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中国科大学子将赴南极寻找企鹅粪研究全球变暖

10月底,中国科大极地环境研究室的三位学子将奔赴遥远的南极,开展为期百余天的科学考察。他们有的将在紫外线强烈的南极荒原上寻找企鹅粪土,有的将在南大洋的“雪龙号”上度过百余天的海上生活…… 将寻找更多的企鹅粪 中国科大极地环境研究室曾经在企鹅粪、海豹毛中找到人类的文明记录,在一堆南极粪土中发现全球变化对该地区的影响。这次科考,分别前往南极长城站、中山站的两位博士杨智勇和黄涛,将在区域内继续找寻粪土层,作为环境信息载体,研究南极生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相对于南极西面的长城站,东边的中山站环境更加恶劣,粪土层更少。据2005年前往该地区科考的极地室朱仁斌博士介绍,中山站的气候寒冷干燥,紫外线照射很强,而且四处荒凉一片。而年仅25岁的淮南小伙黄涛就必须在这样的环境中睁大眼睛,于高地和企鹅岛上寻找稀缺的古企鹅巢穴,采集其中的粪土沉积物。“希望找到更多的带有时间序列的企鹅粪,用以南极东西部的对比研究。”&nbs......阅读全文

人民日报求解:我国为何还要建南极科考站

  11月7日,中国第三十次南极考察队乘坐刚刚大修完的雪龙船奔赴南极。与往年科考不同的是,此行的重中之重,是在南极冰原上建造一个新的科考站。   继南极长城站、中山站,以及昆仑站之后,我国第四个南极科考站马上就要开建。这个被命名为泰山站的度夏站,位于中山站至昆仑站之间,主要目标是为南极最高海拔科考

第一现场:“零距离”接触美丽磷虾

  澳大利亚南极局科研人员在介绍200年前南极冰核的尘埃、化学物质和二氧化碳含量。   坐落在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州首府霍巴特郊外的澳大利亚南极局,其明丽的现代建筑风格分外引人瞩目。这个具有百年历史的部门既是澳南极科学考察的后方科研基地和后勤部,又是与各国开展南极科考

孙立广教授:“粪土研究”中走出自己的脚印

  近日,中科大教授孙立广课题组又有一篇论文在《自然—地球科学》上发表。这是该小组今年4月以来在《自然》子刊上发表的第二篇关于热带气候变化研究的重要成果。  孙立广教授原本从事地质学研究,近十多年来,他另辟蹊径,率领弟子下南极,上北极,赴南海,寻找企鹅粪、鸟粪,独创“企鹅考古法”,开拓了“

中国科大研究发现企鹅对气候变化响应的多样性

  企鹅是南极标志性海洋生物,对气候变化响应非常灵敏。历史时期企鹅的变化规律能够为我们预测南极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提供科学依据。过去 15年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极地环境研究室孙立广课题组提出南极无冰区生态地质学的方法,在环南极地区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发现企鹅、海豹、磷虾

气候变化与生态多样性:南极企鹅聚居区的千年变迁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极地环境研究室孙立广课题组最新的一项对南极罗斯海区域企鹅、海豹和植被的生态历史研究表明,从最寒冷的小冰期(公元1500— 1800年)开始,海豹聚居区转变为企鹅聚居区,并在小冰期时保持较高水平,而在之后的温暖时期反而有所减少。该成果日前发表在自然出版集团的《科学报告》上,评审

中国将在南极新建两座科考站

  中国展现冰雪雄心   11月23日,中国第30次南极科考队将在完成最后一次物资补给后乘坐“雪龙”号离开澳大利亚弗里曼特尔港,开始穿越“咆哮的西风带”,挺进南极大陆。科考队和经过大修、重新焕发青春的“雪龙”号可谓重任在肩,不仅将首次执行环南极航行任务,而且开展我国第四座南极科考站——泰山站建设工

南极磷虾大尺度时空变动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孙松研究组对南极磷虾大尺度时空变动提出新观点,南大洋食物网的重要物种——南极磷虾通过新避难所使南大洋主要栖息地快速升温和海冰减少呈现一定的恢复力,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Limnology and Oceanography上。  从100年前的Discovery航次远征南极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