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脊椎所等在古代青铜器产地研究中获进展

铅同位素及微量元素分析等方法在古代青铜矿料来源研究中备受关注,已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然而,古代青铜器的铸造地研究(产地)的相关研究较少。实际上,产地与矿源是青铜器生产链条中重要的两个环节。一件青铜器所用金属原料(铜锭、锡锭及铅锭等)应来自古代各金属矿山,现已发现的铸铜作坊遗址多在古代城市遗址附近,远离古矿冶遗址。可见,青铜器的产地与矿源往往相异。 近年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大学考古学与人类学系副教授罗武干课题组,专注于利用X射线衍射法(XRD)、波长色散型荧光光谱法(WD-XRF)、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等科技手段综合分析古代青铜器中残留泥芯,探讨其物相组成、主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特征,并与相关土壤背景数据特征进行对比分析,以探明其产地。目前,已初步建立古代青铜器产地研究的方法,青铜器泥芯科技分析数据库初具规模。 近期,罗武干指导的古脊椎所博士生马丁,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及......阅读全文

古脊椎所等在翼龙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热河生物群中的翼龙化石主要产自热河群下部的义县组和上部的九佛堂组,其中义县组主要以古翼手龙超科为主,而九佛堂组主要以准噶尔翼龙次亚目为主。2016年9月,国际刊物《古脊椎动物学报》(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古脊椎所等在角形类系统发育研究中取得进展

  犀牛和貘在外形上差别较大,但两者均属于奇蹄目,形态和分子生物学的证据表明两者构成姐妹群,由共同的祖先演化而来,统称为角形类(Ceratomorpha)。虽然现生的犀仅包括四属五种,貘仅有一属四种,但是在新生代(6500万年前至今)的较长时期内,角形类是非常繁盛、多样的类群。约5000万年前的早

古脊椎所等揭示肺鱼类食壳性起源与快速演化

  最古老的肺鱼干群成员先驱杨氏鱼是早泥盆世西屯脊椎动物群中原始肉鳍鱼类的典型代表之一,1981年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弥曼命名并采用连续磨片法、制成蜡质模型开展研究以来,这条鱼便引起国际上延续至今的对肉鳍鱼类系统关系和四足动物起源问题的反思与讨论。后续相关研究逐渐证明杨氏鱼是肺鱼形类的原始代表,与包括

古脊椎所等在古代青铜器产地研究中获进展

    铅同位素及微量元素分析等方法在古代青铜矿料来源研究中备受关注,已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然而,古代青铜器的铸造地研究(产地)的相关研究较少。实际上,产地与矿源是青铜器生产链条中重要的两个环节。一件青铜器所用金属原料(铜锭、锡锭及铅锭等)应来自古代各金属矿山,现已发现的铸铜作坊遗址多在古代城市遗址

古脊椎所等在萨拉乌苏石器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萨拉乌苏地处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毛乌素沙漠南缘,是我国最早发现的旧石器地点之一,也一直是我国第四纪研究的重要地点(图1)。在近一个世纪的研究工作中,萨拉乌苏揭露了丰富的地层,出土了大量的化石及石制品,也由此催生了众多第四纪研究的重要概念,如“萨拉乌苏阶”、“萨拉乌苏组”和“萨拉乌苏动物群”等。换言

古脊椎所发现体内保存蛋壳的中生代鸟类化石

  鸟类演化的成功与其独有的生殖孵育系统密不可分。3月21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周忠和、邹晶梅、巴约勒团队在英国《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在线报道了世界范围内首个腹腔内含有蛋壳的灭绝鸟类——反鸟类化石,为研究古鸟类的生殖繁育提供了新的信息,进而为

古脊椎所等在亚洲蝮系统发育研究中取得进展

  亚洲蝮是一类小型剧毒蛇,也是我国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毒蛇之一。亚洲蝮属(Gloydius)隶属蝰蛇科,蝮亚科,该属成员有20余种,分布于亚洲及欧洲边缘。关于亚洲蝮属的多样性、系统发育、起源演化、蛇伤防治和生物医药开发等内容,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近年来,随着野外工作的推进,分子系统学研究的

古脊椎所在大熊猫复杂牙齿结构来源研究中获进展

  大熊猫为我国的标志性物种,其独特的外表和特殊的习性吸引了无数学者的研究兴趣。大熊猫最为显著的习性特征是以竹子为主食。竹子属于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全株富含大量纤维,很难消化,即使是能够富含大量肠道菌的偶蹄目反刍类也没有以竹子为主食的。大熊猫的祖先作为一种食肉动物,在往以竹子为主食的演化道路上发生

古脊椎所等在辽宁发现世界最早的怀孕蜥蜴化石

  胎生是哺乳动物的典型特征,但大约1/5的现生有鳞类爬行动物(有鳞类包括蛇和蜥蜴)也是产活仔的,被称为卵胎生。在有鳞类中,胎生这一特征演化了100多次,演化频率远远高于其他所有脊椎动物的总和。但这个特征最早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却一直是个未解之谜。近日,一件体内带有胚胎的蜥蜴化石被

古脊椎所等报道热河生物群对齿兽新标本

近日,《波兰古生物学学报》(Acta Palaeontologica Polonica)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毛方园和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研究员孟津等完成的学术论文。该研究报道了产于辽宁省大平房九佛堂组的对齿兽类乳齿兽新标本,深入对比研究了鼹兽和张和兽的颌骨和牙齿结构,为认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所将推动完善考古科学体系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7/505712.shtm中新网河北阳原7月29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古脊椎所)所长邓涛研究员29日表示,在新的时代,该所将更加重视古人类学与旧石器时代考古学及相关领域的科学

古脊椎所利用蛋白质组学揭秘我国古代胶结材料

  胶结材料的应用可追溯至旧石器时代,它催生自复合工具,又有效地促进了复合工具的发展,其重要性自不待言。然而,胶结材料的主要组分为有机物,经长期埋藏,常常降解殆尽,由此不难理解,其科技分析始终是个世界性难题。目前,国内的相关研究仅涉及历史时期彩绘颜料层的胶结材料,且不太关注胶结材料的精确生物来源。 

古脊椎所发现颈椎关节面发生前后倒转的反鸟类

  4月13日出版的国际刊物《古脊椎动物杂志》(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王敏与周忠和关于早期鸟类的研究成果。他们对首次发现的吃鱼的反鸟进行了形态学和系统发育的研究,为反鸟类早期演化的多样性,特别是椎体间的关节方式

古脊椎所等有关早期鸟类繁殖行为的研究获重要进展

  3月18日,《自然》杂志在线发表了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周忠和院士及其团队成员与山东临沂大学郑晓廷、王孝理、王岩,以及南非比勒陀利亚大学Fritz Huchzermeyer合作完成的一项研究成果——“早白垩世鸟类卵泡的精美保存对研究恐龙繁殖行为的意义

古脊椎所在原始鸟类头骨和胸骨的形态功能研究中获进展

  近期,《系统古生物学》(Journal of Systematic Palaeontology)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王敏、周忠和关于早白垩世反鸟类的研究工作,报道了一新属种:纤细上羊鸟(Shangyang graciles),为讨论原始鸟类头骨和胸骨的形态功能演化提供了新的

古脊椎所等揭示原始鸟类演化速率的不均一性

  近年来,随着大量特征矩阵和谱系关系的获得,对生物大类群在长时间尺度上的演化模式进行量化分析成为了重要的研究方向。鸟类的起源与早期演化一直以来都是脊椎动物演化研究的重点。然而,原始鸟类各支系的演化模式,如形态特征的变化快慢、不同类群的演化模式异同等,由于长期缺乏量化分析,仍不清楚。  4月5日,最

中科院古脊椎所标本馆成自然藏品重要组成部分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获悉,北京时间3月24日,来自全球28个国家73家机构的学者在《科学》杂志(Science)联合发表论文,通过对世界上自然博物馆藏品进行的评估,发现这73家最大的博物馆和标本馆保存着超过11亿件生物、地质、古生物和人类学藏品。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古脊椎所等在化石长颈鹿类食性研究中取得进展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侯素宽博士与美国纽约理工学院医学院、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研究团队合作,采用两种牙齿中磨痕方法,对中国北方和希腊的长颈鹿类化石进行了综合的食性分析和对比,以侯素宽为通讯作者的相关研究成果近期发表在国际刊物《古地理、古气候、古生态》(2016,Vol.449: 1

古脊椎所用3D激光扫描技术探索古人类脑演化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研究员吴秀杰及其研究生潘雷利用3D激光扫描技术,对距今40-80万年前的周口店直立人脑的不对称性进行了研究,探索人类进化过程中脑不对称性的演化过程。该项研究成果在近日出版的《科学通报》(第56 卷,第16 期,1282-1287页)发表。  周

古脊椎所等在云南发现2.44亿年前“奇异罗平龙”

  尖嘴长吻的“四脚蛇”化石,全长超过半米,这是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在云南省罗平县中三叠世海相地层(2.44亿年前)发现一种新的肿肋龙科爬行动物。科研人员将其命名为“奇异罗平龙”。这是目前多指节型鳍龙类最早出现的化石记录。近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科学报告》上。   古脊椎所研究员尚庆

古脊椎所在原始鸟类头骨和胸骨的形态功能研究中获进展

  近期,《系统古生物学》(Journal of Systematic Palaeontology)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王敏、周忠和关于早白垩世反鸟类的研究工作,报道了一新属种:纤细上羊鸟(Shangyang graciles),为讨论原始鸟类头骨和胸骨的形态功能演化提供了新的信

古脊椎所等在马坝人头骨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最新一期出版的《美国体质人类学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al Anthropology)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吴秀杰与西班牙人类演化中心教授Emiliano Brunner合作完成的“马坝人头骨内部解剖结构”论文。他们采用高分辨率CT技术

古脊椎所研究员在中国境内首次发现圆尾鱼化石

    东方圆尾鱼正型标本(左)和线条复原图(右)  《古脊椎动物学报》最近报道了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张弥曼院士等首次在中国境内发现的圆尾鱼一新种——东方圆尾鱼(Cyclurus orientalis)。东方圆尾鱼属于弓鳍鱼目弓鳍鱼科,标本采集于中国湖南省湘乡市下湾铺

古脊椎所首次在我国发现弱颌兽科兽头类化石

  弱颌兽科(Akidnognathidae)是一类主要发现在南非的兽头类,最古老的化石记录是小头兽带发现的Akidnognathus以及特化的没有犬后齿的Euchambersia;其出现时间晚于另外两大类群Baurioidea和 Whaitsioidea。除了南非,仅在俄罗斯发现Annathera

古脊椎所7万年前Toba火山喷发事件研究获进展

  近期,《国际第四纪》(Quaternary International)以Understanding the overestimated impact of the Toba volcanic super-eruption on global environments and ancient h

古脊椎所高星研究员被授予“垂杨介学术贡献奖”

  在8月14日至20日召开的泥河湾“垂杨介与她的邻居们”第16届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所长高星研究员被授予“垂杨介学术贡献奖”。   “垂杨介及她的邻居们”学术年会是第四纪特别是旧石器考古领域的国际会议,自1996年开办以来,每年一届,由韩国、中国、日本、俄罗斯和波兰

古脊椎所关于王府井东方广场旧石器遗址的研究获进展

  王府井东方广场遗址是一处重要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在我国旧石器文化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遗址在1996年王府井东方广场施工中发现,考古工作者在该年年底至1997年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出土了2000余件文化遗物,其中包括石制品、骨制品、用火遗迹、和赤铁矿碎块等。   科研人员通过对文化遗物的统

古脊椎所等揭示2.4亿年前最小的预言鱼目物种

近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徐光辉研究团队在《古脊椎动物学报》上,报道了贵州中华真颌鱼在云贵地区多个化石点的新发现,详细描述了中华真颌鱼的骨骼特征,澄清了分类学上的争议,提出了中华真颌鱼属于预言鱼目的新观点。 贵州中华真颌鱼命名于1959年,是我国西南地区最早发现的近鲱形类之一。模式标本

古脊椎所等揭示2.4亿年前最小的预言鱼目物种

近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徐光辉研究团队在《古脊椎动物学报》上,报道了贵州中华真颌鱼在云贵地区多个化石点的新发现,详细描述了中华真颌鱼的骨骼特征,澄清了分类学上的争议,提出了中华真颌鱼属于预言鱼目的新观点。 贵州中华真颌鱼命名于1959年,是我国西南地区最早发现的近鲱形类之一。模式标本

古脊椎所利用高精度CT设备研究巨猿牙齿获新进展

  步氏巨猿(Gigantopithecus blacki)是一种已经灭绝的古猿,在10万-200万年前的更新世时期广泛生活于我国华南及越南北部地区,它体型庞大,推测其身高近3米,体重500公斤左右。巨猿具有厚实的下颌骨与巨大的臼齿,臼齿上覆盖厚厚的釉质层、高高的齿冠和低矮的牙尖,这些特征介于猿