17bp和19bp的反向重复序列,包含4个外显子(图1),编码蛋白含有649个氨基酸残基。 Tol2作为一个自主的转座元件,自身可以编码转座酶,且迄今为止,是在脊椎动物中......阅读全文

转座子 Tol2 的转座机制与转座优势详述

  转基因,岂能不知Tol2 ?   Tol2转座子    提及转基因,大家首先映入脑海的是什么呢?转基因大豆?玉米?食用油?(对于那些一个都想不到的孩纸们,小编我只想哭晕在厕所)名词很熟悉,各大超市随处可见,可何为转基因,如何得到转基因产品?今天小编简单来跟大家聊一聊。    所谓转

转座子 Tol2 的转座机制与转座优势详述(一)

Tol2转座子提及转基因,大家首先映入脑海的是什么呢?转基因大豆?玉米?食用油?(对于那些一个都想不到的孩纸们,小编我只想哭晕在厕所)名词很熟悉,各大超市随处可见,可何为转基因,如何得到转基因产品?今天小编简单来跟大家聊一聊。所谓转基因,顾名思义,就是外源基因整合进入宿主基因组,目前哺乳动物系统最常

转座子 Tol2 的转座机制与转座优势详述(二)

当然,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2009年,Zoltán Ivics等[3]就为大家详细阐述了Tol2转座机制在鼠中的应用,具体流程如图3,通过不断地表型筛选,Tol2系统可以用于构建转基因鼠和稳定的基因表达细胞系。 图3 利用Tol2构建转基因鼠和基因表达细胞系[3]3、Tol2转座优势

转基因小鼠的“三段进阶”

小鼠转基因的“三段进阶”。这里我们说的转基因小鼠是指:将一段外源基因随机插入到小鼠基因组中,获得过量表达目的基因的小鼠模型。转基因1.0 显微注射法构建完全随机插入转基因小鼠用显微注射针将线性化的外源DNA片段直接注入小鼠受精卵的原核中,使外源基因整合到小鼠基因组中,从而获得转基因小鼠。优点:过程较

基因技术专题-2

RNAi技术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 RNAi)是近年来发现的研究生物体基因表达、调控与功能的一项崭新技术,它利用了由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 siRNA)引起的生物细胞内同源基因的特异性沉默(silencing)现象,其本质是siRNA与对应

研究发现PANDAS复合物在piRNA调控异染色质形成的分子机制

  转座子(transposon)由冷泉港实验室Barbara McClintock(诺贝尔奖)首先在玉米中发现。转座子又被称为“跳跃基因”,类似于内源性病毒,能够在宿主基因组中“复制和粘贴”自己的DNA,以达到其自我“繁殖”的目的。转座子的“跳跃”可能会产生基因组不稳定性,并导致动物不孕不育。有多

杰出女科学家再发Cell解析调控机制

  来自美国麻省大学医学院,英国牛津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发现DEAD-box家族蛋白中两个成员:UAP56和Vasa在piRNA生成和功能行使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并指出了一种新型核周转录沉默机制。相关成果公布在Cell杂志上。   文章的通讯作者分别是麻省大学医学院生物信息学和整合生物学部的翁志萍

《PNAS》六大热点文章

  《PNAS》(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是与Nature、Science齐名,被引用次数最多的综合学科文献之一,PNAS收录的文献涵盖生物、物理和社 科学,主要内容包括具有高水平的前沿研究报告、学术评论、学科回顾及前瞻、学术论文以及美国国家科学学会学术动态的报道和出版。近期其最受关注的文章(生物类)如

人类基因组的军备竞赛 不断自我进化

  北京时间9月30日消息,科学日报报道,近日美国加州大学圣克鲁斯分校的科学家们进行的最新发现表明,灵长类动物的基因组内竞争元素的进化军备竞赛驱动了复杂调控网络的进化,这一网络协调了人类内每个细胞的基因活动。  人类基因组的军备竞赛  这场军备竞赛是在名为逆转录转座子(retrotransposon

2019中国生命科学领域CNS盘点:曹雪涛 颜宁 施一公上榜

  截至2019年12月23日,中国学者在Cell,Nature及Science在线发表了107篇文章(2019年的Cell ,Nature 及Science 已经全部更新),iNature团队对于这些文章做了系统的总结:  按杂志来划分:Cell 发表了31篇,Nature 发表了44篇,Scie

中国首发纳米孔RNA直接测序揭示其在全长转录本中的作用

  近日发表在RNA Biology上的研究中,来自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动物研究所及中国科学院大学等多家单位的科学家们首次通过5’-Cap捕获法对蝗虫的 RNA直接测序,揭示了Piwi 外显子化模式的广泛建立以及蝗虫转录组中的转座子(TEs)对RNA剪接的重要作用。  转座子(TEs)在后

科学家破解植物多倍化进化之谜

  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王晓武团队和美国科学院院士迈克·菲林领导的团队合作,对植物基因组多倍化进化过程中基因分化和多基因组分化机理进行了研究。相关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植物在进化过程中通过基因组加倍(多倍化)的扩增方式,进行自我进化和适应自然环境。随着DNA测序技术的

科学时报:“神八”诱变育种猜想

  航天育种也称空间诱变育种、太空育种,是指利用返回式航天器和地面模拟空间环境装置,通过空间环境对植物发生诱变作用,致使种子产生变异,再通过严格的地面选育过程,获得优良的农作物品种。  今年,中国航天育种正迎来一个高潮。随着天宫一号升空,神舟八号携带的育种诱变装置将与其交会对接,由此

2019年中国学者86篇Cell,Nature及Science文章汇总

  2019年上半年很快就结束了,iNature盘点了中国学者在Cell,Nature及Science发表的成果,我们发现总共有86篇(截至2019年6月24日),具体介绍如下:  4-6月发表的文章  【1】2019年6月21日,西北工业大学王文,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BGI 张国捷及丹麦哥本哈根

成果盘点丨袁隆平团队在Science,PNAS等发表23项研究成果

  从2002年开始,袁隆平团队在Science,PNAS,Nature Communications ,Genome Research ,PLOS Biology 等杂志发表了23项研究成果,iNature系统介绍一下以袁隆平为通讯作者的典型研究成果,由于版面限制,我们只介绍其中典型的文章:  【

2019年中国学者发表CNS统计,谁是CNS发表之王?

  截至2019年12月31日,中国学者在Cell,Nature及Science在线发表了186篇文章,其中生命科学领域有109篇,材料学有30篇,物理学有20篇,化学有12篇,地球科学有15篇。iNature团队对于这些文章做了系统的总结:  按杂志来划分:Cell 发表了31篇,Nature 发

大跃进 | 中国学者CNS发表超过100篇生命科学领域研究成果

  截至2019年12月13日,中国学者在Cell,Nature及Science在线发表了105篇文章(2019年的Cell已经全部更新完毕,而对于Nature及Science只剩下了一期,将分别会12月19日及20日进行更新),小编对于这些文章做了系统的总结:  按杂志来划分:Cell 发表了30

2006年中国植物科学若干领域重要研究进展

3  蛋白质组学、功能基因组学与基因进化 蛋白质组学分析  北京大学朱玉贤研究组利用 2-DE、 MALDI-TOF MS 和 ESI-MS/MS 等蛋白质组学的方法研究了拟南芥中的 cp29A 和 cp29B 蛋白。cp29A 和 cp29B 是拟南芥8个叶绿体核糖核蛋白

RNAi实验原理与方法

RNAi实验原理与方法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将与mRNA对应的正义RNA和反义RNA组成的双链RNA(dsRNA)导入细胞,可以使mRNA发生特异性的降解,导致其相应的基因沉默。这种转录后基因沉默机制(post-transcriptional gene silencing, PTGS)被称为RNA干扰(

RNAi的实验原理与方法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将与mRNA对应的正义RNA和反义RNA组成的双链RNA(dsRNA)导入细胞,可以使mRNA发生特异性的降解,导致其相应的基因沉默。这种转录后基因沉默机制(post-transcriptional gene silencing, PTGS)被称为RNA干扰(RNAi)。一、RNA

PNAS:利用大肠杆菌合成生物学系统 发现跳跃基因的奥秘

  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的科学家们设计了一个使用大肠杆菌的合成生物学系统,实时观察到了活细胞内的跳跃基因活动。这为理解跳跃基因机制提出了新思路。  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PNAS杂志上,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物理前沿中心活细胞物理中心的物理学教授Thomas Kuhlman和Nigel Goldenfel

活体生物发光成像技术的最新进展

活体动物体内光学成像(Optical in vivo Imaging)主要采用生物发光(bioluminescence)与荧光(fluorescence)两种技术。生物发光是用荧光素酶(Luciferase)基因标记细胞或DNA,而荧光技术则采用荧光报告基团(GFP、RFP, Cyt及dyes等)进

20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结果名单之复旦大学(生物类)

  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消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12年度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重大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地区科学基金项目、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项目、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款项目等方面的评审结果。有关评审结果将通知相关依托单位,其科研管理人员可登录

Cell杂志最受关注十篇文章(3月)

  Cell创刊于1976年,现已成为世界自然科学研究领域最著名的期刊之一,并陆续发行了十几种姊妹刊,在各自专业领域里均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Cell以发表具有重要意义的原创性科研报告为主,许多生命科学领域最重要的发现都发表在Cell上。本月《Cell》前十名下载论文为:   1. Repu

RNAi的实验原理和操作实用技术

  几十年来生物学上最重要的进展,也许是关于RNA分子能调节基因表达的发现。RNA干涉(RNAi)是指双链RNA分子使基因表达沉寂的现象,是在线虫中发现的,在 1998年的一篇Nature论文中被公诸于众。    此后,科学家们明白,RNAi还有其他形式,它既

中国学者综述:基因组编辑技术及其在昆虫研究中的应用

  科学通报,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这两份期刊均是由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主办的,我国学术期刊中的知名品牌,被国内外各主要检索系统收录,如国内的《中国科学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等;美国的SCI、CA、EI,英国的SA,日本的《科技文献

专访RNAi前沿科学家刘一

   5月14日的《Nature》杂志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了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刘一的一篇RNAi研究前沿文章,刘一教授发现了一类新的RNAi分子,qiRNA。人们对RNAi的了解又深入了一步。   为了让读者更进一步的了解qiRNA,生物通记者采访了文章的通讯作者刘一教授,百忙中的刘一教授爽

RNAi治疗新进展: 有望治愈致命遗传病

一种siRNA分子(紫色和绿色部分)可能治疗遗传性肝脏疾病   RNA干扰(RNAi),基因沉默技术的一种,显示了疾病治疗的巨大潜力,但从来没有人能确切证实它对疾病治疗所能发挥的作用。但是现在RNAi已经逐渐获得了研究人员的一致好评。一项新的研究表明,该方法能够显著并安全地削弱导致一种罕见的肝脏疾

重磅!科学家深入解析CRISPR起源的5个谜团

  Francisco Mojica并不是第一个观察到CRISPR的研究者,但他却是第一个被CRISPR“深深打动”的人,他还记得,1992年的某一天当他首次看到微生物的免疫系统时,他就认为这或许能够带来一场生物技术的变革,随后Francisco Mojica对来自地中海富盐菌(Haloferax

RNAi表达载体构建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一些短片断的双链RNA可以通过促使特定基因的mRNA降解来高效、特异的阻断体内特定基因表达,诱使细胞表现出特定基因缺失的表型, 称为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si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就是这种短片断双链RNA分子,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